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龍觀察

    事實上在M1加蘭德步槍出現之前,美國一直希望可以裝備自動步槍,而且一直沒有放棄這方面的研究,可惜技術上實在是無法突破,最後研製了半自動的M1加蘭德,達到了軍方的標準。

    至於19世紀末是不是可以大規模裝備M1加蘭德這樣使用半自動供彈方式的步槍現在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當時金屬定裝彈才剛剛出現使用沒多久,這以後很長時間,步槍只能一發一發的手動上膛擊發,而後美國軍方先後嘗試了M1986和M1903兩款步槍,但都不是半自動上彈模式,此後美國又繼續研製了自動步槍M1918,但是由於槍支自身重量高達7.26公斤,並不適合單兵攜帶,所以二戰時該槍充當起輕機槍的角色。

    直到1924年,美國才意識到,以當時美國的技術力量,尚無技術能力研發出單兵自動步槍,所以美國進而轉向半自動步槍,最終研發出M1加蘭德。該槍空槍重4.3公斤,全長43.6英寸(約1107mm),槍管長24英寸(約610mm),使用7.62×63mm步槍彈。

    該槍設計巧妙,精度高、可靠性好、維護簡單,由於創造性的在步槍上使用了半自動供彈方式,大大提高了射擊速度,從而在交戰中大大壓制了敵方火力,在戰場上十分有優勢。在二戰美軍的每一處戰場加蘭德都有著優異的表現,成為了美軍士兵手上最值得信賴的武器。在各個戰場上,手動裝填的敵軍士兵面對自動裝填的M1加蘭德步槍配合訓練有素的美軍射手,往往劣勢巨大。

  • 2 # 瘋狗的輕武

    理論上完全沒啥問題,半自動的加蘭德相比19世紀末諸如Gew98,莫辛納甘他們也無非就多了一套自動裝填系統。這套系統也只是槍管上開導氣孔,槍管下邊設定導氣活塞和活塞室,活塞透過連桿與槍機框相連。活塞在後坐的時候透過一根斜槽將槍機旋轉,開鎖,後坐。然後又透過復進簧將槍機復位,旋轉閉鎖。

    只是19世紀末那會自動裝填武器還是個萌芽狀態,而且導氣式原理更是才剛剛起步(勃朗寧的第一挺機槍,M1895就是導氣,但和現在的導氣還不大一樣),大傢伙都還在摸索到底用啥原理的去做自動裝填步槍。

    所以說,如果那會導氣自動武器的理論如果已經成熟,那麼大規模生產和裝備不是問題。但歷史沒有如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夫妻之間出了問題,到底是我的問題還是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