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印記在腦海

    首先要說的是全部挖出來,我們近三代人都見不到了,當然不排除科技算力光速發展。其次比特幣已有它獨自的幣圈生態,目前來看這個盤想覆滅除非所有國家宣佈它非法。三比特幣玩完幣圈基本就緩不過勁兒了,別問我原因,它就是唯一能撐死起幣圈的那個幣。最後比特幣除了炒作作用,大機率沒其他用了,這個幣已經不會有技術上的發展了。置於礦業嘛,估計曠工們除錯後又開始挖其他幣發揮餘熱了。

  • 2 # 流年23875446

    挖礦難度會越來越高,收益越來越低,要保持挖礦盈利就必須拉高價格,吸引更多韭菜,一旦維持長時間虧本挖礦狀態,就是崩盤時候了

  • 3 # 老樂財墑bk

    這位題友,有看過BTC《白皮書》嗎?

    2100萬枚從理論上是不可能全部被挖出的。所以,大可不必杞人憂天,現在就憂慮比特幣在全部開採完之後會如何如何。

    為什麼這麼說?答案就在《白皮書》裡。

    2008年11月1日,一個署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公開發布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在這份被稱為比特幣白皮書中,比特幣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比特幣的發行只有一種方式,即區塊獎勵,其實就是礦工之間爭奪記賬權的遊戲。所有程式在白皮書釋出之時就公開設定好了,一旦執行開始,即無法篡改。通俗地理解,比特幣是透過挖礦產生的。挖礦就是計算的過程。比特幣總量恆定為2100萬枚,白皮書中設定了每產生210,100 個區塊(比特幣)的區塊鏈獎勵就會減半一次。

    這是金色財經就比特幣減產總結的資料。

    就比特幣減產的數學原理,在中國古代名著《考工記》中就有明確記載。這本3000年前成書,目前已知最早的手工業科技文獻中有講:“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就是說,將一尺長的繩子對摺,可以永遠對摺下去,永遠迴圈,永不會歸零。

    在美元肆意放水的金融政策不改的情況下,幣價還會繼續攀升。2100萬枚的恆定值給了全球各色人等極大的想象空間,總量不增長,卻要把球不斷吹大,那就只有做高單價了!

    這一波行情從2020年7月啟動,從最低3800u已經一路飆升至今天的60000u上方。

    當年的站臺大佬俞凌雄曾多次在公開演講中看好比特幣,直言100萬u一枚不是夢想。經歷了這一輪大漲,更有很多人堅信這個價位對比特幣來說真的不是什麼高度了。

  • 4 # 阿巧叔叔

    按照中本聰對於比特幣的設計,2100萬枚比特幣,是固定的,不會改變的。預計到2040年前後,比特幣將會被挖光。而且比特幣越後挖出比特幣的機率不斷減半。因此目前是礦圈最好的機會。按照礦圈的說法來看,目前投資礦圈的生意,大概是一年能夠回本,以後就是賺錢了。但是視窗越往後,投資的人越多,你挖到比特幣的機率就低。一方面是出幣的機率下降,一方面是算力的提升(意味著你挖幣的機率下降)。

    到最後幾年,基本上是很難出比特幣了。那麼這個時候,礦工靠什麼生存呢。比特幣的每筆轉賬都要支付相應的手續費,在礦工記賬的時候,會根據手續費的高低來決定打包區塊的優先順序。因此,這樣的獎勵制度能夠保障礦工有在哪怕挖礦不賺錢的情況,能夠依靠比特幣之間交易所產生的手續費來維持比特幣的收入,確保交易會有礦工來記錄。

  • 5 # 叮噹潮流桌布

    我不是太懂,18年6月開始玩。虧了30多個。也有人賺到錢的,但是基本都是被割韭菜,我這樣說肯定有人來說說,最好不要玩這個,這個風險太高,假如你賺了錢,你是絕對不可能洗手不玩的,只要你玩就會被割。所以好好賺錢,不要玩幣,不要玩幣,不要玩幣。

    很多平臺賺錢了,你的手續費也許沒有算過,玩過的算下看看,是一筆錢。還有的玩平臺買平臺幣這個那個的,利好訊息,國家的訊息,美國的訊息,反正不要玩幣,不要玩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同一個部門中,A工作做的好是按時上下班,B經常加班但是工作也做得很好,如果你是領導的話你喜歡哪個呢?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