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芪sgx
-
2 # 科學人文
謝邀!中國近代以來,由於科技發展落後,在跟歐洲列強的交往當中,當發生衝突時總是處於下風。特別是在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幾千外國軍隊,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抵京畿重地,如入無人之境。這一方面給華人留下了沉痛的創傷,另一方面也使華人對西方科技,也即“堅船利炮”的威力留下深刻的印象。
即便是保守的知識分子,也會同意所謂“中體西用”的口號,亦即他們也明白中國已經到了必須向發達國家學習其先進科學技術的地步。而先進或更加激進的知識分子,則進一步主張“西體西用”、乃至“全盤西化”。這種主張,到了滿清滅亡、民國初立的“五四運動”時期達到高潮。必須請兩個外來的先生,即“德先生”和“賽先生”來挽救中國,幾乎成為一種社會共識,至少是知識階層的共識。
德先生和賽先生,民主與科學,前者在滿清末年是完全受到排斥的。清政府在政體方面還是堅持中國的傳統皇權統治體制,即所謂“中學為體”。而對西方的的科技,則採取了拿來主義的態度,即所謂“西學為用”。到了五四運動時代,前者已經不再被極力排斥,而後者卻受到一定的質疑。那是因為,如何看待“賽先生”,實際上有兩種不太相同的態度。一種是以從西洋(或東洋)留學回來的一批知識分子為主,主張徹底否定中國傳統文化,或用科學作為標準來甄別傳統文化,符合科學標準的,就保留,不符合的,就拋棄。而另一種態度,其主張者主要是一批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或者雖然也留過洋,但骨子裡仍然很深傳統的新知識分子。他們認為科學並不是萬能的,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比如“人生觀”就是科學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場100年前關於科學是否萬能的爭論,對中國現代社會的科學觀發生了深刻的影響。因為,那場爭論,最後演變成所謂“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玄學”,光從名稱看就有點玄而又玄的味道,最後落於下風也就不足為奇了。從那時科學戰勝玄學起,100年來,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中,包括大部分知識分子,科學被大大的神化了,成了正確性的代名詞。凡是被冠以“科學”的東西,就是正確的東西,反是被認為“不科學”,就是不正確,或者錯誤的意思。
只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幾十年來,以一部分科學哲學的研究者為先導,借鑑國外研究的成果,對科學的內涵和性質做出了更加客觀和符合實際的評價,逐步將科學被神化的寶座上拉下來,迴歸到其應有的地位。那麼,科學究竟是什麼?有很多不太相同的觀點,總起而言,大概就是:科學是人類使用一定的方法探索世界和人類自己的一套認識體系,它不一定是正確的,更不可能是萬能的,只是比其他同類認識體系更可信的體系而已。因為,這套認識體系迄今為止,對改善人類的生存和生活狀況已經發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在可見的未來,還將繼續發揮這種影響。
回覆列表
科學的出現和發展是、在一個宏觀哲學走入極端、和迷信化的社會背景下。什麼是宏觀哲學?宏觀哲學是把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存在、都包括在內的學問。在當時的歷史階段,很難被大眾所認知、和掌握,這便促使當時的社會發展比較緩慢。
科學,顧名思義;就是把人類社會所包含的各種學問;分別獨立分科發展,這種發展方式、方法便於認知掌握、利於普及大眾化、更便於、利於瞭解認識事物的本質、和真相。
為此,人們對衡量事物是否符合實際、和真相時,經常用科不科學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