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夜龍泉壁上鳴

    古代醫生沒有準入制度。都是師徒相承,父傳子業,也有自學成才(如清代蘇州的徐靈胎)。一般來說,徒弟到師傅那裡,先學中藥採集、炮製,背誦《藥性賦》,然後開始抓藥,再後來抄方,接師父會讓你背《脈經》、《傷寒論》等。清代有的背誦《醫宗金鑑》,然後再手把手的教,師父會先讓你診脈,診過後,讓你講,師父再診脈校對,再讓你開方,師父再檢方,何藥當去,當增何藥,直到你能獨立診病開方。大體就是這麼一個過程。因此,在古代,一個合格的醫生必然是醫藥全通。因為好多醫生會自制成藥,以備不時之需。

  • 2 # 百草園中白頭翁

    現代醫藥也不分家,只是一家兩分管,是如今國家細分衛生和藥管兩個部門,且國之統管,衛藥兩家緊密聯作,且二者合一部門也更適宜。無醫病無診,則病不明藥無擇用。有藥無醫明病則也無用。故醫藥密聯一體,互須為用,實為實用上的一家。

    古時除國朝太衙醫院外無其它專事醫藥機構。民間多為個人獨自行醫用藥或師徒傳授共醫藥行業的坐堂醫,坐診藥房一起設定,診療開方一堂配藥。既便單有藥店也是有醫生坐堂診病。因醫藥規模,管理體制及水平限制醫藥只能一統共用則不分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青少年適合學習小語種嗎?如果適合,那怎麼學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