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同樣被“蠻族入侵”後,走向不同道路的幾個關鍵時間點,今天一窺兩者走向不同道路的原因。
其實早在“蠻族入侵”時期,當時還處於不同世界未連成整體的東西方就已經出現了截然相反的歷史走向:公元395年,在中國,北魏在參合陂大敗後燕,開啟了北魏統一中原的時代。而在歐洲,狄奧多西大帝在死後將國家一分為二傳給兩個兒子,在使羅馬帝國分裂的同時,也拉開了西歐蠻族入侵的序幕;公元410年,在中國,東晉權臣劉裕率領北府兵北伐攻滅南燕,使中國又朝統一的方向邁進了一步。
圖1 中國地勢的三級階梯
而在歐洲,西哥特首領阿特里克率領麾下部眾攻陷了西羅馬帝國首都羅馬,“永恆之都”自公元前390年被法蘭克人攻陷整整八個世紀後再度被攻陷,給西羅馬帝國造成巨大震撼的同時也加快了其分裂與滅亡的步伐;公元439年,在中國,北魏消滅北涼,最終統一了北方。而在西方,汪達爾人攻佔了迦太基城,建立了汪達爾王國,取代了羅馬人在北非的地位,失去北非的西羅馬帝國進一步走向分裂,中西方的歷史從這一時期便開始走上了不同道路。
此後的一兩百年間,中國得益於平原地形的便利(見圖1)和文化的強大吸引(北魏孝文帝改革)逐漸走向統一,大部分領土位於第二級階梯上的北周才能趁北齊國勢漸衰時居高臨下一舉拿下大部分領土位於第三級階梯的北齊,在對南朝時也藉助國力優勢向南擴張,拿下了同屬於第二級階梯上的大部分南朝領土(見下圖2)。而後楊堅建隋代週一舉南下掃平第三級階梯上的陳朝。
圖2 南北朝末期形勢圖,對比圖1可以發現,北周已經透過第二級階梯向南擴張攻佔了大量南朝領土
相比於中國,歐洲可就沒有這麼好的地理條件了(見下圖4),多山、溝壑萬千給歐洲的統一增加了很大難度,儘管東羅馬帝國在查士丁尼時期發起了西征(再征服運動),消滅了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在其領土上建立的東哥特王國、汪達爾王國等“蠻族國家”,重新囊括了西羅馬帝國除高盧、不列顛外大部分舊有領土,將地中海再次變為(東)羅馬帝國的內湖,但疆域太大、地形複雜難以對各地均進行有效防守(見下圖5),再加上不久之後的一場瘟疫,使查士丁尼一世的努力付諸東流,其繼任者查士丁二世面對著一個四面受敵的局面:
“當時,拜占庭帝國東部勁敵波斯軍隊恢復了對拜占庭人的攻勢,從東面侵入帝國的亞洲領土,先後攻佔了東部重鎮敘利亞、大馬士革、耶路撒冷等城,兵臨博斯普魯斯海峽。新興起的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則從北面多瑙河一線大舉南侵帝國腹地和希臘地區,對首都君士坦丁堡形成了直接的陸上威脅。在西班牙,西哥特人對帝國屬地展開了全面進攻,拜占庭軍隊鞭長不及,只能聽憑西哥特人為所欲為,最終喪失了其最西部的領土。在義大利,倫巴底人乘東哥特人的再度反叛之機,襲擊帝國軍隊,迫使拜占庭帝國勢力龜縮於拉韋納城內。遠在北非的柏柏爾人也頻繁打擊拜占庭軍隊,使得這支曾經橫掃北非、不可一世的軍隊只有招架之功。當時的拜占庭帝國真可謂四面告急,戰事不絕,朝野上下惶惶不可終日。”(《拜占庭帝國通史》第二章:查士丁尼時代)
圖3 拜占庭帝國
最終將查士丁二世逼成了神經病(拜占庭的海軍也不像羅馬帝國分裂前那樣能支撐對整個地中海沿岸的運輸也是查士丁尼西征最終付諸東流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樣是因為地理,“西羅馬帝國‘陷落’而東羅馬帝國卻沒有崩潰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西部的經濟不及東部的先進發達。義大利農業從未像中東肥沃的大河流域的農業那樣多產。義大利的穀物產量平均不過是播種量的4倍。所以,中歐和北歐的沃土在中世紀的技術發展到能夠有效地開發它們之前(筆者注:即公元10-11世紀鐵質農具和畜力的使用以及耕作制度的改善),只好耐心地等待。”(《全球通史》第5章:希臘-羅馬文明)
圖4 歐洲地形,相對於中國來說溝壑縱橫複雜許多,為東羅馬帝國西征增添了許多難度
這一年,在西方,法蘭克加洛林王朝國王丕平(查理曼大帝之父,在普瓦提埃戰役中打敗阿拉伯遠征軍的法蘭克宮相查理·馬特之子)將從倫巴底王國奪取的拉韋納地區獻給教皇,史稱“丕平獻土”。不僅奠定了教皇國的基礎,使羅馬教廷既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還使其領袖教皇成為世俗君主和西歐社會的實際最高統治者,影響了西歐一千年的歷史。
而同一年,中國遭遇了整個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就像呂思勉先生所言“當漢族開拓時,自然也有散向四方,即漢族的版圖以外去的,然亦多少帶了些中原的文化以俱去,這又是中國的文化擴充套件的路徑。”那樣,“安史之亂”不僅使唐朝由盛轉衰,還使恆羅斯之戰後唐朝的影響力最終退出中亞,被阿拉伯帝國和伊斯蘭教所取代,同時經濟重心第二次南移,南方人口超過北方。
圖5 查士丁尼一世西征時東羅馬帝國最大疆域(藍色),黑色粗線部分為原羅馬帝國疆域
這一年,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維也納城下終止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攻勢,拯救了基督教世界,西歐也由此繼續發展,與東歐及亞洲的差距越拉越大,就像美國《大西洋月刊》資深國際事務記者羅伯特·D·卡普蘭曾在其著作《即將到來的地緣戰爭》一書第9章“歐洲分裂的地理根源”中說到的:
“在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被分為東西兩半......東西兩大帝國的邊界,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多民族國家的南斯拉夫中間橫穿而過。1991年前南斯拉夫在暴力衝突中的分裂,至少在最初階段呼應了16個世紀以前羅馬帝國的分裂......喀爾巴阡山脈橫臥前南斯拉夫東北部,將羅馬尼亞分割成兩部分,部分地強化了羅馬和拜占庭之間的分界,也即是維也納的哈布斯堡皇帝和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蘇丹之間的分野。(見下圖6)”
同屬哈布斯堡家族掌控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早在其建立以前1492年發起的“新航路開闢”不僅發現了新大陸,還為工業革命積累了原始財富和開闢了市場,推動了西歐的進一步發展。
圖6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哈布斯堡帝國的對峙
無獨有偶,同一年中國的清朝在北方擊敗了入侵黑龍江下游的俄羅斯殖民者,在南方消滅了鄭氏政權,收復了臺灣,增強了清朝的統治能力,卻在客觀上束縛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小農經濟的阻礙,因為中國不像歐洲那樣土地貧瘠而將注意力轉向海外)。19世紀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之前的維也納體系和歐洲大陸均勢外交的確立者)曾評價到:“亞洲始於維也納的門外”。
最後,總結歷史可以發現,地理和由此衍生的文化是引導歷史走向的兩條線,生產力進步則推動了歷史發展,當新航路開闢將地理進一步擴大的時候,文化和生產力的發展也就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文:Mengqi Ren
參考文獻:《拜占庭帝國通史》
中西方同樣被“蠻族入侵”後,走向不同道路的幾個關鍵時間點,今天一窺兩者走向不同道路的原因。
一、蠻族入侵時期(公元395、410、439年)其實早在“蠻族入侵”時期,當時還處於不同世界未連成整體的東西方就已經出現了截然相反的歷史走向:公元395年,在中國,北魏在參合陂大敗後燕,開啟了北魏統一中原的時代。而在歐洲,狄奧多西大帝在死後將國家一分為二傳給兩個兒子,在使羅馬帝國分裂的同時,也拉開了西歐蠻族入侵的序幕;公元410年,在中國,東晉權臣劉裕率領北府兵北伐攻滅南燕,使中國又朝統一的方向邁進了一步。
圖1 中國地勢的三級階梯
而在歐洲,西哥特首領阿特里克率領麾下部眾攻陷了西羅馬帝國首都羅馬,“永恆之都”自公元前390年被法蘭克人攻陷整整八個世紀後再度被攻陷,給西羅馬帝國造成巨大震撼的同時也加快了其分裂與滅亡的步伐;公元439年,在中國,北魏消滅北涼,最終統一了北方。而在西方,汪達爾人攻佔了迦太基城,建立了汪達爾王國,取代了羅馬人在北非的地位,失去北非的西羅馬帝國進一步走向分裂,中西方的歷史從這一時期便開始走上了不同道路。
此後的一兩百年間,中國得益於平原地形的便利(見圖1)和文化的強大吸引(北魏孝文帝改革)逐漸走向統一,大部分領土位於第二級階梯上的北周才能趁北齊國勢漸衰時居高臨下一舉拿下大部分領土位於第三級階梯的北齊,在對南朝時也藉助國力優勢向南擴張,拿下了同屬於第二級階梯上的大部分南朝領土(見下圖2)。而後楊堅建隋代週一舉南下掃平第三級階梯上的陳朝。
圖2 南北朝末期形勢圖,對比圖1可以發現,北周已經透過第二級階梯向南擴張攻佔了大量南朝領土
相比於中國,歐洲可就沒有這麼好的地理條件了(見下圖4),多山、溝壑萬千給歐洲的統一增加了很大難度,儘管東羅馬帝國在查士丁尼時期發起了西征(再征服運動),消滅了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在其領土上建立的東哥特王國、汪達爾王國等“蠻族國家”,重新囊括了西羅馬帝國除高盧、不列顛外大部分舊有領土,將地中海再次變為(東)羅馬帝國的內湖,但疆域太大、地形複雜難以對各地均進行有效防守(見下圖5),再加上不久之後的一場瘟疫,使查士丁尼一世的努力付諸東流,其繼任者查士丁二世面對著一個四面受敵的局面:
“當時,拜占庭帝國東部勁敵波斯軍隊恢復了對拜占庭人的攻勢,從東面侵入帝國的亞洲領土,先後攻佔了東部重鎮敘利亞、大馬士革、耶路撒冷等城,兵臨博斯普魯斯海峽。新興起的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則從北面多瑙河一線大舉南侵帝國腹地和希臘地區,對首都君士坦丁堡形成了直接的陸上威脅。在西班牙,西哥特人對帝國屬地展開了全面進攻,拜占庭軍隊鞭長不及,只能聽憑西哥特人為所欲為,最終喪失了其最西部的領土。在義大利,倫巴底人乘東哥特人的再度反叛之機,襲擊帝國軍隊,迫使拜占庭帝國勢力龜縮於拉韋納城內。遠在北非的柏柏爾人也頻繁打擊拜占庭軍隊,使得這支曾經橫掃北非、不可一世的軍隊只有招架之功。當時的拜占庭帝國真可謂四面告急,戰事不絕,朝野上下惶惶不可終日。”(《拜占庭帝國通史》第二章:查士丁尼時代)
圖3 拜占庭帝國
最終將查士丁二世逼成了神經病(拜占庭的海軍也不像羅馬帝國分裂前那樣能支撐對整個地中海沿岸的運輸也是查士丁尼西征最終付諸東流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樣是因為地理,“西羅馬帝國‘陷落’而東羅馬帝國卻沒有崩潰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西部的經濟不及東部的先進發達。義大利農業從未像中東肥沃的大河流域的農業那樣多產。義大利的穀物產量平均不過是播種量的4倍。所以,中歐和北歐的沃土在中世紀的技術發展到能夠有效地開發它們之前(筆者注:即公元10-11世紀鐵質農具和畜力的使用以及耕作制度的改善),只好耐心地等待。”(《全球通史》第5章:希臘-羅馬文明)
圖4 歐洲地形,相對於中國來說溝壑縱橫複雜許多,為東羅馬帝國西征增添了許多難度
二、公元756年這一年,在西方,法蘭克加洛林王朝國王丕平(查理曼大帝之父,在普瓦提埃戰役中打敗阿拉伯遠征軍的法蘭克宮相查理·馬特之子)將從倫巴底王國奪取的拉韋納地區獻給教皇,史稱“丕平獻土”。不僅奠定了教皇國的基礎,使羅馬教廷既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還使其領袖教皇成為世俗君主和西歐社會的實際最高統治者,影響了西歐一千年的歷史。
而同一年,中國遭遇了整個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就像呂思勉先生所言“當漢族開拓時,自然也有散向四方,即漢族的版圖以外去的,然亦多少帶了些中原的文化以俱去,這又是中國的文化擴充套件的路徑。”那樣,“安史之亂”不僅使唐朝由盛轉衰,還使恆羅斯之戰後唐朝的影響力最終退出中亞,被阿拉伯帝國和伊斯蘭教所取代,同時經濟重心第二次南移,南方人口超過北方。
圖5 查士丁尼一世西征時東羅馬帝國最大疆域(藍色),黑色粗線部分為原羅馬帝國疆域
三、公元1683年這一年,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維也納城下終止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攻勢,拯救了基督教世界,西歐也由此繼續發展,與東歐及亞洲的差距越拉越大,就像美國《大西洋月刊》資深國際事務記者羅伯特·D·卡普蘭曾在其著作《即將到來的地緣戰爭》一書第9章“歐洲分裂的地理根源”中說到的:
“在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被分為東西兩半......東西兩大帝國的邊界,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多民族國家的南斯拉夫中間橫穿而過。1991年前南斯拉夫在暴力衝突中的分裂,至少在最初階段呼應了16個世紀以前羅馬帝國的分裂......喀爾巴阡山脈橫臥前南斯拉夫東北部,將羅馬尼亞分割成兩部分,部分地強化了羅馬和拜占庭之間的分界,也即是維也納的哈布斯堡皇帝和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蘇丹之間的分野。(見下圖6)”
同屬哈布斯堡家族掌控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早在其建立以前1492年發起的“新航路開闢”不僅發現了新大陸,還為工業革命積累了原始財富和開闢了市場,推動了西歐的進一步發展。
圖6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哈布斯堡帝國的對峙
無獨有偶,同一年中國的清朝在北方擊敗了入侵黑龍江下游的俄羅斯殖民者,在南方消滅了鄭氏政權,收復了臺灣,增強了清朝的統治能力,卻在客觀上束縛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小農經濟的阻礙,因為中國不像歐洲那樣土地貧瘠而將注意力轉向海外)。19世紀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之前的維也納體系和歐洲大陸均勢外交的確立者)曾評價到:“亞洲始於維也納的門外”。
四、總結最後,總結歷史可以發現,地理和由此衍生的文化是引導歷史走向的兩條線,生產力進步則推動了歷史發展,當新航路開闢將地理進一步擴大的時候,文化和生產力的發展也就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文:Mengqi Ren
參考文獻:《拜占庭帝國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