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語文紅寶書
-
2 # 綺閣書生
春秋到戰國相交的時候,是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這個時期各種思想都湧現出來,政治軍事上,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各種意識形態層出不窮,形成了學術派別上的“百家爭鳴”。這種現象,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趁勢。思想解放了,就能夠改革創新新了,社會也就能向前發展了。
百家爭鳴是一種新生事物,它標誌著人類社會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百家包括墨子,老子,莊子,孔子,孟子,韓非子,孫子等,即墨家,儒家,法家,兵家,農家,陰陽家等。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了漢朝,統治階級覺得儒家的“仁政”對管理國家極為重要,於是就“罷黷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學成為中國的主潮流。儒家文化經典著作更是推嵩備至。
儒家經典主要有:
“經”:《易經》,《詩經》,《尚書》《周禮》,《春秋》。(樂經已經失傳)
“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春秋經》。
“記”:《禮記》,《孝經》,《論語》,《孟子》。
《爾雅》則是漢朝經師的訓詁之作。
儒家文化在封建社會時期處於主導地位,《十三經》作為儒家文化的經典,其地位之尊貴,影響之深遠,是其他任何經典都無法比擬的。它們是君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法寶,也是對臣民思想的規範,倫理道德的確立,民風民俗的導向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法寶。
讀儒家經典,可以先讀《孟子》,相對容易理解。楊振寧中學時期曾經遵照父親的要求誦讀此書,一生受益,也奠定了傳統文化的根基,這是他一生愛國並在晚年放棄美國籍加入中國籍的重要動因。孟子的思想比孔子更激進,也更容易引發現代人的共鳴。
接下來可讀《論語》,然後是《大學》和《中庸》。後面的兩本書更抽象,但思想境界更高。
然後是《五經》,這五本書按從易到難的順序依次是《春秋》《詩經》《禮記》《易經》《尚書》。最古奧的是《尚書》,如聆神訓,如觀天書。
四書五經每本讀起來都艱難異常,要有心理準備。語文大家、著名作家葉聖陶七十歲後才系統閱讀《論語》,研讀《易經》更需要豐富的人生閱歷。一生能讀懂其中的一本就很了不起,也會受益終身。參考曾仕強、易中天的講座,會對我們讀懂《易經》和《論語》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