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芥末讀書

    開文估計少不了做一下概念的名詞解釋,我就引用下網路的解釋吧,O2O(Online To Offline),

    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網際網路結合在一起,讓網際網路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線下服務就可以用線上來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篩選服務,可以線上成交結算。特點:推廣效果可查,每筆交易可跟蹤。這概念模式無形中給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便利,也給線下商務帶來商機。O2O概念,包括衍生出來的新概念產物或許真如諸多網際網路預測所說的會成為電商下一座金礦挖掘地吧……

    為什麼要說是類O2O概念的產品呢?這裡說的“類”其義為“類似”。先說說產品的商業模式,線上預訂所需的產品服務並在線支付費用,線下服務提供商執行使用者預訂的服務內容,使用者線上接收服務執行的反饋。每筆交易,不論是使用者,產品,服務提供商三方對此都是有跡可查。從廣義上,或許可以說它是O2O,但是在提供的服務上卻不是本人親身到線下去享受服務,或許它本質上更象是B2C的產品,但是使用者接收的不是物流寄來的快遞,而是線下服務商執行後,線上站點反饋過來的服務執行情況。是個online -> offline->online的運作過程。這個模式的概念界定大家都可以一起來探討下,或許它只是介乎於團購這種典型的O2O模式與購物商城這種典型的B2C模式之間的模糊產物。

     互動設計,相信大家作為互動設計師都會非常清楚UED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流程了,我就不一一細說各個環節是如何做的了,這些在我們UED部落格裡面已經有非常多優秀的分享,我說下專案過程中,幾個關鍵點的一些設計體會吧。

     專案的定位和需求分析:

      經過一輪的頭腦風暴,衝著對線下商務的商機,專案團隊一齊,首要做的:

      市場調查:到各大城市考察訪談,深入剖析線下商務的商機,考慮線上和線下如何可以無縫閉合… …

      使用者調研:調查目標使用者的年齡層,人物角色,使用者的使用場景、頻率,以及對新產品概念的接受程度,使用者對新產品的抽像視象等。

     調研目的是為了得到使用者對線下服務使用的場景,頻率,體驗的評價和要求,考究我們要如何將線下的使用場景、流程更好地再生於線上的產品,如何將線下的服務結合網際網路使用的習慣創新性地提供給使用者,尤其是線下商務是一個實體,要打破使用者對傳統線下服務的認知和服務使用觀念時,前期的準備和分析對於產品設計的定位,互動與視覺的傳達都是非常的重要。 專案需求分析階段,考慮線上與線下無縫閉合會是一個異常曲折的過程,可能會沒日沒夜地開會,到線下商務的實地駐點考察,跟線下商家、服務人員洽談合作的模式,這時互動可以做什麼呢? 這裡順帶說下專案制的好處,互動這時就可以從一開始瞭解專案宗旨,一同去做用研、實地考察,進行競品分析,根據專案團隊討論出來的業務流程雛形做一些互動概念原型。跟商務、產品、技術去碰撞,擦出專案產品設計的最終方向, 線上訂購和線下執行的流程形式。儘早參與其中非常有利於之後專案產品互動設計的概念傳達,線上使用場景與真實場景的理解和表達。 

    專案設計階段

      主要說說這個概念線上站點產品設計的關鍵點,這些將自始至終貫穿和影響整個產品互動設計的內容介面、操作流程等設計,還包括視覺設計的呈現:

      1. 如何在線上站點的使用過程中傳達給使用者,提供的服務是真實、可靠的,解決誠信問題

     可以嘗試的解決方式:

      a. 提供跟線下商務近乎一樣的使用場景,包括操作習慣,使用流程,場景視覺的貼近設計等等

      b. 給使用者的服務反饋,這個是使用者使用後最真實的感受,可以提供什麼方式的反饋呢,大家有沒有想到什麼,實地拍攝的照片?影片?還是有其他更好的方式?

      除了把握上述使用前使用後的呈現與服務反饋,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去表達真實可靠,這些都是這類概念產品設計值得繼續探討和深入研究下去的。

     2. 體現服務產品線上選擇和支付的便利性,這點將會是線上站點與線下商務的根本區別與優勢的體現之處,也會是整個站點流程核心的體現。 

    首先明確此類產品在線上線下都是同樣的,只是為它提供了網上銷售的途徑,讓更多的網際網路使用者獲知和選擇,在一般網上交易流程裡,都會是服務產品的介紹,購物收件的填寫,以及支付,怎麼也少不了這三步,那麼就好好的捉住這關鍵的三步,減少不必要的頁面流程、彈層、跳轉,保證支付渠道的多樣提供和穩定,儘可能的減少使用者在操作過程中的流失,結合之前提到的真實性,貫穿整個流程去設計。

      3. 把握網際網路的優勢,分析使用者購買的行為心理,發掘和突出產品的賣點。線下商務就算是擁有很多地分店和加盟店,它所覆蓋的面,是無法與網際網路所比擬的,這將可以與單一地點的傳統線下商務營銷方式拉開距離,互動可以考慮幫助產品設計的幾個功能表現:

    a. 表現出跨地域距離優勢的設計,如使用者對異地城市服務的需求

      b. 表現出同時可預訂多個服務地點的設計,如傳統的線下商務,使用者同一時間只可以到一個線下實體,在網際網路可同時對全國服務提供商下單,呈現的方式可以說下常用的,比如地圖,LBS推薦,產品捆綁介紹和推薦等等。

     4. 站點的設計和迭代離不開量化的資料分析與監測

      從調查開始,就會開始接收到一堆的資料,幫助產品服務的定價,幫助我們分析使用者群和接受程度,互動與用研、產品、市場一起量化這些資料,不論從商務上,還是設計上都會非常有價值,是我們監測最佳化站點的依據,比如在站點監測量化方面,可以關注UV,從首頁進入流程到完成每步的資料曲線,訂單數,支付率,轉化率,ARPU值,監測各服務產品的被訂購資料,各功能模組的使用情況資料等等。

     5. 跟蹤服務使用者,階段性進行快速的可用性測試,為迭代最佳化提供更客觀的依據

      調查獲得的是人物角色的模型,而當產品上線後,使用產品服務的訂購使用者將是我們可以深入研究的目標物件,可以透過不定期的電話訪談,調查問卷,約見專家使用者來做迭代最佳化後產品的可用性測試,互動用研需要貫穿專案的不同階段,而不是隻在專案前期風風火火,到了專案交到視覺設計、技術研發後就不再時刻關注。

      專案的細節事情很多,可能長篇大論地說上幾天幾夜也說不完,特別是在設計交流裡面,就不參雜線下商務的洽談和市場、地推營銷方面的一些關鍵點和細節了,這裡就當是拋磚引玉,說說個人在專案互動設計中遇到的情況和體會,大家也可以一起來探討這類概念更多的產品服務應用,設計上怎麼可以做得更好,達到服務產品的所需,幫助產品解決所面臨的各種門檻,比如印象派,如果要做O2O,怎麼做會是多贏的,獲得高的投入產出,在設計上我們可以怎麼樣更好地幫助產品實現商業價值。相信在更多的產品設計探索裡面,會衍生出更多概念出來,諸如M2O,淘寶體驗實體店,O2O的3D版…設計要做的事情,要去創新的表達還有很多很多…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我們帶來溫暖的農家暖桶是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