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個小鬼

    1.疫情使中國經濟停滯下行的最壞情形有了實際模型,是對中國崩潰論的最好迴應。

    2.基層黨組織重新煥發生機,以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為綜旨的執政理念。

    3.更堅定了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的道路自信。

    4.國有企業疫情中發揮了社會穩定壓艙石的作用,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是穩經濟保民生的中堅力量。

    5.再一次證明製造業是中國經濟騰飛的發動機,也是戰勝疫情的法寶。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不只是句口號。

    6.顯示出強大的戰時動員、組織能力,讓中國的朋友更有信心,讓中國的敵人如芒在背。

    7.從古老農業文明的強國,到進入歐美開創的工業文明初期的弱國,再到5G時代有機會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疫情將加速中國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2 # 繁九

    天干地支60年一個輪迴,甲子年是一次輪迴的開始。民間總把甲子年當做不好的年份,1900八國聯軍侵華、1960大饑荒、2020疫情。不可否認,席捲全球的疫情給中國帶來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在經濟領域表現得尤為突出,特別是對一季度經濟的影響是全面覆蓋的。

    但疫情衝擊影響是暫時的,衝擊最大的是2月份,對全年經濟執行帶來的影響是可以逐步釋平的。將一季度(一季度經濟總量佔全年的20%多一點)下降的GDP增速攤薄,對全年的影響也就在1個百分點左右。但一季度受到抑制的需求和產能在今後一段時間會釋放出來,影響越大的行業,如旅遊、文化娛樂、餐飲、休閒等反彈空間越大,綜合分析研判,預計疫情對全年GDP增速的影響在1個百分點以內。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事情發展有危就有機,各種有利因素正在增長。

    經濟領域,經濟發展V字形走勢可期

    第一是政策機遇。當前正處在防疫的關鍵期,也是政策的視窗期。國家和省、市圍繞疫情防控、援企穩崗、復工復產等,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第二是專案建設機遇。疫情過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專案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過去儲備而沒有獲批的專案現在重新申報,獲批的可能性會較大。一些專案原本要到“十四五”規劃期間才能獲批開工,但如果準備充分,今年就可能獲批開工。

    第三是金融支援機遇。對於企業信貸,國家前期出臺了一攬子支援政策,比如貸款貼息、續貸展期、減免信貸擔保費用等。現在,符合條件的企業貸款效率很高,獲批的速度很快,貸款利息也比較低。還有企業上市,今年就是最好的機遇,特別是涉及醫療和防疫的企業。

    第四是穩定就業的機遇。國家和省、市陸續出臺保障就業的政策措施,現在正是招工的大好時機。目前,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由於企業集中度高,復工復產復業面臨的困難更大,特別是招工難的問題。因此,很有可能推動部分企業、產業加快向內地轉移,推進產業分工的合理化佈局。

    第五是相關產業發展機遇。這次疫情會倒逼、催生智慧製造、無人配送、線上消費、數字經濟和醫療健康產業等。

    社會領域,催生社會治理向基層下沉

    疫情暴漏出了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種種弊端和不足,如公共衛生健康體系、個別基層人員工作素質、個別物資儲備體系。這些問題將倒逼相關工作的推進,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

    基層公共衛生健康體系建設將加速推進。省市縣傳染病醫院建設正在提上議事日程,醫院公益性性質將進一步明確,健康城市建立力度將明顯加大,華人的健康保障會更有力。

    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物資儲備將更加完善。儲備物資是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的物資保障,口罩、消毒液、防護服等物資的短缺問題將倒逼中國應對突發事件物資儲備體系建設,保障充足、排程有序的工作體系將在近年內會看到。

    基層治理體系力量、制度將充實健全。古代社會,政府對縣級以下的事情管得不多,依靠的是建立在家族基礎上的自治。很顯然,這些年中國正在借鑑其中的積極因素,構建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疫情中,個別地方基層治理中的短板將加速基層治理體系建設,以村(社群)為細胞的基層治理將更加完善。

    文化領域,家國情懷、文明生活理念得到極大弘揚

    從“端起飯碗吃肉到放下筷子罵娘”到制度優勢得到廣泛點贊,這對消解矛盾、凝聚力量具有極大意義。疫情防控中,中國的制度優勢不僅得到華人的點贊,且在全世界得到彰顯。全國上下一盤棋,廣大醫務人員無私奉獻、英勇戰鬥,各方面的力量衝鋒在前、戰鬥在一線,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將系列不可能的工作、行動、局面變成實現,很快實現了疫情防控形勢的積極變化。使華人深刻認識到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全國一盤棋的政治優勢、令行禁止的強大執行力優勢。

    從炫富、炫貴、炫奇,到種種不文明行為得到全社會反思,這是淨化弊端、弘揚文明的巨大的促進。疫情期間,網民對生態環境、日常出行、社會公德等領域不文明生活習慣,對個別誠信缺失、哄抬物價等事件,對社會知名人士捐贈、個別醫務工作者等進行廣泛反思。國民自發監督批判不文明行為,自發弘揚社會公德,這對提升全社會文明習慣、公德秩序具有莫大好處。

    從“互害”言論喧囂到對英雄的敬仰,家國情懷得到極大凝聚。一個不憧憬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疫情防控中,各類“逆行”行為得到全社會的關心支援、刷屏,華人心中潛藏的家國情懷得到引導激發,迸發出強大的社會正能量,這是一個健康社會不可或缺的發展動力,這種動力將極大促進中國前行。

    總之,人類社會的發展總是在吸取教訓、解決問題的基礎上不斷向前,暴漏的問題越多、解決的力度越大,對經濟社會發展將更加有利。疫情過後,我們相信中國將有一個大踏步的前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好孩子究竟是老師的責任還是家長的責任?誰的責任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