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哥工作室123
-
2 # 三清道長PG
1.改變教育理念,學習的終極目的是“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
2.改變教育方法,可嘗試“目的教育”,孩子明確了為什麼學,學什麼,就會有不竭的動了。
-
3 # 老張講數學
如果孩子是性格外向,經常打孩子會導致他被打“皮”(我們的方言,我也不懂具體意思)表現為,你打他起不到教育作用,他會以為你是在跟他開玩笑,亦或者是不在乎,家長無法再起到引導作用,會失去威嚴,就像有的孩子,打他他會哭但是沒有用,記疼不記打!大概,這會導致你很無奈!
如果孩子性格內向,經常打孩子會導致他變得“慫”!變得懦弱,膽小,沒自信,做什麼事都如履薄冰!這樣真的影響太大了!
不是越打就越親,打是親罵是愛,你可以理解,但孩子不能理解。
無論性格內向還是外向,打多了,就沒有感情了,孩子會感受不到來自家庭的溫暖與愛,然後他們對你們僅有的尊重,僅僅只是因為你的養育而非愛。
教育孩子真是非此即彼!
不能打罵,我們只能擺事實講道理!陪伴孩子學習、玩耍、做家務,甚至可以一起玩電腦桌遊戲,這些都會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會讓你的話語有力量!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教育自家孩子更是摸著石頭過河!
加油!
-
4 # 張老師談家庭教育
一般情況下,孩子不聽話,大部分父母是不停的嘮叨或者說完不聽,打孩子,這種懲罰孩子的做法呢,咱們也說過了,這樣做是起不到效果的,它會對孩子身心也會造成不利影響,比如他也學會暴力對待別人,或心理變得敏感自卑。即使孩子當下聽了,時間長了,隨著年齡的長大,孩子會反抗,甚者報復父母這種行為。
那麼我們改怎麼做呢,心理學家提出了7個可以替代懲罰的教育方法,他們分別是第一請孩子幫忙;第二,對孩子的行為表達反對;第三,說出希望孩子做到什麼;第四,告訴孩子該如何彌補失誤;第五給孩子選擇;第六採取行動,讓孩子來承受自然的後果;第七,帶著孩子一起來思考解決的方法。
舉個例子,我們會遇到孩子因為打遊戲而沒有完成作業或作業寫得很晚的時候,我們該怎麼運用這7個技巧呢?
首先你可以請孩子幫忙:對孩子說,請告訴我今天你的作業包括哪些內容,這叫請孩子幫忙,
第二,對孩子的行為表達反對,您可以說我們說好了要寫完作業才能打遊戲的。你今天先打了遊戲,還沒有寫作業,我非常的不喜歡你這麼做。
第三,說出希望孩子做到什麼, 我希望你現在放下手機,開始寫作業,並且在晚上9:00之前完成這個作業,
第四,告訴孩子他該如何彌補失誤,萬一到了晚上9點作業還是沒寫完,怎麼辦呢?爸爸媽媽就說好的時間到。請你上床睡覺了,這個時候不去嘮嘮叨叨,更不該說我來幫你寫吧,都不要,而是跟他說晚安,
第5個步驟可以給孩子選擇,那我們來想想看怎麼辦,要不然你明天早上1點起床寫作業,要不然你明天去跟學校老師說昨天作業寫不完,我再把它補齊。你覺得要選哪一個呢?這就是給孩子做選擇,
第六採取行動讓孩子承受自然後果,萬一他真的沒寫完,早上也沒起來,那麼爸爸媽媽該做的就是讓孩子承受這個自然後果,但他今天帶著沒有寫完的作業去學校,老師當然會有意見,孩子回來就知道了,如果自己不抓緊時間寫作業的話,這個結果自己是要承受的,許多父母。真不忍心讓孩子面對這樣的結果,於是父母就替孩子寫了,或催促著讓孩子寫完了,孩子也不會面對老師的懲罰了,當然接下來還會繼續拖拉寫作業這個動作
那麼最後一個方法就是帶孩子來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第2天孩子放學回來之後,爸爸媽媽就可以跟孩子坐下來聊一聊,昨天發生的事情,那麼以後要怎麼做作業不拖拉,怎麼做會更好,用這樣的方法父母就可以不用懲罰,不用打罵,而幫助孩子來改進自己不當的行為
這7點中,最核心,最實用的方法就是第6點,讓孩子承受自己一些不當的行為所產生的自然結果。通俗點講就是吃一塹長一智。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我們來舉個例子就比較容易理解,例如孩子不好好吃飯,通常爸媽會這樣說:你怎麼不吃飯呢?你再不乖乖的吃飯的話,等一下就不可以打遊戲了。或者是這週六就不帶你出去玩了,這個叫做懲罰,就是為了教訓孩子,故意把它原來該有的權利給拿走,你不這樣做我就不給你那個,你不這樣做,你以後得不到什麼,用這樣的方式呢,這個就叫做懲罰,那麼心理學家說的讓孩子承受自然後果是怎麼做呢,例如爸媽可以跟孩子說:你要專心吃飯哦,15分鐘到了,就把桌上的碗盤收起來哦!如果孩子沒有吃完他就要接下來承受這個自然後果,就是肚子會餓,你看啊,在這個做法裡頭呢,孩子不吃飯,承受的結果就是自己餓肚子。爸媽並沒有加上,跟孩子餓肚子無關的其他的懲罰,並沒有說我不讓你打遊戲,也沒有說你不可以出去玩了。
這樣既沒有打也沒有罵,這個做法就叫做讓孩子承受他的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後果,那麼為什麼心理學家認為打罵跟懲罰孩子其實是不好的呢?這是因為懲罰孩子並不起作用,反而會剝奪了孩子去反思自己錯誤行為的機會,當爸爸媽媽不管是打或者是罵或者是給一些不相關的懲罰的時候,很多父母會認為因為,我這是愛你,我這樣懲罰你,你應該就會知道,要好好的反思,以後不敢這麼做了,事實上孩子在當時想的,不是說,我做錯了,我不應該這麼做的,我現在得到教訓了。而是在想,你怎麼又這樣子對我,哎,我又不能打遊戲了啊,我星期六不能出去玩了,也就是說當爸媽使用懲罰的時候,其實是在 把孩子的注意力從關注當下發生的錯誤行為轉到對他未來的損失上了,反而就沒有機會來想,為什麼我剛剛吃飯這麼慢呢,以後我要專心的吃飯了。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培養出一個孩子,因為害怕父母打罵懲罰,被迫改變自己的行為,真正目的是培養一個孩子有理解思考的能力,並且在長大以後,可以獨立做出更好的決定的能力。
-
5 # 高山grk
回答了:眼不見為乾淨。這位小朋友基本上是四年級以下。之前讀書到校,基本上是老師教導,家長眼見少,老師的教育沒有捱揍一說。家長嘛,一點不順眼,或迴應不及時,都可以是揍的因素,可見這兩個月真的頂上去年一年了。換一個方法,請教老師,來個學習,變!謝邀!
-
6 # 小頭爸爸說教
打孩子是最無效的教育方式。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出現叛逆心理,會覺得家鄉的話不管用,對家長的做法不認可,如果用武力來解決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還會拉大與孩子之間的距離,甚至會出現更加嚴重的後果。
想要解決孩子不聽話的問題,建議從下面幾個方面做出嘗試。
1、增加和孩子的交流。平時要多關注孩子,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生活學習的狀況,知道孩子的一些問題,利用一些閒暇時間和孩子展開心靈的溝通。比如,孩子成績不好,我們應該先去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的情況,找到問題所在,然後再有的放矢,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繼而解決問題。
2、多與孩子進行互動。不要一味地以學習為主,更多地在生活中互動。春天來了,春風和煦,一起給孩子到郊外踏青,感受一下大自然。同看一本書,看完後說說各自的感受;與孩子一起追劇,談談主演的演技怎樣等等,這些都是可以緩解與孩子的對立關係的。
3、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不要總是一副頤指氣使的樣子,不要總是覺得我是大人,你是孩子,你就得聽我的,更不我總拿自己的經歷來對孩子進行說教。學會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孩子,你希望父母是什麼態度對待你。
4、身體力行、率先垂範。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就得先努力成為這樣的人;你想讓孩子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標,那麼,你看看自己能不能達到。你總是要求孩子不玩手機,不玩遊戲,要去寫作業,要去看書學習,可是,當孩子學習的時候,你在那玩手機打遊戲,你覺得孩子心裡怎麼想?憑什麼你可以玩手機,我就必須寫作業?孩子肯定會有這樣的想法。你要求孩子多看書,而孩子在看書的時候你卻在刷抖音,你覺得孩子會有心看書嗎?
總之,子女的教育是一部深奧的學問,需要每一位做父母能夠站在孩子的立場來考慮,能夠用平等的方式去交流,能夠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只有這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才能少犯錯,更加健康茁壯。
-
7 # 雲海慧智
疫情的特殊時期和孩子一起的時間就會很多,自然會看見一些孩子身上一些不盡父母意的地方!無論是什麼樣的事情出現,打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們想一想,我們透過打罵孩子有達到你想要的效果了嗎?我相信一定是表面現象對嗎?
打罵只會對孩子產生傷害,內心更加不會理解父母的痛苦!當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的時候或者孩子內在不能深層次理解父母的苦心時,只能是加劇孩子的叛逆!
1.我們更應該調控自己的情緒,用溝通的方式解決
2.父母的要求孩子不一定會接受和理解,他們只會做自已願意的,所以要引導孩子規劃自己的時間
3.孩子完成自己的事情就更加容易接受
4.父母與孩子更應該溝通情感和愛的態度,而不是每次都關注的只是孩子的學習或做的不對的地方
5多關注孩子的成長和孩子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6.按照孩子的天賦去教育,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成長規律
7.孩子是誰愛成為誰更重要
8.放下嘮叨,多聽少說,鼓勵孩子自己規劃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幫助!
-
8 # 功成方悅
首先,先說一下,孩子到底可不可以打,我的答案是可以打,但是打孩子絕對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能輕易打,人人都是平等的,你打人家之前得想想你憑什麼打人家。如果孩子犯了重大的錯誤,是他主觀意識上的錯誤的時候,我們要嚴厲告訴他,這是絕對不允許的一個警告。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不要打孩子,我經常跟家長們反覆強調,要允許孩子犯錯誤,不是犯了錯誤就要打的。我兒子小的時候,我經常告訴他,如果你在外面闖禍了,一定要告訴我,沒有人不會犯錯誤,但是咱們要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
假如這些天孩子在家網上學習,孩子沒有好好聽課,不好好寫作業,那麼,你跟他了解具體情況了嗎?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聽?瞭解完情況了,你還是怎麼說他也不聽,所以你就生氣打了他,這個也談不上特別不對或者對,關鍵是當時你打他的心態,打他是不是你家的一個常態?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作為家長,你能讓孩子達到一種怎麼說也不聽的地步,你得想想是怎麼造成的?從你描述來講,你就用了一種教育方式,打,別說打孩子不是一種教育方式,即使是,你用了這麼多年不管用,你就不想想要換個思路,換個方法?
家長總責怪孩子學習不動腦子,那作為家長,這麼重要的角色,這麼重要的事情,我們難道不更應該動腦子的嗎?
其實現在聽網課,對於一個初二以下的孩子來講,普遍都會有管不住自己的情況,我想這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你想一個孩子,你讓他一直拿著手機,只聽課,飄過來一個訊息或者一個新聞或者對他想玩的遊戲,他一點都沒有念頭,那是不可能的。咱們自己捫心自問一下,我們是不是也有拿著手機不知不覺過了一個小時什麼也沒幹的情況?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怎麼跟孩子說,這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會帶著半責怪半友好的口氣跟他說,臭小子,咱得管好自己啊,不然挺好個小孩兒讓手機給廢了,怪可惜的哦。如果下次,我又發現了他在玩手機,我會跟兒子說,看來咱們倆得互相監督著點了,其實任何人拿著手機,真的不可能做到不玩,我看這樣得了,咱倆互相監督著點,咱們換用電腦上課,上面不下載無關上課的任何軟體,手機上課和寫作業的時候我先保管,我還要時不時來監督一下的哦,你也可以監督我,其實媽媽有時候也會不知不覺玩手機耽誤正事。如果特別想玩手機,咱們不上課的時候玩會沒關係。我特別贊成易中天老師的一個觀點,家長不要把自己當成導師,我們人人都是平等的,我們不要老是教育他,教育他,講道理,講付出,講不容易,他會很煩的,所以他會不聽。前幾天,有一個學生的家長跟我反應這個問題,孩子總是管不住自己玩手機,我就是這麼跟那個學生談的,我給他打完電話後,孩子主動找他的媽媽,說可以給我卸掉這些軟體,並且可以時不時監督我。
打孩子是沒有好的效果的,只會有兩個結果,第一,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懦弱,第二,有可能是另外一個方面,孩子會產生強烈的報復心理,越來越不聽你話,你打死我,我都不帶動一下的。這些,也許會影響他們一生。
所以教育孩子,我們要花心思,當我們給了孩子足夠的理解,信任,欣賞,幫助,家庭溫暖,那麼孩子一般是沒有問題的。
-
9 # 晴朗說生活
孩子捱揍說明你的孩子可能不大,因為基本上初中以上的孩子你再想打他已經很難了,如果是在小學階段,那麼這個時候就可能真的解決不了實際的問題。其實孩子待在家裡面可能表現不如在學校好,而且現在又在上網課,家長跟著著急上火很難免。
那這個時候如何才能夠讓孩子和家長之間避免過多的衝突呢?
1、明確底線要做的,必須完成的,提前跟孩子說好,而其他可做可不做的,那就選擇不做,跟孩子講清楚標準在哪裡,然後再去看著他執行,先完成再看品質,不能說又好又完成的快,那這個時候可能很難,所以要慢慢來。
2、如果你的孩子在上學的時候,就不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作業也沒有及時完成過的話,那麼這個時候你就不要要求他像別的孩子一樣,能夠在家裡面很好的完成,以前完不成現在不可能完成。
3、適當降低自己對孩子的目標,當然這個目標不要跟孩子說,但自己要適當的降低,減緩自己焦慮的情緒。
4、利用假期重新梳理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讓好的關係成為引導孩子的基礎。
-
10 # Caoxiaojun
對於這個問題,應該從家長身上找原因,理由如下:
一、孩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這個老師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簡單粗暴的對待孩子
二、家長要做好表率,陪同孩子學習,讓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做到,孩子的模仿性比較強,家長的言行對孩子都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我們家長都必須時時處處充滿正能量。
三、將心比心,我們要站到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當然了,並不是說孩子的不好做法,家長也要去順從,對於孩子不好的毛病,我們要心平氣和的去予以解決。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比如孩子愛打遊戲,我們不要急於求成,可以陪同孩子打上幾分鐘,制定好作息時間表,讓孩子按照時間表來學習與生活,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兒,我們家長和孩子一起來把握,逐步養成好的習慣。
四、經常和孩子進行互動,增加孩子的生活樂趣,增強親子能力。比如和孩子們一起做與學習有關的遊戲,講故事,猜謎語等。
總之,揍揍揍,揍出逆反心理。和和和,和出融洽氛圍。
回覆列表
1- 孩子永遠是孩子,愛玩不愛學是他們的天性,要用例項耐心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習慣!
2-要做孩子的榜樣,和孩子一塊學習,比賽誰掌握的快!比如背誦古文,英語課文等等!
3-鼓勵永遠比懲罰的力量大!比如這個學期學生成績提高了,可以答應和孩子一塊出去旅遊度假等等!
4-鼓勵的方式很多,你可以觀察耍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