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佐領大人

    明治維新和戊戌變法沒什麼可比的,我們晚了一步,明治維新前資本主義處於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到戊戌變法資本主義都資金壟斷市場了,而且迫切需要擴大海外市場,日本改革前,改革派力量已經得到發展壯大,而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力量軟弱,日本封建力量相對薄弱,而中國專制統治力量異常強大。而且明治維新是在舊政權被推翻,新政權建立後釋出了一系列措施,並得到貫徹;而中國變法者手中無實權,也沒有觸動封建統治的基礎。

  • 2 # ClodMountain

    清朝有洋務運動,日本有明治維新。甲午一戰,成敗利鈍,令人唏噓不已。高曉松老師在他的《曉說》中曾經分析用了“國運”進行了大趨勢的分析。清朝面臨的是“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的江河日下。而日本卻是蒸蒸日上的國運。

    我個人想過一點原因,是一點小見識,分享給大家~近代一來民族國家興起,而中國自夏商以後一直是家天下的概念。國家意識淡薄,朝廷即是國家。統治者面臨民族興亡之時,首先想到的是維護自己的統治,其次才是國家。於是就有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諸國之歡心。”的悲哀。追求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首先是維護清王朝的統治免受外辱。而日本由於島國的地理因素,歷史上除了蒙古兩次進攻,很少收到外敵入侵。內部民族成分單一,除了北海道一小部分蝦夷族外,絕大部分都是單一的和族。天皇制自確立以來,一直在名義上是日本的統治者和守護者。倒幕運動之後,維新派掌權,國家自上而下要透過改革實現“開萬里波濤,布皇威於世界”的自強運動。雖然日本在嚴格意義上也不是一個近代民族國家,但是單一的民族和萬世一系的天皇制讓日本人上至天皇中有維新派下至平民能團結一致努力求變。中國自古就有“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的觀念。統治階層要求人民服從命令和統治。被統治的人民只要生濟有著很少過問政治和國事。洋務運動是統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沒有廣泛的人民共識和支援,曲高而和寡。

    日本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者。透過大化革新,學習唐朝,把日本從一個蠻荒島國建設成一個封建國家。自黑船事件之後,日本能迅速的做出改變,學習西方,脫亞入歐。而中國洋務運動則認為自己的文化無需變革,只是器物不如人,所以要中體西用。高下立判。

    日本為明治維新可以說做到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為此不惜透過西南戰爭擊敗了曾經支援倒幕運動的三傑之一西鄉隆盛為代表的舊武士集團。甲午戰前為了增強海軍實力上至天皇節省宮廷開支下至普通民女南洋賣春。上下一心建設海軍。清朝統治者卻使用守舊派給洋務派掣肘的政治平衡術來防止洋務派做大,威脅其統治。以至於北洋海軍自成軍後竟然十年間未曾更新船寮。

    中國是一個海陸複合型國家,有清以來陸上最大的敵人是沙俄,鴉片戰爭後又同時面對了來自海上的入侵。沙俄入侵新疆支援阿古柏叛軍引發了清庭“塞防”於“海防”之爭。最後左宗棠收復新疆,平定叛亂。也極大的消耗了清朝的財政。這也是北洋海軍後期更新滯後的重要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就要霜降了,在這個季節中,你覺得可以在農村的小菜園裡種什麼菜?有哪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