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什麼時候長牙?一般情況下,寶寶在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但這只是一個大概的範圍,畢竟寶寶的生長髮育有早有晚,爸爸媽媽們也不必太擔憂。如果寶寶長牙確實過晚,那麼可能是由這五種原因所導致。
牙齒萌出的早與晚,是衡量寶寶生長髮育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情況下,寶寶在半歲左右萌出第一顆乳牙,2歲半左右萌出全部乳牙,共20顆乳牙。乳牙的萌出遵循一定的時間,又按一定的順序,最先萌出的是下中切牙,並且是一對;然後是上中切牙、側切牙、磨牙等。由於個體差異,以及嬰兒營養狀況和母親營養狀況的不同,乳牙萌出時間有的早,有的晚。寶寶出牙晚原因是多方面的哦!寶寶出牙期間媽媽又該怎樣給寶寶周全護理?
寶寶牙癢癢 出牙晚原因多方面1.出牙晚應綜合遺傳和發育等多因素
兒科專家根據臨床經驗指出,出牙早的寶寶4個月大就長牙齒了,晚的要到10個月才長。早晚差別在半年左右,在這其間出牙都算正常,而且這期間出牙的早晚跟是否缺鈣的關係不大,更多應該從遺傳和發育狀況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家長不必過分緊張,也不需要忙著給寶寶補鈣。如果寶寶營養補充全面,生長髮育的狀況良好,而且沒有受到疾病的影響,寶寶出牙的早晚應該是受家族遺傳影響,也許父母小時候有類似情形。
但是也要提醒各位父母,如果寶寶超過一歲仍未見第一顆乳牙萌出,或者出牙順序不對,再或超過3歲牙尚未全部萌出,就需要去正規醫院口腔專科查詢一下原因,排除是否有“無牙畸形”等疾病。另外,寶寶的乳牙一般都是成對萌出,也有個別會一顆一顆地長。如果本應成對萌出的牙齒一顆長出後,另外一顆卻遲遲長不出來,家長也最好帶寶寶去檢查一下。
2.秋冬季節出生的寶寶易出牙遲
秋冬季出生的寶寶,因為天氣較冷,家長很少帶其到戶外活動,日曬少了,很容易導致體內維生素D缺乏,引發佝僂病,從而令長牙遲緩。對於這樣的寶寶,兒科專家通常建議家長適當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防止佝僂病的發生。佝僂病的缺鈣雖可影響寶寶的出牙時間,但是這種程度的佝僂病同時還會伴有方顱、肋骨串珠、雞胸、O型腿或X型腿等嚴重症狀。
3.母親妊娠期鈣攝入量不足
母親妊娠期如果鈣的攝入量不足會影響胎兒乳牙、恆牙的鈣化和骨骼的發育,寶寶出生後易出現佝僂病。因此妊娠全過程都需要補鈣,尤其孕晚期的需求量會明顯增加。因為一方面母體鈣的儲存增加,另一方面胎兒的牙齒和骨骼的鈣化加速。胎兒體內鈣的一半以上是在懷孕的最後兩個月儲存。
4.新增輔食過晚
寶寶生長髮育到一定階段,光靠母乳和奶粉已不能滿足其營養,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給寶寶新增輔食,讓其得到足夠的營養,這樣才能確保牙齒的正常萌出。正確新增輔食可以為寶寶牙齒萌發提供必要的營養,同時還可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促進口腔內血液迴圈,加快牙齒的發育。新增輔食要按照由軟到硬、由細到粗的順序。
4-6個月時,寶寶的輔食應以泥糊狀食物為主,鍛鍊孩子吞嚥、舌頭前後移動的能力。食物從稀糊狀過渡到稠糊狀。如米糊、蛋黃糊、土豆泥糊等。
7-9個月時,可為寶寶新增一些比較軟的食物,鍛鍊他的舌頭上下活動,能用舌頭和上顎碾碎食物的能力。如菜末面片湯、爛面、蘋果泥、鮮蝦麥片粥等。
10-12個月時,可為寶寶選擇一些能用牙床磨碎的食物,讓寶寶練習舌頭左右活動,能用牙床咀嚼食物的能力。如饅頭片、麵包片、乳酪、豆腐、小餛飩、水果沙拉、蘋果片等。
5.系統性疾病或外傷也會影響出牙
唐氏症、腦下垂體分泌異常、外胚層發育不全症候群等,都有可能造成寶寶長牙的速度有所差異,必須透過抽血檢查才能確定真正的病因。
如果寶寶嘴部受到過外力撞擊,與牙齒相連的韌帶可能會壞死,而以新生骨頭取代(骨沾黏),從外觀看來只是某顆牙齒生長較慢,乳牙出現高低不一的情況,實際上卻會影響到恆牙的萌發。如果寶寶乳牙提早喪失,牙齦表面便會生成結締組織,一旦恆牙此時還未充分成長,就會受到壓迫而導致恆牙出牙較慢。另外,一些藥物服用會讓寶寶牙齦增厚,牙齒不易冒出,讓父母產生長牙較慢的誤解。
寶寶出牙期間護理小提醒出牙晚別盲目補鈣請輸入標題
有些父母見到自己的寶寶10個月還沒出牙,就認為孩子缺鈣,急忙增加魚肝油和鈣粉,甚至注射鈣劑。殊不知這樣做可能害了寶寶。盲目補鈣結果可能會讓寶寶身體出現浮腫、多汗、厭食、噁心、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狀,嚴重的還容易引起高鈣尿症,同時寶寶補鈣過量還可能限制大腦發育,並影響生長髮育。血鈣濃度過高,鈣如果沉積在眼角膜周邊將影響視力,沉積在心臟瓣膜上將影響心臟功能,沉積在血管壁上將加重血管硬化。
因此,如果寶寶長到10個月還沒出牙,父母不必過分焦急,千萬不要濫用補鈣品。只要注意餵養,合理而及時地新增各種輔助食品,讓寶寶多參加戶外活動,多曬曬太陽,如果等到一歲乳牙還未出來再去諮詢醫生也不遲。
2.出牙期間不主張使用安撫奶嘴
有些家長經常給寶寶用安撫奶嘴,導致寶寶對安撫奶嘴的“過度迷戀”,總是不離嘴,這樣就要小心影響牙齒髮育了。長期使用安撫奶嘴不但會導致寶寶牙齒長得不整齊,還有可能會導致頜骨畸形。
還有些寶寶經常啃手指、咬嘴唇、吐舌頭,這些習慣也會影響牙齒髮育,家長一旦發現寶寶有這些小動作時,儘量轉移其注意力,避免其養成習慣。
3.寶寶長牙有預兆
咬東西:乳牙萌出時,寶寶喜歡咬東西,如哺乳時咬奶頭或將手指放入口內等。這時可給寶寶一個能咬的玩具玩,以便刺激牙齦,使牙齒穿透齦黏膜順利萌出。
流口水:牙齒萌出時刺激三叉神經,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於寶寶還沒有吞嚥大量唾液的習慣,口腔又淺,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謂的“生理性流涎”。這種現象一般隨年齡增長而自然消失。
發燒、拉肚子:少數寶寶在長牙時會出現發燒和拉肚子等異常現象,家長應該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對症下藥。
通常寶寶在4-6個月左右就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了,如果到了8、9個月還沒長牙,一些家長就開始著急了,不是抱著孩子到醫院求助,就是擅自給寶寶吃鈣片或魚肝油。父母的這種焦慮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遲遲還不長牙,就一定是缺鈣了嗎?
哪些因為會影響寶寶出牙?
專家表示,先天性無牙是極其罕見的,一般認為,超過12個月乳牙仍未萌出者為出牙延遲。那麼,影響寶寶出牙早晚因素都有哪些呢?
因素1:遺傳因素
出牙的早晚跟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係,父母小時候出牙比較晚的,他們孩子出牙的時間也會相對比較晚一些。除此之外,還有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在出牙的時間上也是會有所差別的,男孩子長牙的時間一般比女孩子會稍晚一些。
因素2:營養因素
健康的牙齒與蛋白質、鈣、磷、氟、維生素等營養素密切相關。蛋白質攝入不足時,可造成牙齒萌出時間延遲,充足的鈣磷氟有助於寶寶牙齒的鈣化,充足的維生素不僅是孩子全身發育的所需,對牙齒的發育也極為重要。
當寶寶飲食不均衡,體內缺少這些營養素時,也可造成寶寶出牙較晚。另外,嚴重營養不良的孩子,他們的生長髮育較慢,同樣出牙也會出得晚一些。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寶寶平時的均衡飲食,補充豐富的營養素,以保證寶寶乳牙的正常生長。
因素3:新增輔食的情況
在寶寶4個月之後,其實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開始新增輔食了。但有的爸爸媽媽覺得寶寶太小,不敢給寶寶嘗試奶以外的食物,殊不知,這樣有可能會使得牙齦缺乏有效的刺激而最終影響到寶寶牙齒的萌出。
因此,當寶寶長到4個月之後,爸爸媽媽就可以開始給寶寶新增輔食了。剛開始新增輔食時,應首選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營養米粉,後期可慢慢開始新增蔬菜、水果泥,如土豆泥、蘋果泥等。
當寶寶長到6-7個月大的時候,唾液中的澱粉酶功能已基本趨於完善,這時就可以開始給寶寶吃一些磨牙餅乾等澱粉類食物。
剛開始時,寶寶可能只是用唾液把食物泡軟,等食物變成泥狀時再嚥下去,慢慢地,寶寶就會學著用牙齦將食物磨碎,並慢慢學會咀嚼的東西,而這些動作能促進寶寶頜骨和牙床的發育,還有利於乳牙萌出。
因素4:疾病的因素
當寶寶患有佝僂病或甲狀腺功能低下時,也可造成其遲遲不出牙。因此,如果寶寶超過1週歲還沒萌出第一顆牙齒時,也需要考慮是否為佝僂病或內分泌因素所致。但出牙晚是否是由疾病因素所致,需要交給專業的醫生去判斷。
總之,造成寶寶出牙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長在見到寶寶遲遲不出牙時,不能憑感覺就認為是缺鈣而擅自給寶寶補鈣或吃魚肝油,而是建議交給專業的醫生去判斷,並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予糾正,以真正達到改善出牙的目的。
寶寶長牙順序
寶寶牙齒萌出時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有的寶寶牙齒萌出早、有的寶寶則偏晚,但只要在個體差異的範圍內,都是正常的。一般來說,寶寶長牙先後順序都遵循一定規律,左右牙齒對稱發育,寶寶長牙順序具體如下:
1、中切牙:下頜2顆( 6個月);上頜 2顆(7個半月)。
2、側切牙:下頜2顆(7個月);上頜2顆 (9個月)。
3、第一乳磨牙:下頜2顆(12個月);上頜2顆(14個月)。
4、犬牙:下頜2顆(16個月);上頜2顆(18個月)。
5、第二乳磨牙:下頜2顆(20個月);上頜2顆(2歲)。
有個別寶寶牙齒萌出順序不對,但最終並不影響牙齒的排列,無需處理。
寶寶乳牙的萌出遵循著這樣一個生理規律:一定時間萌出、一定順序長出、左右牙齒對稱發育。通常來說,寶寶小乳牙是在6-7個月時開始萌出。可有的寶寶會在出生後4個月就長出小乳牙,有的寶寶則晚到出生後10個月,甚至一年。
寶寶長牙清潔注意事項
要讓寶寶擁有一口好牙,就必須從0歲開始幫寶寶養成清潔口腔的好習慣。從寶寶出生後開始喝奶起,最好堅持每次喝完奶都給寶寶清潔口腔,以紗布清洗或給寶寶用清水漱口均可。即便未新增輔食的寶寶對清潔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潔一次。
1、寶寶長牙時
當寶寶正在長牙時,牙床、牙齦和牙肉都非常脆弱,如果又有奶垢或食物殘渣停留在上面,則會讓原本輕微發炎的牙齦狀況更加嚴重。因此,一定要注意正在長牙部位的牙齒清潔,但力道不宜過強,以免弄痛成長中的牙齒。
2、寶寶長牙後
出來的牙齒要使用兒童專用的軟質牙刷來刷,而整個口腔仍可用紗布或毛巾蘸清水來清潔。如果此時寶寶能夠用手握東西,則可以讓寶寶學習刷牙。
寶寶長牙的症狀
長牙期間寶寶是會有一些異常表現,不同的寶寶表現也不同,總體來說寶寶長牙的症狀主要有以下九個方面:
1、疼痛:寶寶可能表現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跡象。
2、暴躁:牙齒帶來的不適會讓寶寶脾氣暴躁和愛哭鬧,在出牙前一兩天尤其明顯。
3、臉頰發紅:媽媽可能留意到寶寶的臉頰上出現了紅色的斑點。
4、流口水:出牙時產生的過多唾液會讓寶寶經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東西:把任何東西放到寶寶嘴巴附近,他可能會出現以上動作。
6、牙齦腫脹:檢查一下寶寶的嘴巴,看看牙齦上是否有點紅腫或腫脹。
7、睡不安穩:寶寶可能會在半夜醒來,並且看起來煩躁不安,儘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穩。
8、體溫升高:出牙能使體溫稍稍升高,所以寶寶可能會覺得比平時熱一點。
9、屁股疼痛:雖然我們還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媽媽已經注意到,寶寶出牙時更容易患上尿布疹,並且可能大便會過稀。
寶寶長牙期間護理要點
2、要正確並有選擇地使用牙膠等磨牙工具,過多地使用牙膠對寶寶沒有好處。
3、寶寶長牙不會引起發燒。有的寶寶會在長牙時發燒,如果媽媽發現寶寶長牙發燒,應該帶寶寶去看醫生,檢查後對症治療。
4、母乳餵養對寶寶的牙齒髮育是有利的。
5、寶寶6個月大時就可以使用水杯,1歲時就別再給寶寶用奶瓶了。這些有利於寶寶的牙齒髮育。
6、在兩餐飯之間只要新增些水或普通純牛奶即可,不要讓寶寶喝果汁或其他飲料,因為裡面存在大量的糖,容易誘發齲齒。如果媽媽想給寶寶喝些果汁或加了甜味劑的牛奶,可以直接讓寶寶在用餐時飲用。
7、寶寶出第一顆牙時,媽媽就應該幫寶寶刷牙了,一天兩次。最重要的一次是在晚上就寢前。要用輕柔的嬰兒牙刷,擠上少量的牙膏,輕輕地幫他刷牙。
“我今天發現我家寶寶長牙齒了耶”,
“真的嗎?你家寶寶才六個月就長牙了啊!你看我家寶寶怎麼弄的,都十個月了還沒長牙的跡象呢!都愁死我啦!”
“對哦,你家寶寶怎麼還沒出牙呢?”
······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經常聽到呀?
沒錯,寶寶長牙齒不是都規定那個時間段出就那個時間段出得。有的寶寶出生就有兩顆牙呢!這是正常的現象。
寶寶出牙晚,有以下幾種可能原因:
先天遺傳
寶寶出牙較慢的主要原因來自遺傳,包括家庭病史、種族等,甚至連性別也會有所差異。
根據多數研究報告來看,女孩的長牙時間會比男孩早一些。
後天環境
後天環境也可能間接造成長牙緩慢。
就拿早產兒來說,他的長牙時間就必須先扣除早產時間,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比較準確。
如果是胎齡30周就出生的早產兒,那麼長出第一顆乳牙的時間就必須延後10周通常是出生後6~8個月時。
另外,凡是出生體重較輕的嬰兒,也很可能出現長牙較慢的問題。
系統性疾病
如唐氏症、21-三體綜合徵、腦下垂體分泌異常、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疾病,都有可能造成寶寶出牙的速度有所差異。
藥物的作用
有時寶寶所服用的藥物會讓牙齦增厚,牙齒不易冒出,也會讓父母們產生出牙較慢的誤解。
寶寶出牙晚怎麼辦?
首先要明確的是:只要寶寶身體健康活潑,沒發現有其他現象。6個月到1歲之間,出牙都是正常的。
八九個月的時候沒出牙的家長,切記不要著急,不要自認為孩子是缺鈣導致的牙長不出來,更不要私自給寶寶新增鈣營養品,會影響寶寶的正常身體成長,給寶寶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當確診寶寶是因為缺鈣導致的出牙晚,我們要及時適當補鈣。這時爸媽千萬別想著是藥三分毒我們在等等,這樣會害了寶寶的。
假如出牙晚是乳牙肥厚惹起,可透過手術來協助乳牙萌出。若是全身性疾病惹起的乳牙萌出過晚,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推進乳牙的萌出。
寶寶出牙早晚一般都和寶寶身體原因有關,體質好的寶寶 ,相對應的脾胃功能也會好,就更能夠吸收牙齒髮育所要求的各種營養成分。媽媽們要合理餵養寶寶哦。
你家寶寶出牙遲嗎?當寶寶13個月時還沒出牙,建議帶寶寶去牙科看下醫生,這樣寶媽們就會更放心些啦。
寶寶什麼時候長牙?一般情況下,寶寶在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但這只是一個大概的範圍,畢竟寶寶的生長髮育有早有晚,爸爸媽媽們也不必太擔憂。如果寶寶長牙確實過晚,那麼可能是由這五種原因所導致。
牙齒萌出的早與晚,是衡量寶寶生長髮育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情況下,寶寶在半歲左右萌出第一顆乳牙,2歲半左右萌出全部乳牙,共20顆乳牙。乳牙的萌出遵循一定的時間,又按一定的順序,最先萌出的是下中切牙,並且是一對;然後是上中切牙、側切牙、磨牙等。由於個體差異,以及嬰兒營養狀況和母親營養狀況的不同,乳牙萌出時間有的早,有的晚。寶寶出牙晚原因是多方面的哦!寶寶出牙期間媽媽又該怎樣給寶寶周全護理?
寶寶牙癢癢 出牙晚原因多方面1.出牙晚應綜合遺傳和發育等多因素
兒科專家根據臨床經驗指出,出牙早的寶寶4個月大就長牙齒了,晚的要到10個月才長。早晚差別在半年左右,在這其間出牙都算正常,而且這期間出牙的早晚跟是否缺鈣的關係不大,更多應該從遺傳和發育狀況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家長不必過分緊張,也不需要忙著給寶寶補鈣。如果寶寶營養補充全面,生長髮育的狀況良好,而且沒有受到疾病的影響,寶寶出牙的早晚應該是受家族遺傳影響,也許父母小時候有類似情形。
但是也要提醒各位父母,如果寶寶超過一歲仍未見第一顆乳牙萌出,或者出牙順序不對,再或超過3歲牙尚未全部萌出,就需要去正規醫院口腔專科查詢一下原因,排除是否有“無牙畸形”等疾病。另外,寶寶的乳牙一般都是成對萌出,也有個別會一顆一顆地長。如果本應成對萌出的牙齒一顆長出後,另外一顆卻遲遲長不出來,家長也最好帶寶寶去檢查一下。
2.秋冬季節出生的寶寶易出牙遲
秋冬季出生的寶寶,因為天氣較冷,家長很少帶其到戶外活動,日曬少了,很容易導致體內維生素D缺乏,引發佝僂病,從而令長牙遲緩。對於這樣的寶寶,兒科專家通常建議家長適當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防止佝僂病的發生。佝僂病的缺鈣雖可影響寶寶的出牙時間,但是這種程度的佝僂病同時還會伴有方顱、肋骨串珠、雞胸、O型腿或X型腿等嚴重症狀。
3.母親妊娠期鈣攝入量不足
母親妊娠期如果鈣的攝入量不足會影響胎兒乳牙、恆牙的鈣化和骨骼的發育,寶寶出生後易出現佝僂病。因此妊娠全過程都需要補鈣,尤其孕晚期的需求量會明顯增加。因為一方面母體鈣的儲存增加,另一方面胎兒的牙齒和骨骼的鈣化加速。胎兒體內鈣的一半以上是在懷孕的最後兩個月儲存。
4.新增輔食過晚
寶寶生長髮育到一定階段,光靠母乳和奶粉已不能滿足其營養,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給寶寶新增輔食,讓其得到足夠的營養,這樣才能確保牙齒的正常萌出。正確新增輔食可以為寶寶牙齒萌發提供必要的營養,同時還可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促進口腔內血液迴圈,加快牙齒的發育。新增輔食要按照由軟到硬、由細到粗的順序。
4-6個月時,寶寶的輔食應以泥糊狀食物為主,鍛鍊孩子吞嚥、舌頭前後移動的能力。食物從稀糊狀過渡到稠糊狀。如米糊、蛋黃糊、土豆泥糊等。
7-9個月時,可為寶寶新增一些比較軟的食物,鍛鍊他的舌頭上下活動,能用舌頭和上顎碾碎食物的能力。如菜末面片湯、爛面、蘋果泥、鮮蝦麥片粥等。
10-12個月時,可為寶寶選擇一些能用牙床磨碎的食物,讓寶寶練習舌頭左右活動,能用牙床咀嚼食物的能力。如饅頭片、麵包片、乳酪、豆腐、小餛飩、水果沙拉、蘋果片等。
5.系統性疾病或外傷也會影響出牙
唐氏症、腦下垂體分泌異常、外胚層發育不全症候群等,都有可能造成寶寶長牙的速度有所差異,必須透過抽血檢查才能確定真正的病因。
如果寶寶嘴部受到過外力撞擊,與牙齒相連的韌帶可能會壞死,而以新生骨頭取代(骨沾黏),從外觀看來只是某顆牙齒生長較慢,乳牙出現高低不一的情況,實際上卻會影響到恆牙的萌發。如果寶寶乳牙提早喪失,牙齦表面便會生成結締組織,一旦恆牙此時還未充分成長,就會受到壓迫而導致恆牙出牙較慢。另外,一些藥物服用會讓寶寶牙齦增厚,牙齒不易冒出,讓父母產生長牙較慢的誤解。
寶寶出牙期間護理小提醒出牙晚別盲目補鈣請輸入標題
有些父母見到自己的寶寶10個月還沒出牙,就認為孩子缺鈣,急忙增加魚肝油和鈣粉,甚至注射鈣劑。殊不知這樣做可能害了寶寶。盲目補鈣結果可能會讓寶寶身體出現浮腫、多汗、厭食、噁心、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狀,嚴重的還容易引起高鈣尿症,同時寶寶補鈣過量還可能限制大腦發育,並影響生長髮育。血鈣濃度過高,鈣如果沉積在眼角膜周邊將影響視力,沉積在心臟瓣膜上將影響心臟功能,沉積在血管壁上將加重血管硬化。
因此,如果寶寶長到10個月還沒出牙,父母不必過分焦急,千萬不要濫用補鈣品。只要注意餵養,合理而及時地新增各種輔助食品,讓寶寶多參加戶外活動,多曬曬太陽,如果等到一歲乳牙還未出來再去諮詢醫生也不遲。
2.出牙期間不主張使用安撫奶嘴
有些家長經常給寶寶用安撫奶嘴,導致寶寶對安撫奶嘴的“過度迷戀”,總是不離嘴,這樣就要小心影響牙齒髮育了。長期使用安撫奶嘴不但會導致寶寶牙齒長得不整齊,還有可能會導致頜骨畸形。
還有些寶寶經常啃手指、咬嘴唇、吐舌頭,這些習慣也會影響牙齒髮育,家長一旦發現寶寶有這些小動作時,儘量轉移其注意力,避免其養成習慣。
3.寶寶長牙有預兆
咬東西:乳牙萌出時,寶寶喜歡咬東西,如哺乳時咬奶頭或將手指放入口內等。這時可給寶寶一個能咬的玩具玩,以便刺激牙齦,使牙齒穿透齦黏膜順利萌出。
流口水:牙齒萌出時刺激三叉神經,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於寶寶還沒有吞嚥大量唾液的習慣,口腔又淺,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謂的“生理性流涎”。這種現象一般隨年齡增長而自然消失。
發燒、拉肚子:少數寶寶在長牙時會出現發燒和拉肚子等異常現象,家長應該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對症下藥。
通常寶寶在4-6個月左右就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了,如果到了8、9個月還沒長牙,一些家長就開始著急了,不是抱著孩子到醫院求助,就是擅自給寶寶吃鈣片或魚肝油。父母的這種焦慮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遲遲還不長牙,就一定是缺鈣了嗎?
哪些因為會影響寶寶出牙?
專家表示,先天性無牙是極其罕見的,一般認為,超過12個月乳牙仍未萌出者為出牙延遲。那麼,影響寶寶出牙早晚因素都有哪些呢?
因素1:遺傳因素
出牙的早晚跟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係,父母小時候出牙比較晚的,他們孩子出牙的時間也會相對比較晚一些。除此之外,還有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在出牙的時間上也是會有所差別的,男孩子長牙的時間一般比女孩子會稍晚一些。
因素2:營養因素
健康的牙齒與蛋白質、鈣、磷、氟、維生素等營養素密切相關。蛋白質攝入不足時,可造成牙齒萌出時間延遲,充足的鈣磷氟有助於寶寶牙齒的鈣化,充足的維生素不僅是孩子全身發育的所需,對牙齒的發育也極為重要。
當寶寶飲食不均衡,體內缺少這些營養素時,也可造成寶寶出牙較晚。另外,嚴重營養不良的孩子,他們的生長髮育較慢,同樣出牙也會出得晚一些。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寶寶平時的均衡飲食,補充豐富的營養素,以保證寶寶乳牙的正常生長。
因素3:新增輔食的情況
在寶寶4個月之後,其實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開始新增輔食了。但有的爸爸媽媽覺得寶寶太小,不敢給寶寶嘗試奶以外的食物,殊不知,這樣有可能會使得牙齦缺乏有效的刺激而最終影響到寶寶牙齒的萌出。
因此,當寶寶長到4個月之後,爸爸媽媽就可以開始給寶寶新增輔食了。剛開始新增輔食時,應首選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營養米粉,後期可慢慢開始新增蔬菜、水果泥,如土豆泥、蘋果泥等。
當寶寶長到6-7個月大的時候,唾液中的澱粉酶功能已基本趨於完善,這時就可以開始給寶寶吃一些磨牙餅乾等澱粉類食物。
剛開始時,寶寶可能只是用唾液把食物泡軟,等食物變成泥狀時再嚥下去,慢慢地,寶寶就會學著用牙齦將食物磨碎,並慢慢學會咀嚼的東西,而這些動作能促進寶寶頜骨和牙床的發育,還有利於乳牙萌出。
因素4:疾病的因素
當寶寶患有佝僂病或甲狀腺功能低下時,也可造成其遲遲不出牙。因此,如果寶寶超過1週歲還沒萌出第一顆牙齒時,也需要考慮是否為佝僂病或內分泌因素所致。但出牙晚是否是由疾病因素所致,需要交給專業的醫生去判斷。
總之,造成寶寶出牙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長在見到寶寶遲遲不出牙時,不能憑感覺就認為是缺鈣而擅自給寶寶補鈣或吃魚肝油,而是建議交給專業的醫生去判斷,並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予糾正,以真正達到改善出牙的目的。
寶寶長牙順序
寶寶牙齒萌出時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有的寶寶牙齒萌出早、有的寶寶則偏晚,但只要在個體差異的範圍內,都是正常的。一般來說,寶寶長牙先後順序都遵循一定規律,左右牙齒對稱發育,寶寶長牙順序具體如下:
1、中切牙:下頜2顆( 6個月);上頜 2顆(7個半月)。
2、側切牙:下頜2顆(7個月);上頜2顆 (9個月)。
3、第一乳磨牙:下頜2顆(12個月);上頜2顆(14個月)。
4、犬牙:下頜2顆(16個月);上頜2顆(18個月)。
5、第二乳磨牙:下頜2顆(20個月);上頜2顆(2歲)。
有個別寶寶牙齒萌出順序不對,但最終並不影響牙齒的排列,無需處理。
寶寶乳牙的萌出遵循著這樣一個生理規律:一定時間萌出、一定順序長出、左右牙齒對稱發育。通常來說,寶寶小乳牙是在6-7個月時開始萌出。可有的寶寶會在出生後4個月就長出小乳牙,有的寶寶則晚到出生後10個月,甚至一年。
寶寶長牙清潔注意事項
要讓寶寶擁有一口好牙,就必須從0歲開始幫寶寶養成清潔口腔的好習慣。從寶寶出生後開始喝奶起,最好堅持每次喝完奶都給寶寶清潔口腔,以紗布清洗或給寶寶用清水漱口均可。即便未新增輔食的寶寶對清潔口腔十分抗拒,每天至少也要在晚上入睡前清潔一次。
1、寶寶長牙時
當寶寶正在長牙時,牙床、牙齦和牙肉都非常脆弱,如果又有奶垢或食物殘渣停留在上面,則會讓原本輕微發炎的牙齦狀況更加嚴重。因此,一定要注意正在長牙部位的牙齒清潔,但力道不宜過強,以免弄痛成長中的牙齒。
2、寶寶長牙後
出來的牙齒要使用兒童專用的軟質牙刷來刷,而整個口腔仍可用紗布或毛巾蘸清水來清潔。如果此時寶寶能夠用手握東西,則可以讓寶寶學習刷牙。
寶寶長牙的症狀
長牙期間寶寶是會有一些異常表現,不同的寶寶表現也不同,總體來說寶寶長牙的症狀主要有以下九個方面:
1、疼痛:寶寶可能表現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跡象。
2、暴躁:牙齒帶來的不適會讓寶寶脾氣暴躁和愛哭鬧,在出牙前一兩天尤其明顯。
3、臉頰發紅:媽媽可能留意到寶寶的臉頰上出現了紅色的斑點。
4、流口水:出牙時產生的過多唾液會讓寶寶經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東西:把任何東西放到寶寶嘴巴附近,他可能會出現以上動作。
6、牙齦腫脹:檢查一下寶寶的嘴巴,看看牙齦上是否有點紅腫或腫脹。
7、睡不安穩:寶寶可能會在半夜醒來,並且看起來煩躁不安,儘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穩。
8、體溫升高:出牙能使體溫稍稍升高,所以寶寶可能會覺得比平時熱一點。
9、屁股疼痛:雖然我們還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媽媽已經注意到,寶寶出牙時更容易患上尿布疹,並且可能大便會過稀。
寶寶長牙期間護理要點
2、要正確並有選擇地使用牙膠等磨牙工具,過多地使用牙膠對寶寶沒有好處。
3、寶寶長牙不會引起發燒。有的寶寶會在長牙時發燒,如果媽媽發現寶寶長牙發燒,應該帶寶寶去看醫生,檢查後對症治療。
4、母乳餵養對寶寶的牙齒髮育是有利的。
5、寶寶6個月大時就可以使用水杯,1歲時就別再給寶寶用奶瓶了。這些有利於寶寶的牙齒髮育。
6、在兩餐飯之間只要新增些水或普通純牛奶即可,不要讓寶寶喝果汁或其他飲料,因為裡面存在大量的糖,容易誘發齲齒。如果媽媽想給寶寶喝些果汁或加了甜味劑的牛奶,可以直接讓寶寶在用餐時飲用。
7、寶寶出第一顆牙時,媽媽就應該幫寶寶刷牙了,一天兩次。最重要的一次是在晚上就寢前。要用輕柔的嬰兒牙刷,擠上少量的牙膏,輕輕地幫他刷牙。
“我今天發現我家寶寶長牙齒了耶”,
“真的嗎?你家寶寶才六個月就長牙了啊!你看我家寶寶怎麼弄的,都十個月了還沒長牙的跡象呢!都愁死我啦!”
“對哦,你家寶寶怎麼還沒出牙呢?”
······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經常聽到呀?
沒錯,寶寶長牙齒不是都規定那個時間段出就那個時間段出得。有的寶寶出生就有兩顆牙呢!這是正常的現象。
寶寶出牙晚,有以下幾種可能原因:
先天遺傳
寶寶出牙較慢的主要原因來自遺傳,包括家庭病史、種族等,甚至連性別也會有所差異。
根據多數研究報告來看,女孩的長牙時間會比男孩早一些。
後天環境
後天環境也可能間接造成長牙緩慢。
就拿早產兒來說,他的長牙時間就必須先扣除早產時間,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比較準確。
如果是胎齡30周就出生的早產兒,那麼長出第一顆乳牙的時間就必須延後10周通常是出生後6~8個月時。
另外,凡是出生體重較輕的嬰兒,也很可能出現長牙較慢的問題。
系統性疾病
如唐氏症、21-三體綜合徵、腦下垂體分泌異常、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疾病,都有可能造成寶寶出牙的速度有所差異。
藥物的作用
有時寶寶所服用的藥物會讓牙齦增厚,牙齒不易冒出,也會讓父母們產生出牙較慢的誤解。
寶寶出牙晚怎麼辦?
首先要明確的是:只要寶寶身體健康活潑,沒發現有其他現象。6個月到1歲之間,出牙都是正常的。
八九個月的時候沒出牙的家長,切記不要著急,不要自認為孩子是缺鈣導致的牙長不出來,更不要私自給寶寶新增鈣營養品,會影響寶寶的正常身體成長,給寶寶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當確診寶寶是因為缺鈣導致的出牙晚,我們要及時適當補鈣。這時爸媽千萬別想著是藥三分毒我們在等等,這樣會害了寶寶的。
假如出牙晚是乳牙肥厚惹起,可透過手術來協助乳牙萌出。若是全身性疾病惹起的乳牙萌出過晚,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推進乳牙的萌出。
寶寶出牙早晚一般都和寶寶身體原因有關,體質好的寶寶 ,相對應的脾胃功能也會好,就更能夠吸收牙齒髮育所要求的各種營養成分。媽媽們要合理餵養寶寶哦。
你家寶寶出牙遲嗎?當寶寶13個月時還沒出牙,建議帶寶寶去牙科看下醫生,這樣寶媽們就會更放心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