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童健康管理
-
2 # 黎方說教育
孩子挑食是因為孩子三歲以前,沒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造成的!前兩天我的學生家長說,孩子故意跟她作對,不按規律生活和學習,還亂吃和偏食不講究營養,已經造成身體營養嚴重不勻衡,上課沒辦法集中精力聽課了!問我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我說主要是母親從小沒有培養好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個性造成的!孩子挑食怪孩子?還是怪母親?可能母親們都說是孩子不好,她們已經操碎了心!
我曾做過小規模的瞭解,幾乎有70%以上的中學生在情緒不好時,會以攻擊自己身體器官的方式來消化自己的情緒(就是亂吃食物以發洩情緒)這就是導致孩子身體出現問題出現病症的最大原因之一!
中醫說,挑食會引發不良情緒!情緒會影響不同的器官健康!孩子長時間挑食造成腦供血不足,學習很吃力情緒緊張,長時間如此就一定會引發腸胃方面的疾病! 也有些孩子挑食引發心理情緒波動,引起太陽穴痛和失眠!
女孩子挑食造成情緒反覆無常,愛生氣引發腸胃不好,月經不規則! 孩子挑食還會導致免疫系統出現問題! 怎麼教育孩子不挑食,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從小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孩子長大了挑食是很難糾正過來的!
在孩子已經形成挑食習慣了,糾正的辦法就是引導教育,母親儘可能的把孩子愛吃的食物變著花樣,增加些營養的東西,不同樣的做些美食誘惑孩子改變習慣!想用說教改變孩子挑食習慣是不可能的,強迫性的只會令孩子反感和厭惡!可能還會適得其反!引導教育為上策!謝謝大家!說的不對請批評指正!感謝關注!
現在,很多兒童有挑食的壞習慣,只吃自己喜歡的某幾類食物,不愛吃的食物少吃甚至堅決不吃。為此,許多家長非常苦惱。
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挑食呢?
兒童挑食,是一種不良進食習慣,而不是一種疾病。但是,嚴重挑食或偏食時間過久會導致因食品單調引發營養不良或肥胖、胃腸功能紊亂,家長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原因有兩個方面。
(1)家長影響
挑食的影響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因為家長食品種類選擇單一、製作方式的單一、食物質地不符合兒童需要、輔食新增時間錯過味覺發育敏感期及咀嚼發育關鍵期等,據研究資料顯示,挑食有一定的家族性,許多挑食兒童的親屬挑食的比例高於其他人群,挑食可能是兒童模仿父母、兄弟姐妹或養育者的結果。
有些兒童已經出現了對某些食物的偏愛傾向,但父母出於對兒童的溺愛和遷就,明知這種偏愛不對,但擔心兒童飢餓,仍經常給其做或買這些食品,這樣子女的偏愛就容易被逐漸強化而固定下來,成為不良習慣。
(2)微量元素鐵和鋅的缺乏
鐵缺乏影響胃腸道消化酶功能,可以出現食慾不振;
鋅缺乏可以導致味覺減退,對清淡的蔬菜更感無味,而偏愛口味濃的食物。
兒童挑食一般會出現在哪個年齡段?有什麼具體表現呢?
兒童挑食在2~6歲比較好發
主要表現為吃得少、吃得慢、對食物不感興趣、拒絕吃某些食物>1月、不願嘗試新的食物、強烈偏愛某些質地或某些型別的食物,造成膳食品種的單一。
嚴重時可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常會出現膳食不平衡、便秘、食慾缺乏和消化功能紊亂。
如果發現兒童出現挑食現象,家長需要怎麼做呢?
家長應該及時諮詢專業人士,早干預早調整。
這類孩子首先需要專業的營養評價與指導:
1. 透過對兒童的體格生長進行全面評價,尤其是生長曲線圖監測身高和體重增長情況,瞭解膳食營養素攝入情況,進行必要的實驗室檢測如微量元素、血紅蛋白、食物過敏、腸道菌群失調等,根據結果給予相應處理。
2. 建議改善家長進食環境
家長家庭環境進食習慣對孩子有很大影響,要改善孩子的挑食必須先改變家庭環境,發揮父母及其他家人的榜樣作用,創造良好的進食環境,促進孩子改變不良進食行為。
3. 進行進食行為指導
進食時避免分心(電視、故事、玩具),規定進食時間(< 25分鐘),逐步引入新食物(15次左右),鼓勵自己進食(> 1歲),體驗飢餓,獲得飽感,限制兩餐之間的零食,餐前不喝飲料,兩餐之間隔一定時間(3小時左右),提供適合其年齡的食物,允許與年齡相符的進食狼藉、營造快樂進食。
這樣就能改掉孩子挑食的毛病嗎?
這還不夠。還需要透過行為療法來鞏固效果。
1) 認知療法:對有挑食習慣的兒童,父母和老師應對其講述挑食對人體生長髮育和身體健康的危害,讓兒童充分認識挑食的原因、危害及預防方法,從而達到自覺或願意配合克服和糾正挑食的不良習慣。
2) 強化療法: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兩種。偏食很大一部分是不良強化的結果,要對其愛吃的食物進行負性強化或不強化,對不愛吃的食物進行正強化,多給予表揚、鼓勵、物質獎勵等,以增進食品的多樣化。
3) 飢餓療法:這種方法主要針對年齡偏小的兒童使用。根據飢不擇食的法則,飢餓時,兒童不是考慮吃什麼,而是先吃飽為止。透過體力活動,使其感到飢餓後,先給其不愛吃的食物,再給其喜歡吃的食物,逐漸使愛吃和不愛吃的食物各一半,並得到鞏固,基本糾正挑食習慣。
我們剛才說的都是兒童出現挑食怎麼辦,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提前預防兒童出現挑食問題呢?
早期預防很重要,這也是我們一直強調的。
比如說:從小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從嬰兒期新增輔食做起。新增輔食時應多樣化,初次給予的輔食要專門製作,不適應嬰幼兒咀嚼能力的加工方式或成人膳食,會引起嬰幼兒反感和拒食。
一種食物連續新增的時間不易過長,以免兒童吃膩或產生依賴。在幼兒期,對兒童喜歡吃的食物,應限量並間隔其他食物。
在食物的採購製作上應多樣化,使兒童保持新鮮感。飯前不吃零食和飲料。有偏食傾向要及時糾正。膳食中注意含鋅、鐵等微量元素食物的補充,有利於挑食的預防。
同時要注意創造良好的飲食環境,照顧者的飲食習慣對兒童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及家人要做好表率作用,注意不要強迫兒童進食,更不能責罵。希望透過我們和家長的共同努力,讓每一個兒童都能不挑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