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諮詢師天生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的下行趨勢越來越明顯,在此背景下更多的央行開始了寬鬆週期,特別是歐央行擴大了負利率和量化寬鬆的規模。然而8月以來釋放的流動性,並未明顯造成這些國家的股市有較強的上漲,國際黃金價格也相對上漲緩慢,這是因為在流動性氾濫的背景之下流動性釋放的效果減弱,同時大多數被美國市場的債務問題和股市所吸納。

    一、流動性的短缺和流動性陷阱。

    第一,流動性的釋放並未達到預期效果。

    各國央行降息或開展資產購買的目的是為了推升資產價格和通脹,從而使投資意願增加,拉動經濟增長,但是從8月開始,以黃金為明確代表的全球資產價格並未得到有效的推升,股市表現也相對乏力。我們可以對比,7月31號美聯儲首次降息之後,全球股市和黃金的價格,可以發現,現在全球資產價格並未在美聯儲第1次降息之後的基礎上有明顯推升,同時美國國債收益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升,這代表流動性並未對市場產生積極效果。

    另一方面,美國銀行間拆借的流動性也出現了短缺,紐約聯儲被迫開啟了回購,並即使在美聯儲第2次降息後,仍然將回購延續到了10月10日。不過雖然如此,回購市場上仍然出現了短期的供不應求的情況,意味著市場預期,即使維持現有回購規模,10月10日之前並不能緩解流動性短缺,說明美國的流動性缺口依然很大。從這兩個方面看的話,也許全球央行白降息了。

    第二,流動性氾濫限制降息效果。

    流動性釋放帶來的效果降低從最基本的理論推測,可能受限於目前流動性氾濫的背景,全球陷入了流動性陷阱當中,所以流動性釋放的增加反而伴隨著邊際效應下降,導致流動性,對市場的效果沒有以前那麼充分。

    從2015年以來,歐日央行負利率持續增加規模,尤其是歐央行的量化寬鬆,直到2018年12月才落下帷幕。但是要注意的是,歐央行的量化寬鬆雖然在去年結束,但並沒有對量化寬鬆釋放的流動性進行縮減,也就是說只停止了流動性釋放的增量,卻沒有對流動性的存量進行貨幣正常化。包括美聯儲的縮表在8月1日正式停止,負債表中滯留的資產面臨繼續擴張。這樣導致在今年上半年,各國央行的寬鬆週期還並未開始的時候,全球流動性的基礎就已經很龐大了。

    所以現在各央行開始用降息或資產購買擴大的流動性釋放,在原先的流動性基礎之上,顯得規模較小和微不足道,所起到的作用,自然相對要小多了。

    二、美國市場吸取流動性。

    第一,債務問題吸取流動性。

    從歐日負利率時代開始,全球的流動性都流入了美國市場,導致美國資產價格上升,金融市場更加活躍。然而即使在美聯儲兩次降息,並且下調超額準備金率30個基點之後,目前紐約聯儲進行的回購操作,仍然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代表美國市場上流動性出現短缺。

    正是因為美國企業在流動性增強,融資成本降低的背景下,開始更多的發行債券借貸,導致銀行系統持有債券的數目增加,大於現金持有。因此,用債券抵押借貸的利率出現上升,因為大家手中的債券都要比現金多。

    同樣的情況,我們可以追溯到2008年次貸危機升級為金融危機之後,美元的流動性在市場上同樣出現了衰減,這也是債務違約造成的流動性吸取情況。現在的債務問題並沒有當年那麼嚴重,只不過已經出現了相同的作用,導致流動性釋放並未出現明顯增加。

    第二,流動性進入美股市場。

    從2015年以來,全球流動性進入美國已經是一種趨勢,這些流動性將美股市場進一步推升,然而今年這種情況出現了更為極端的升級。剛才說到美國債務市場,吸納了大多數流動性,換成了銀行持有的企業債券,但是這些企業發債借貸並不是為了投資進自己的生產,而是對自己的股票進行回購,推高股市市值。

    所以我們看到美股市場的市盈率,即使在美國PM I數值跌落50以下,還在持續上升。也就是說,央行降息帶來的流動性,更多是推高了金融市場的活躍度,讓市值的泡沫嚴重化。雖然我們並沒有看到美股延續歷史新高的表現,但是經濟的持續下滑已經拉大了美股市值和經濟實體的差距,這其中就是流動性推高的泡沫了,相同的情況我們在2007年也看到過。

    三、進一步的寬鬆手段和風險隱患增加。

    第一,進一步的寬鬆手段箭在弦上。

    面臨目前的流動性短缺狀況,美聯儲肯定會採取手段彌補流動性的缺口。雖然在美聯儲理事分歧加大的情況下,在10月份進一步降息可能性並不大,然而進一步擴張資產負債表表確實得到了鮑威爾的預設,並且有很多理事支援。當然這樣的負債表擴張,並不意味著量化寬鬆的開始,但是短期有限的注入流動性是我們可以期待的手段。另一方面,隨著歐洲經濟和全球經濟形勢的進一步下滑,我們也可以看到未來各國央行的進一步寬鬆,歐央行的量化寬鬆增量也可以期待。可以說,全球的寬鬆週期已經開啟,目前流動性只會遞增而不會縮減。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只要美聯儲能夠彌補現有美元流動性缺口,那麼資產價格上升也就不是問題了。

    第二,風險隱患的積累。

    流動性短缺和流動性陷阱同時出現,造成降息與其他的寬鬆手段,並未對世界主要經濟體產生支撐。這樣意味著未來更大的寬鬆手段推出,流動性會持續增強。然而我們剛才說到,流動性並不是沒有釋放,而是在美國的債務問題和股市的虹吸作用下,短期被隱藏了。這也就是說,等到美國的銀行間流動性缺口被美聯儲填補,背後釋放的流動性將迅速推升資產價格。

    所以我們可以期待在10月底美聯儲議息會議之後,美股是否可以突破歷史新高,全球的資產泡沫可能會被進一步推升,正如1998年和2007年的情況;另外流動性將債務問題暫時掩蓋,也將帶來企業債規模的持續增加。這樣當衰退真正降臨時,金融市場泡沫破裂對經濟帶來的衝擊可能會更大。

    綜上,雖然各國央行已經開啟了寬鬆週期,釋放了大量流動性,但在流動性陷阱和美國金融市場的虹吸作用之下,並未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流動性效果不明顯,可能帶來的是未來更多極端寬鬆手段的應用,這些流動性將進一步推升泡沫和風險,導致未來潛在的更大沖擊。

  • 2 # 馨月說財經

    全球央行普遍寬鬆,但是黃金與股市並沒有大漲,這其中有資產定價問題,有市場預期問題,同時還有一些綜合市場因素的影響。

    市場預期問題是投資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譬如國際金融市場對此輪的央行寬鬆是有充分預期的,在預期的引導下,黃金等價格才會大幅上漲,當寬鬆的靴子落地之後,其價格也已經先期完成了上漲過程,因此當央行宣佈正式施行寬鬆貨幣政策時,黃金與股市都沒有出現積極上升的局面,這就是市場經常說的“利好出盡變利空”的問題,就是市場的預期炒作問題。

    有投資者會問,全球央行普遍採用貨幣寬鬆政策,但黃金與股市等資產價格都不漲,那麼流動性到哪裡去了?

    關於流動性的問題,並不是說央行採用寬鬆貨幣政策,市場流動性馬上就會提高。流動效能否提高,這需要看央行的貨幣政策能否有效傳導,能否有效刺激經濟,能否有效加強貨幣週轉率。

    如果央行的寬鬆政策能夠有效刺激經濟增長,社會流動性才會提高,否則流動性依然會存在問題。另外,央行的貨幣政策往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體現出效用,並不是立竿見影,因為貨幣週轉是需要週期的。

    一、貨幣週轉率

    譬如央行降息,降息的目的是抑制銀行存款刺激居民消費,同時降低企業成本,鼓勵企業積極貸款生產。利率下降,居民存款意願下滑,要麼消費,要麼積極投資,這就利於消費的增長,消費增長將帶動企業生產,企業的用工會增加,社會失業率降低,居民財富增長,這樣就會形成良性經濟迴圈。當經濟增速加快時,消費與供給都會比較旺盛,這會使流動性加速,在經濟學上來說就是貨幣週轉率提高了。

    貨幣週轉率是指貨幣在經濟中的流通速度。即一定時期內貨幣在交易過程中的迴圈次數。經濟越熱,貨幣迴圈次數越多,流動性就會越高。所以流動性不僅僅是提供貨幣供應量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週轉率的問題,因為貨幣的使用效率能夠體現經濟的強弱。

    所以央行的貨幣政策寬鬆了,並不等於社會流動性就一定會提高,如果經濟低迷,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也難以提高社會流動性。因此我們看到流動性有兩個問題,一個是貨幣的週轉率問題,還有一個就是貨幣政策的週期性問題,從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執行之日起,需要一個消費到生產等的傳導週期,這不是短期就可以實現的。因此寬鬆貨幣政策來了並不是說資產價格就一定會漲,而是要看貨幣政策的累積與效用。

    二、流動性去了哪裡

    央行貨幣政策變化會引導市場投機資本的運動,投機資本一般都是跟著貨幣政策預期在流動,至於流到了哪裡,這就需要關注各類資產的價格與交易量了。

    8月至9月初由於國際金融市場風險提升,所以國際資本主要流向了國債、貨幣基金、貴金屬市場等,因此導致美歐國債與黃金價格等大漲。

    9月上旬之後,國際金融風險有所回落,資金迴流到股市一部分,所以美歐等股市普遍反彈,而美債等價格有所回落。但是近期美國市場的流動性卻變得意外緊張,這說明一部分國際資本因美歐的寬鬆貨幣政策流出了美歐市場,另外由於美歐股市與國債等資產價格都偏高,所以為了規避投資風險,很多機構與富人開始持現。

    綜合來看,當前全球的資產風險溢價偏高,抑制了投資積極性,這使一些機構與富人的持現意願增強,同時全球經濟下滑,實體經濟不振,導致貨幣週轉率降速,全球流動性也並不像想象中的那樣充裕,因此一些資產的價格也不會當下快速上漲,需要等待寬鬆貨幣政策邊際效用的進一步指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把圖片新增到小影片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