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薦商12345678

    德國與中國政府交往會涉及政治,軍事,經濟多方面的交流,這些交流會為雙方國家帶來各自的利益。中國有很多德國軍工業所需的稀有金屬礦產品,中國軍隊所需的各種武器基本不能生產,全靠從國外進口,不論是滿清政府,還是國民政府都有從德國進口武器裝備的需求,而中國還有強大的金元支付能力,錢不是問題,市場需求巨大,雙方一拍即合,生意敲定,財源滾滾而來,何樂而不為?

  • 2 # 蓮花清溫

    1900年,八國聯軍在德國強盜瓦爾德的率領下,攻入北京。摧毀圓明園,並把圓明園裡面的無數珍寶源源不斷的運回強盜的國家,然後放一把火,燒了圓明園,這把火整整燃燒了三天三夜,中華文化的藝術瑰寶在滴血。

    由德國強盜率領的八國聯軍才一萬人,就把當時的清政府官兵打的血流成河,潰不成軍。西方列強以武力強行的打開了清政府的大門,清政府也意識到自己的弱小。

    當時的有志之士就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方針,只有國防強才能國家強,希望建設強軍路線。

    於是,清政府派遣有志之士前往西方尋求幫助。以前清政府就在德國購買了兩艘戰艦,分別是定遠號和鎮遠號,一共花費了282萬兩。

    在這個基礎上,他們便前往德國尋求幫助。德國是一個非常好戰的國家,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挑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後,世界各國簽署了“凡爾賽條約”對此,德國的軍事發展受到了限制。

    當時德國是一個軍事大國,不可能讓自己的國家軍事發展事業陷入停止狀態。於是,德國積極的尋求突破口,和當時的清政府代表團一拍即合。向中國輸入技術和人才,開始全面合作。

    這樣德國不僅保留了技術,還防止人才外流,更重要的是賺的盆滿缽滿,到後來的民國政府也和德國合作。

    越是貧窮落後的國家越有利可圖,這比德國做強盜賺來的錢還多,何樂而不為了?

  • 3 # 七班的歷史課代表

    我很好奇你對“援助”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德國強佔膠州灣,參加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獲得賠款在各國中僅次於沙俄居第二位,辛亥革命在武昌公然炮擊革命軍……這乾的爛事少嗎?

    賣了點軍火給你,就叫“援助”你啦?那要這麼說的話,日本“援華”力度不比德國差呀。

    民國海軍最新銳的寧海號巡洋艦也購自日本。是不是也要算日本“援華抗日”了?

    至於抗戰前的中德軍事貿易,中國需要德國的軍火,德國需要中國的工業原料(比如鎢、銻、錫等),算是雙方各取所需吧。

    (下表是中國鎢輸往德國及德國鎢輸入總量、中國鎢輸出總量表。從上到下時間依次是1934年、1935年、1936年、1937年、1938年。單位是噸。)

  • 4 # 海鏡清

    德國什麼時候援助中國了,不管物質還是精神,都沒有啊。

    的確,清末民初的中國軍隊大量進口了德國武器,但這是商業行為啊,是用咱們中國老百姓的民脂民膏換回來的,和援助一點不沾邊。

    中國對德式武器的喜好,源於三個因素:

    一、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德國廠家的成功推銷。與當時英法等老牌列強比較傲嬌不同,剛剛崛起的德國軍火商急於開啟海外市場,因此賣給中國的武器價格相對優惠。例如李鴻章在為淮軍選擇步槍時,因為英國馬提尼-亨利步槍太貴,就選擇了效能略遜一籌、但價格便宜得多的德國毛瑟步槍。

    本來建設海軍時,中國打算向英國購買鐵甲艦,但英國卻拒絕了,中國只有轉向德國,因為德國不僅肯賣,還肯按照中國要求設計,價錢還便宜得多

    在為北洋水師設計軍艦時,德華人也秉承顧客就是上帝的原則,對中國的要求儘量予以滿足,讓以前在英華人那裡受夠了氣的華人十分滿意。

    德華人可以手把手地教中國官兵如何掌握德式武器,也是其他列強做不到的

    同時德國軍火商的售後服務也更好,在淮軍購買了克虜伯野戰炮後,克虜伯廠專門派出從德軍退役的職員瑞乃爾常駐淮軍,翻譯多種技術和使用書籍,並作為教習指導淮軍訓練。這位敬業的售後在中國一干就是二十多年,這是其他國家軍火商做不到的。

    二、德國是在1871年打敗了老牌列強法國才崛起的,在中國看來,自然認為德國軍隊的操法和武器勝過之前的世界第一陸軍——法國軍隊。學習嘛,自然要向第一學習,所以也就更願意進口德國武器了。

    德國擊敗法國,使其成為第一陸軍強國,這個招牌也使得德式武器容易大賣

    三、當然就是德國武器本身的質量了。雖然並非樣樣都是世界一流,但因為德華人的工匠精神,德國武器以堅固耐用著稱,對文盲化的中國軍隊來說,當然也比較適合,就像黑叔叔最喜歡不需要保養的AK47一樣。

  • 5 # 升之千手

    大家好,我是痴人,我有不一樣的觀點。

    說來你不敢相信。

    當初日俄戰爭時,日本與英國是盟友,日本軍費都是英國給的。也就是說日俄戰爭其實是一場代理人戰爭。英國為了打擊俄羅斯的銳氣,平衡歐洲列強的勢力,在東亞扶植日本與俄國對著幹。

    這與德國又有什麼關係呢?德國近代崛起之後,發現世界已經被英法劃分完畢。德國為了與英國爭霸,在東亞相中了民國做為他的代理人。如果德國將民國武裝起來,向南可以威脅英法的東南亞殖民地,向東可以威脅日本,甚至美國,一舉多得。德國可以從中混水摸魚,拿到不少好處。當然最重要的是,可以從東面牽制德國的宿敵蘇聯。德國的算盤打的很好。

    當時民國的中正式步槍,就是仿製德國的98K,是的,就是吃雞遊戲中常用的那把栓狙。德國軍事專家長期在民國軍隊中擔任顧問。國軍中有著名的德械師。

    德國為了扶持民國可謂是不遺餘力。沒辦法,民國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完全中看不中用。國際發生變化之後,德國重新選擇了日本作為盟國。這也是德國的無奈之舉。後面二戰之中,日本對蘇聯完全沒有起到任何牽制作用。德國也悲劇的戰敗了。

    中國幸運的成了二戰戰勝國。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只能感嘆世事無常。

  • 6 # 趣觀歷史

    ▲八國聯軍攻入京師

    不妨先來捋一下兩國之間的淵源。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之時,這支聯合軍隊的最高統帥就是德華人瓦德西,當時德國也是侵略清朝的國家之一。不過在此之後,德國基本上就和中國沒有什麼戰爭了,這倒不是說德國轉而同情、支援中國,而是德國的身份變了,成為向清朝出口軍火最多的一個國家,畢竟清朝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時候,重點之一就是武器裝備。

    ▲阿爾弗雷德·格拉夫·馮·瓦德西舊照

    短時間內想要自行製造先進武器是不可能的,因此選擇從國外大量進口,其中大部分都來自德國。到了民國初年,德系裝備更是大受青睞,德國軍火因而一度佔據中國市場的主力地位,曾佔有一半以上的份額。20世紀40年代,德國輸入中國的軍火達到頂峰。國民政府一開始與德國合作得很好,關係非常密切,德國甚至曾計劃幫中國建設80個高配德械師。

    ▲和約簽署地——凡爾賽宮

    為什麼德國願意下這麼大力氣幫助中國發展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當然是出於利益因素,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一戰之後,各國簽訂《凡爾賽和約》,這個條約對德國各方面的發展造成了很大限制,使其整體經濟逐漸落後於其他歐洲國家。至於中國,雖然是戰勝國,卻依然面臨著國家落後、實力欠缺的尷尬境地,想要改變這一現狀,首先就得要有一支非常強大的近代化軍隊。我們缺的恰恰是德國有的,因此德國盯上了這個巨大市場,中國方面出錢,德國方面提供先進的軍事工業和技術,兩方一拍即合,開始了長期合作。

    ▲一戰時期德軍士兵舊照

    另一方面,由於受到《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德國軍事並不能隨心所欲地發展,其軍事技術和大量專業人才長期閒置,無疑是一種極大的浪費。透過對華援助的方式,德國可以將本國軍事人才派遣到中國進行軍事方面的合作,同時象徵性收取一定費用。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德國而言,這都是合算的買賣。由於往來增多,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民間,中德兩方的瞭解日益加深,情感也越發親近,因此也就有了中德兩國關係良好的基礎。

    ▲二戰時期國軍士兵裝備

    不過儘管兩國之間的利益牽絆很深,但是這一切在二戰爆發後就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德國執意要走法西斯侵略之路,作為一貫喜好和平的國家,中國自然是無法接受的,隨著立場轉為對立,合作自然也就不可能繼續。再加上“七七事變”爆發,中日關係迅速惡化,作為日本盟友,德國自然也就和中國的關係越來越遠了,直至二戰結束,兩國之間幾乎再沒有什麼交易往來。

    參考文獻:

    《清季外交史料》《民國時期外交史料彙編》

  • 7 # 電視劇裡看歷史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眾所周知中國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領先於世界的,秦漢新晉隋,唐宋元明清都是世界上少有的龐大帝國,然而道光之後,中國最後一塊遮羞布被英華人扯下來,暴露出外強中乾的實質,成為西方列強欺負的物件。中華地大物博,西方列強無一不想吞下這塊土地,然而有一個國家,它身處西歐卻時時給予中國幫助,這個國家就是德國

    當然了德華人也不是善人,德國是西歐發展較晚的國家,一戰前期德國的工業才將將與法國持平,是以法國英國西班牙這些老牌帝國搶奪殖民地的時候,德國晚了一步,除了那塊終年積雪的南北極,世界都差不多被瓜分完畢了。這時候德華人才發現,原來半殖民地中國還有德國發展利益的可能。

    德國給中國援助,自然是看見了中國能給德國提供的利益。

    中德兩國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蜜月期”:一方面德國意識到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工業品、軍械的商場,中國所具有的豐厚的戰略物質------鎢、銻、錳等更是他們稱霸國際所不可短少的;另一方面民國政府關於德國的軍事化、工業化、中心化,對領袖崇拜、個人獨裁有濃厚的興趣。二者一合計,於是開展各種軍事活動,各取所需罷了

  • 8 # 狼煙火燎

    【與其說德國從晚清到二戰前一直對華援助。不如說是互惠互利,就像現在印度大量購買俄羅斯軍事裝備一樣,難道能說俄羅斯對印度提供援助?】

    德國崛起的時間較晚,卻發展迅速,很快就和英法大國發生利益衝突,德國想重新瓜分世界,而英法顯然不願意!

    中國和德國的密切交往從晚清開始,德國需要中國的有色金屬和出口武器來發展自己,我們需要德國的精良裝備,兩者算是合作,算不上援助,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明碼標價,而且很長時間以內,中國都是德國主要武器出口地!

    德國大名鼎鼎的毛瑟步槍第一筆海外大訂單,就是大清訂購的26000支毛瑟步槍,而且之後清軍從德國進口大量的武器,包括火炮近千門、各種軍艦、魚雷艇等,這些武器都是國際市場的正常交易,談不上援助。而且大清還引進了德國製造的各種壯舉、訓練裝置和通訊、鐵路等器材,為此中國又邀請了德國教官來作為指導,這是來華的第一批教官!甲午戰爭後,清朝還從德國訂購了4艘驅逐艦,3艘穹甲巡洋艦,2艘江防炮艦和4艘炮艇,即使大清亡了,北洋政府還是從德國進口大量的武器!

    二戰德國失敗,被限制只能有10萬正規軍,大量的軍人被迫退役,他們沒有工作,大而中國需要優秀的教官,各大軍閥以及後來的國民政府軍隊大量聘請德國軍人當教官。到了30年代希特勒上臺,德國重整軍備需要大量鎢礦,而中國是鎢礦的最大產地之一;中國需要德國武器建立新軍抵抗日本侵略,德國需要中國有色金屬製造大炮和裝甲。

    雙方很快開啟了資源換武器的貿易,德國對中國貸款3億馬克,大部分錢用來購買德國武器,購買的武器包括博福斯山炮,榴彈炮,40毫米高射炮,37毫米戰防炮,75毫米高射炮,105榴彈炮和150榴彈炮,以及大批步機槍和生產裝置。還有一部分錢用來建立自己的工業設施,建造了一批炮兵、輕武器生產工廠,直到七七事變以前,中國進口武器中83%來自德國,而中國則出口大量的有色金屬到德國作為還款!

    可以說沒有中國的有色金屬,德國就造不了優秀的坦克和軍艦裝甲,德國二戰黑科技就沒有這麼優秀了。而中國也組建了精良的德械師,在早期的抗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淞滬會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最後還是打輸了,但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軍隊的血性。要知道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啟國門以來,在外華人眼裡,就是來幾條船就能簽訂個不平等條約,來幾千人就能打到北京去,日本更是宣稱3個月佔領中國,淞滬會戰後所有人都知道原來中國軍隊也是有血性的,也很能打仗!

  • 9 # 不沉的經遠

    題主為什麼會覺得德國一直對華援助合作?我覺得正常的貿易不能算援助,而且無論是晚清還是民國,都被德國坑過。

    早在晚清時代,晚清就從德國訂購軍艦、槍支、大炮等武器。不過這都是正常的軍火貿易而已,並非援助。當然,德國的軍艦報價比英國便宜些,不過這也主要是因為德國當時軍艦設計、建造都遠不如英國,急需開啟市場,並非為了給清政府提供援助。

    而德國和國民政府的合作,主要是為了獲取中國的鎢、銻等戰略物資。在1934年8月23日,中德兩國簽署了《中國原料及產品對德國工業產品交易合約》,雙方約定,以中國的農產品和礦產換取德國的工業產品。

    1936年4月8日,中德兩國又簽署了《信用貸款合同》,德國政府向中國提供1億馬克的信用貸款,中國每年可以購買2000萬馬克的工業產品,同時交付1000萬馬克的農產品和礦產,所以相當於德國每年提供1000萬馬克的貸款。

    如果單純從這個貸款協定看,倒也可以算德國對中國提供了援助。但是實際上由於貸款限定購買德國的工業產品,而工業產品這個可以很輕鬆的透過加價獲取鉅額利潤,特別是軍火國際市場售價可以輕鬆翻倍,所以德國實際提供的商品價值遠遠不到2000萬馬克,德國實際並不吃虧。

    以德國提供的150毫米榴彈炮為例,34年中國購買的24門FH-18型150毫米榴彈炮德國報價154629.45元一門,摺合45461.05美元,是比德軍自己採購價格貴了3倍。還有從德國購買的軍車,給中國的報價直接翻倍。至於德華人把出口到中國的裝甲車上原配的MG34給拆了,換成MG13這種小花招就不要去說他了。

    所以德國和中國當時最多算軍火貿易,不能算援助。

  • 10 # 西府趙王爺

    援助談不上吧?

    沒錯,從晚清到民國,德國始終與中國保持著密切的往來,

    比如說李鴻章的克虜伯情節,國民政府的德國留學潮以及德械師等等,但這些都不是援助,而是交易,是合作。

    而這都與德中兩國的當時國情密切相關。

    比如說清朝:

    當初德國剛剛透過三場王朝戰爭實現了德意志帝國的統一,完成了國家的統一,有了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德國便開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道路上開足馬力,向工業強國奔去。

    但由於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已經將世界市場瓜分殆盡,德國一直在想盡一切辦法,進行開拓國際市場的努力。

    而當時的中國,在太平天國浪潮的衝擊之下,晚清重臣們紛紛主張進行洋務運動,而“師夷長技”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購買並仿造西方的“堅船利炮”。再加上當時英國對華在軍火領域上實施封鎖,中國便轉而尋找新的賣家。

    當時李鴻章對於德國造是鍾愛異常,特別是克虜伯大炮,從北洋艦隊的軍艦主炮,到旅順口的岸防炮,那都是克虜伯的產品。

    而甲午戰爭之後,在“干涉還遼”的過程中,德國也出於自身的目的,做出了不少的“貢獻”。畢竟他們在山東半島有利益所在,不想日本來橫插一腳,與其說幫中國,不如說是在幫自己。

    這其實也複合中國晚清洋務派的“以夷制夷”的思想。

    一戰之後,德國戰敗,在希特勒上臺前後,德國為了實現其復興,急需擴大軍火市場並且購進稀有金屬等戰略物資,比如鎢礦、銅礦、桐油等等,而出於內外交困的民國政府便成為了最佳的合作物件。

    於是一時間,中國建立了大量的德械師,德軍顧問進入了國民革命軍的系統,中國的工業體系建設也收到了來自德國的指點,而德國也相應地獲得了其所渴望的戰爭物資,這位之後法西斯的瘋狂擴張埋下了隱患。

    而中國的國力也有所增強,這也為中國持久抗戰打下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簡單點講,就是資源換武器,是軍火貿易,不是援助!

    而除了官方的合作,最為華人所熟知的,或許還有在南京淪陷後保護中國難民的拉貝先生,這個倒是真的需要感激。當然,感激是拉貝這個德華人,而不是納粹政府,因為當時的納粹政府為了自己盟友的利益,是反對拉貝的做法的。

    總之,中國與德國的合作雖是各取所需,但卻未必是平等和公正的,只能說是相對而言,比之沙俄、比之日寇,顯得更有契約精神!

    無論如何,德國畢竟是殖民者、侵略者,而且是世界大戰的戰犯,雖然中德在近代史上合作密切,但最終還是跳不出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各地疫情還沒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