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逝去的請春

    這是“防沉迷”系統。

    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針對未成年人過度使用甚至沉迷網路遊戲問題,進一步嚴格管理措施,堅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通知要求:

    1.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遊戲服務的時間,所有網路遊戲企業僅可在週五、週六、週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遊戲服務;

    2.嚴格落實網路遊戲使用者賬號實名註冊和登入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實名註冊和登入的使用者提供遊戲服務;

    3.各級出版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有關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未嚴格落實的網路遊戲企業,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通知提出,要積極引導家庭、學校等社會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監護責任,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遊戲的危害

    1.荒廢自己的學業

    近年來,手遊的盛行,已經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為孩子的“學業殺手”,從遊戲機,到電腦,再到現在的手機,載體不斷在變,遊戲不斷在變,不變的是孩子貪玩的本性。

    手機遊戲與電腦遊戲不同,手機非常便攜,利用無線網路,因此手機遊戲可以隨時隨地地玩,危害甚大。像現在的“王者榮耀”、“英雄聯盟手遊版”、“絕地求生”等,佔據了孩子們的大部分業務時間,有的甚至會佔用學習時間,由於中小學生自控能力很差,因此極其容易沉迷遊戲之中不可自拔。

    可以看看現在的小孩,走在路上談的都是遊戲,手遊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精神毒品,治理手遊對青少年的影響已經刻不容緩。

    2.浪費父母的血汗錢

    我們時不時可以在網路上看到,那個小孩用父母的手機充值遊戲,父母去找遊戲公司要求還錢之類的話題,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手遊都可以免費玩,但是在玩的過程中可以透過充值來加強自己的能力,於是出現了許多學生揮霍錢財,甚至是揹著父母浪費父母錢財的惡劣情況,把自己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隨意揮霍,這真是一代人的悲哀,看著心痛卻又無可奈何。

    在一項調查中,中小學生的遊戲佔比竟然達到了60%以上,男孩子居多。

    《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網路遊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企業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務。因此,未成年人的網路消費是違法的,但是礙於界定不清,所以孩子大手大腳花掉的錢,最終只能歸咎於父母監管不力,也要不回來。

    三、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青少年的視力是極其容易受損的,用眼過度很容易造成近視,現在對青少年視力影響最大的就是手機。而手機與電腦不同,需要低頭檢視,還會影響孩子的頸椎,直接影響孩子發育。

    現在的防沉迷措施還在不斷地完善。

    填寫身份證號是最簡單的一種防沉迷措施,未來會出臺更多的防沉迷措施來限制青少年對遊戲的成癮性,比如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聲音監控等。

    這是一場無聲的戰鬥,這是“資本”與“民族”的較量,資本在透過各種方式來獲取利益最大化,而青少年就成為了他們的目標,這場戰鬥任重而道遠。逐步的加強防沉迷監管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青少年的遊戲成癮問題,還是需要透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提高強少年的防範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是解決之道。

  • 2 # 酷的男人鵬哥

    沒達到18歲的未成年兒童和青少年,他們的自我剋制能力比較弱,對遊戲有痴迷成癮的不良嗜好。

    填寫身份證號主要是為了使未成年娃娃們的遊戲時間能有所限制,防止他們不務正業,走入歧途。

    怕他們過度沉迷遊戲,容易耽誤學習,荒廢功課,虛度人生最寶貴的黃金學習階段,為其一。

    其二嘛,娃娃們長時間在電腦,手機,iPad等電子裝置旁,眼睛長時間看著電子屏,輻射和近視危害也特別大。對脖子,脊椎,腰,腦袋都非常不利,畢竟這個階段,娃娃們正是身體發育,生長的高峰期,也是為了他們的身心健康而考慮。

    遊戲這東西,閒暇之際,適度消遣即可,過度沉迷裡面無法自拔,會害人不淺,家破人亡的代價沒有任何人願意看到。

    說多了都是眼淚,聽多了都是故事。

    一個沉迷網遊18年,戒掉網癮2年的的老大叔路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C漫畫裡的蝙蝠俠因為什麼忍不住小丑了?殺了小丑後的蝙蝠俠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