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言論史
-
2 # 野望史今
題主太皮了,一個問題想知道這麼多答案,采薇連紅包都沒有。。。。。就答幾個比較特別的諡號和廟號吧。
諡號其實就是對皇帝、后妃、大臣生前做一下評價,按照功績、人品等,給予褒、貶或者同情的稱呼,比如文、武、德等。
而廟號是皇帝在太廟中祭祀的稱謂,在早期,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的,除非有大功大德之君主才有。
說完廟號和諡號的定義,就很清楚了,這個兩個號都是人死後的稱呼,在生前是絕不可能的。像康熙大帝裡的孝莊自稱我孝莊,這是純屬胡編亂造了。
首先誤解比較深的是劉邦,諡號“高”,廟號太祖,按照正常的習慣來講應該是漢太祖、漢高帝,流傳比較多漢高祖這是把諡號和廟號給混淆了。
而且漢朝的皇帝諡號,自劉邦後,都加了孝字,也就是說,漢武帝劉策,諡號實際是“孝武”,正規的稱呼應該是“漢孝武帝”,漢文帝也應該稱呼為“漢孝文帝”。
西漢皇帝的廟號,經過東漢確認的只有四個,就是太祖劉邦、太宗漢文帝、世宗漢武帝、中宗漢宣帝,連漢景帝都沒混個廟號,可見當時廟號制度之嚴格。
到了南北朝時期,廟號被玩壞了,史書記載,祖名多濫,就是說廟號為祖的皇帝多如牛毛,在唐代之後,除了亡國之君,一般都有廟號。
比較特別的廟號比如劉備,廟號漢烈祖,諡號昭烈,一定要記得,三國演義裡的蜀在歷史上國號是漢,繼承的是西漢、東漢的遺產,也被稱為季漢。有趣的是,曹叡的廟號也“叫烈祖。諡號昭烈的還有後唐的朱邪執宜。
三國還有特別的就是孫權,廟號吳太祖,諡號“大”,應該是歷史上唯一諡號大的皇帝,所以孫權可以稱為吳大帝,聽上去很有霸氣的。
王隆,廟號高麗世祖,諡號“威武大王”,是不是很威風。
諡號在唐代就被玩壞了,唐太宗李世民本來諡號為文帝,被他的前妻,也是他的兒媳婦武則天改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武則天又把她二任老公唐高宗的諡號定為“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此後諡號就越來越多了。
到了清朝,諡號被疊加到20來個字,比如孝莊皇后的諡號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慈禧太后的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估計沒幾個人記得全稱了,諡號也就成了擺設。
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官方確定的廟號、諡號的皇帝是光緒帝,廟號德宗、諡號“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宣統帝溥儀死後,雖有民間尊諡號、廟號,但是未得正式確認,故不是正式諡號、廟號。
-
3 # 香茗史館
廟號其實就是皇帝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不過廟號雖然起源於商朝,不過從周朝到秦朝,廟號一度被廢止近千年。諡號則是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長短字數不定,唐朝之後,皇帝的諡號開始越來越長,且後代帝王通常還要往上加字。因此,由於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但是都有諡號,但唐朝之後諡號被用濫,所以唐朝之前的皇帝大多稱呼諡號,而唐朝之後的皇帝則大多稱廟號。
廟號的命名規則一般來講,廟號的選字不如諡號那麼嚴格,但也有簡單的褒貶意思在裡面,而且均有一定的規則和規律可循,大致如下:
開國皇帝:太祖、高祖,此外還有烈祖(基業有限、割據一方)
強國之君:太宗、聖祖守成之主:世宗(也指繼承世系傳承發生偏移)、哲宗、興宗、成宗明君賢主:仁宗、聖宗、孝宗、睿宗中興之主:世祖世系偏移:代宗、世宗(部分)功業不足、有功有過:憲宗、宣宗明褒實貶:神宗懦弱之主:寧宗遭遇動亂、被迫逃往:德宗、英宗由盛轉衰:高宗文弱無能:文宗偏好武力:武宗過渡君主:度宗、定宗在位短暫:穆宗、光宗昏庸腐朽:熹宗亡國之君:哀宗、思宗無法定義:玄宗、真宗、理宗、道宗此外,還有一些特有的廟號,一般都是後世追封的,大致有以下幾種
太初祖:新朝皇帝王莽追尊黃帝
統祖:新朝皇帝王莽追尊自己的祖先陳胡公為新統祖
王祖:新朝皇帝王莽追尊自己的祖先田安為新王祖
始祖:開國皇帝對血源始祖、得姓始祖或者始封之君的追封,這是開過皇帝為了強化皇權而追封自己祖先的,商始祖契、漢始祖劉煓、新始祖虞舜、吳始祖孫堅、成始祖李特、秦始祖姚弋仲、涼始祖呂望、魏始祖拓跋力微、周始祖姬昌、金始祖完顏函普、清始祖布庫裡雍順等
顯宗:死後獲得的美稱
諡號的命名規則諡號原本只有“美諡”、“平諡”兩種諡法,但在西周厲王因為暴政“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等被諡為“厲”之後,開始出現了“惡諡”第三種諡法。而每種諡法又都有固定涵義的字相對應。但這種規則在唐高宗之後開始被打破,諡號逐漸成為了帝王滿足虛榮心的工具。
1、美諡:莊、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等。例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康”表示“安樂撫民”;“平”表示“布綱治紀”。
2、平諡:懷、悼、哀、閔、思、殤、愍等,有點同情的意味。例如“愍”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懷”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3、惡諡:厲、靈、煬、荒、幽等,都含有否定的意思。例如“煬”表示“好內遠禮”,“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內從亂”、“幽”表示“壅遏不通”、“靈”表示“亂而不損”等。
歷朝歷代的命名規則:
1、先秦時期:通常用一個字,少數用兩三個字的。用一個字的如:秦穆公、晉文公;用兩三個字的如魏安釐王、趙孝成王、衛睿聖武公等。
2、秦朝時期:秦始皇廢除諡號,嬴政自稱為始皇帝,後世則以數計,如二世、三世等等。
3、漢朝時期:漢代以後,諡號大多為兩個漢字,且第一個字大多為“孝”字。例如漢文帝劉恆諡號為孝文皇帝、漢景帝劉啟諡號為孝景皇帝、漢武帝劉徹諡號為孝武皇帝。
4、唐宋時期:唐宋時期開始,諡法獲得發展,但也逐漸成為了帝王滿足虛榮心的工具,從武則天開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諡號的舊例,導致皇帝的諡號變得越來越長,有的帝王甚至在活著的時候就被奉上好幾次尊號。自唐高宗之後,大多數皇帝的諡號都在四個字以上。例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5、元朝時期:自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後,除了忽必烈的諡號為“聖德神功文武皇帝”為六字諡號外,其餘皇帝均採用四字諡號。例如成宗鐵穆耳諡號為欽明廣孝皇帝、武宗海山諡號為仁惠宣孝皇帝。
6、明朝時期:明朝之後,諡法逐漸被固定下來,明朝皇帝規定皇帝諡號為17字或21字(明太祖),親王1字,郡王2字,大臣2字。例如:明成祖朱棣的諡號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明仁宗朱高熾的諡號為“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7、清朝時期:清朝皇帝的諡號與明朝相同,大多為21字,但也有23字或25字(努爾哈赤)。例如:康熙帝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乾隆帝的諡號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回覆列表
中國歷史上,從漢朝開始,每個皇帝都有諡號,但是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廟號的普及,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才開始的。在這裡先做一個區分:
廟號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直到唐朝以後,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
而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蹟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貶之意。諡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愛民曰文,克定禍亂曰武,主義行德曰元等,這是美諡;殺戮無辜曰厲,去禮遠眾曰煬,好祭鬼怪曰靈等 ,這是惡諡;還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懷等。
唐以前尤其是漢朝,諡號是對皇帝最重要的評價。但是隨著廟號的普及,以及諡法的越來越長,使得諡號越來越流於形式,反倒是廟號逐漸有了一字定好惡的意義。
至於廟號,也有比較固定的用法。比如:
開國皇帝都是太祖武皇帝,第二位君主一般都是太宗文皇帝。
仁宗、聖宗、孝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
哲宗、興宗、成宗是守成之君;
憲宗、宣宗功業不足、有功有過;
寧宗過於懦弱;德宗遭遇動亂被迫逃亡;高宗由盛轉衰;
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文弱無能;武宗偏好武力;度宗、定宗僅是過渡君主,影響不大;
穆宗、光宗在位時間短且作為少;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則應用於較為悲情的亡國之君。
說一個最經典的諡號吧:煬。很多人知道這個字就是因為隋煬帝楊廣,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陳後主陳叔寶的諡號也是煬,而且是楊廣親賜的。楊廣估計做夢都想不到,最後這個諡號也砸到他自己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