大家受影視劇影響,很容易想當然的認為,封建王朝處理政務就像影視劇中那樣,在早朝上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最後由皇帝乾綱獨斷。只是實際上,乾綱獨斷是真的,唇槍舌劍是不太可能見到了,除非專門組織的“朝議”。
因為在封建時代,朝政的處置要突出帝王的意志,處理的正確性反倒是推舉其次了。以明朝為例,明朝在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之後,逐漸形成了內閣制度。
在明朝,一般政務的處理流程是這樣的,政務形成書面檔案上報到朝廷中樞後,除了少數緊急重要事件,直接上報給皇帝外,其餘庶務先送到內閣,由內閣大臣先形成建議,內閣大臣的建議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上面,這叫做“票擬”。而皇帝用紅字做批示,稱為“批紅”。一般情況下,皇帝僅僅象徵性的批寫幾本,甚至一本都不批,大多數的“批紅”由司禮監的太監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筆。
因此,在明朝在中樞系統執行過程中,內閣有票擬權,司禮監有批朱權,是內外相維的雙軌制。但雙方地位的特殊性使內閣難以與司禮監抗衡,雙方權力的大小,是以皇帝的向背為轉移而互相制約,保證了皇權的一家獨大。
因此,內閣和司禮監之間,大部分時候不可能有真正的相維相濟,而只有對權力的激烈爭奪。皇帝寵信司禮監時,司禮監就有可能盡奪內閣權力,如劉瑾、魏忠賢時;若是皇帝重新內閣,司禮監就真正成為文書抄寫員了,內閣首輔就變成事實上的權相,如嚴嵩、張居正時。
在明朝,一般上朝是這樣的,三大學士和六部尚書都是一品和二品大員,六部侍郎是三品,但六部給事中只是七品,這些都可以上朝,另外就是都察院,明朝都察院的御史雖然只是六七品官,但也要上朝。
地方官的話,四品以上才能上朝,四品就是巡撫了,也就是接近省長一級了,但是他們一般都分駐在地方,除非皇帝召見或者是進京述職,一般是不上朝的。
整個明朝,武將不算,三品以上文官全國不超過120個,能天天上朝的只有京官,撐死就是二十來個。六部給事中總計七八十個,但不是天天上朝,有事才能上朝。都察院的御史倒天天上朝,但也就是二三十人號人,還不一定到的全。除此之外,還包括九卿的長官,按照禮制要求也需要上朝,因此,每天早朝的官員大約也就是最多百十號人而已。
明朝地方知縣,教諭一類的“在編”官員,大部分都是科舉出身,考慮到科舉考試的難度,絕對都是真正的“天之驕子”,但是到京外任職的進士一般都是排名靠後的。
科舉一甲出身的稱為“進士及第”,只有“狀元,榜眼,探花”三個人,一般都是進翰林院的,二甲的進士想進翰林院還要再考一次,成績優異者才能進翰林院學習,剩下的進士名次高的,出身好的,都會想盡辦法留在京中任職。
留在京中雖然沒有放外任威風,但是晉升潛力也不是京外官員能比的。許多放外任的進士,終其一生,不過在知縣之類的六七品的品級上晃盪。而京官,論資排輩的晉升機會要多的是,一旦被皇帝青眼看中,外放就直接是知府以上的高位,京官的前程不是地方官可以比的。
大家受影視劇影響,很容易想當然的認為,封建王朝處理政務就像影視劇中那樣,在早朝上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最後由皇帝乾綱獨斷。只是實際上,乾綱獨斷是真的,唇槍舌劍是不太可能見到了,除非專門組織的“朝議”。
因為在封建時代,朝政的處置要突出帝王的意志,處理的正確性反倒是推舉其次了。以明朝為例,明朝在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之後,逐漸形成了內閣制度。
在明朝,一般政務的處理流程是這樣的,政務形成書面檔案上報到朝廷中樞後,除了少數緊急重要事件,直接上報給皇帝外,其餘庶務先送到內閣,由內閣大臣先形成建議,內閣大臣的建議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上面,這叫做“票擬”。而皇帝用紅字做批示,稱為“批紅”。一般情況下,皇帝僅僅象徵性的批寫幾本,甚至一本都不批,大多數的“批紅”由司禮監的太監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筆。
因此,在明朝在中樞系統執行過程中,內閣有票擬權,司禮監有批朱權,是內外相維的雙軌制。但雙方地位的特殊性使內閣難以與司禮監抗衡,雙方權力的大小,是以皇帝的向背為轉移而互相制約,保證了皇權的一家獨大。
因此,內閣和司禮監之間,大部分時候不可能有真正的相維相濟,而只有對權力的激烈爭奪。皇帝寵信司禮監時,司禮監就有可能盡奪內閣權力,如劉瑾、魏忠賢時;若是皇帝重新內閣,司禮監就真正成為文書抄寫員了,內閣首輔就變成事實上的權相,如嚴嵩、張居正時。
雖然,在明清時代一般的朝請禮儀作用大於實際作用,但是皇帝還是非常重視的,特別是在明朝,皇帝一旦早朝不到,御史和六部言官的上書就會像雪花一樣飛來,所以一般皇帝對這個制度的堅持都非常好,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說明神宗,此君將近30年不上朝,隨你大臣上書勸諫,一概不理,頗有“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不僅不上朝,連奏摺都不看,國事也不理,但是由於內閣制的存在,朝廷還是維持了基本的運作。在明朝,一般上朝是這樣的,三大學士和六部尚書都是一品和二品大員,六部侍郎是三品,但六部給事中只是七品,這些都可以上朝,另外就是都察院,明朝都察院的御史雖然只是六七品官,但也要上朝。
地方官的話,四品以上才能上朝,四品就是巡撫了,也就是接近省長一級了,但是他們一般都分駐在地方,除非皇帝召見或者是進京述職,一般是不上朝的。
整個明朝,武將不算,三品以上文官全國不超過120個,能天天上朝的只有京官,撐死就是二十來個。六部給事中總計七八十個,但不是天天上朝,有事才能上朝。都察院的御史倒天天上朝,但也就是二三十人號人,還不一定到的全。除此之外,還包括九卿的長官,按照禮制要求也需要上朝,因此,每天早朝的官員大約也就是最多百十號人而已。
另外,地方官員平時的日子確實是瀟灑,不是有一句話叫“縣官不如現管麼”,且不說布政使,按察使,這樣的省級大員,就算是基層的知縣,平時在自己的一縣之地也是土皇帝。明朝地方知縣,教諭一類的“在編”官員,大部分都是科舉出身,考慮到科舉考試的難度,絕對都是真正的“天之驕子”,但是到京外任職的進士一般都是排名靠後的。
科舉一甲出身的稱為“進士及第”,只有“狀元,榜眼,探花”三個人,一般都是進翰林院的,二甲的進士想進翰林院還要再考一次,成績優異者才能進翰林院學習,剩下的進士名次高的,出身好的,都會想盡辦法留在京中任職。
留在京中雖然沒有放外任威風,但是晉升潛力也不是京外官員能比的。許多放外任的進士,終其一生,不過在知縣之類的六七品的品級上晃盪。而京官,論資排輩的晉升機會要多的是,一旦被皇帝青眼看中,外放就直接是知府以上的高位,京官的前程不是地方官可以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