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空蕩—1979
-
2 # 我的團
零式戰機在二戰期間的大部分服役時間裡扮演著空中霸主的角色。與不瞭解零戰的各國戰鬥機初次交手幾乎都是一邊倒的碾壓,就連後來的世界第一航空大國——美國也不例外。同樣的,曾在不列顛空戰中大放異彩的噴火式,初次遇到零式一樣輸得憋屈。
零戰給人最初的印象是大航程、高機動性、高航速、高加速、火力兇悍,簡直就是一架無解的完美戰鬥機,讓盟軍飛行員談零色變的程度不比地面的坦克手談到虎式差到哪裡去。
人們無法想象一個發動機製造並不怎麼樣的國家是怎麼設計製造出這樣一頭空中兇獸的。
直到一架零式戰鬥機幾乎完整的落入美軍的手裡,經過修復飛行才解開了零式強大的秘密。
日本的發動機技術差,無法生產歐美那樣的大功率發動機,於是日本就把目光放到減輕機體的重量上。為了減輕重量,日軍甚至放棄了必要的防護鋼板。機體材料也使用了低燃點的輕量化的鋁製材料,這就造成了零式的機體結構強度不足。
其實日軍在零式的設計上是非常投機取巧的,飛機發動機被除錯成非常適合3、4000米高度的工作狀態,因為這一空域是當時空戰最多的空域。高於這個高度飛機發動機的效能急劇下降,造成飛機的效能同時急劇下降。
雖然在常用的盤旋、爬升等機動性上零式幾乎做到了極致,但是由於機體結構強度問題,零式很難做到高速俯衝。
同樣由於對機體重量至極的輕量化追求,使得盟軍一方可以用穿甲燃燒彈對零式攻擊。為此美軍對日方向的作戰飛機幾乎裝備的都是航空機槍而不是射速略低威力巨大的航炮。
在戰術上以高於零戰優勢空域的高度出航,俯衝攻擊並脫離。就這麼一個簡單的戰術就直擊零式的命門,因為適應空戰的全空域通常在6000米以下高度,3、4000米只是常用空域罷了。再加上航空機槍的使用,以射速優勢大大的提高了對零式的命中率。穿甲燃燒彈的使用又解決了機槍子彈威力偏弱的問題,由於零式很容易被穿甲燃燒彈引燃,這就使得機槍對零式破壞力甚至大於30口徑機炮對其他戰鬥機的毀傷率。
馬里亞納海戰中,美軍的“獵火雞大賽”就是對此最好的詮釋。
回覆列表
就一點飛的太慢,蛋戰最終型號也就是飛到了560的速度這個速度對於那些動不動600+,700+的戰鬥機來說簡直就是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