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龍45
-
2 # 張風高
我們中國有一句老話說的好,人弱被人看不起!國弱受人欺。要知道中國清末政府,是一個喪權辱國的政府。貪汙腐敗,根爛如泥!就像一顆千年朽樹。那裡經得起風吹雨淋?更別說抵抗外寢了!在那個時期是一個洋人,就能在中國的大地上發號使令。那段歷史是華人有史以來最喪權辱國的時候?那是我華夏民族最黑暗的時刻。我們要記住國恥!莫忘國狠。中華民族站起來了!中國正在一天一天的強大起來?華人當家做主的時候到了!華人在也不會受人欺負了!洋人幾門大炮就能改變中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啦!強大吧我的祖國,我們要團結起來要做世界的主人!世界的未來是屬於我們華人的。
-
3 # 近現代風雲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7月25日,日本發動偷襲,炸沉了清政府租用的英國商船“高升”號(懸掛英國國旗,用於運送清國士兵)。炸完不算,還反誣中國軍艦首先開炮,而自己是“正當防衛”。為此中英之間曾長期交涉,最後竟由中方賠償3萬多英鎊了事。這豈非咄咄怪事?
事發當天清晨,日本軍艦在朝韓半島西面的豐島海域逡巡,磨刀霍霍,企圖尋找和圍殲中國軍船。此此時,半島的東學黨起義已經平息,幾艘大清國的運兵船正準備撤回國內,沒想到半途與日本軍艦偶遇。
日艦企圖逼降“高升”號不成,旋即不宣而戰,開炮炸沉了它。
“高升”號被偷襲炸沉,其上懸掛的是英國國旗
“高升”號船上原載有近1000名清國士兵,另有幾名英籍白人船員。遭襲之後,清軍近800人溺水身亡,日本海軍見死不救,只將落水的少量英華人救起。少量清軍士兵逃至岸邊,循陸路前往清軍的地面營地。
豐島海戰後,由於遇襲沉沒的“高升”號原本懸掛英國國旗,日本政府一方面迅速向英方說明情況並道歉;一方面篡改軍艦的航海日誌,並誣稱中方軍艦先開炮,辯稱日方行為屬於正常防衛;另外還花錢買通幾家英國媒體,發表支援日方說法的言論,影響了英政府的態度。
此時“高升”號已經沉沒,日方的航海日誌成為“孤證”,而英方也因為日本獲勝而故意偏袒日方,因此,英方執意向清政府索要賠償。
“高升”號被日軍炸沉現場
清政府一開始不同意,多次派人與英國交涉,雙方一度陷入僵局。之後清軍在甲午戰爭中慘敗,割地賠款求和,更加劇了清政府的弱勢地位。這個國際官司拉拉扯扯好幾年, 幾經周折,一直到八國聯軍侵華事件發生後,清朝政府終於失去了耐心(也可能是“債多不壓身”的心態),開始與英方商談賠償數額。
1902年,清政府與英方(印度支那航運公司)終於商定了總數為33411英鎊的“慈善補償”(摺合34萬多兩白銀)。1903年3月此款交割。此時距離高升號沉沒已經過去快9年時間。
-
4 # 薩沙
很簡單:英華人的立場總是傾向勝利者一方。
豐島海戰中,日軍3艘軍艦圍攻北洋水師2艘軍艦。
當時英國商船高升號運輸近千名清軍,趕赴北韓,被日軍軍艦擊沉。
在擊沉高升號之前,日本人顧忌這是大英帝國的船隻,而中日當時並沒有宣戰,無法對第三國船隻進行攻擊。
況且當時英國實力強大,海軍怕是日本五到十倍水平,惹不起。
所以,日本人開始沒有攻擊,希望高升號自行投降。
對此,高升號英國船長高惠悌反覆交涉無望後,試圖向日本投降以保住船隻。
但這樣一來,船上的近千名清軍就會成為日本的俘虜。
這些士兵都是李鴻章淮軍的主力軍隊,有豐富戰鬥經驗,當然不願意這樣俘虜。
他們堅決不投降,劫持了英國船長和水手,要求船隻返回中國。
英國海員見狀,紛紛跳海逃命,日軍隨後發動攻擊,將高升號擊沉。
除了2名清軍被日軍俘虜以留下活口以外,其餘全部死亡。
此次按照國際法來說,日本人在沒有宣戰情況下,擅自攻擊英國船隻,等於向英華人宣戰。
如果放在日本幕府時代,英國會毫不猶豫的進行武力報復。
但英華人是很務實的民族,他們認為甲午戰爭必將以滿清戰敗告終。如果英國插進來對付日本,就等於幫助一定會戰敗的滿清,這是一件大蠢事。
英華人自相矛盾的做出結論:當時已經存在著戰爭狀態,高升號為交戰國執行交戰任務,日本軍隊有權扣留或擊沉它,因此,日本在此事件中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
由此,日本就沒事了。
反而,英華人認為中國僱傭了高升號,現在被擊沉,應該有中國提供補償。
滿清外交人員據理力爭,始終拒絕賠償。
直到庚子事變,英華人乘火打劫,再次提出高升號賠償的事。
當時滿清已經是死老虎,已經答應賠款幾億兩白銀,不願意為了這點小事再得罪英國。
1902年5月,英國新任駐華公使薩道義(Ernest Satow)與包括新任駐英公使張德彝、慶親王奕劻等在內的中國官員就高升號的索賠事宜舉行了會談。根據薩道義的記載,中國官員說:“大家何必為了高升號這樣的小事糾纏不休呢?為了“雙方的友好關係”,中國政府可以給予高升號船東“慈善性”的補償。”中國最終支付了3萬3411英鎊的“慈善補償”。
此次事件,英國選擇支持勝利的一方,而不在乎國際公理,甚至不在乎自己國民的死活。
由此,滿清認為英華人不可靠,開始轉而聯絡俄國。
回覆列表
那個是大清租用英國商船"高升"號,援助北韓,運兵北韓,當時的英國世界第一,中英都認為日本不敢打,日本真打了,英日說和了,都找中國的事了,中國賠錢,賠兵,以夷制夷思想失敗,輸掉整個戰爭,屈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