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養基奶爸
-
2 # 破關東出
這個問題很簡單,咱們還是先總後分,主要有三點決定一個地方的戰略意義——經濟因素、政治因素、軍事因素。
經濟因素這個概念也比較廣泛了,比如說波斯灣,當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科威特的石油資源,不僅科威特,整個中東都因為石油資源變成了全球爭霸的戰略要地。
政治因素這一個乍一聽很難聯絡,其實也可以理解成為地理位置因素,直布羅陀海峽,馬六甲海峽,分別被英國美國控制,他真的能抵禦很多軍隊嘛?根本不可能,但是你扼住了這個咽喉,別人就是要聽你說話,以後就多了一個籌碼,特別是國際博弈更需要多的政治資源。我在說一個就是克什米爾,大家可能認為它的地理位置可能更重要,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看的再也不是這塊土地,更多的是不蒸饅頭爭口氣的政治意義,變得不得不爭。
軍事因素這一個就很容易了,如果佔領了一片具有戰略意義的土地對自當然是十分開心,比如說俄羅斯在歐洲的飛地,雖然就只有一點點,但是確實北約的肉中刺,一旦俄羅斯想拼命,這片土地將成為重要的戰略支點。
當然世界上很多戰略意義重大的地方絕對不是因為一種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而是綜合作用的影響。比如說美國阿拉斯加州,除了具有大量的石油資源之外,把美國的勢力伸向了北極圈,另外扼住白令海峽把俄羅斯艦隊相互支援的通道切斷。
所以,真正具有戰略意義的地方不能單看一個因素,都是綜合決定的。
到最後說句大實話,只要有大國利益角逐的地方就絕對是有戰略意義的地方。
回答這個問題要從多方面來說。
首先就是經濟地位,看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勢頭,是否對周邊甚至是全球有影響力。為世界經濟發展做出了多大的貢獻。以亞洲為例,目前整個亞洲地區對世界的經濟帶動超過30%。其次就是資源,看這一地區是否有足以主導全球的資源儲量。地球上不可再生資源數量是一定的。分佈又及不平衡。儲量多的地區,當然就具備巨大的戰略價值。比如中東地區,其石油儲量和產出,左右著整個世界的能源格局。一直是各個大國爭奪的焦點地區。
還有地理位置,比如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等咽喉要道。這些連線各大洋大洲的交通要道,承擔著世界航運90%以上的運輸量。一旦被掐斷,足以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自古以來,就是大國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