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荊棘CROWN1983

    中國文化是以農耕文明為基礎進行發展壯大的,農業耕種附帶人與自然的關係,“漁樵耕讀”說的就是人們在農耕文明的程序,其中蘊意著華夏族群的向前進步和發展,是一個家庭向前發展所經歷過程。

    “漁”和“樵”

    “漁”是透過入水打魚進行販賣而獲得社會生存,“樵”是透過上山砍柴進行販賣而獲得基礎生存,這是無產者透過這兩種方式而進行社會底層的維持生存。

    農耕文明以擁有土地為建立生存基礎的核心,古時有很多沒有土地的貧困人群,想要獲得生存唯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存區域的優勢進行勞作,從而獲得生存的需要。

    中華文化中“漁”和“樵”的勞作方式,經過發展和沉澱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內涵,但其本質還是歸屬於農耕文明的範疇。

    “耕”和“讀”

    中華文化裡“耕讀傳家”大家應該都知道吧!農業文明裡的底層眾生,擁有自己的土地已經算是不錯的家境,屬於有產階級層面;

    透過“耕”而保證基本溫飽的生存,以“讀”來提高自己的認知,從而依託學而有成參加社會體制的選拔,進一步提升社會階層,有如古代十年寒窗苦讀,透過科舉制度的考核而進入封建管理階層,因“讀”而有了改變生存的模式。

    體現了社會寒門階層向上發展的歷程

    從“漁”“樵”無產者的艱難維持生存到“耕”“讀”有產者的逐步奮進,“漁樵耕讀”體現平凡世界的寒門子弟,想要改變命運,唯有透過“讀”來進行轉換,所以古時就有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感慨。

    繁華後重歸“漁樵耕讀”的人生選擇

    古時有很多人在透過十年寒窗苦讀,經歷科舉而進入封建社會的管理階層,在經歷幾十年的政治生涯後,由於農業文明的時代侷限,沒有更多生存的選擇,在厭倦繁華政治生涯後,又重歸於“漁樵耕讀”的狀態,可以透過農業勞作中結合所學文化和見識,昇華精神的個人追求。

    比如:魏晉時期的“陶淵明”一樣,從“讀”升起仕途之路,歷經官場的繁華落盡重歸於田園之中,從“漁樵耕讀”中昇華出藝術文化的閃光。

    “漁樵耕讀”是農業文明中中華文化的表現形式,從最底層無產階級到寒門有產階級,想要繼續提升就需要透過“讀”而經歷社會考核,從寒門躍升管理階層,這是一個奮進發展的人生和家庭的歷程,在經歷繁華落盡後落葉歸根,重新進入“漁樵耕讀”中體悟農業文明的文化精神。

  • 2 # 蘇憐水

    中國傳統是農業文明的基底的官僚國家體制,漁樵耕讀代表了農業社會傳統的生存技能與生活狀態,千百年來,都是如此,在穩定的國家社會中,這是最大的存在現象,自然也就形成了所謂漁樵耕讀,詩禮傳家的文化傳統。

  • 3 # 山墨子

    但在重農輕商的時代,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但凡有點追求的農家人都會把孩子送去上學,期望孩子日後中舉做官改變家族命運,年少時可能就在私塾可以全日制的學習,到年紀大了要是還沒有中秀才中舉人,家庭就不可能讓他繼續全日制讀書,畢竟這個時候父母都老了,重活幹不動了,而且弱冠要成家這也是一次很大的開銷,再說有了妻兒之後生活的擔子就更重了。如果不勞作,一家人生活無以為繼,但又不能放棄入仕,只能一邊種田一邊讀書。畢竟最後作官的只是少數人,大多數都還是一直在鄉野耕種,閒時才讀書,自己沒有完成夢想,就一代代傳承一下。

    還有很多官人,告老還鄉後,依舊自給自足下田種地,在精神上依舊用書籍告慰自己,比如陶淵明等。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 4 # 煙處遠岫

    解決溫飽,然後讀書。孔孟之道里對於庶民百姓理想生活的終極規劃。

    漁 樵 耕,傳統農業裡最基本的形式。依據不同的地理位置,或三選其一、其二,或三者皆有;即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一般,耕與織是聯絡在一起的,但織是屬於女人的行業,女人的行業是不能進入儒家的主流意識的。況且,這兩者在一起象徵著夫與妻的各得其業,和睦美滿;而儒家的夫妻之道是放在綱常的框架之內的——“夫為妻綱”——男女感情的事,我們的聖人似乎有意迴避。

    溫飽之後,便要讀書。讀書的最初目的是“使民教化”即倫理綱常在全社會範圍內得到認知認同,進而成為行為準則。

    統一了價值觀,一個民族才會強大。現在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兩千年前聖賢們的規劃,目的是一樣的。

  • 5 # 大道不空

    這個問題應該從三個方面去理解。

     

    其一,中國的文化,崇尚自然,崇尚天人合一。漁樵耕讀中的前三者,都是與自然界息息相關的生活方式。漁是漁夫,江河湖海中博浪逐流;樵是樵子,峰嶺山谷間披荊斬棘。耕是農夫,田園阡陌裡牧野荷鋤。在自然之中獲取人類生存的必需品。而讀,則是一種領悟,在自然界中獲取種種、體會諸多之後,總結出來的更高的生存理念和境界。

     

    其二,生活也是一門藝術,一種文化。華人最耳熟能詳的文化大概就是中華美食文化了。民以食為天,漁樵耕都可以為人們獲取更多的食材和飲食方式;而讀同樣也可以將這些食材或者飲食方式,透過文字、透過語言,不斷總結、不斷提升,並代代相傳下去。

     

    其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生活也可以有著境界的高下。也許在比較低階的階段,漁樵耕讀只是人們討生活、拼命生存下去的某種方式;但是到了一定境界之後,你可能會發現人世間為了名利而產生的種種紛爭,實在是件很可笑的事。於是慢慢想著迴歸自然,那個時候的漁樵耕讀,名義上雖然還和從前一樣,但實質上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隱於曠野中,躬耕南山下。往來有禽鳥,宿處是花香。

  • 6 # 路暗迷人花千樹

    耕讀文化,借圍爐夜話裡說的:耕所以養生,讀所以明道,此耕讀之本原也,而後世乃假以謀富貴矣。這代表了古代一些文人的理解吧。耕種是為了生活,讀書是為了明道,身心兼修。至於漁樵耕讀的漁樵耕,無非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耕讀一個意思。

  • 7 # 鳳炎忻是讀書客

    中國文化為什麼有“漁樵耕讀”的理念?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中國的文化起源於農耕文明。

    “漁樵耕讀”作為農耕社會的事業,代表了民間的基本生活方式。很多人喜歡“漁樵耕讀”,大多源自於這種田園生活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嚮往,面對社會的種種壓力,人們渴望紓解困惑,尋覓心靈的慰籍。歷史上更是有很多官宦,透過“漁樵耕讀”來表示退隱之後的生活。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漁樵耕讀”的情節由來已久。

    “漁,捕魚也”。

    先有姜太公懷才不遇,垂釣渭水,得遇明主,輔佐文王滅商興周。

    莊子的《漁父》篇裡那個令孔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應”的漁父形象,為此。在一定程度上漁父的形象成為道家形象的一個代表。

    後有屈原的《漁父》,那個漁夫竟是可以教育屈原的男人。是可以在屈原這樣的貴族士大夫自殺以前,忽然唱一首“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這樣的歌給他聽的人。

    “漁”在中國文化、在中國的農耕文明中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同時,也因道家思想在中國文化思想裡的作用,奠定了“漁”在漁樵耕讀傳統中的首要位置。

    “樵”者,砍柴為生的人。

    《淮南子·說林》有語:“漁者走淵,木者走山,所急者存也”,此木者便是樵也。

    砍柴也是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一個典型職業,它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讓一些退隱山林的人有了倚靠。

    中國禪宗代表人物之一的六祖慧能出家以前就是以砍樵謀生。

    元朝的時候大部分不做官的讀書人,都隱居在江湖,釣魚砍柴為生。

    諸葛亮出仕之前躬耕隴畝,隱居隆中。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因社會動亂及對官場的失望,毅然辭官歸隱,“躬耕自資”, 寄意田園,開創了漁樵耕讀傳統的新的意境。

    “讀”,讀書人嘛,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太普遍了一些。作為職業的讀書是非常普通的,這個毋庸置疑,但是,如果是作為歸隱田園的讀書,那就不一樣了,這樣的讀書不再是是“學而優則仕”,追求功名利祿、高官厚祿,這樣的讀書,就只為怡情養性,讀一些感興趣的書,能夠“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罷了!

    “漁樵耕讀”的發展與演變

    唐詩、宋詞中也有許多漁樵形象的出現,北宋哲學家邵雍的《漁樵問對》,則將漁父作為“道”的化身,詮釋天地、萬物、人事、社會的玄理。

    宋朝亡國以後,元朝統治者廢除了科舉制度,讀書人地位很低,大部分文人都失去了做官的機會。學而優則仕的人生目標沒有了,失落與憤懣,使更多的文人只能迴歸漁樵耕讀的隱逸生活。

    到了清代,“漁樵耕讀”主題通常出現於繪畫、雕刻、刺繡、青花瓷等藝術中,在青花瓷上大規模出現是在清代康熙前後,至光緒盛行。文人士大夫追求的是得道和超脫的意境,普通士民階層的“漁樵耕讀”情結,更多地是因“有餘”、“多薪”、“有糧”、“出仕”這些吉祥的喻意。

    結語

    中國文化為什麼有“漁樵耕讀”的理念?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中國文化起源於農耕文明。

    “漁樵耕讀”是中國農耕社會的四業,也是民間的基本生活方式。文人士大夫對這種田園生活和淡泊人生境界的嚮往,其更深層的意向是出世問玄,充滿超脫的意味。

    現在的人們喜歡“漁樵耕讀”,大多也是源自於這種田園生活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嚮往,面對社會的種種壓力,人們渴望紓解困惑,尋覓心靈的慰籍。

  • 8 # 朱八戒CC

    漁樵耕讀是古代中華文化的主體,是中國農耕社會最重要的生存方式,代表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漁是打漁,靠水吃水;樵是砍柴,靠山吃山;耕是耕地,以農業為生;讀是讀書,提升學識,改變自己。這是古代底層勞動人民以此繁衍生存,日出日作,日落而息,晚上挑燈夜讀。原汁原味的田園生活,純樸厚重的鄉村氣息,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內涵。

    許多人的繁華落盡,重歸漁樵耕讀,很多官宦和文化人士以此作為自己的隱居生活。這種清閒自在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令許多人為嚮往,是一種心理上的精神寄託。歷史上的陶淵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從讀書做官,到仕途的歷經坎坷,後來歸於田園之中,落葉歸根,享受世外桃源般的寧靜與休閒。

    中華文化中漁樵耕讀的發展和演變,其本質還是農耕文明的範疇之內。自古以來,耕讀傳家,詩書繼世,是一個家族興旺百年的根基,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承前啟後,強大的精神力量。

    許多人甘願漁樵耕讀,這是人生的選擇,也是精神境界的昇華。勞作之餘,以讀書告慰自己,其樂無窮。有道是自古聖賢多寂寞,在獨處的時候吸知識的力量,並不孤單。

    如今許多的農莊,有著漁樵耕讀的氛圍和氣息。周邊的城市人來到這裡,盡享農家樂趣。在魚塘垂釣,幫著莊主劈柴,到菜園地採摘自己喜歡吃的瓜果蔬菜,與莊主一起飲茶對座吟詩作對,暢談天下大事。如此美妙的畫面,彷彿是天上人間。

  • 9 # 禪悟淨慧

    中國文化為什有漁樵耕讀的理念?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源頭來自於五千年前的生活環境,那時候的人們還是刀耕火種的狀態,在這種狀態的影響下,產生了漁樵耕讀的局面,漁樵耕讀是中國文化的特色,一直到新中國解放為止。

    漁樵耕讀的思想和習慣,深深紮根在華人的心坎裡。為什麼改變不了這種狀況呢?有如下原因:

    封建社會崇尚的是官宦之身,士大夫之位。至於百姓怎樣學習文化,那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除非你自己努力,在科舉制度中取得進士及第,才能做超凡脫俗的人。

    寒窗苦讀的學子何止千萬,為了這一天他們”頭懸樑,錐刺股,去飽攬聖賢之書。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又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他們為了生存,必須日作田間,求得溫飽。打柴山中,換取銀兩,或是漂泊江湖捕魚為業。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歷代從寒門出來的帝王將相,名臣文侯不乏其人。例如:漢謀士張良、蜀丞相孔明、明軍師劉伯溫等。他們都是半耕半讀中的代表,漁樵耕讀的典範。

    說到這裡還有我們的開國領袖毛主席,青年時期在嶽麓書院讀書的時光。他們為了尋求真理,為了中華之崛起,不顧難吃的蠶豆飯,難喝的野菜湯,只求畢生的那一份信念。

    漁樵耕讀的理念,還有多種形式,歸根結底就是發揚中國文化。”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華人十分珍惜時光,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去完成自己讀書的理想。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些名言警句,一直都是漁樵耕讀的最好的解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讓我們在漁樵耕讀中,去尋求理想的道路,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 10 # 奇妙新物語

    中國本來就是農耕漁瞧的社會,土地種的,山裡打的,水裡撈的這一切皆是自然賜予人類的生活必須用品。而老子對自然無為而治的那套哲學更是深刻影響了華人對待自然的態度。希望這個答案能夠幫到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頂經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