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樓哥看歷史

    朱元璋並沒有看走眼,李景隆的軍事能力並不弱。但是他在靖難之役中的表現,大有“內奸”的嫌疑。筆者打算從李景隆的出身,他和朱棣的關係,以及靖難中的實際表現這三個方面著手,來聊一聊他究竟是不是內奸。

    根正苗紅的二代勳貴

    李景隆,小名九江,是大明開國功臣追封岐陽武靖王李文忠的兒子。李文忠不僅僅是開國六公爵之一的曹國公,他還有另外一層重要的身份:太祖朱元璋的親外甥。李文忠之母是朱元璋的二姐,而且姐弟關係非常好。

    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李文忠之母去世,隨後不久即爆發了元末農民大起義。李文忠和老爹李貞浪跡天涯,四處逃難。直到四年後打聽到了朱元璋的訊息,父子二人才算安定下來。念著姐姐、姐夫當年照顧自己的恩情,朱元璋把外甥當親兒子養,甚至在一段時間內還把李文忠的名字改為朱文忠。

    李文忠“沉毅有智勇”,為明朝的建立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功勞。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當時封公爵6人,侯爵28人,伯爵2人,李文忠在公爵之中排名第四,僅次於南韓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和鄭國公常茂。其中常茂是靠著他老爹常遇春的功勞,李善長是文官,大明軍中實際的二號人物就是李文忠。

    丙申,大封功臣。上召諸將臣諭之曰:“平章李文忠總兵應昌,逐前元太子遠遁漠北,獲其皇孫妃嬪重寶悉歸朝廷,此功最大。”—《明太祖實錄五十八》

    李景隆畫像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三月初一日,曹國公李文忠去世,享年46歲。兩年之後,其長子李景隆襲封曹國公。有野史說李文忠其實是被老朱所殺,這是得多惡毒才能說出這話?朱元璋是什麼人?是敢做不敢認的人麼?如果李文忠真是被舅舅賜死,那絕不會死後追封岐陽王。朱元璋對外甥過早去世十分傷心,再加上李景隆帥氣儒雅,很快就讓他成為朝堂之上炙手可熱的紅人。

    讀書通典故。長身,眉目疏秀,顧盼偉然。每朝會,進止雍容甚都,太祖數目屬之。—《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傳第十四》

    出於種種原因,後世之人將徐達之子魏國公徐輝祖的能力捧到了天上,認為建文帝正是沒有重用他,才導致了靖難戰爭的失敗。李文忠死於洪武十七年,徐達死於洪武十八年,李景隆和徐輝祖二人的起點差不多,一開始都是朱元璋著重培養的二代勳貴。

    但是通過幾年的歷練,兩人在老朱心中的地位出現了明顯的差距。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去世,朱元璋立其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李景隆是太子太傅,徐輝祖卻沒有被列入東宮班底。

    藍玉案之後,李景隆掛平羗將軍印,出任甘肅總兵官。甘肅一帶是西北防禦的重中之重,朱元璋選擇讓李景隆出鎮,無疑是對他能力的最大認可。李景隆在甘肅一待就是五年,直到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才匆匆回京。此時朱元璋的身體已經江河日下,召李景隆回京,顯然是來出任託孤大臣的。

    李景隆從洪武二十年跟著宋國公馮勝一起北伐遼東開始,到洪武二十六年獨立坐鎮甘肅,朱元璋對他的考察時間是充分的,對他的能力也是信任的。老朱作為白手起家的典範,筆者以為不需要質疑他的眼光,李景隆必然是有能力的。

    朱棣劇照

    燕王和曹國公的關係

    李文忠雖然和朱棣輩分相當,但二人之間差了22歲,理論上燕王和李景隆的年齡應該相差無幾。事實上二人確實可能從小一起長大,相互之間知根知底,這從朱棣喜歡稱呼李景隆的小名“九江”就可以看得出來。

    靖難戰爭開始後,朝廷首選的統兵大將並非李景隆,而是開國元勳長興侯耿炳文。但是在真定的一場偷襲戰中,耿炳文不幸戰死(據當代考證結論)。訊息傳回南京,引發了朝野震動。無奈之下,朱允炆只能不顧忌李景隆和朱棣之間的親密關係,讓他掛帥出征。耐人尋味的是,朱棣聽到李景隆掛帥的訊息樂壞了,在他口中,這位曹國公是一個就是一個趙括一般的無能之輩。

    上語諸將曰:“李九江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況未嘗習兵見戰陣,而輙以五十萬付之,是自坑之矣。漢高祖大度知人,善任使英雄為用,不過能將十萬。九江何等才而能將五十萬?趙括之敗可待矣。”—《明太宗實錄卷四上》

    透過上文的簡單梳理,李景隆跟著宋國公北伐的時候,朱棣還沒跟蒙古人幹過仗呢。後期你燕王坐鎮北平,可人家李景隆戍守甘肅也不是吃素的。其實二人除了李文忠的紐帶外,還有一層姻親關係。

    李景隆的正妻袁氏,是正一品高官、後軍都督府左都督袁洪的女兒。袁氏有一個兄弟叫袁容,娶了朱元璋的孫女永安郡主為妻。永安郡主又是誰呢?燕王朱棣的嫡長女。

    靖難之後論功行賞,一開始沒輪上朱棣的女婿袁容,又是李景隆跳出來說袁容當年有固守北平,“驅逐敵旅”的功勞。問題是這所謂的“敵旅”,不就是你自己麼?為了小舅子封爵也是拼了。

    麗正門

    靖難戰爭中的詭異表現

    在靖難戰爭中,李景隆和朱棣有兩次正面對抗,分別在鄭村壩和白溝河。

    鄭村壩之戰

    先說鄭村壩一戰,當時朱棣率精銳北上偷襲大寧,打算收編弟弟寧王朱權的精銳護衛。李景隆得到訊息後大舉北上,先是分兵包圍通州,切斷外圍燕軍與北平城的聯絡。隨即又在北平九門每個城門之外築起營壘,對其完成全面封鎖。最後在北平以東的鄭村壩設立九座大營並親自坐鎮,準備和南下救援的朱棣決戰。

    從戰略角度出發,李景隆的佈置沒有問題。但是在攻打麗正門(今前門)的時候,明明大將瞿能快要得手,李景隆卻不發援兵。表面上是嫉妒瞿能摘得頭功,實際上呢?此後朱棣果然率軍南下,靠著神奇的天象渡過白河之後,雙方展開了一場惡戰。這一場歷時7個小時的激戰(自午至酉),《太宗實錄》記載朱棣一方斬首數萬級,俘虜亦數萬人,但卻並未擊潰李景隆。雙方各自回營,準備次日繼續。

    結果當天晚上李景隆丟下輜重,一溜煙退回了德州。關鍵是你自己跑也就算了,至少派人給包圍北平的部隊捎個信吧。李景隆只顧著自己,就把那些官軍給扔在了北平。勝負未分你就跑,還死道友不死貧道,怎能讓人不懷疑?

    是夜,景隆盡棄其輜重,拔眾南遁,遂獲馬二萬餘匹。諸將請追之。上嘆曰:“殺傷多矣。降皆釋之,遁者不須追也。況天氣冱寒,飢凍而死者亦不少。宜抑止鋒銳,勿過傷生。”諸將乃止。時敵兵違九門者尚未知景隆遁,猶固守不退。—《明太宗實錄卷五》

    靖難戰爭劇照

    白溝河之戰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李景隆兵出德州,武定侯郭英、安陸侯吳傑兵出真定,兩路大軍緩緩北上,再次向北平殺來。接到訊息的朱棣調集精銳南下,雙方在白溝河一線展開對峙。

    這一次官軍改變戰法,既有熟悉朱棣打法的大將平安率騎兵突擊,又準備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地雷”。結果在第一天的遭遇戰中,燕軍遭到慘敗,整個建制都被打散,朱棣本人身邊甚至只剩下三人,好不容易才逃回大營。

    景隆、英、傑藏火器地中,人馬遇之輒爛。—《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六》

    四月二十五日,朱棣指揮全軍渡過白溝河,再次和官軍展開決戰。當時朝廷方面的大將平安和瞿能已經在對決中佔據了上風,甚至朱棣本人都差點為瞿能所殺。當時朱棣已經把所有的牌都打了出來,而朝廷一方李景隆的中軍還沒有出動。一旦這支生力軍壓下,燕王一方很可能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但是,就在這關鍵時刻,李景隆的中軍帥旗突然倒了。古代作戰,最重要的就是靠旗語進行指揮,因此帥旗一倒,前線官軍都以為李景隆的中軍出了問題。一時之間,官軍旗號混亂,陣型開始鬆動,最終遭遇了崩盤。史書上記載是戰場上颳了一股妖風,但是這面帥旗究竟是被刮斷的,還是被人砍斷的?大概只有李景隆自己知道。

    結語: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後,仰仗的基本盤是代表江南大地主利益的文官集團。這批人仇視朱元璋,要改革洪武朝的一切。除了削藩以外,武勳貴族也是打壓物件。從李景隆的出身,和燕王的關係,以及實戰經驗來看,他在靖難戰爭中的表現是不合常理的,他的“內奸”身份是值得懷疑的。至於最後李景隆開啟金川門的舉動,其實再正常不過了。前期那麼多的鋪墊,難道是準備跟朱允炆一起陪葬麼?當然不算。

  • 2 # 鴻臚長史

    我來說下個人的看法。

    朱元璋看好李景隆是因為他父親李文忠的能力,而他自己也對兵書多有涉獵,受到朱元璋的重視。畢竟,李文忠為明王朝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有志從軍的李景隆,肯定不會很差勁,朱元璋是這樣想的。

    而到後來在靖難中的災難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朱棣對李景隆非常瞭解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作為朝中勳貴和王子,大家肯定時常走動,甚至還會在一起學習。能力、興趣等,皆知根知底。當朱棣的“奉天靖難”開始後,建文帝派李景隆前往,面對之前的朋友,朱棣有十足的把握對決。

    其次,李景隆並無多少實戰經驗

    戰國時期,有趙括的紙上談兵,就是對一些將領只管讀兵書,卻沒有實戰經驗的形容。從歷史來看,李景隆並沒有參與或主導一任何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

    與之相對,很早便就藩元大都的朱棣,與蒙古人早就征戰不休。到洪武末年,他自己統兵十幾萬,與其他幾位藩王一起守衛帝國北方邊疆。面對常年在戰場上,刀光箭影的朱棣,李景隆實在沒有任何的勝算。

    最後,李景隆的私心

    到了“靖難”後期,朱棣兵臨城下。此時,為朱棣開啟城門,迎接他的人是李景隆。在他心中,對於自己的兒時朋友,肯定有私心,對戰時,肯定處處留情。

    綜上所述,對於李景隆表現如此不堪的原因的個人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男足最終排名亞運會第9名,創近三屆最好成績,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