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慶仔的生活情景

    我個人覺得。

    第一是刷影片的爽。

    這些方式沒有長篇大論,不需要進行深入思考,並且同時滿足你視覺、聽覺以及大腦的震撼。

    第二是分發機制。

    短影片平臺甚至比你更瞭解你的興趣。比如你給某個影片點了贊,系統就會自動認為你喜歡這種內容,從而會給你推送相似內容,再根據使用者畫像人群分析,給你推喜歡這種內容的人也喜歡的內容。

    他們會不斷給人投餵你喜歡的內容,天天看的就是你最喜歡的內容,超舒服的。

    第三短影片的特性。

    時間短,內容新奇,背景音樂節奏感強;

    操作便捷,自動切換內容,低齡孩子也容易上手;

    根據使用者偏好推送,將興趣愛好一網打盡;

    別說孩子了,連成年人都難以拒絕,自控力不足的孩子自然停不下來

    因為觀看短影片興奮和愉悅刺激分泌,當興奮停止、多巴胺回落時,大腦就會提示對多巴胺的需求,就會激發獲得興奮和愉悅的動機,就會指引開啟遊戲和短影片。

    一、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和4G的大規模普及,這大大降低了影片拍攝的門檻,5G的來臨將更讓其受益,就像iPhone 讓人人都是攝影師,移動網際網路和5G的發展讓人人都是“導演”。

    現在都2020年了,不用說資料肯定只漲不降。

    二、是碎片化的生態,讓人們在更短的時間內看到更豐富的內容,不管是在乘地鐵、等車、等人還是在上菜前,睡覺前的各種碎片化時間內,使用者都能開啟短影片平臺看上那麼幾段,消磨一下無聊的時間。

    短影片出現的時候解決了使用者對於影片內容的碎片化需求,但演算法的快速進步讓使用者對平臺形成了越來越大的依賴,本來為消磨碎片時間出現的產品,最終卻讓使用者上癮,浪費了更多的時間。

    學生喜歡刷短影片屬於"行為上癮"

    所謂"行為上癮"其實和"物質上癮"非常相似,它們都啟用相同的大腦區域,被一些基本的人類需求推動,如果這些人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產生的行為或物質上癮的頻率會大大提升。

    這兩者有共同的特徵:難以戒除,深度依戀,長期而言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你會不會寫一會作業就要看一下手機?是不是每天都要花大部分時間在刷手機上?是不是手機一掉電就開始焦慮要充電?如果有,那麼你極有可能已經對手機"行為上癮"了。

    經常為了刷影片,導致基本的生活節律和睡眠與飲食節律也會被打亂,造成自主神經功能衰弱,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下降等。

  • 2 # 佛山小木易

    作為家長雖然心裡著急,但是我也經常靜下心來想。其實電子產品或者網路上癮的問題早已出現,小學生處於一個心智發育階段,心理不成熟,自我約束能力不強,對事物缺乏正確的判斷,而網路資訊良莠不齊,對小學生有足夠的誘惑力和影響力。所以家長的擔心也是正常的。

    作為家長,我認為對小學生在網路學習和網路資訊方面要有正確的疏導和監管,教育小學生如何認識網路資訊,如何辨別網路資訊,如何在網路中汲取有益身心健康的“營養”。在學校網課學習之餘,學會控制、約束自己上網的時間,家長對小學生要坦誠相對,耐心教導,特別是發現小學生經常離不開手機、電腦或網路的苗頭,就要重視、警醒了,不能放任之,要嚴格的監管督促小學生合理有限的使用網路。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我們既要看到它好的一面,也要發現它不好的另一面。就像醫生開的藥品,知道這個藥有它的療效作用,同時也有副作用,但是生病時我們還是必須得要吃藥治療,不能因為這個藥品有副作用而不使用的吧。

    時代和科技不斷髮展,也會出現很多新的事物,我們在享受體驗科技帶給我們生活的便利的同時,也要認清新事物帶給我們的弊端,從而才能更好的利用有益之處,更能審慎的面對負面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從而想辦法揚長避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年前男子拋下妻子和10歲女兒,被騙後現在想回來,能接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