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色江西

    號稱80萬,實際不足8萬人!因為當時,整個中國不足一億人口,又有那麼多諸侯,都擁有自已的軍隊,不可能有那麼多人去當兵!

  • 2 # 夏雨風

    曹操有詩云:"白骨沃千里"。漢末因瘟疫肆虐,百姓貧病交加;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藉以替民治病為名,建立"三鬥米教",設立三十六方(軍區),發動黃巾軍起義。

    疫情和戰爭造成漢末人口急劇下降,減少一半以上是可以肯定的。"十室六空",遍地白骨累累。

    曹操是"兵不厭詐"老手,盛傳"80萬大軍下江南",純系大訛詐。

    當年許攸脫離袁紹投奔曹操時,許攸問曹操糧草可堅持多久,曹操從半年、三月、一月,到最後不得不承認只可維持幾天。許攸再遲幾天,曹操早就逃之夭夭。

    許攸帶來烏巢糧倉之密,幫助曹操連夜火燒烏巢,瞬間改變官渡局面,曹操以少擊多徹底擊潰袁紹。

    這次故技重演,差點讓東吳群臣不戰而降,只因魯肅桑口幸遇劉備,雙方坦誠交流時事,這才有了諸葛亮下東吳結盟,共同抗曹。

    曹操収納了大量青州黃巾軍,收降了荊州南軍水師,主力相加也僅是十三萬人左右,而軍中和水師都被疫情鬧得減員不少,戰鬥力大打折扣。

    號稱80萬,大量還是降軍家屬和遊民的烏合之眾,一經火戰瞬間作鳥散。

    史學家認為雙方交戰滿打滿算30多萬人。劉備主力僅3萬多,負責地面追擊;孫權水軍主力10多萬加數萬步騎兵;曹操前線不會多於20萬人。

    據說,曹操後來書信孫權:"因疫情盛行,孤燒船自退。徒讓周瑜收取赤壁大戰之勝名。"是否確實,不能輕信。

    但曹操赤壁大戰之失敗,是不容置疑的。假如真有80萬之眾,孫劉兩家再加三家聯盟都有可能抵擋不住啊!

    諸葛亮和周瑜第一時間就判斷出了曹操是摜浪頭,虛張聲勢,這才讓老滑頭孫權最後下定了抗曹決心。

    兵不厭戰,是曹操一路取勝的看家本領。

    知己知彼,是孫劉二家打敗強曹的關鍵。

  • 3 # 公明淏

    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曹操)

    (周)瑜請見曰:“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議,甚無謂也。今以實校之,彼所將華人,不過十五六萬,且軍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

    周瑜認為,曹操所說的80萬眾大概也就是25、6萬眾。而且還都是些疲疲憊憊、病病秧秧的冤種!

    裴松之認為:臣松之以為魏武初起兵,已有眾五千,自後百戰百勝,敗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黃巾,受降卒三十餘萬,餘所吞併,不可悉紀;雖征戰損傷,未應如此之少也。夫結營相守,異於摧鋒決戰。本紀雲:"紹眾十餘萬,屯營東西數十里。"魏太祖雖機變無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數千之兵,而得逾時相抗者哉?以理而言,竊謂不然。紹為屯數十里,公能分營與相當,此兵不得甚少,一也。紹若有十倍之眾,理應當悉力圍守,使出入斷絕,而公使徐晃等擊其運車,公又自出擊淳于瓊等,揚旌往還,曾無抵閡,明紹力不能制,是不得甚少,二也。諸書皆雲公坑紹眾八萬,或雲七萬。夫八萬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縛,而紹之大眾皆拱手就戮,何緣力能制之?是不得甚少,三也。將記述者欲以少見奇,非其實錄也。按鍾繇傳雲:"公與紹相持,繇為司隸,送馬二千餘匹以給軍。"本紀及世語並雲公時有騎六百餘匹,繇馬為安在哉?

    裴松之對官渡之戰曹操以少打多提出了嚴重的質疑!我認為裴松之的觀點是正確的。本來就是曹操的糧食多次出現了危機!作戰中袁紹並沒有缺糧,源源不斷的運糧至軍中,說明袁紹前線部隊吃糧不多;曹操的部隊則幾乎斷糧了……,是人多還是能吃的人多?許褚非常能吃!曹操的人馬都是許褚嗎?因此官渡之戰不是以少打多的大戰役!!!而最次也是勢均力敵的較量,可能曹操的人數還佔優。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擊敗了潁川汝南的黃巾軍,奪得了一大批耕牛、農具和勞動力。棗祗就建議曹操利用這些農具,在許昌一帶開墾土地,實行屯田,以解決糧食問題。曹操採納了他的建議……

    由棗祗首倡實施的“屯田制”,在東漢時期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而且為後世開創了一種大規模的寓兵於農、兵農合一的先例!寓兵於農,意思是給農民以一定軍事訓練,平時務農,戰時參戰或指軍隊屯墾;兵農合一,又叫做"卒伍整於裡,軍旅整於郊",兩者互相適應。有必要進一步加以說明!

    《漢書·刑法志》所說,每一具有士兵身份的村社社員都得到一塊由村社代表國家分配的足以維持自己和家屬生活的份地,併為國家負擔兵役。份地是他為國家服兵役的基礎,兵役則是他因份地而產生的義務,兩者相輔相成。

    好了,八十萬眾還多嗎?曹操已經相當保守了!百萬大軍都不算過分。

    就算,連年的戰爭造成了人民大量流亡。與戰爭結伴而行的瘟疫,又使大量流亡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大量的死亡和流徙,使得中原地區戶口銳減。越是原來最富庶,最繁華的地方,大抵也是後來戰爭進行得最為激烈的地方,因而也就是戶口減耗最為突出的地方。東都洛陽,西都長安,原來人煙稠密,後來都被戰爭破壞的荒涼不堪,甚至到了路斷行人的地步。具體到是不是減少了70%?沒有那麼詳實的記載,有也不可靠。

    但曹操畢竟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當他面對社會經濟蕭條,軍中無糧險境時,適時地推出了屯田政策,從而使農村經濟迅速得到了恢復與穩定,使“州里蕭條”,人口“十不存一”的中原地區,出現了“數年中,倉儲積粟”的景象,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軍糧問題,也使大量流離失所的農民重得生計,使北方的農業得到了恢復,而且為曹操進一步統一北方,奠定了可靠的經濟基礎。

    因此!曹操的八十萬眾,一點水分都沒有!不僅沒有,反倒是保守的把地方的防禦部隊力量排除在外,而是由曹操直接指揮的中央軍的作戰部隊已經足以超過百萬大軍。

    問題是,這些軍隊用沒用在赤壁戰場上或者究竟有沒有赤壁之戰更加耐人尋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脂肪食品吃多了不好,但是一點不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