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理得心安

    這句話充滿了主動認慫而又不甘的精神,符合當下喪文化的模式,又恰逢很多說別人說過的話才不會有危險的現實環境,所以才會流行。

    ~~~~~~~~~~~~~~~~~~~~~~~~~~~~~~~~~~~

    不管是有意設計還是巧合,這句話裡隱含的東西是很多的。

    首先是用“咱”而不是你我,就把自己藏在最安全的人群裡,同時又能誘發讀者的共鳴時認同。

    其次是對“不知道、不敢問”的事又高度關注、主動積極的傳播,體現的是想知道、想讓別人“問”出結果的蔫壞式努力。

    50年前文革時,大辯論前常有人以“俺是個大老粗”做開場白,這就意味著宣告我是不許被攻擊的勞動人民、我下面講的話哪怕都是不講理的你也不許用講理的邏輯來反駁,因為我不懂!

    30年前文革結束後,也曾留行“我是流氓我怕誰?”的說法,其實也是先把自己放在“流氓”的沒文化沒規矩的最低位置上,讓後說些“大逆不道”的驚世駭俗的話,在震驚他人的同時讓別人不能跟自己計較、較真。

    ~~~~~~~~~~~~~~~~~~~~~~~~~~~~~~~~~~~~·

    現在這種“不知道、不敢問”的流行說法,與前面兩種是一樣的,都是先把自己放倒貌似較低的位置上,實則先提供自己不許、不該、不能被質疑的高度上,再去說話。

    而這種現象,不管是經濟長期低迷造成的社會現象(如年輕人就業難)的副產品,還是特定時期很多話不能說,都代表著相當數量的人對前期文化規則已經不再適用、後期文化規則還未定型之間過度期裡的自我適應。

    ~~~~~~~~~~~~~~~~~~~~~~~~~~~~~~~~~~~~~

    同樣,與50年前、30年前那種流行說法一樣,類似的這種流行說法,也註定只是短期內的現象,是不能長久的,更不會成為文化沉澱下的東西,因為喪文化的模式本身就是與文化要自我發展、創新的自然規律相違背的。

    這種句式,不會流行幾年就會被替代、被遺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小區開發商對小區車位只售不租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