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春秋網
-
2 # 小罐香
古時候讀書是貴族的專利,全國能讀完讀好四書五經的就不多。所以讀完四書五經就相當於現在的本科畢業了。遠的不說就說解放初有小學畢業的政治清白的人基本至少可以當村長了,可想而知以前能讀書的人有多少了!
古時候讀書是貴族的專利,全國能讀完讀好四書五經的就不多。所以讀完四書五經就相當於現在的本科畢業了。遠的不說就說解放初有小學畢業的政治清白的人基本至少可以當村長了,可想而知以前能讀書的人有多少了!
古代的書類大致分為經史子集,這是傳統文化的根本。那麼經位列第一,也是尤為重要,經具體也就是指的五經了,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另外就是四書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同五經一同構成儒家經典。儒家是在春秋時期出現的,其創始人是孔子,孔子的理想志在恢復周禮,孔子認為周禮是天下穩定的唯一途徑,禮崩則樂壞,因此孔子周遊列國去各國遊說,但是孔子在那個時代並沒有受到重視。
秦朝以法治國,漢朝初期老莊治國,到了漢武帝時期,這個四書五經才被重視起來,這個時候出來了一個人叫做董仲舒,董仲舒是個儒學家他認為透過儒學可以更好的統治天下,他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並摻和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他提出了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這些都是有利於統治者統治的,因此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奠定了兩千年來的封建體系,四書五經作為儒家的經典著作自然的成為士大夫讀書人們學習的經典。另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據《儒吏》所記:“趙普,一代勳臣也,東征西討,無不如意,求其所學,自《論語》之外無餘業。”趙普所學的書籍,除了《論語》之外,沒有別的了。在這段話下面,有個小注,寫著這樣的話:“趙普曰:《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另外就是古代帝王為了統治讀書人的思想所以自隋朝起開始科舉,選拔人才,主要科目還是四書五經,隨著後來君主專制的不斷加強,到了明朝開始八股取士,八股文即是建立在四書五經之上的,古人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說,四書五經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有經世致用之說,基於這些所以古人認為讀四書五經則能治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