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談天下
-
2 # 遼瀋晚報
1635年10月13日,太宗皇太極在瀋陽頒詔,用“滿洲”取代“諸申”(女真、肅慎)一詞為族名.皇太極的詔書稱:“中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輝發等名。曏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夫諸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中國無涉。中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自今之後,一切人等,止稱我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稱”。(《清太宗實錄》卷二十五)這是“滿洲”這個詞最隆重的登場。
關於“滿洲”的意思,有一種說法是流傳最廣泛的。就是水克火的五行說。中原地區的地名都是用“州”,而皇太極偏用“洲”,就是因為明朝是火德,雙水滅火,再加上清也是三點水旁,用意昭昭了。
有沒有五行相剋這個原因不敢否認,但是滿洲一詞是在皇太極之前就存在的。《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二,有“烏拉、哈達、葉赫、輝發、滿洲語言相同,勢同一國,豈有五王分立之理”之語。也就是說,在努爾哈赤一統女真各部的時候,滿洲這個詞應該就有了。
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說:“女真、蒙古崇信佛教,文殊菩薩最為一般人所尊仰,文殊音轉為曼珠或滿住。”不過這種說法並不被多數人接受。
另有一種說法是,“滿洲”為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的祖先李滿住的名字諧音。
滿洲是漢譯文,其原來的讀音是“Manju”。比較被認可的說法是,就是滿洲與靺鞨的發音相一致。靺鞨是唐朝時對女真人的稱謂,王昊,張甫白在《滿洲名稱考釋》一文中表示:而不用女真舊稱者,以明人對女真人之仇視故也。而滿洲本即靺鞨之一音異譯,故採用舊稱“靺鞨”改作“滿洲”,即前此所謂“滿洲”名稱原於本土,而非來自外地,故對內或對外,各得其所,莫此為甚者此也。
-
3 # 山東的一個農民
東北地區在明代稱為建洲,永樂年間把西伯利亞地區流亡此地的原始通古斯人收留了,後又設定建洲衛,建州三衛的統治範圍大致上由東北至圖們江流域、東南至鴨綠江、西至開原及遼東邊牆一帶,早期歸屬奴兒干都司,但後大多由遼東都指揮使司掌管。三衛的首領多由世襲產生,但須經明朝政府認可後方生效,並且每年都必須前往京師燕京朝貢。明代多利用各部族之間的衝突及牽制,以進行對當地的統治,並在平時保持與三衛之間的互市往來。明朝末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清太祖)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時候,為了增強對東北各女真部落的號召力,選擇了冒充金國女真後裔的方式,把國號也定為“金”(史稱後金)。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後金的實力越來越強大,此時已不需要冒認祖宗了。因此,皇太極將後金的國號改為了“清”,將華人改稱滿人,這個地方就成了“滿洲”。清廷所謂“龍興之地”到最後的偽滿也沒能讓清廷復興,或許就是因為“滿洲”本就不屬於他們的,或是清廷做為外夷入侵根本就沒有真正的龍種吧…
回覆列表
滿人以關外為龍興之地,最終進得中原,主政兩百餘年。
其所創之朝,國號為清,而世人多以滿清命之。
滿清之名,緣於出山海關東行,遼吉黑等地,其時均以滿洲之謂相稱。
而所謂“滿洲”者,其名又從何而得?
滿洲所居之地,早在漢之前,即於史有載。古稱肅慎,即為此地。
漢時改稱辰韓,(南北韓之國名,即出於此)魏晉時又稱勿吉,隋唐為靺鞨,宋為女真,明為建州。
滿洲之名,本非地名,實乃女真族部落之名。
女真族建部之始,由最初“肅慎”之名,漸轉音變為“珠裡真”,而慢慢簡化為“女真”。
努爾哈赤自視為珠裡真後裔,等到後來實力擴張,漸有統一部落、進窺中原之野心後,先與西藏喇嘛進行通好。
西藏喇嘛以其為珠裡真之後,遂稱號其為“曼珠”,藏語為“妙吉祥”之意。
愛新覺羅遂將部落以“滿珠”命名,再到後來這一稱呼傳入中原,中原根據自己所習慣的天下分為九洲的思維,將其稱為“滿洲”。
從此滿洲之名,便成為關外之地的統稱。
直到解放之後,寫盡漢人苦難以及中國近現代歷史恥辱的滿洲一詞,最終成了一個寫在紙上的歷史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