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艾子3440

    首先,商業行為雙贏結局,有一點我不理解特斯拉都是風險投資運作資金,為什麼找中資銀行貸款?風險投忙啥呢?中資銀行為什麼給特斯拉貸款?特斯拉是國際一流品牌,揹負天量債務也是事實,至今仍在虧損也是事實。特斯就是一隻老虎,掉進中國EV產業這群狼中能有好嗎?

  • 2 # 杜坤維

    特斯拉是電動車行業龍頭企業,已經實現成功量產,累計銷量突破20萬輛,特斯拉把中國作為重要的市場。

    華人口基數龐大,即將成為世界電動車最大市場,MODEL3阿是特斯拉一款關鍵的盈利車型,即將在上海建廠。

    根據規劃,特斯拉要在中國實現完全的本土化,衝、焊、塗、總四大車間全部落地,概算總投資高達500億元人民幣,一期投資是140億元人民幣,原來規劃是160億元,規劃了整車四大車間及部分配套功能區建設,這個資金可能還是較為緊張的,一期專案建成後,生產車型包括Model 3和Model Y,目標年產25萬輛純電動整車。特斯拉家族中“最便宜”的Model 3在中國有三款車型,起售價格分別高達56萬元、50萬元和43萬元。年產值高達1000餘億元,

    特斯拉建廠得到上海方面的大力支援,畢竟一期投資就是千億元產值,可帶來當地就業以及配套生活設施建設,實際上形成的產業不止千億元,另外可以帶來特斯拉配件廠的建設,形成一個產業鏈。

    當前特斯拉的整體盈利並不那麼樂觀。儘管公司去年實現了上市來首次連續兩季度盈利,但仍未擺脫全年虧損的困境,2018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9.76億美元。另外特斯拉歸還了美國政府數億元貸款,其資金還是較為緊張的。上海建廠需要財團貸款幫助是難以避免的。

    20億美元可不是小數目,貸款給特斯拉有沒有風險,這是需要考量的,因為數目龐大,為了降低風險,採用財團貸款模式,實際上特斯拉在新能源豪華車方面具有絕對的龍頭地位,整體而言風險不是太大,即使財團貸款,應該不僅僅是信用貸款,會有一定的抵押物或者是擔保一方。

    對於一些大集團公司的大投資,地方一般會給與支援,但具體支援力度和方式需要各方協商。包括籌資。

  • 3 # 毒舌財經

    看到特斯拉向中國的銀行借20億美元的貸款,然後用於建設位於中國上海的超級工廠,估計很多網友都不淡定了,憑什麼特斯拉可以借華人的錢?然後建自己的工廠,再賺華人的錢,這不是空手套白狼嗎?

    其實大家沒有必要用這麼狹隘的眼光去看待這件事情,特斯拉向中國銀行借錢只不過是一種正常的商業行為而已。銀行要賺錢,而特斯拉又缺錢,雙方根據自己的需求達成合作,這並沒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

    根據特斯拉中國工廠的融資計劃,特斯拉將向中國的銀行貸款20億美元,用於投資位於上海的特斯拉工廠。預計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將成為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貸款提供者。

    特斯拉中國超級工廠是中國引進的一個新能源汽車合作專案,特斯拉作為全球最頂尖的新能源汽車供應商之一,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引進這家超級工廠之後,對於發展壯大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以及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工人都有很大的幫助。

    特斯拉工廠絕大部分工人肯定是主要是中國工人,這對於就業也是一種促進作用,雖然特斯拉是一家外資企業,但是他在中國設立的工廠是,也屬於中國製造業的一部分,而且特斯拉的很多供應商以及消費者都主要針對中國,所以對於推動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可能大家對特斯拉用華人的錢建設自己的工廠,然後返回來賺華人的錢感到不愉快。但現在已經是一個國際深入合作的社會,隨著中國對外開放不斷深入,中國的金融市場肯定也要不斷的跟國際接軌,所以特斯拉向中國的銀行貸款也是國際合作的一種重要體現。

    再說目前也有很多中國企業到國外去借錢,比如很多開發商在美國發行的債券,比如2017年阿里巴巴已經開始與多家銀行進行談判,希望達成一筆為期五年、價值50億美元的海外借款,當年騰訊也在與多家銀行商談一筆價值20億美元的海外融資計劃。

  • 4 # 老楊講堂

    首先是特斯拉看好新能源車的發展,其次看好中國的大環境,看中中國的市場,認為有利可圖。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很多人都明白的,貸款是有利息的,為什麼很多人有錢還要向銀行伸手?因為他想得到銀行甚至更上層的關係,而特斯拉的目的也一樣,希望中國在政策以及資源上給予一定程度上的傾斜,而如果特斯拉能在中國建廠,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互惠互利的。

    對於中國而言有哪些利好

    第一:增加就業人數。

    第二: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加快加深產業佈局。

    第四:為當地為國家創造收。

    對特斯拉而言又有哪些利好。

    第一:買賣不用交進口稅,成本會更低。

    第二:更加直面中國的消費者,知道消費者的需求更加能夠明確產業方向。

    第三:中國的資源跟政策也會一定程度上的傾斜會更加利於特斯拉的發展。

    第四:中國是密集型產業,人口素質相對較高,生產成本也相對降低。

    所以說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

  • 5 # 東旭說

    可能過渡解讀的概念大於實際意義,作為美資企業特斯拉在一直沒有盈利的情況下已經創造了歷史新高的股價,在本市場看好的情況下是具備很強的融資能力。所以20億美刀不值得做出這樣的事情。奇瑞捷豹路虎工廠,江淮大眾工廠,都是百億投資。個人對於中資銀行的借貸申請個人理解:1.上海政府吸引外資投資肯定在前期給予企業很多優惠條件,例如土地使用,免稅政策,或低息貸款。所以這就是在享受外商投資政策紅利而已,目前廠房在進行基礎建設,個人覺得是在廠房基礎建設使用,況且這點錢根本不夠建一座產能50萬車輛能力的現代化工廠,反而到能創造出大棚工廠,這就是馬斯克為了產能做的臨時廠房,所以前期中國也很有可能,搶佔市場份額,因為中國車企崛起很快。。2.公司每年都會根據運營情況,財務能力來進行合理預算規劃,所以在研發的使用上可能性不大,因為這部分早已規劃完成,況且更多研發是在美國本土完成不存在研發使用3.新企業除了基建還有就是招聘,公司前期找到合適的人群很多都需要費高昂的獵頭費用,所以以上內容,個人覺得過渡解決,特斯拉更多是在基礎建設和企業運營費用招聘等環節運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黃渤和王寶強都是其貌不揚,給人的感受卻大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