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資治通史

    張騫尋找的月氏(rou zhi)國又稱大月氏,距西漢都城長安的直線距離為3000多公里,若不是漢武帝對匈奴用兵,主動尋求結盟,人們很難想到這麼遙遠的國度。如果說距離產生美,那麼我們姑且將這種美當作一種神秘吧!

    月氏國的由來

    月氏國最初位於河西走廊一帶,它的勢力範圍與河西走廊東部的匈奴、及敦煌一帶的烏孫形成碰撞,呈三足之式,但不鼎力。當時,月氏國的整體實力要強於匈奴與烏孫。所以三個國家的生存法則是,匈奴頭曼單于將長子冒頓送往月氏做人質,烏孫則被月氏擊敗後依附於匈奴。

    擊敗烏孫之後,月氏將祁連山及敦煌一帶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並將這個局面維持到了漢文帝時期。後來局勢改寫,緣於匈奴在冒頓單于的統治之下,變得強大。

    公元前177年及公元前174年,匈奴兩次洗劫月氏。第一次,冒頓單于還健在,他派出了右賢王與烏孫國組成的匈烏聯軍,給予月氏國重創;第二次時,冒頓單于已經去世,他的兒子老上單于親自率兵出征。這次,月氏國遭受滅頂之災,國王的頭骨還被做成酒器。

    經受兩次攻擊,月氏國戰戰兢兢,自覺無立錐之地,於是大部分西遷,餘下少部分的老弱病殘則與羌部落雜居。西遷的那部分最終在阿姆河北部建立大月氏,也就是張騫要尋找的月氏國,而融入羌部落的那部分被稱為小月氏。

    大月氏的西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他們的第一站是伊犁河流域。當時佔據伊犁河流域的是塞種人,月氏人後來者居上,以武力將塞種人驅離。隨後,失去家園的塞種人又分別在費爾納幹、阿姆河上游及錫爾河下游建立起大宛、大夏、康居、奄蔡四國。

    趁月氏人在伊犁河流域立足未穩時,烏孫國昆莫又率軍前來複仇。結果,月氏人再次戰敗,只能繼續遷移。伊犁河流域又成了烏孫國的地盤。隨後,月氏人又以武力征服大宛、大夏等國,終算在阿姆河上游得到了一片棲息之地。故此,月氏國西遷的過程就是一個被強者驅逐之後又去征服弱者的過程。

    張騫尋找月氏國

    張騫出使西域是一件彪炳史冊的大事,而他第一次出使的目的地就是位於阿姆河的月氏國。

    月氏國一路西遷,念念不忘與匈奴的仇恨,一直想結盟別的國家一起對付匈奴。漢武帝正是在得到這個訊息的契機之下,才派人去尋找月氏國。

    當時漢朝已經確定了月氏國的位置,於是張騫一行可以直奔主題。可現實的問題是,出了今甘肅蘭州便踏入了匈奴人的地盤,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河西走廊及塔里木盆地都有匈奴人派兵把守,因此,張騫一行人剛出自家門口,便被匈奴捉進了他家的院子裡。

    匈奴將張騫扣留之後也沒有放他走的意思,還送上了一位風姿綽約的匈奴美女相伴。張騫沒有樂不思蜀,一直想著如何逃離匈奴,去完成漢武帝交給他的重要任務。十年之後的一天,張騫終於脫身。

    張騫往西走了十幾日,來到了盛產寶馬的大宛(今吉爾吉斯境內)。張騫說明月氏之行,大宛國王盛情款待,臨行時還送上了一匹日行千里的寶馬。張騫快馬加鞭,到達康居,然後又被康居國王派人護送到月氏國。

    張騫風塵僕僕來到月氏國,結果卻大失所望,原來惦記著復仇的月氏王已經故去,而掌權的王后又忘記了仇恨。在王后看來,興師動眾地綁在漢朝的戰車上去打匈奴,無異於引火燒身,既然已經逃出是非之地,也就是沒有重新踏入漩渦的必要。總之一句話,此時攻打匈奴不符合月氏國的利益。所以月氏王后只能在感謝漢朝的盛情邀請之後,無奈地搖了搖頭。

    張騫並沒有氣餒,他認為憑自己三寸不爛之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定能使月氏王后回心轉意。結果張騫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在月氏逗留一年,使盡渾身解數,嘴皮磨下一寸,王后依舊不為所動。無奈之下,張騫打道回府。可是在返回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截獲。於是張騫繼續在匈奴領受著煎熬。

    一年多以後,匈奴軍臣單于(老上單于之子)去世。趁匈奴人治喪放鬆警惕,張騫攜胡妻及翻譯堂邑父一溜煙兒跑回漢朝。此時距他出使時已經過去13個年頭,當年的百人團隊,如今寥寥可數。

    月氏國有多神秘

    對於中原王朝的人來說,月氏國的神秘之處,除了地理位置的遙遠,也只有他的人種。月氏人與中原人有什麼區別,往往是人們最關心的話題。關於月氏人的人種,歷史上有多種說法,比較被認可的一個便是古印歐人。

    早在公元前3000至2000年,原本生活在今伏爾加河、頓河流域的古印歐人中金頭髮白面板高的加索人種——諾迪克種族,分成四部,分別向南、西南、西、東四個方向遷徙。

    南路縱隊,稱赫梯人,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到達小亞細亞半島,建立赫梯王國。公元前1595年,赫梯王國滅亡古巴比倫王朝。公元前1269年,赫梯王國與古埃及締結合約。公元前13世紀末,赫梯王國被後來邁錫尼人(另一支印歐人)攻滅。

    西南縱隊被稱為“古提人”,於大約公元前2300年出現在伊朗高原西部,公元前2082年被蘇美爾人征服,並從此在近東(現中東)歷史上消失。

    西路縱隊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沿黑海西岸西遷、南下,渡過多瑙河,穿越喀爾巴阡山,進入巴爾幹半島,摧毀希臘愛情海文明。之後,一批又一批的印歐人先後進入邁錫尼、色雷斯、義大利、北歐等地,還有一部分漂洋過海,到了北美大陸。

    東路縱隊自稱“雅利安人”。他們越過興都庫什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的山口之後,分成三部:一支於公元前1500年左右來到印度河、恆河流域;一支於公元前11世紀從阿富汗高原向西進入伊朗,創造古波斯文明。另一支吐火羅人,進入西域。

    公元前1000年左右,吐火羅人的一支遊牧部落向東深入到祁連山下,佔據河西走廊,被稱為“禺知”或“禺氏”,也就是漢初的月氏國。值得一提的是,另一隻漁獵部落在羅布泊地區建立了Murano。

    Murano像謎一樣的存在,後人對她的消失有過許多種推測,而月氏國的結局卻並不費解。張騫離開之後,月氏國分為了五個侯國,分別是休密翕侯、雙靡翕侯、貴霜翕侯、肸(xi)頓翕侯、都密翕侯。大約在王莽篡漢的時候,貴霜吞併其他四侯,建立貴霜帝國。

    貴霜帝國的第一任國王叫丘就卻,他去世之後,兒子閻膏珍即位。閻膏珍之後,繼承王位的是部將迦膩色迦。迦膩色迦曾助班超平定疏勒,擊潰莎車。公元87年,迦膩色迦請求迎娶漢朝公主遭拒,隨後率7萬兵馬向班超發難。結果被班超擊敗。此後,大月氏人每年都向東漢進貢,隻字不提取漢朝公主之事。公元6世紀初,貴霜帝國被“白匈奴”所滅。

    結語:

    如果瞭解了張騫的行程之後會發現,月氏國算不上多神秘,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遙遠。對於如今的我們來說,3000多公里的路程能用“朝發夕至”去完成,但是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所能依靠的只有與生俱來的“11路”,所以張騫尋找月氏國就是一個敬畏生命的壯舉。再加上對西行之路的陌生與茫然,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充滿千難萬險的未知世界。

  • 2 # 江湖小曉生

    先秦時期,匈奴人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因為他們同時需要應付三方面的對手。

    第一方面,當然是戰國七雄中的秦、趙、燕等國。第二方面,則是強大的東胡。第三方面,便是大家不太熟悉的月氏。

    東胡和月氏分別位於東西兩邊,對匈奴形成夾擊之勢。匈奴人日子很不好過啊,想南下搶點吃的,結果又在長城腳下撞了個頭破血流。

    於是乎為了化解匈奴的尷尬境地,頭曼單于索性把自己的兒子冒頓送到月氏做人質了!這是一個老父親該做的事情嗎?所以冒頓從月氏逃回來以後,殺父自立,不光滅了東胡,還打服了月氏,甚至把漢高帝劉邦,圍在了白登成差點沒餓死。

    一、匈奴達到了巔峰時期,那月氏自然就衰敗了。

    早年月氏強大的時候,總是欺負匈奴,匈奴受到三面打壓的情況下,只能選擇退讓。冒頓單于的確是匈奴的民族英雄,他打出了匈奴人的氣勢。

    風水輪流轉,當初欺辱匈奴的月氏,遇到冒頓單于,這回算是倒了血黴了。他們不得不放棄河西走廊的故土,大部分月氏貴族帶著一票馬仔往西走,一路遷徙到了準噶爾盆地,建立了所謂的大月氏。

    而少數不願意遷徙的月氏人,則翻過了祁連山,到了青海羌族人的地盤上,跟他們融合在了一起,所以又被稱之為小月氏。

    惹不起,難道還躲不起嗎?對不起,你還真的躲不起!到了匈奴老上單于時代,匈奴人又發怒了,這回他們的手再次伸到了準噶爾盆地。

    大月氏壓根沒打算反抗,二話不說捲鋪蓋就跑路了。這回大月氏又往西走,一路遷徙到了新疆伊犁河一帶。

    二、躲過了匈奴,卻躲不過烏孫國。

    公元前2世紀左右,烏孫和月氏一起在河西走廊一帶放牧。可是一片草場哪裡容得下兩個民族?於是乎雙方大打出手。

    月氏仗著人多勢眾,把烏孫國給滅了,烏孫王難兜靡也被月氏給殺了。看樣子烏孫國就這麼沒了,可說巧不巧,難兜靡的兒子獵驕靡當時剛剛出生,就被匈奴的冒頓單于給收養了。

    這個冒頓單于不光是個武夫,還是很有心計的。他知道要想南下,就必須要把河西走廊上的月氏給滅了。藉助烏孫華人對月氏的仇恨,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為此獵驕靡就這麼被冒頓單于給養大了。冒頓單于把大月氏趕到了伊犁河一帶,長大以後的獵驕靡可沒有忘記仇恨,他帶著烏孫族人與匈奴的老上單于一起圍攻伊犁河地區的大月氏。

    月氏已為匈奴所破,西擊塞王。塞王南走遠徙,月氏居其他。---《漢書》

    這下子可熱鬧了,本來就打不過匈奴,現在又來了一個對你有仇恨的烏孫國,那日子還過不過了?為了避難,絕大多數月氏人再次選擇遷徙,這回他們南遷到了大夏境內,伊犁河的地盤就這麼被烏孫國給接管了。當然,為數不多的大月氏人,也選擇留在了伊犁,臣服於烏孫。伊犁這麼好的地方,為什麼不留下來?

    三、打不過匈奴和烏孫,還打不過你們塞種人?

    大夏是什麼地方呢?其實這地方已經出國了,目前處於阿富汗境內。當時這裡只有100多萬人,大部分從事農業和商業,沒什麼紛爭,所以兵馬也很少。

    大月氏被匈奴和烏孫欺負了一頓以後,只好尋找新的居住地,那世外桃源大夏可就倒了血黴了!

    大月氏來了以後,立刻把大夏原有的貴族集團給趕走了,留下來的人也只好臣服於大月氏。所以說,這個時候的大月氏,基本上把大夏人當成了自己的奴隸。

    四、走向分裂,卻形成了貴霜帝國。

    其實從匈奴和烏孫國合作趕走大月氏以後,大月氏就已經不在咱們國土境內活動了。但是他們的歷史還遠遠沒有結束。

    進入打下以後,大月氏被分為了休密、雙靡、貴霜、肸頓、高附等五個翕侯,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大月氏,似乎已經開始過上貪婪的殖民生活,逐漸走向了分裂。

    這五個翕侯擁有高度的自治權,一個民族基本分裂成了五個民族。到了公元1世紀的時候,情況發生了改變。

    因為貴霜翕侯一家獨大,陸續吞併了其他四家翕侯,再次完成了大月氏的大一統。但是這個時候的大月氏已經變成了貴霜帝國。

    這個貴霜帝國還是蠻牛掰的,他們從公元55年建國,到了公元425年才亡國,國祚370年。鼎盛時期人口多達500多萬人,常備軍也有20多萬人。在世界史上,貴霜帝國居然成為了和漢朝、羅馬、安息並列的歐亞大陸四大強國之一。至今,阿富汗和印度,都有大量他們的後代。

    五、小月氏咋樣了?成了盧水胡的一部分。

    剛才說了大月氏的走向,其實歷史上還有一個小月氏。當初匈奴人將月氏從河西走廊趕走以後,有一部分人翻過了祁連山,到達青海地區形成了小月氏。

    這部分人最初是被匈奴人所管轄的,所以時間長了以後,就跟匈奴融合在了一起,逐漸成為了匈奴的一個部落,被稱為盧水胡。

    不過盧水胡可不能代表小月氏,因為被人家征服了,自然是沒有話語權的。所以盧水胡的血統當中,不僅有小月氏的成分,也有大量匈奴人的成分。甚至後來還有當地羯族、羌族、氐族等民族的成分在裡面。

    因此盧水胡人的人種特徵兼具了黃種人和白種人的特徵。東漢時期,盧水胡徹底成為了漢王朝的附屬國,多次幫助漢王朝遠征匈奴和西域。

    盧水胡的巔峰時期,是在南北朝的時候。當時盧水胡人沮渠蒙遜發動起義,滅了西涼,建立了北涼。可惜北涼只存在了30多年,就被北魏給滅了。

    總結:真正的月氏人,應該還是在中亞地區。

    說實話,留在中國的月氏人,在遭受匈奴、羯族、羌族、氐族、鮮卑族、漢族等民族的融合以後,已經完全失去了本民族的所有特徵。

    不排除現代人中,還是有人擁有月氏人的血統,但是你已經完全看不出他們和普通的中原漢人有什麼區別了。

    但是中亞地區的人種還是有很鮮明的特徵了,至少跟中原漢人是有本質區別的。由此可見,月氏血統可能在中亞地區更加純正一些。畢竟他們留在我們境內,是作為被征服者,而前往中亞是作為征服者。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

  • 3 # 棟棟子

    “肉汁”國一點也不神秘,最早從周朝時期,我們就知道它的存在了,而你也有可能是月氏國的後人。

    中國古代周邊有個“肉汁”國,書面上寫作“月氏”國,從春秋戰國甚至最早到周朝就被我們知道,只不過等到了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時,月氏國才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其實月氏國一點兒也不神秘,因為離我們中國比較遠,才有了神秘面紗,等到絲綢之路貫通後,中國與月氏的交流多了起來,貿易、文化啥的都開始流通。

    從這以後,得益於我們中華文明強大的同化能力,大月氏後裔以及留在敦煌、祁連山一帶的小月氏,成功融入到了我們華夏文化中。

    總的說起來,月氏國和中國古代周邊的其他國家一樣,一直被我們的史書所記載,等它們滅亡或逃竄了,我們中華文明便同化它們的後裔,為我們的文明增添新的血液。

    你知道或是不知道,月氏國就在那裡,不離不去。

    在我們中國典籍中,有關“月氏”的記載一直存在,可能名字不大一樣,但基本上可以確定就是後世的月氏。

    比如先秦古籍《逸周書》,這本書記載了從周文王到周景王之間的故事,而《逸周書·王會解》記載了周成王成周之會時諸侯以及周邊各國的貢品,其中提到:

    禺氏騊駼。

    意思為“禺氏”這個國家上供了“騊駼”這個動物,而“騊駼”就是一種毛色發青的Mustang。

    《管子·揆度》中也提到了“禺氏”這個地方:

    至於堯舜之王所以化海內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貴江漢之珠。

    無論是上面的《逸周書》,還是《管子》提到的“禺氏”,後人註解都是西北的戎夷,而這就是後來的月氏。

    歐洲的學者也在西方古文獻中找到了有關月氏的記載,比如巴比倫在公元前2世紀末提到的“Guti”,很可能就是月氏。

    總的來說,月氏國在中國古代西北地區,居住在敦煌、祁連山附近,大約就是如今的敦煌河西走廊到甘肅蘭州一代。

    月氏人過著遊牧生活,慢慢發展,兵強馬壯,成為“控弦十餘萬”的強大遊牧民族,有所謂的“東胡強而月氏盛”的說法。

    為了抗擊匈奴,張騫出使西域找月氏國,“神秘面紗”被揭去。

    秦末漢初,匈奴趁著中原戰爭頻繁,控制住了中國古代西部、北部以及東北部的廣大地區,強盛一時,欺負西域各國,還經常南下侵擾漢朝邊土居民。

    漢武帝時期,不滿於透過和親這種屈辱方式來求得與匈奴和平,而是透過戰爭手段,排遣霍去病、衛青等大將北擊匈奴,封狼居胥。

    他在位時期,透過匈奴投降者口中,知道了月氏被匈奴滅國,月氏國王的頭蓋骨被做成了酒器,而月氏國一分為二。

    一部分月氏人西遷到了準噶爾盆地附近,被稱為“大月氏”,而另外一部分月之人丟在了祁連山附近,為“小月氏”。

    匈奴降人交代,大月氏一直想為月氏國王報仇,但自己元氣大傷,勢單力薄,很難討伐成功匈奴,如果有盟友就好了。

    漢武帝聽說後,很是高興,他認為月氏在匈奴西邊,大漢在匈奴東邊,兩國東西夾擊,必能對匈奴斬草除根。

    雖然當時人知道月氏的存在,但月氏到底在什麼地方,卻沒有人清楚,於是漢武帝決定排遣張騫出使月氏,聯絡抗敵。

    漢武帝建元二年,張騫率領著100多名隨從,跟著匈奴人嚮導堂邑父西出長安,穿過河西走廊,前往西域。

    河西走廊已經被匈奴控制,張騫一行人被匈奴人抓住,面對匈奴的威逼利誘,張騫保持大漢氣節,即使被囚禁匈奴地區十幾年,還是找機會跑了出去。

    克服種種困難,穿過各種西語國家,終於到了月氏,哪想到大月氏人覺得自家新的地盤土地肥沃,且離漢朝太原,已經不想抗擊匈奴復仇了。

    月氏國的文化到底是什麼樣的,和中國文明有何不同?

    雖然大月氏已經不想找匈奴人復仇了,但透過張騫出使西域以及以後交流,我們也能知道月氏人的文化習俗。

    月氏分為大月氏與小月氏,大月氏在漢文帝時期西遷,建立起強大的國家貴霜王朝,而小月氏則進入了祁連山,後來與漢人雜居,東漢時被稱為“西羌”。

    大月氏建立的國家分為休密、都密、雙扉、貴霜、肸頓五部,分別由一位翕侯統治,後來貴霜翕侯一統其餘四部,建立起貴霜王國。

    《漢書·卷九十六上》記載:

    大月氏國,治監氏城,去長安萬一千六百里。不屬都護。戶十萬,口四十萬,盛兵十萬人……土地風氣,物類所有,民俗錢貨,與安息同。大月氏本行國也,隨畜移徙,與匈奴同俗。

    因此,大月氏人的習俗基本上與匈奴人相同,都是遊牧民族,只不過西遷後,定居下來,逐漸從事農業了。

    月氏國和我們都有過啥交流?如今它去哪了?

    張騫出使西域後,大月氏與大漢的交往越來越繁密,商業往來,文化交流,不絕於途。

    大月氏國最早向東方傳播佛教。貴霜王朝第三代國王迦膩色伽,在位期間從天竺青睞佛教大師,創作經文與歌舞梵劇,源源不斷地輸入了中國西北地區。

    比如,東漢高僧支婁迦讖本是月氏華人,漢桓帝末年到了洛陽,翻譯了《道行般若經》等佛經,最早將大乘佛教傳入了中國。

    除了文化交流,還有商業往來,比如《魏書》記載,北魏太武帝時期,有一個大月氏商人自稱能用石頭做成五色琉璃,於是太武帝讓他建了一座琉璃宮殿:

    世祖時,其華人商販京師,自雲能鑄石為五色琉璃。於是採礦山中,於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於西方來者。乃詔為行殿,客百餘人,光色映徹,觀者見之,莫不驚駭,以為神明所作。自此中國琉璃遂賤,人不復珍之。

    公元五世紀處,大月氏的貴霜王國被厭噠族滅亡,後人何去何從眾說紛紜,還有說法是成了英國祖先的。

    不過,貴霜帝國故地之北的康居出現了“昭武九姓”,為安、曹、石、米、何、穆、火尋、戊地、史,像安祿山、哥舒翰、史思明都是“昭武九姓”的後人。

    不管是大月氏還是小月氏,隨著時間發展,有許多後人都融入了我們中華文明的大家庭中。

    比如“邸”姓,有一支便是貴霜帝國四侯國之一國王邸就裕的後代,如今生活在中國華北地區與西部地區。

    還有“支”姓,有一支也是月氏人後代,宗譜記載著:

    支者,外國月支人慕華而來,遂家焉,詳於漢支雄傳,鄱陽其郡也。

    所以說,雖然月氏國地處中華文明外部,但它的大事記都記載在了中國的典籍上,而它的後代也融入到了中華文明中。

    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你姓安、曹、石、米、何或史、邸、支等姓,還真得有可能是月氏人後代呢。

  • 4 # Jack姜看世界

    月氏國

    月氏(拼音:yuè zhī),亦稱肉知(ròu zhī),為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一個民族名稱。早期以遊牧為生,住在北亞,並

    經常與匈奴發生衝突。這時,月支開始發展,慢慢具有國家的雛型。由於大月氏位處於絲綢之路,控制著東西貿易,使它慢慢變得強大。到後來被匈奴攻擊,一分為二:西遷至伊犁的,被稱為大月氏;南遷至今日中國甘肅及青海一帶的,被稱為小月氏。《後漢書·西羌傳》記載:月氏“被服飲食言語略與羌同”,說明月氏的語言很可能屬於漢藏語系。

    從上面的地圖,我們能看到大月氏位於西域諸國的最西面,與漢朝遙遙相望,怪不得當年可以聯手夾擊匈奴。

    根據資料記載,公元前2世紀,月氏民族是生活在中國河西走廊、祁連山的遊牧民族。後來,匈奴崛起,月氏族被迫西遷,來到了伊犁河一代。

    很多華人知道大月氏是透過《史記》,當時漢朝使臣張騫來到大月氏,希望聯合起來,一起夾擊匈奴。為啥張騫聯合大月氏呢?因為他知道,匈奴和大月氏具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公元前 174年,匈奴老上單于大敗月氏,大月氏王的腦袋被匈奴人砍下來當做酒器,這種恥辱,讓大月氏人難以忘記。

    大月氏很快就答應了,等待漢朝派軍,一起來夾擊匈奴。就在大月氏等著漢朝派軍的時候,又一件事情發生了,此前大月氏與烏孫國打仗,殺了國王難兜靡,奪其領地。如今,難兜靡兒子獵驕靡長大了,國力得到恢復,舉全國之力報仇。此時的烏孫國已經投靠了匈奴,兩下子實力太強大了,大月氏節節敗退,丟掉了伊犁河流域廣袤的土地,被迫再次西遷到阿姆河北岸!

    大月氏也是非常善戰的,西遷之後滅了大夏國,建立大月氏帝國。大夏國也就是就是今日阿富汗所在地,在那裡大月氏將大夏國分為五個歙侯管理,分別為休密、雙靡、貴霜、肸頓、都密。

    至公元初,五部歙侯中貴霜逐漸強大,貴霜歙侯丘就卻,推翻大月氏王,建立貴霜帝國。這個流亡國家的歷史,也終於進入了新階段,搖身一年成為公元1世紀震撼全球的強大帝國:貴霜帝國。

    我們著重看下貴霜,他只不過是大月氏王國的歙侯,並不是月氏民族的人。比如說,丘就卻就不是大月氏人。按照今日時髦的說法,最開始的時候是重用故地舊臣,大月氏征服大夏國後,讓當地的鄉紳來管理當地。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認為貴霜帝國是踩在大月氏的肩膀上建立起來的王國,並不是大月氏人民建立的王國。

    貴霜帝國建立於公元55年,425年亡,存在時間進400年。在鼎盛時期,疆域從今日的塔吉克綿延至裡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擁有人口五百萬,士兵二十多萬,被認為是當時歐亞四大強國之一,與漢朝、羅馬、安息並列。【參考資料:《貴霜帝國》、《史記》】

  • 5 # 晴空莽莽

    公元前138年,身在長安的漢武帝聽聞月氏王為匈奴人所殺,想趁此機會探清西域諸國的底細,與之聯合對抗匈奴大患,於是出榜招賢“何人願出使月氏國?”因為沿途必然經過匈奴人的領地,很多人望而卻步,張騫毛遂自薦,僅僅帶領百餘人就往西而去。

    到了隴西關外,張騫一行人被匈奴抓獲,得知大漢使者想要出使月氏國,勃然大怒道:“竟然要從我頭頂上跨過去,想得美!”張騫因此被扣押在匈奴十年,時間未曾消磨他的意志,使命化作信念牢牢支撐著他。

    張騫在夥伴的幫助下最終逃離匈奴的控制,西行數十天抵達大宛國境內,大宛國王聽聞中原百姓的富庶繁榮,心生嚮往,打算同漢朝通兩國之好,於是善待張騫,著人引路輾轉到達月氏國(在今天的中亞)。

    距離當年出發已經超過10年,月氏國新任國王早已消滅大夏,取得休養生息的肥沃土地,沒有再戰匈奴之心,張騫無法完成使命,泱泱不樂回到中原。

    誕生於河西走廊與蒙古高原交界的月氏國原本極其強大,還曾與東胡夾擊過匈奴,為何會在短短一二百年間西遷至中亞?

    關於月氏人的起源歷來備受爭議,由於年代太過久遠,許多歷史都湮滅在沙漠的塵埃裡,神秘的月氏國在史書中也僅有隻言片語:

    遠至戰國時期,月氏族人世居中國西北部,以遊牧為生。據王國維考證,月氏人應為《 穆天子傳》中的“禺知”或“禺氏”,也有古籍稱之為“羌”、“戎”。

    月氏國活躍在秦漢之初,公元前2世紀到1世紀之間,冒頓單于為報復月氏國“質子之辱”窮追猛打,逼迫月氏國沿著河西走廊向西而去,其後代老上單于成功殺死月氏國王,正是文章開頭漢武帝得到的訊息,派張騫出使。

    不過此時的月氏國一路向西並未停止,只有小部分族人越過祁連山,與當地的青海羌人雜居融合,稱為“小月氏”,其餘大部分遷移到伊犁,稱“大月氏”,依然沒能擺脫匈奴襲擾,於是南下吐火羅,遠至天竺國,打敗了中亞的大夏國。

    待到張騫出使西域時,大月氏已然成為中亞的強國,經歷過一分為五、再次統一的過程,成為西方歷史上的貴霜王朝,與漢朝、羅馬、安息並列歐亞四強國,中國歷史文獻皆稱“大月氏”。

  • 6 # 黑水布衣

    月氏真的神秘嗎?其實神秘源於不瞭解,它和2000多年前那些定居在西域的國家一樣,都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國家。下面就和大家簡單的聊聊這個月氏國吧。

    1、 月氏的起源

    一支南下,來到了小亞細亞半島。他們就是滅亡了古巴比倫王國的赫梯人;

    一支西向,出現在了伊朗高原,被稱為古提人;還有一部分進入了巴爾幹半島;

    還有一支東進的隊伍更為有名,那就是赫赫有名的雅利安人!他們中的一支在恆河流域建立了印度斯坦,另一支進入古波斯。還有一支被稱為吐火羅人來到了現在的羅布泊地區,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一部分吐火羅人也逐漸遷徙到了祁連山下,佔據了河西走廊,我們的古書中稱之為“禺知”,這就是後來的“月氏”,而那個留在羅布泊的吐火羅人建立了更為神秘的Murano。

    在《穆天子傳》中就記載了周穆王西行到西域地區,見到了禺知人,並見到了其首領西王母。而據《管子》記載,在兩週時期,中原王朝就已經開始與禺知人開始了貿易往來,那時可以稱之為“青銅之路”(周代產青銅)或“玉石之路”(禺知盛產玉石)。

    這便是月氏在中國史書中早期的樣子。

    2、 獨霸與分裂

    河西走廊,水草豐美,是遊牧民族的集聚地,也是必爭之地。當時在此地區就居住著三大勢力,一是東部的匈奴,二是在敦煌的烏孫,還有就是最為強大的月氏。

    月氏的強大的戰馬、戰車以及貿易來的青銅作為武器,在一段時間內稱霸了整個河西地區。赫赫有名的冒頓單于在年輕時就在月氏當人質,月氏人還曾殺掉了烏孫的首領,那時的月氏堪稱河西地區唯一的霸主。

    不過隨著冒頓登上單于的位置,他聯絡流亡的烏孫勢力,開始對月氏動手,因此月氏大受打擊,到了漢文帝六年(前174年),冒頓之子老上單于殺死了月氏王,月氏開始走向分裂。

    其中大部分的月氏人開始西遷,遠走伊犁河流域,期間也受到了烏孫的報復。在漢景帝時期,月氏人滅亡了大宛,進佔大夏,建立了“大月氏國”,稱霸了蔥嶺西部。

    還剩下的一部分月氏人退進了崑崙山一代,開始與當地羌人雜居,被稱為“小月氏”。

    3、 張騫出使

    漢武帝時期,大漢帝國開始了對匈奴的征戰,而與匈奴屬於世仇關係的大月氏成了漢朝的拉攏物件。於是武帝便派出張騫作為使者出使大月氏,其目的是與大月氏聯手割斷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的聯絡,徹底孤立匈奴,不過張騫的西行頗為坎坷,而經歷千辛萬苦到達大月氏之後,當時主政的月氏女王已經習慣了和平的生活,不想參與對匈奴的戰爭了。

    雖然戰略目的沒有達到,但張騫的出使卻開闢了影響後世的“絲綢之路”,真正的打開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渠道。

    4、 最後歸宿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大月氏變成了一個分封制的國家,境內有五個侯國,在公元1世紀初,實力最強的貴霜侯國消滅了其他四個侯國,從此大月氏就成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貴霜帝國。在東漢永元年間,由於求親不成,大月氏還與漢朝發生了戰爭,而當時的漢朝主將就是班超!這才有了班超經略西域的故事,而這次戰爭以漢朝的大獲全勝告終,從此貴霜帝國開始向大漢進貢。

    當然,雖然對漢的戰爭失敗,但貴霜帝國在中亞地區還是很強大的,他們的首都後來都建到了現在的巴基斯坦地區,取代了印度帝國的地位。到了4世紀左右,來自塞北、被西方人稱為“白匈奴”的部落來到了這裡,此時的貴霜已經衰落並分裂,在不到200年內,曾經輝煌一時的貴霜帝國徹底消失。但還有大大小小的月氏部落留存在中亞,這就包括唐朝時期的昭武九姓,不過這些部落在唐後期被阿拔斯王朝(也就是黑衣大食)逐一消滅,大月氏人也逐漸融入了中亞的各民族之中。

    那個還在中國的小月氏們呢?他們還真的創造了自己的歷史。

    遷徙到崑崙山的小月氏們與當地的羌人和漢人不斷融合,被稱為“義從胡”,這就是後來的五胡之一——羯族。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羯族首領石勒建立了十六國之一的後趙,最強盛時佔據北方15州,後趙最後被冉魏所滅。另一位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羯族就是侯景,他搞垮了南梁。

    最後羯族也湮滅在民族融合的歷史大潮之中。

    這就是目前月氏一族在中國歷史上的一些脈絡,因為它和中原王朝的交集確實不多(很少戰爭),所以感覺是一個神秘的民族,但月氏在中國乃至世界史上都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尤其對於中亞文明的發展和對佛教的巨大貢獻。

  • 7 # 風塵舊客

    大月氏就是現在的阿富汗,當年被匈奴人排擠到崑崙山西荒涼的地方。原本也是個遊牧民族,後來發展出農業和手工業,阿富汗是個鐵礦石富饒的地方,他們在那兒的冶煉當時也很發達。

  • 8 # Oldwaterman

    大月氏人在北印度地區(現今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地區)打敗了亞歷山大大帝曾經征服的、後被希臘化的巴克特里亞地區,建立了貴霜帝國。約公元二世紀,融合了古印度、古希臘和波斯文化的大乘佛教在此地產生。在古希臘雕塑藝術的基礎上,隨後又產生了佛像藝術。這裡產生的大乘佛法和佛像藝術,由貴霜僧人和遺民直接傳入中國的新疆龜茲和于闐,再經河西走廊傳入中原地區…

  • 9 # 曉東筆談

    月氏人說神秘也神秘、說尋常也很尋常,月氏人並不是中華大地土生土長的種族,而是從中亞而來的外來戶,在西域留下一段不算長的印記後,又迴歸了中亞。

    根據現在的研究成果,月氏人從人種上來說屬於印歐種人,最開始生活在裡海與黑海之間,基本上就在現在的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一帶,從公元前四世紀開始向東遷徙,進入西域地區

    在秦漢時期,月氏人聚集在敦煌和祁連山之間的河西走廊一帶群居,,作為遊牧民族,閱知人的活動範圍東到河套地區,西到阿爾泰山地;當時月氏合適風光過一段時間,拳打烏孫、腳踢匈奴等,一時間是草原上的霸主,最強大的時候,月氏擁有騎兵近20萬。

    然而風水輪流轉,昔日的小弟匈奴突然強大起來,首領冒頓單于曾經在月氏當過人質,對月氏恨之入骨,幾代單于發動了數次對月氏的軍事進攻,又把月氏趕回了中亞老家。

    第一次發生在匈奴冒頓單于期間。 公元前177年左右,冒頓單于打敗了月氏,報了自己被月氏扣押為人質的一箭之仇,月氏被打敗之後只能往西遷徙。在西遷的過程中,月氏順道攻破了烏孫部落。

    月氏人沿著天山北麓一路西遷,最後到達了中亞地區的伊犁河和楚河流域,,月氏人來到這裡後,趕走了原先世代居住在這裡的塞人,霸佔了這裡。

    來到伊犁河和楚河流域的大部分月氏就被成為大月氏,而留在西域的月氏人則被稱為小月氏,後來他們融入到了當地的羌人之中,逐漸被同化。

    第二次發生在匈奴老上單于期間。這一次大月氏被打的更慘,連大月氏王都被匈奴人殺了,頭顱還被製作為酒器,成為大月氏的奇恥大辱。

    不過這次大月氏雖然再次慘敗,但萬幸的是保住了伊犁河和楚河流域的土地,沒有被繼續趕著西遷。

    第三次發生在匈奴軍臣單于期間。當初被西遷的月氏欺負的烏孫人東山再起,聯合匈奴,佔領了伊犁河和楚河流域,大月氏又一次開始了西遷,這次他們被一直趕到了中亞地區的阿姆河地區。

    從此,大月氏就從中國的歷史舞臺上離開了,但來到了阿姆河地區的大月氏,沒有了匈奴和烏孫的追殺,修整了幾年,又成了阿姆河一霸,開始欺負當地的原住民。

    又過了一百多年,從大月氏分裂出來的一個分支——貴霜部落,再次統一了大月氏並徹底打敗了當地其它部落,佔領了今阿富漢、烏茲別克和塔吉克之間的廣大區域,並自立為王,建立貴霜帝國,最鼎盛的時候,貴霜帝國佔領了今天的整個印度西北地區,並控制了恆河流域,是當時與中國漢朝、安息、羅馬並並列的四大帝國之一。

    不過儘管當時其他國家成為他們為貴霜帝國,但中國漢朝仍然以他們在西域時期的名稱——大月氏稱呼他們。

    在公元425年,貴霜帝國滅亡,大月氏人也從歷史舞臺淡出,據考證,現在的印度賈特人是他們的後人。

    以上就基本上是月氏人的歷史了,之所以月氏會讓人有神秘感,只不過是因為對它們不太瞭解而已,撥開月氏的面紗,抽絲剝繭月氏的來龍去脈,他們也不過是中國歷史舞臺上的一個普通的過客而已,與同時期的匈奴、烏孫,以至於幾百年之後的突厥、韃靼類似,是泱泱中華歷史大河上的一朵朵浪花。

  • 10 # 一老沈一

    歷史上的“月氏”,並不很神秘。其起源沿革,上世紀初,學者們就已經能說得比較清楚。

    非常著名的,是王國維的《月氏未西遷大夏時故地考》,收於《觀堂集林續編》。

    靜安先生經考證,證明西域和北疆的一些遊牧民族,皆為夏民。成湯滅夏,迫使一些群落外遷,於是有了月氏、大夏、匈奴、豕韋、昆吾、靺鞨、挹婁,等等部族。

    後來,徐中舒先生有《夏商之際夏民族的遷徙》一文,亦考證過此事。

    對此,學界基本贊同以上觀點。

    夏時,月氏和大夏,當為虞夏族中兩支,當在太行山以東一帶。

    商湯滅夏,這兩部遷至太行山以西。

    《管子.小匡》記載,齊桓公“懸車束馬,逾太行與卑耳之溪拘秦夏,西服流沙,西虞”。“秦”,應為“泰”誤,“秦夏”實為“泰夏”,也即“大夏”;“西虞”則指“西禺”,即“月氏”。

    《國語.齊語》中,亦有此記載。

    就是說,春秋的時候,“大夏”“月氏”還沒遷徙太遠,只是翻過了太行山,但仍在現山西域內。

    《逸周書.王會解》有“正北月氏”一說,也證明西周疆域之北即“月氏”。

    《呂氏春秋.古樂》雲,秦國還未統一六國前,其北方邊界所至已“北過大夏”。秦始皇琅琊刻石也有此語。可知,當時大夏也沒走遠。

    成書於公元前300年前後的《穆天子傳》,說到“禺知”。還有當時的“禺氏”,都即“月氏”,不外是《管子》所說“虞氏”的“音轉”。

    這個時候,也就是戰國中期,“月氏”“大夏”逐漸遷至中國河套之北。

    《漢書.西域傳》曰:“大月氏本居敦煌祁連間,至冒頓產於攻破月氏,而老上單于殺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乃遠去,西去大夏而臣之,都媯水北為王庭。其餘小眾不能去者,保南山羌,號小月氏。”

    “媯水”,不指現在北京延慶之水域,而是現塔吉克的阿姆河,南北朝稱“烏許水”,隋唐譯為“烏滸水”。

    簡單概括一下。

    史籍中,“禺氏”“禺知”還有“牛氏”等,都來自“虞氏”,皆指“月氏”。

    戰國中期以前,“月氏”之遷徙如前述。

    至公元前2世紀,“月氏”仍遊牧於今祁連山以西,直至天山、阿爾泰山東麓一帶。

    因其與“大夏”部族都過早脫離中原文化,保留了收繼婚習俗,就是父死妻後母,兄死妻嫂,以致中原族群視其為“蠻狄”。

    “月氏”曾實力強盛,匈奴曾送質子於其族。

    約公元前177-前176年,“月氏”為匈奴所敗,被迫遷至伊犁河、楚河流域,而原居此處的塞種部落則無奈西去。

    如班固所說,被迫西遷的“月氏”為“大月氏”。留下的老弱求庇於祁連山和阿爾金山等處的羌人的稱“小月氏”。

    之後,“小月氏”逐步與羌人融合。後又逐漸融入華夏族群大家庭。

    約公元前130年前後,居於伊犁河、楚河流域的“大月氏”,又被新崛起的遊牧部族烏孫所驅趕,經現今費爾幹那地區,繼續西遷至媯水,即阿姆河流域。而早先到達且居於此的“大夏”被擊敗,臣服於“大月氏”。

    “大月氏”先設“王庭”於媯水北岸。後移至水南今阿富汗巴爾赫一帶的原“大夏”國都監氏城。

    此時,“大月氏”統治了原“大夏”國核心地區,並扶植原“大夏”華人為“五翕侯”,以控制東部山區。

    這一片地區,土地肥沃,曾長期遊牧的“大月氏”人,從此逐漸走向農耕。

    西漢張騫,於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旨在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

    武帝元封年間,約前110-前105年,“大月氏”曾遣使朝漢。

    西漢哀帝時,前25-前1年,西漢與“大月氏”仍有往來。

    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曾從大月氏使者伊存口受《浮屠經》

    約於前1世紀中期,原“大夏”人“五翕侯”之一的“貴霜翕侯”丘就卻兼併其餘四翕侯,自號“貴霜王”。

    繼而,丘就卻取“大月氏”而代之。其子繼續擴張,是為 “貴霜帝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果酒可用木炭過濾嗎?該怎麼過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