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進擊的小怪物
-
2 # 柚子愛歷史
導語:中國的朝貢體系是以中國的中原王朝為中心的等級制網狀政治秩序體系,包括古代的東亞、中亞、東南亞各國,是“羈縻”政策在國際關係領域的延伸。中國曆代王朝都以天朝上國自居,居於天下之中心,四方蠻夷皆要給天朝上供,同時天朝對於藩國也會給與回賜,回賜的禮物甚至遠遠比朝貢的禮物更豐厚。而且周邊各藩國的君主一旦登基,也要中原王朝賜予封號和金印,以獲取合法地位。說白了,這就是封建王朝與周邊政權之間達成的一種妥協性協議,也是中原王朝對於邊疆周邊政權的一種籠絡政策,中央王朝授權封號,周邊的政權接受封號,政治上向封建王朝看齊。
中國的朝貢體系最早萌芽於先秦時期,漢朝開始有了正式的國際朝貢,隋唐時開始成熟,到了明清時期則臻於鼎盛,晚清後逐漸衰落乃至消亡。
01 朝貢體系的歷史演變1、萌芽於先秦
關於中國朝貢制度的雛形最終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如《史記·五皇》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 ,以徵不享 ,諸侯鹹來賓從 。”商代國王商湯曾命大臣伊尹制定《四方令》,其中這樣說道“諸侯來獻,或無馬牛之所生,而獻遠方之物事實相反不利。今吾欲因其地勢,所有獻之,必易得而不貴,其為四方獻令。”而《尚書·禹貢》也有過相關記載:“島夷卉服,厥能織貝 ”。由此可見,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境內就已經存在朝貢活動了。
2、正式形成於漢代
但是正式的國際性朝貢制度則開始於漢代。漢朝作為當時世界上的最強大的帝國之一,主要接收來自西北和北部地區藩屬國的朝貢。另外,也有一些南方的小國前來朝貢,據《淮南子》記載:“海外來朝,夷人來獻”。《漢書·地理志》也記載說自武帝以來,日南檄外(即今東南亞)有來朝的事實。漢朝統治者在收取這些藩屬國的貢品的同時,也會授予那些藩屬國統治者以綬帶和金印,象徵著那些統治者獲得了合法統治權。
3、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到了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中國處於長期的分裂和混戰,綜合國力也遠遜於秦漢,但是各諸侯國依然抱有華夷觀念,希圖透過外夷來朝營造封建正統的氣氛,以鞏固其統治。如三國的曹魏君主曾接見過日本的外交代表,接受他們的敬意同時並授予他們國王以金印,支援日本最大部落成為日本的合法統治者,同時也賜予了日本國王很多私人禮物。吳國曾經派遣使節朱應、康泰 “南宣國化”,招徠海外數十國特別是扶南、林邑等國來貢,“遣從事南宣國化, 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諸王, 各遣使奉貢。”(《三國志》)
南朝蕭梁時期更是大力發展對外關係,招徠各國朝貢,“自梁革運 , 其(指海南諸國)奉正朔, 修職貢, 航海歲至, 逾於前代矣。” 梁元帝蕭繹甚至親自將當時來華朝貢的外國使者形狀及各國有關情況,繪成了一卷《職貢圖》,這是中國最早的 《職貢圖》。
4、隋唐時期朝貢制度臻於成熟
隋朝雖短但也是大一統王朝,也熱衷於對外活動,隋煬帝曾派兵徵林邑並遣使赤土,招徠林邑、赤土、真臘、婆利等國來貢。
大唐建立以後,作為當時世界上強大的帝國更是震懾了周邊各國,從唐太宗貞觀年間開始,大唐聲威遠播,諸多蠻夷政權紛紛遣使來朝,唐太宗本人更是被尊稱為“天可汗”。“大唐貞觀以後,聲教遠被,自古未通者,重譯而至,又多於梁隋焉。”(《通典》)
(鴻臚寺官員)
除了西域各國、吐谷渾、突厥等國,包括東亞的高句麗、日本,東南亞真臘等國無不奉大唐為正朔,遣使來朝,日本更是派出遣唐使來唐朝學習先進文化。另外,唐政府為了更好地管理朝貢貿易,還專門設立了一個獨立機構——鴻臚寺。鴻臚寺與另外兩個機構——主客司和職方司共同管理朝貢事務,前者屬於禮部,主管接受貢品和處理貿易事務,後者屬於兵部,負責為蠻夷使節繪製地圖。
5、宋元時期逐步完善
宋代尤其是南宋以後,由於中國的政治經濟重心明顯南移,而江南和嶺南地區也開始得到了大規模的開發,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與東南亞的海外國家的交通聯絡也更為緊密。這一時期,朝貢貿易開始作為一種官方對外貿易形式登上歷史舞臺,並且受到了統治者的重視。在這種大背景下,朝貢制度也進一步完善起來。
據《宋會要輯稿·蕃夷》統計,與宋朝建立朝貢關係的國家共有26個,入貢次數達到302次。其中入貢比較頻繁的東南亞國家是交趾、占城、三佛齊、真臘等, 反映了這些國家與宋朝保持著比較密切的關係。而朝貢的次數和頻率是與宋朝的對外政策尤其是綜合國力的盛衰有著密切關係
(鴻臚寺想象圖)
宋朝時的朝貢制度也更加完善,不但在中央設立了管理有關朝貢事務的最高機構——鴻臚寺,而且還制定了一整套的朝貢流程和注意事項。如朝貢期限的制定:安南朝貢,“自來體制,三年一貢” 。來朝貢的貢使還要攜帶表章以證明其身份,否則“卻其貢”,看看大宋多牛掰,上趕著來朝貢的不合規則的都不收你的。為了接待外國貢使,宋政府還設立了“來遠驛” 等外賓招待所。
貢使入境後會被馬上安置在館驛中,由“州縣錄其國號、人數、姓名、年甲及所賚之物名數 , 申尚書、禮部、鴻臚寺” ,這是為了區分大小國家,以防“待遇之禮不致失當”。如果是初次入貢的國家,還要進行詳細的詢問。同時,對於貢使和國王的賞賜也做了明文規定。如 “紹興七年(1137年)三佛齊國乞進章奏赴闕朝見, 詔許之。令廣東經略司斟量, 只許四十人到闕, 進貢南珠、象齒、龍涎、珊瑚、琉璃、香 藥。詔補保順慕化大將軍、三佛齊國王, 給賜鞍馬、衣帶、銀器。淳熙五年(1178年),再入貢。計其值二萬五千緡, 回賜綾錦羅絹等物、銀二千五百兩。”
到了元朝,因為疆域廣闊,國家實力強大,為朝貢制度的推行提供了便利。同時,元朝統治者也都實行積極的外交政策,如元世祖為了吸引東南亞各國來朝,曾專門下諭旨:“諸蕃國列居東南島嶼者,皆有慕義之心,可於蕃舶諸人宣佈朕意,誠能慕義來朝,朕將寵禮之。其往來互市, 各從所欲。” (《元史》)
6、明朝達到鼎盛
到了明朝時期,中華朝貢體系發展到鼎盛。明朝建立以後的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便立即派人到海外各國宣諭:“曩者我中國為胡人竊據百年, 遂使夷狄佈滿四方, 廢我中國之人倫。朕是以起兵討之, 垂二十年, 芟夷既平。朕主中國,天下方安,恐四夷未知,故遣使以報諸國 。” 同時, 還帶去《大統歷》 一本, 使各國 “知正朔所在, 必能奉若天道。”
(明朝鴻臚寺官員腰牌)
明朝可以說是最不遺餘力的推行朝貢制度的朝代,這裡面當然有統治者天朝上國的虛榮心,但更多的也是為經濟因素考慮。明朝政府要求將朝貢與貿易掛鉤,非朝貢不得互市。朝貢成為明代官方壟斷海外貿易的手段。據明人王圻在《續文獻通考》所記載:“凡外夷貢者, 我朝皆設市舶司以領之......許帶方物,官設牙行與民貿易,謂之互市。是有貢舶即有互市, 非入貢即不許互市。”
朝貢既是明朝政府對海外國家實行 “羈縻” 外交的工具,同時也是向海外各國推廣中華文化和傳統封建禮治的載體。
7、晚清逐漸衰落並消亡
到了清朝末年,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很多東南亞國家都淪為殖民地,朝貢中國的國家數量大幅減少。同時西方列強又以堅船利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自身也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被納入以近代西方國際關係和強權政治為主導的國際體系之中。於是, 傳統的以中國為中心的東方國際秩序難以繼續維持下去,朝貢體系自然也無以為系,逐漸衰落並消亡。
02 朝貢制度的作用和影響關於朝貢的意義,用費正清先生的一句話說就是:“不能說中國朝廷從朝貢中獲得了利潤,回贈的皇家禮物通常比那些貢品有價值得多。在中國看來,對於這一貿易的首肯更多的是一種帝國邊界的象徵,以及一種使蠻夷們出於某種適當的順從狀態的手段。”
朝貢是以天朝上國自居的中原王朝與周邊政權發生的一種利益關係,其中既有政治利益也有經濟利益。
從政治角度講,朝貢體系實際上就是一種宗主認同外交,周邊政權政治上向中原王朝靠攏,而中原王朝的對其政策則是“懷柔”和“羈縻”,營造一種“四海賓服,八方來儀”的宏大局面,透過“仁”而不是武力來維持等級體系下的和平與穩定。
從經濟角度講,中原王朝代表的是先進的生產力和科技文化,周邊藩屬國可以透過與中國的朝貢貿易來獲取本國所欠缺的豐厚的物資,同時又能向中國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科技文化,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
還有一點,透過中華朝貢體系,中華文化被廣泛傳播到了中國的鄰近和周邊國家,如北韓、日本和越南等,並深深地影響了這些國家的政治體系、社會結構和世界觀念,隨著朝貢體系千年的演變和文化傳播,東亞地區最終形成了儒家文化圈。
-
3 # 舊時樓臺月
導語:
朝貢在中國古代非常常見,朝貢簡而言之就是朝拜和進貢,是兩國或者說是兩個政府之間的一種承認對方尊卑關係的禮節性外交。
中國古代國家實力強大,在亞洲東方一直壓制著其他小國,小國為了獲得承認、求得庇護,通常選擇以朝拜和進攻的方式換取大國對小國的政治地位的承認。朝貢體系是中國古代一種非常重要的體系制度。
朝貢體系自大約公元前3世紀開始,直到公元19世紀末期才宣告結束,它長時間地廣泛存在於存在於東亞地區、東北亞地區、東南亞地區和中亞地區。
朝貢體系是以中國中原統一王朝為主要核心的一種呈等級式網狀政治的秩序體系。有史學家認為,與帝國主義武力脅迫、侵佔掠奪的殖民體系相比,朝貢體系透過等級制的建立讓對方誠服更顯得文明。朝貢體系常與條約體系、殖民體系並稱為世界主要國際關係模式之一。
朝貢體系在古代亞洲地區存在了很長時間,那麼它是如何發展形成的呢?它又有什麼樣的作用和影響呢?
一、朝貢體系的產生與發展(1)朝貢體系最早起源於畿服制度:
朝貢體系最早的雛形是中國古代中原地區長期實行的畿服制度。
這個制度指的是中原王朝的君王屬於內服和外服的共同的君王:
皇帝在自己的統轄範圍內直接進行統治,但是對較為遙遠的地區也就是直屬地區之外的地方稱之為外服,則由中原統一王朝的君王冊封這些較為遙遠的地區的統治者,承認他們的統治,讓他們在這些地區進行合理的統治,並且內服和外服都要聽命於皇帝,兩者之間形成一種聯盟相互保護。由此中國古代便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觀念。
隨著中國古代統治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國家疆域不斷擴大,因此中心也就是“內服”的統治區域便不斷擴大,中原文化也就是內服地區的文化透過商業等各種途徑傳播到外服地區,外服地區因此漸漸產生對中原文化的認同,兩者之間的差異逐漸變小甚至消失。
最早的畿服制度可以追溯到商朝,那個時期的畿服制度帶有非常強烈的原始部落軍事聯盟的色彩,到了周朝時期,由於周朝確立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共主觀念,因此周公將這一制度系統化並且將其理想化,將其製作為世界的準則。
(2)冊封制度是朝貢體系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冊封制度的歷史非常的悠久,這一制度殷商時期就已經有所記載。這一制度被西周沿襲,成為了周公制定的禮儀制度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跟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五爵官制,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建立,並且十分的完善。
在此後歷朝歷代直到清朝末期,這項制度一直被沿襲著,相應的儀式和規定也一直被繼承。當皇帝向某些人賜予封號授予爵位時,比如諸王、比如大臣、又比如后妃,皇帝均會派遣主持儀式的官員向受封者宣讀冊封冊文。等到冊封儀式結束之後,再將冊書與作為象徵的印璽一同賜給受封者,這些物品將作為他受封的憑證和信物被永遠儲存。
(3)羈糜制度與冊封制度共同組成了朝貢體系:
羈縻制度與冊封制度不同,這一制度主要是對邊疆地區和其他小國具有一種象徵性的統治的制度,意思是隻要當地統治者承認中原統一王朝的權威性並且將中原王朝的皇帝當做自己的宗主就可以,這些地區可以進行高度的自治,中原王朝一般不會插手他們的內政。
羈縻制度實行的地區一般被稱為羈糜州,是古代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中原王朝治理這些地區一般會採取以夷制夷的方法,在當地選取治理者並且因地制宜,與一般州縣不同,這些羈糜洲與現在的自治區有很大的相似性。
(4)朝貢體系在明清時期最為典型:
明朝的朝貢制度主要是以經濟手段作為對外服地區施政的政策,由“分封”治理、“朝拜進攻”和“優予貢利”三個相互銜接不可分離的環節所組成。
在這三個環節中,分封是作為政治隸屬關係的最高形式體現出來的。
分封雖然以朝貢為基礎,但是卻要透過朝貢才能得到具體的實現。朝貢也作為維繫分封制度和體現雙方政治隸屬關係的重要途徑被施行,同時以厚往薄來優予貢利為基礎從而獲得保障和實施。換而言之,厚往薄來優予貢利成為朝貢的基礎,朝貢又因此成為了分封的基礎,而分封則在最後成為體現政治隸屬關係的最高形式。
明清時期的朝貢大多是厚往薄來的,統治者只為張揚中原王朝的聲望,因此大多不計金銀財寶,只為獲得外服地區的臣服。
二、朝貢體系的作用和影響:(1)朝貢體系的積極作用:
從政治方面來講:
這一體系符合統治階級的願望和要求,鞏固了封建王朝的統治,也使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可以長時期地保持安寧與穩定,同樣也給邊塞軍隊駐紮管理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便利。
從軍事方面來講:
羈縻府州受到中央派來的駐軍的控制和統領,成為了中央王朝軍事上的後蓄力量,增強了中原王朝的軍事實力,這些少數民族充當了封建王朝的後備軍,兩者相互成全。
從經濟和文化方面來講:
羈縻府州制度傳播了中原地區的文化,同時也增進各少數民族地區和中原地區之間經濟文化聯絡和交流,為古代中原王朝對內外服地區的統治提供了方便的條件和制度保障。
在朝貢體系影響下,亞洲的東部地區地區逐漸形成了一個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在這個文化圈內部,古代的中國就如同周朝時期所認為的天下共主一般,透過朝貢體系獲得其他小國的承認並且對其進行統治。
(2)朝貢體系也有其消極影響:
朝貢體系總的來說是華而不實的。朝貢體系存在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這一體系常與條約體系和殖民體系並稱為世界主要國際關係模式之一。
明清時期朝貢體系發展到了頂峰時期,清朝末年,英國為了開啟中國的大門以鴉片為媒介進行貿易,鴉片貿易中朝貢體系與條約體系這兩種不同體制之間的摩擦終於達到了不可調和的程度,最終導致了鴉片戰爭的爆發。
1842年,中國政府在戰敗後被迫與英國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這一條約首次以文字的形式規定了中國和外國是平等的,兩者平等往來,朝貢體系的基礎遭到了不可挽回的削弱。
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隨著清政府一次又一次的戰敗,簽訂了一個又一個的條約,朝貢體系也被一個又一個的條約接連不斷地削弱。
1871年,中國清朝政府找藉口拒絕與曾經的朝拜進攻自己的國家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但是清政府的反抗顯然是徒勞的,清政府最後仍然被迫與簽訂了《中日修好條規》,這一條約的簽訂標誌著朝貢體系開始破裂。後來隨著中法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中法新約》和《馬關條約》的不斷簽定,朝貢體系徹底崩潰。
回覆列表
朝貢體系從西漢時期便已建立,至清代時已經到了這一制度的後期。中華帝國對於周邊各國的約束力隨著國力的遲退逐漸喪失,處於一個看似強大,卻瀕於崩潰的階段。在以東海為通途的冊封政治中,日本由於其自身的閉關鎖國,不復與中國往來而荒蕪了中日海路。琉球繼續延續著明代以來的朝貢制度,接受著來自於中華文明的文化傳輸。
古中華帝國的朝貢體系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體系,它的約束力往往在於其開列的豐厚的貿易條件,而其所要達到的目的卻是對於周邊國家的文化一統。在費正清先生編寫的《中國的世界秩序》一書中曾經寫道:“用瓦迪姆·葉利謝耶夫的話來說,中國就是一個沒有鄰居的帝國。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根本不是一個“國”(如果按照“國”的慣常含義)而是初創時期的文明社會的管理者;皇帝也不是列國中的一國之統治者,而是天與地之間的調人、宇宙中的重要座標、文明的頂峰、天下獨一無二的人。
換言之,皇帝不僅僅是現世的政治統治者,而且是宇宙空間中的一個角色。他所行之禮或者人們向他所行之禮,不是特例,而是具有普適性的意義。”這一見解十分恰切的解釋了中華帝國的朝貢體系與文化傳輸之間的重要關係。中國文明發展到明清時期,帝王已經成為獨一無二的仲裁者,尤其是以清朝的版圖觀來看,由於海洋與山脈的阻擋,中華帝國的中心地位牢不可破。這樣的地理環境造成的是其家天下的統治模式成為了中華帝國的宇宙觀。冊封與朝貢是母國與子國的親屬關係,在冊封使宣讀的大量詔書中,都存在著相同的意蘊。
在琉球方面同樣接受到了作為母國傳遞的資訊。他們在文字上使用漢語書寫自己的國史,甚至對比中國史書來推究琉球得名之源。在正式加入漢語圈的文化體系前提下,他們大量的吸收中國古代儒學傳統文化。在琉球國內,尤其到了清代時期“仁政”已經被琉球國統治者認可並接受。中華帝國的文化觀與價值觀已經成功的移植到了琉球島國,在文化上操縱了這個國家的政治體系與精神,這是中華朝貢體系的一個重要標誌。不但如此,儒學教育深入到了這個國家的每個層面。
清朝作為中國古代禮儀最後的維護者,也最好的將其運用在了對藩屬國的統治機制當中。在朝貢體系當中,清王朝對於琉球國的冊封儀式顯得格外重要。具體而言這一流程首先是由琉球方上表請封,對於琉球國而言,接待一次冊封儀式要耗費全國之力,因之,籌備階段較長,基本上請封的日期已經並非在故主新亡時期,有時會是之後的三到五年。但是一般來說,即便即位之後,他們對於清朝的自稱不會是國王,而是“世子”,甚至有時候由於冊封的較晚,會以“世孫”自稱。
冊封禮在明朝尤其是明代前期並未形成一定的流程,而到了清朝,特別是在清中葉之後則已經形成了一套相當規範,不可逾越的制度。琉球國不但要向清派出請冊的使臣,而且需要派出迎冊使。這兩位使臣並不同時出發,一般是在前者歸國之後再發出第二批。迎冊使將與清冊封使一道歸國,在使團中負責引導航線的任務。在使臣登岸以後,琉球國王率國民相迎,依照品階依次晉謁,對於這些人,冊封使只需“坐而抗手答之”。
東海之東,中華帝國的朝貢體系隨著最後一個附屬國的消亡而最終走向崩塌,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當堅船利炮開啟中國海洋大門之日,中華帝國朝貢體系便面臨著崩塌。只是在對於琉球后續事宜的處理上,中國政府顯示出的妥協與無能使中華帝國被遏制了通往太平洋的咽喉。中華文化的東向之門隨之被關閉。隨著日本繼續對臺灣的侵蝕,太平洋被牢牢的鎖在了臺灣——琉球——日本島鏈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