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刀郎

    看題主的問題,貌似更傾向於地域方言,而非社會方言。

    中國現存的方言真的很多,但不會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多,因為方言是地域割裂以及地域發展不平衡的產物,而人類文明的發展大方向是地域與地域、人與人之間的聯絡日益緊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地域方言的消失有必然性..........

    緊扣題主所問:

    先說觀點:就目前來看,年輕人不說方言是趨勢,但並不意味著方言的消失。而地域方言失去了年輕人這樣一個陣營,更多的是意味著年輕人失去了一個“標籤”,並不意味著失去了方言這一文化符號。

    要知道,年輕人不說方言,僅僅是弱化了方言的實用屬性,而並非讓方言失去了文化屬性。

    所以,題主所疑慮的地域方言的消失意味著“失去很多”,不知道具體指什麼....

    我嘗試著按照題主的思路,進行展開:

    1、地域方言在使用上(口語)確確實實在逐漸的消失。

    最主要的原因,是年輕人對待方言的消極心裡。

    2012年3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透過民意中國網和新浪網,對1045人進行的一項線上調查顯示,95.9%的受訪者確認身邊存在怯於說方言的年輕人,37.1%的人表示身邊能說純正方言的年輕人已經不多。調查中,排名第一的原因是“不自信,覺得家鄉話土”(63.9%),其次是“虛榮心作祟”(54.5%),排在第三位的是“覺得家鄉話難聽”(50.9%)。另有48.7%的人選擇“不願意讓周圍人知道自己來自哪裡”。

    雖然以上的調查樣本不大,但所反映出的資料卻非常“醒目”

    語言的最大實用價值在於“溝通”,所以,在語言中通常會存在一種權威語碼,一般情況下,人們會在心理上認同權威語碼。當前,由於升學、求職、做生意、與非本地人交流基本都需要普通話,所以普通話的權威語碼地位被不斷強調和提升。即,在語言的使用上,方言逐漸在被普通話所替代。換句話說,隨著各個地方經濟、文化交流以及人口流動的頻繁,人們尤其是年輕人,越來越喜歡使用普通話,而不再使用方言,甚至不去學方言,方言在這個層面上確確實實在逐漸的消失。

    2、地域方言的價值在哪裡?

    a、方言是交際的工具(社會功能)。

    方言作為語言系統的一種,自然具有溝通與交流的實用價值。

    b、方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功能)。

    地域方言有特有的文化屬性。

    一方語言育一方文化,幾乎所有以語言為載體的文化現象都和方言有關,例如蘇州彈詞、河南豫劇、安徽黃梅戲、山東快書等都是建立在方言基礎上的。

    c、方言是一種情感的天然紐帶。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鄉音難忘,無疑是最好的標籤,也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天然符號。

    3、年輕人越來越少說方言的影響到底是什麼?

    從方言的以上三種價值來看,都某種程度上受到了影響。

    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方言的交際功能和社會功能。越來越少的人使用方言作為溝通和交流的語言,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不會說”甚至“聽不懂” ,在使用上,方言在逐漸的減少,被普通話逐漸的替代。

    至於方言的文化屬性,雖然受到了某種程度的影響,但並不會消失......起碼目前不會。

    理由如下:

    a、語言本身所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方言的發展和消亡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雖然現在的方言都在逐漸的“褪色”,但所謂的“純粹”“地道”都是相對而言的,任何一種語言都是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的,比如說受普通話衝擊較大的方言,在與普通話融合的過程中,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特色,比如說川普.......你說這是普通話還是四川方言?傻傻分不清楚.......即保留了方言的特色,區別於其他地方,又與普通話適當的融合,這便是語言發展的生命力。

    b、方言的文化形式由“口口相授”轉為依託技術手段的儲存。

    以往方言的延續和儲存乃至傳承,基本靠的都是人。言傳身教、口口相授。但隨著方言社會功能的下降,採用適當的科學技術手段保留方言的文化價值,也被更多的採用。

    比如說,利用音像 傳媒等手段記錄: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啟動了“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建設”。

    比如說有相關的網站: 鄉音苑 Phonemica

    比如說社會名人效應(文化宣傳):汪涵發起並投資的湖南方言調查“響應”計劃

    豐富而多樣的手段,無疑延續了方言文化符號的生命力,即便地域方言日後作古,但“它們”依舊可以像“甲骨文”一樣被裝進博文館,永遠佇立於那裡,永不消亡。

    c、國家現在也在有意識的提升方言的社會功能和社會地位。

  • 2 # 氣吞萬里如猴

    因為孩子沒人帶,兒媳婦就把婆婆從鄉下接到城裡帶孩子。過了一段時間,兒媳婦發現孩子說話變成了土味十足的方言,嚇得她趕緊讓婆婆回去了!

  • 3 # 蟈蟈6751

    二種原因。一是全國普及普通話,二是工作單位人員來自五湖四海,三是講家鄉話許多人聽不懂,交流有問題。所以普通話就流行了,但見了家鄉人還是喜歡家鄉話。✌

  • 4 # 江右老王

    大勢所趨,是無人可以阻擋!

    對於方言,在我們的理解裡面是地方語言的意思,當然也可以稱為“白話”,我們與西方是有區別的,我們不會考慮語言之間的親屬關係。而西方它根據語言之間的親屬關係(發音、詞彙、語法)劃分出語系(family)、語族(group)、語支(branch)和語言(language),位於語言下的則是方言(dialect)。如果按照西方的標準來定義的話,我們的方言其實是語言。

    我們學過歷史的應該知道,始皇帝時期,做了幾件偉大的事情,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光這三件事情,就在歷史上為中華民族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幾千年來,我們都沒有統一語言,現在普通話的普及,可以說是一個系統的補丁打上了。我們以後就會在真正意義上完全成為一體。這是從大局上來考慮的,也是中華民族自我保護的一種方法。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

    這也是走向國際化的大趨勢。以前方言比較突出那是在國內。在國外,以後普通話就是我們炎黃子孫聯絡的紐帶!可以讓彼此陌生的我們能夠比較自然的擁抱在一起,抵禦外來威脅。

    從個人情感上來講我們都希望方言能夠傳承下去,畢竟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活寶貝。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方言可能要漸漸的退出歷史舞臺了。不是我們一廂情願能夠保留的。

    假如在國內經常跑動的話應該是能夠深刻體會到,語言的統一帶來的好處。記得十年前去一趟市區或者隔壁市區,都不敢打的,也不敢隨便去其他地方走動。因為語言的不通,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坐公交不報站的話,你不知道從哪下。問售票員,售票員操著一口地道的當地音的蹩腳普通話。聽不清楚,做錯站是常有的事情。而隨著普通話的普及,這些生活中的麻煩漸漸的少了。普通話的普及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便利了我們出行的安全性。

    同時還能消除地區差異性助於各地區,也能促進人才的流通。換著以前,你去一座城市,就你一個人操普通話,其他人都地道的方言。你想融入一個地區時間成本是挺高的,有的人在適應的過程去放棄了。造成各地人才流通受阻。

    現在就不同了,基本上去祖國的很多地方,說普通話大家還是能懂的。至少縣城這種級別,說普通話是能夠暢行無阻的。如果去真實的感受一下,我們應該能夠發現,上海話和粵語簡直就是歐洲兩個國家之間語言的差別。而普通話卻能讓上海人和廣東人交流暢通無阻。

    就拿我們小時候來講,十二點,用我們年輕人的家鄉話:“se兒點”,老年人是“se銀點”。即使沒有普通話,大家的語言也是在改變,這是自然發展規律。只要有交流就會有變動。就像普通話的番茄和西紅柿。我們小的時候,普通話都是叫番茄西紅柿是後面有超市之後才出現,才明白是什麼。其實不管方言也好,普通話也好,其實也是在變。就像我們說“說服”發音是“shuifu”,而現在很多人變“shuofu”了。跟習慣不一樣,內心裡其實挺難接受的。但這是情感因素在作祟,但現實這樣的發展是向好的。

    現在學校教學,老師基本上不會用方言教書,哪像我們小的時候,現在還能想起老師用方言念古詩的樣子,那種味道確實不錯。看官們,你們知道嗎老王到了高中畢業,說普通話還是彆彆扭扭的。還是在大學裡學會的普通話!在大學睡著了,突然間醒來,時不時的第一反應還是飆幾句方言,讓旁面的同學聽的一愣一愣的。

    其實我們大人一般都會潛意思的教小孩子說方言。比如老王我,回老家不愛跟小屁孩說普通話。感覺彆扭,回家了就是想聽方言,特別地道的方言。有一種真正的歸家的感覺。只要有老王這樣的人還存在,那麼方言應該不會消失那麼快!不過它們的將來應該是漸漸融入普通話裡面去。徹底消逝不太可能!以後的存在方式估計主要是說話的語調上以及一些語氣詞上面!

    社會的發展在改變著你我身邊的一切!

  • 5 # 小小的人納

    個人認為,方言是祖輩們留下來的另一種文化,一個地區的另類文化。如果因為它難登大雅之堂而從此退出這個社會,那真是太可惜了。福建的閩南語,廣東香港一帶的粵語,卻因為諸多閩南語歌曲與粵語歌曲,而受到很多人的喜愛。既然這些當地人如此熱愛自已的方言,它代表著家鄉的情懷,那麼,別的地區的方言,為什麼不可以代代相傳下去呢?在孩提時代,學方言根本不用費勁,只要多聽多說就行了。不知道各位看官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馬上四歲了,想給孩子買份保險,怎麼買?希望各位幫推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