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健康監測,若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狀(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症狀以及乏力、噁心嘔吐、腹瀉、頭痛、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痠痛等)要及時隔離就醫,不要帶病上班保持環境清潔。
(2)不要頻繁接觸工作區域內的公共物品如開關、水龍頭、門把手,檯面等。
(3)上班時間保持工作室內空氣流通,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不使用空調,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
(4)保持工作室內清潔乾燥,集中存放、消殺並及時清理垃圾至指定地點(上午、下午下班前進行一次)。每天兩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對垃圾桶進行消毒處理。
(5)勤洗手。最好使用洗手液(肥皂)用流動水充分洗手,工作期間也可使用免洗消毒液消毒手。
(6)工作人員工作期間做好個人防護。除穿戴必要的工作服(帽)外,要帶好防護口罩。摘口罩前後做好手衛生,廢棄口罩放入垃圾桶內。
(7)在疫情期間,建議不集中到單位食堂內就餐。若必須就餐,可採取輪流或者分散方式就餐。為了減少在集中場所的駐留時間,鼓勵打包帶回到各自辦公地點單獨就餐。就餐完畢後清理餐餘垃圾至指定地點,保持公共桌椅及個人的清潔衛生。
(8)如果去食堂就餐,要確保自身健康,沒有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狀,並正確佩戴好口罩,就餐前再摘下。
(9)食堂內就餐時,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避免飛沫傳播。
(10)就餐前要洗手!洗手!洗手!
(11)就餐時,少交流,專心吃飯。
(12)錯時就餐。
(13)自己帶飯要徹底加熱,餐具用完要及時消毒。
(14)減少不必要的會議,儘量使用影片、電話會議等方式。若需開會須減少參與人數,須佩戴口罩,進入會議室前洗手消毒,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控制會議時間,會議時間過長時,開窗通風1次。會議結束後場地、辦公用具須進行消毒。
(15)個人水杯不要集中存放,各自單獨保管好。到公共飲水機接開水時要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16)午休時不要多人近距離聚集,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寢具保持衛生,注意個人保暖。
(17)傳遞紙質檔案前後均需洗手,傳閱檔案時佩戴口罩。
(18)每天消毒個人的上班常用辦公用品。
(19)座機電話每日75%酒精擦拭兩次,如果使用頻繁可增加至四次。
(20)下班前須整理清潔個人辦公用品才下班。
(21)下班前須清潔消毒辦公區域、公共辦公用品後方可關閉門窗離開。
(1)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健康監測,若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狀(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症狀以及乏力、噁心嘔吐、腹瀉、頭痛、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痠痛等)要及時隔離就醫,不要帶病上班保持環境清潔。
(2)不要頻繁接觸工作區域內的公共物品如開關、水龍頭、門把手,檯面等。
(3)上班時間保持工作室內空氣流通,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不使用空調,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
(4)保持工作室內清潔乾燥,集中存放、消殺並及時清理垃圾至指定地點(上午、下午下班前進行一次)。每天兩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對垃圾桶進行消毒處理。
(5)勤洗手。最好使用洗手液(肥皂)用流動水充分洗手,工作期間也可使用免洗消毒液消毒手。
(6)工作人員工作期間做好個人防護。除穿戴必要的工作服(帽)外,要帶好防護口罩。摘口罩前後做好手衛生,廢棄口罩放入垃圾桶內。
(7)在疫情期間,建議不集中到單位食堂內就餐。若必須就餐,可採取輪流或者分散方式就餐。為了減少在集中場所的駐留時間,鼓勵打包帶回到各自辦公地點單獨就餐。就餐完畢後清理餐餘垃圾至指定地點,保持公共桌椅及個人的清潔衛生。
(8)如果去食堂就餐,要確保自身健康,沒有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狀,並正確佩戴好口罩,就餐前再摘下。
(9)食堂內就餐時,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避免飛沫傳播。
(10)就餐前要洗手!洗手!洗手!
(11)就餐時,少交流,專心吃飯。
(12)錯時就餐。
(13)自己帶飯要徹底加熱,餐具用完要及時消毒。
(14)減少不必要的會議,儘量使用影片、電話會議等方式。若需開會須減少參與人數,須佩戴口罩,進入會議室前洗手消毒,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控制會議時間,會議時間過長時,開窗通風1次。會議結束後場地、辦公用具須進行消毒。
(15)個人水杯不要集中存放,各自單獨保管好。到公共飲水機接開水時要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16)午休時不要多人近距離聚集,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寢具保持衛生,注意個人保暖。
(17)傳遞紙質檔案前後均需洗手,傳閱檔案時佩戴口罩。
(18)每天消毒個人的上班常用辦公用品。
(19)座機電話每日75%酒精擦拭兩次,如果使用頻繁可增加至四次。
(20)下班前須整理清潔個人辦公用品才下班。
(21)下班前須清潔消毒辦公區域、公共辦公用品後方可關閉門窗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