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網際網路大叔

    美團的核心成本在於配送的人工費,當然這也是支撐起它的外賣業務的核心。這一點一方面確實是企業比較大的壓力,另一方面其實也是企業很重要的壁壘。有了一整套穩定快捷的配送系統,保證使用者高體驗的各種需求,才能真正在這個行業立於不敗之地。就如同當年的京東,自建物流系統,成本也很高,連年虧損,但還是在阿里淘寶和天貓的重壓下一步步崛起

  • 2 # Simon叔的商業觀察

    美團外賣這一塊的費用,其實主要是兩個部分,一是後臺費用(就是你看不到的,後臺排程的伺服器,技術研發以及人工費用等);二是前臺費用,主要是補貼,促銷,宣傳,還有騎手配送的費用。

    由於食品配送的這一環是不可逾越的物理因素,所以這個是必須要投入的。因此配送服務的好壞是決定外賣平臺的使用者體驗的最重要的一環,所以美團投入重金進行外賣配送體系的建設是必須的,也是拉高行業門檻,構築護城河的重要戰略佈局。

    從前另一個方面來看,這部分的效率也是很難短期大幅提升的。所以這部分的開支也是必不可少。

    但這部分歸根結底是消費者出的。你使用美團訂外賣時,配送費是必須支付的。美團是把這些費用歸集起來再給騎手發工資。歸根結底騎手工資是消費者出的,美團只是一箇中介和管理者的角色。

    美團建立這個配送網路價值也是巨大的。如果美團要進軍快遞行業,這些騎手分分鐘就變身快遞員。除了送飯,還可以送很多東西。

    總結一下,龐大的外賣員隊伍是從事外賣必不可少的,而且費用歸根結底是消費者支付的,美團建立和管理這支龐大的隊伍過程中也建立了護城河與核心競爭力。

  • 3 # Key叔商業思考

    4月10日,廣東餐飲服務業集體致函美團,指其涉嫌壟斷,要求其取消獨家合作等壟斷條款,並減免外賣服務佣金5%以上。訊息一出,讓美團登上了熱搜,處於風口浪尖。

    其實餐飲業對美團的集體聲討從二月份就開始了。

    2月18日,重慶市工商聯餐飲商會1987家企業釋出公開信,呼籲美團承擔社會責任,減少佣金。

    20日,湖北省飯烹協會寫公開信,呼籲減少佣金。

    21日,南充市火鍋協會給當地市長信箱投了一份舉報信,舉報美團疫情期間涉嫌漲佣金,壟斷經營。

    22日,雲南的餐飲協會,代表22萬家餐飲企業寫了封公開信。

    24日,山東餐飲協會也寫了封公開信。

    面對這些聲音,美團始終保持著沉默,並沒有對此進行迴應。反而是許多媒體、大V發文為美團辯護,這點實在是有些耐人尋味。

    辯護點,主要在於佣金的用途上。根據美團公佈的2019年財報顯示,美團外賣佣金收入為496.5億元,而外賣騎手成為為410億元。也就是說有83%的佣金都來用支付外賣小哥的工資了。因此漲佣金也是“用之於民”,畢竟沒有了外賣小哥,這個生意誰也做不起來。

    而針對餐飲行業指責美團為了追求利益,不顧及自身的社會責任。也有文章回應說,疫情期間,美團成立2億元關懷基金,為醫護人員提供免費餐飲,創造20萬個就業崗位等等。以此表明美團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實際的行動。

    針對這些辯護,也有人提出了質疑。特別是對於佣金絕大部分用於騎手工資這點。事實上,美團的外賣騎手是透過第三方提供的,並不是美團自身直聘。也就是美團在各地尋找供應商進行進行運力採購,美團與供應商協議好採購價,再由供應商給外賣小哥發工資。因此說美團收取的佣金主要用來支付騎手工資這點是不準確的。而且騎手是按單算工資的,美團卻是按交易金額抽取佣金的。也就是說騎手成本只和訂單數量的多少有關,而美團的佣金收入才和交易金額有關。兩者並對對等的。

    美團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而且是市值第四大的網際網路上市公司,其業績壓力可想而知。在面對流量見頂,流量增速放緩的情況,美團除了不斷的拓展邊界,也需要透過業務核心進行增收,“漲價”就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這也是美團財報上顯示其能夠扭虧為盈的主要原因。

    疫情下,大家都要為了活下去想盡辦法,許多企業都選擇了漲價這種最直接的方式。但實際效果並不好,甚至有反效果,海底撈、西貝的公開道歉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團漲佣金已經直接傷害了商戶的利益,如果這個訴求得不到影響,商戶要麼選擇其他平臺,要麼將增加的成本轉嫁到使用者上,這怎麼看對美團的生態都不是一件好事。沉默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逃避也總有要面對的一天,留給美團做出正面迴應的時間應該不多了。

  • 4 # 老徐時評

    在美團外賣,經常有騎手抱怨平臺苛刻,“莫名其妙”被扣費。跑眾包的騎手抱怨,跑一單5.1公里遠的單子給5.8元佣金,4.9公里遠的給5.5元佣金,每天上線送第一單扣保險3元,平時超時,誤操作忘記點到店和送達,都要扣錢。那麼想問,8成佣金用於支付給騎手是怎麼算的?美團給騎手的錢都到了哪裡去?騎手顧客點100多塊錢的東西,補貼2塊,也就是騎手拿6塊錢,平臺收取商家的是20-25塊之間,又不禁要問,8成佣金用於支付給騎手是怎麼算的?那些四處宣揚“美團外賣佣金收入超八成給騎手發工資”的人,就像近期博主“餐寶典”點評的那樣:“不是蠢就是壞。”

  • 5 # 財經陸新之

    看到許多微博大V都給出了一個觀點,說的是“外賣佣金收入超過80%都給騎手發了工資”,而這個外賣平臺就是美團。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餐飲外賣是美團的核心業務。美團透過向商家收取營銷服務費、訂餐佣金,與騎手分成配送費來獲得收入。2018年,美團外賣每完成一筆訂單收取5.97元,騎手成本為30.52億元,55萬名騎手每送一單平均可得到4.77元。2019年二季度,美團開始大幅控制騎手成本,縮減僱員開支,減少使用者獎勵。今年,騎手送一單四塊,原來顧客訂外賣配送費三塊公司出一塊,現在顧客配送費漲到五塊了,騎手還是四塊,相當於送一單,美團從騎手身上搜刮一塊。這也就是為什麼針對美團的迴應,有些騎手就是不買賬,有人還動不動就說不幹了!

  • 6 # 袁國寶

    近日,因商家反映,平臺壟斷式坐地漲佣金,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聯合廣東各地協商會對美團的聯名交涉,美團迴應:8成佣金用於支付騎手。能不能這樣算,比如10塊錢的東西佣金8塊錢給了騎手,是這樣理解嗎?這個鍋太大了,騎手背不動。抽取商家高佣金和騎手工資是兩碼事。正常來說,騎手送一單的單價是4塊錢,而且還是顧客出的配送費,根本不涉及美團公司從商家抽成利潤。有騎手說,喜歡送有補貼的單子,高峰期補貼、深夜補貼、天氣補貼等,有補貼單價相對高一點,但是沒有像美團說的佣金給8成。經常聽到很多騎手說平臺吃三方:商家、顧客、騎手。一個店一天的營業額被抽掉20%-25%,全國那麼多大大小小商家,大膽猜測每天入賬多少?美團還自稱平臺抽成低。

  • 7 # 洪巧俊

    美團說,商戶訂單流水抽成的八成用於外賣員的薪酬開支,那麼每單外賣單收的送餐費用在哪了?先來聊聊這個八成之說。美團表示,其2019年外賣收入496.5億元,其中,騎手支出為410.4億元,因此得出了其8成費用補貼騎手的說法,但這個說法有三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外賣收入看似只有496.5億,但還有51億元的廣告收入未計入其中。再者,扣除騎手支出,其真實佣金資料僅為4%左右。另外,即使從其單個每單派送費用來看,也是在一路下降剋扣使用者的。據跑眾包的騎手抱怨,跑一單5.1公里遠的單子給5.8元佣金,4.9公里遠的給5.5元佣金,每天上線送第一單扣保險3元,平時超時,誤操作忘記點到店和送達,都要扣錢。因此,可以得出結論:美團八成補貼騎手就是一個赤裸裸的謊言,根本站不住腳!

  • 8 # 地瓜熊老六

    今天,很多大V在微博上發出同一個觀點:美團外賣佣金收入超過80%都給騎手發了工資。這“超八成”是怎麼來的呢?3月30日,美團釋出了2019年的財報,其中提到2019年餐飲外賣的佣金收入為496.5億元,而這一年支付給騎手的工資達到了410.4億元,兩個數字相除,得到82.7%,巧的是,正好是“超八成”。但讓我們來看看,騎手的工資起碼是由兩塊組成:一塊來自於使用者支付的配送費,一塊來自於美團收取的外賣佣金。那麼在說騎手工資的時候,怎麼單單隻提了佣金?還用它來計算騎手工資佔佣金的比例??而那些四處宣揚#外賣佣金收入超八成給騎手發工資#的人,看來不是蠢就是壞啊。

  • 9 # 陳裡

    這個話題這兩天有點火!上了熱搜!

    美團外賣的官方迴應:八成收入支付騎手,引起了網民的熱議。這種說法值得商榷!

    廣東餐飲協會要求美團取消高佣金,這件事吵得沸沸揚揚,線下餐飲指責美團外賣是“吸血”,最高佣金達

    26%,此外美團外賣還涉嫌濫用市場壟斷地位,要求商家“獨家經營”。

    美團則迴應說,佣金收入八成用來支付騎手工資,美團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不到2毛錢。

    餐飲協會的指責和美團外賣的官方迴應,仔細讀起來,是“關公戰秦瓊”。美團外賣官方用佣金收入混淆了

    外賣收入,用平均利潤混淆了佣金比例,還有就是,美團官方繞開了“利用市場支配地位強迫商家獨家經

    營的指控”。

    利益博弈一旦到了公共層面,總是要拿出許多非商業的藉口和理由。這很正常。餐飲協會把美團外賣推

    向“壟斷”的角落,美團外賣則強調自己利潤微薄,且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價值,因為美團外賣有幾百萬騎

    手,順便採購媒體把美團外賣推向“新基建”的高度。

    從效果來說,美團策略是成功的,不過,美團的官方迴應也有誤導公眾、偷換概念的嫌疑。

    譬如,美團外賣官方迴應中說,“2019年,佣金收入的八成用來支付騎手工資,沒有商戶的艱苦努力,就

    沒有騎手一筆筆的訂單收入,也就沒有上億消費者可以享受的便捷實惠的外賣服務”。

    美團說的是“佣金收入”,大家一定要注意,“佣金收入”不等於“外賣收入”。實際上,美團外賣收入548.43

    億,其中有496.47億的外賣佣金,以及51.04億的廣告收入,2019年美團外賣佣金收入同比增長

    40%,廣告收入同比增長了119%,受外賣廣告收入增長,美團外賣的收入增長了43.8%。

    2019年,美團外賣騎手成本是410.4億元。以外賣收入548.43億來算,美團外賣騎手成本支出,只佔

    74.8%。“收入八成支付騎手工資”,在這裡是不成立的。

    “八成”和“74.8%”,這裡差有5個百分點,可別小看這5個百分點,按照美團2019年外賣548.43億的規

    模來算,價值28億,2019年美團點評集團盈利22.7億。5個百分點,就是美團公司一年的盈利了。

    美團點評在2019年實現全面盈利,從美團商業模型來說,要實現盈利無非兩端:開源和節流,開源的方

    式包括面向商家端的提高佣金,節流的方式則是降低騎手費用。

    我們以2018、2019兩年的數字對比更容易理解:

    2018年,美團外賣平均每單收入:5.97元,2019年是6.29元。

    2018年,平均每單外賣騎手收入:4.77元,2019年是4.71元。

    也就是說,2019年美團每外賣多向商家收了0.32元,少給騎手0.06元。或許你會覺得這樣數值並不

    大,但要記住,每天一年外賣筆數是87.2億,多收商家和少給騎手兩項合計33.1億元。這一數值也是高

    於美團2019年22.7億元利潤。

    我們不妨再看美團2019年幾組資料的增長:

    活躍商家數620萬,同比增長6.9%

    活躍交易使用者數,450.5萬,同比增長12.5%

    外賣騎手成本410.4億,同比增長34.5%

    外賣交易筆數87.22億,同比增長36.4%

    外賣GMV3927億,同比增長38.9%

    外賣佣金收入496.5億,同比增長39.0%

    外賣收入548.43億,同比增長43.78%

    外賣廣告收入51億,同比增長118.6%

    外賣毛利102.3億,同比增長94.24%

    將這些數字串起來,就可以理解廣東餐飲協會對美團外賣的指控原因:2019年,外賣GMV、訂單、傭

    金增長三項大致一致,但與此同時美團外賣收入尤其是美團外賣毛利和廣告收入是遠高於外賣GMV、訂

    單數、佣金三項指標的——餐飲店付出比增量更大的費用。

    此外,騎手成本(可理解為騎手收入)增長低於GMV、訂單和佣金增長,也就是說,騎手們並沒有隨著

    蛋糕的做大,反倒收入沒有以前那樣高了。

    外賣廣告收入118.6%的增速,遠高於外賣GMV38.9%和外賣訂單36.4%的增速。這才是餐飲協會對美

    團則難中最核心的問題所在。這也是美團外賣,甚至美團點評集團商業模式的精妙所在:美團會要求餐

    飲店參加各種促銷活動,保障外賣訂單和GMV增長,隨著市場成熟,這一模式Run起來後,進一步把

    店家推向“困獸之鬥”中,你要獲得更多的外賣訂單,就需要不斷的花錢進行點金推廣、攬客寶、金字招牌

    等促銷活動——餐飲協會和餐飲店最後發現,他們拿了100塊做促銷,實際只帶來50塊的增長。

    美團外賣2018年、2019年毛利率分別是13.8%、18.7%,公允地說,這並不算高。根據美團財報披露

    的資料,2019年美團外賣年活躍使用者3.53億,美團點評平臺年度活躍使用者4.51億,外賣使用者佔比

    78.3%;2019年美團全年營收975.3億,外賣佣金佔比51.0%,外賣總收入佔總營收為56.23%。儘管

    美團外賣利潤薄弱,但是美團需要它的,美團需要美團外賣支撐更多的外賣佣金之外的“其他收入”。

    無論是外賣廣告,抑或是到店、酒店旅遊收入,都需要美團外賣這一高頻消費場景作為支撐。

    有人形象地說,美團外賣相當於百度搜。

    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沒有過去,國外的疫情還在肆虐,國內的疫情時刻都有反彈的危險。民以食為天,一日不可沒有。美團在服務民生方面功不可沒,數以百萬計的美團外賣哥更是可歌可泣。當下,要以大局為重 民生為重,作為行業監管要寬嚴相濟,監管之中有扶持,平臺方也要在追逐利益的同時要有社會責任擔當。希望這場風波儘快過去!

  • 10 # 高會民

    長期以來,餐飲商家對於幾個主要外賣平臺的扣點敢怒不敢言,這次疫情讓雙方矛盾進一步激化,終於在2月中旬開始集中爆發,多個地區的餐飲協會發公開信或舉報信,希望美團等平臺能降傭,給商家減壓。結果,美團的迴應是:8成佣金用於支付騎手。然而,騎手說:送一單的單價正常是4塊錢,各地區有所差異,顧客點餐金額大的高額單有高額補貼。舉個例子,拿顧客點一單是50塊錢東西配送範圍是1.5公里內的是4塊錢,顧客點100多塊錢的東西,補貼2塊,也就是騎手拿6塊錢,平臺收取商家的是20-25塊之間,8成佣金用於支付給騎手是怎麼算的?有的騎手更慘,一個差評罰款60,一個誤操作提前點送達罰200元,連微笑行動不過都要罰款1000元。那麼,美團又是怎麼虧錢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學校待著不想回家,回到家待久了又不想回學校是什麼心態?快開學了,線上求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