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積木育兒
-
2 # 德固賽寶克力
我覺得這個要看性格。不一定所有孩子都這樣。我們家兩個小孩,就不一樣。老大隻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老二一定要搶老大的。為啥呢?我也不知道。應該是樂趣。大人不也是這樣嗎?也喜歡攀比我家的車子要比你家的好,你家的房子比我的好,我好氣哦~下次我也要買個比你家好的房子,你家孩子學什麼?我家孩子也去,學區?我也要比你家的好,不都這樣嗎?歸納起來,人性使然吧。孩子可沒有大人那麼多彎彎道道的想法。
-
3 # 夕媽育女
其實不單單是小孩,大人有時候也是有這樣的想法的。是不是我們也有這樣的體驗,自己買了東西之後,總覺得別人的東西比自己的好些,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沒得到的永遠是最好的。你可以建議孩子把自己的東西跟別人分享。這樣別人的東西也會跟自己分享,互相交換著玩。
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可能經常會遇到這樣比較尷尬的情景,比如說自己明明給孩子帶了玩具,帶了一些吃的,但是孩子見到別人的這種吃的和玩的就忍不住要去動,要去分享,那實際上家長之所以有這種尷尬,是源於一些我們這種民族的文化特點,可能在前一些年我們相對來講物質生活比較貧乏,所以這種食物,和這種物質都是比較有限的,大家都相對來說不願意去侵犯別人的東西,覺得這個東西來得特別不容易,那隨著這種物質條件的不斷的豐富,我們的生活環境也越來越好,但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老祖宗教育我們就是說要有禮,不能去強行拿別人的東西,而且我們就是說要有規矩,不是說見別人玩什麼就玩,見什麼別人吃什麼就去吃,實際上對於小孩子來講,這種現象是非常正常的,首先咱們家長不用覺得特別的尷尬,或者是不好意思,因為如果家長過於尷尬,孩子時間長了就會變得特別膽怯,或者會變得特別憤怒,因為你去限制了他的很多東西。咱們說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他的這種好奇心和探索欲都是非常強的。
他恨不得全世界都貼上他的標籤,都是我的,我的,尤其是孩子到了一歲兩歲這個年齡段,他特別希望所有的世界東西都歸屬於他,而且還表現特別的扣門,什麼東西都不願意分享,這是孩子年齡段的一個特點,相對這種分享,或者是不去好奇別人東西來說,我們更建議家長鼓勵孩子保持自我,知道哪個東西是他的,而且鼓勵孩子去了解別人的東西,比如去摸摸別人車,為了避免我們這種日常這種尷尬,家長其實可以講究一些個策略,比如孩子想要摸別人的車,你可以讓孩子把想法用語言說出來,比如你說,你是不是想摸摸小哥哥這車?那咱們去摸一摸好不好?這樣孩子就知道我摸別人的東西是可以的,但是呢我要先得到別人的允許。
再有一個呢,我們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如果我們過多的限制孩子對別人吃的玩的有好奇心,那麼你這個孩子就表現出特別的這種了無生趣,而且他也會失去很多跟同伴交往的這種機會,因為尤其孩子到了三歲之後,他特別希望跟別人去交往,去互動,那麼這種互動很多時候都在一起,比如吃一個餅乾,或者去玩一個玩具裡實現的,所以說當我們發現孩子對別人的我們就能夠做到一方面保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他的探索欲,同時另一方面,我們就比較有技巧,有智慧的促進了孩子同伴交往的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