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ao142839252
-
2 # o凌冰o
按照套話來說就是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可以肯定的是無法脫離生活。藝術倡導應該也是來源於群眾併到群眾中去,服務群眾。就生活於藝術來說應該是無法脫離的。但說藝術和群眾來說可能有切合也有矛盾,藝術展現肯定是為大眾,但是某些高雅藝術卻不一定符合所有群眾。群眾的概念也很廣,因為社會本就有分層,不同的人群需要的藝術形式不同,無法讓一種藝術形式符合所有大眾需求。有人喜歡京劇有人喜歡搖滾,喜歡搖滾的人不能說京劇不適合群眾需求,反之亦是如此。順應時代,不斷創新被喜歡的人熱愛不被社會淘汰應該都是好的藝術。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改變那也就失去他本來的面目了。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挺複雜,一兩句話說不清。簡單說,以前藝術的表現形式基本上是繪畫和雕塑。但到了上世紀初有個叫杜尚的人拎了個小便池現成品參加藝術展,這個小便池提出了一個藝術史上的重大課題,就是萬物都可以是藝術品,一下子把高高在上的藝術作品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拉平了。在後來,出現了德國的博伊斯,他更甚,提出人人都是藝術家,把牛逼哄哄的藝術家的小圈子給打破了。因此,現代和後現代藝術發展到今天,藝術和生活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你我都可以是藝術家,你我的任何做為和思想都可以稱為藝術作品,這時你說藝術脫離群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