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迷彩虎
-
2 # 美麗靚圖吧
(更新J15彈射版,在最後)
殲-5
新中國建國後,迅速開始了仿製生產噴氣式戰鬥機的工作。1951年12月,周總理親自主持會議研究決定,要在3到5年的時間裡試製成功雅克-18和米格-15。後殲擊機專案改為試製更加先進的米格-17。1956年9月8日,沈飛試製成功中國第一種噴氣式殲擊機殲-5,即米格-17Ф型,隨後批次生產。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成批生產噴氣飛機的國家之一。(感謝北韓戰爭)
殲-6
殲-6原型為米格-19,二代機,也是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在蘇聯,米格-19很快就被米格-21取代了,實際上很多飛行員都是由米格-15/17直接改飛米格-21的。但在中國大陸,殲-6始終是空軍和海航60、70年代主力戰機,長期活躍於國土防空作戰,有一句名言就是殲6包打天下。後來以殲-6為基礎開發了強-5。(六十年代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殲-6。印巴戰爭中殲-6共擊落一架米格-21,八架蘇-7和三架英制“獵人”戰鬥機,自己損失三架。)這一時期可以算是中國空中力量最接近世界最先進水平的年代。
殲-7
殲-7原型為米格-21F-13,二代機。1961年中蘇簽署協定,授予中國米格-21F-13及R-11F-300發動機的製造特許權。但後期中蘇交惡,實際上大部分的技術資料沒有到手,到手的有很多錯誤,真正有用的就只有幾架樣機,這給試製帶來了困難。最後經過負責此專案的沈飛和成飛的艱苦努力,硬是“照貓畫虎”把米格-21製造出來。這一過程是痛苦而卓有成效的,科研力量的思想變得更腳踏實地。(也正是在這個專案上,雖然中國落後於世界,但是吃透了技術,從此開始逐步自主研發。也正是從這裡,和印度拉開了質的差距。)( J7曾經出口到美國過喲 ) 1964年和1965年航空工業部確定成飛和貴飛也生產殲-7。後來沈飛把J7放大搞出了J8,成飛從J7演化出了梟龍,貴飛搞出了JL-9,至今還在發揮著巨大作用。
殲-8
殲-8是中國在殲-7的基礎上獨立進行重大改進研製而成的高空高速戰鬥機,外號“空中美男子”。研製的背景是這樣的:六十年代,臺灣連續派出U-2和無人偵察機“慰問”大陸,美國軍隊也經常派出高空偵察機入侵中國領空,尤其是核、火箭試驗基地上空,獲取軍事情報。而解放軍殲擊機的高空效能有侷限,難以擊落敵高空偵察機。1964年5月航空研究院提出在殲-7基礎上研製高空高速殲擊機,也就是後來的J8。J8分兩個形態,一個是機頭進氣,後來改成兩側進氣.(中美南海撞機就是J8,中美和平典範也是J8)目前可能還有部分J8服役,做偵查用,JZ-8。在很長一段時間裡,J8無奈得支撐起守衛共和國天空的重擔,後來美國F22服役了,中國的主力依舊是J8。當年自欺欺人的編出“J8槍挑F22”的故事還歷歷在目。
殲-12
殲-12是中國第一種完全依靠本國技術力量進行設計和製造的噴氣戰鬥機。文革前夕中國空軍受到政治思想和部分上層人物鼓吹的影響,於67年4月啟動“小殲”的研製計劃。計劃突出新殲擊機要小、輕、靈,按當時“開展空中游擊戰”的設計思想,本意是要研製一種高機動靈活,短距起降,維護簡單,造價低廉的小型戰鬥機。(就是空中李向陽)
殲轟-7
殲轟-7“飛豹”,是由中國於80年代開始自行設計研製的中型戰鬥轟炸機。其實這玩意更大程度上算轟炸機,當年也是從轟炸機的專案上走的。目前還在各個部隊服役,上海世博會都有巡邏,近來有JH-7B出現,但不是網路上PS的DSI進氣道那個。
FC-1/JF-17
也就是梟龍,為巴基斯坦開發,中國並未裝備。(JF-17的意思是取中國的殲J,取西方的戰鬥機F,巴基斯坦裝備F16,希望梟龍比F16更好所以編號17,也就是JF-17) 由超七專案演化而來,事實上和J7沒什麼關係了,只不過是專案的延續而已,為三代機。梟龍是世界第一種服役了的裝備有DSI進氣道的戰鬥機。
蘇-27系列
蘇聯解體, 俄羅斯經濟一落千丈,於是中國抓住時機, 透過一年多的協商談判, 最終確定了第一批26架蘇-27SK的採購協議, 並很快從91年開始陸續接收, 92年底全部交付完畢。這裡有個小故事,第一批交付的蘇-27,嚴格來說是在非法狀態下交付的,是從俄軍現役裝備中拿出來的。(這是因為當時的俄聯邦外交部長安德烈•科濟列夫和第一副總理葉戈爾•蓋達爾,也就是眾所周知的“男孩幫”主要成員,他們為了討好美國,以中國政府與819政變集團有嫌疑為藉口,迫使總統葉利欽簽署了推遲向中國出口蘇-27的總統令)。後來又引進多批蘇-27和蘇-30MKK/MKK2。(96臺海危機的時候還派上過用場,新聞聯播放的軍演影片裡有畫面)不遠的將來,蘇-35也將孔雀東南飛,嫁入種花家。
殲-10
殲-10的研製經歷了18年時間, 比西方第三代戰鬥機批次裝備晚了近20多年。當初軍方的普遍思想是要su27不要J10,幸好後來江總支援,才堅持下來的。70年代,國內航空界突然對鴨式(國內當時叫“抬”式)氣動佈局大大地感冒,湧現了一個又一個方案。611所繼續進行,搞出了J9,高空高速,單發單座無尾三角翼,兩側進氣。但由於科研力量不足,加上J9的目標過高,到了80年該機下馬了,但是技術傳承了下來。2000年初,J10歷經坎坷,裝備部隊。
ps.講個小故事,J10有個外號叫“惡棍”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個由來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很多人以為是進氣道上方的六根惡趣味的棍子,其實不是的。我考證過了,惡棍的由來是因為J8被官方說成空中美男子,到了J10,大家覺得官方的品味確實不咋滴,想起一個不同於官方的名字,當時想出了“惡棍”,對應“美男子”,後來又因為機緣巧合,這個名字就被叫開了,不過起源真不是因為那六根加強筋。J10的官方外號是“猛龍”。
目前該系列有J10A,J10S,J10H,J10B,J10C,J10C已經有幾架開始試飛WS10了,好訊息。另外J10C和J10B的外觀區別在於天線的不同,一般人看不出區別的。
ps2.我見過J10B的試飛,哈哈,炫耀一下。我見過J10B,J20的低空試飛,J11B的雙機低空訓練,J8,JH7A的訓練,哈哈,也算比較圓滿了~
殲-11系列
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決定引進蘇一全套生產線並在國內組裝生產200架蘇-27sk。98年底, 國內完成了首架蘇-27的組裝, 實現了首飛, 國內命名為殲-11戰鬥機, 從而結束了中國無法生產現代重型第三代戰鬥機的歷史。沒搞錯的話,J11是按照協議,組裝生產,J11A屬於撕毀協議,自己單幹了。J11B開始,中國全面中中國產化蘇-27,除了外形相似,裡邊東西全是自己的,使用玻璃化座艙,機體採用複合材料減重,後期更換了中中國產發動機,又對進氣道進行了適應性調整。15年,中國研製成功J11D,採用更先進的電子裝置和雷達,在J11B的基礎之上繼續深度改進,目前還在試飛。
殲-15系列
殲-15就是殲-11C。殲-15起源於烏克蘭的T10K,總的來說,殲-15之於蘇-33,就像殲-11B之於老蘇-27,在材料,航電,雷達方面有所升級,總體還是在參考前輩的設計。不過雙座型的J15是串列座艙,而雙座型的su33是並列座艙,算是中國首創了。目前有J15,J15S,還有曝光的J15彈射版本,另外不遠的將來,電子戰版本也會出現。
殲-16
說白了J16就是su30的中國加強版本。目前已經服役了,另外電子戰版本的J16也出現了,還在試飛中,也算是中國首創,綜合了美國咆哮者的技術自主研發。
中國版su34(代號不詳)
2015年的時候,有網友爆料稱中國版的前線轟炸機已經開始試飛(其實相關訊息2014年左右就在微博流傳了),大致就是並列雙座的J11,運用了T50上的可動邊條翼技術。
殲-20
殲-20,綽號威龍,民間戲稱黑絲(黑絲帶,黑色四代機)。為什麼長得和現有幾款都不太一樣的,主要是因為宋老對小展弦比深有研究,造詣頗深(參見論文《一種小展弦比高升力飛機的氣動佈局研究》),另外J20由J10上來,技術上有些一脈相承的味道(當然,J20都長這樣了,居然還有人說他是模仿的,雖然不知道他眉毛下面的是什麼東西,但是如果它是常規佈局,豈不是被人罵死?)J20目前進度比T50要快,T50受俄羅斯經濟影響,可能還會更落後於J20。J20最新一架2101正在穩步試飛中,其他各機也在執行各種不同的試飛任務,壯哉我大中華!
殲-31
FC-31,綽號鶻鷹,由沈飛的快速試製中心開發,已經在14年珠海航展對外亮相過,今年應該會出2.0版本,期待其在國內外市場的成功。
回頭看中國的戰機研發歷程,可以說,J7對中國來說,是個很重要的機型,正是從J7開始,逐步走向了自主研發的道路,J8屬於在別人的基礎上自己努力,總體來說沒有擺脫蘇式的框架。再之後,透過J9,雖然J9失敗了,但是技術保留了下來,人才也得到了鍛鍊,之後經過努力,一步步研發出了J10,再有了後來的J20。也是從J7,J8開始,中國透過和平典範,透過給各國提供定製版J7,逐步接觸了國外的技術,避免了閉門造車的失誤。
當然,J7本身,沈飛把J7放大搞出了J8;成飛透過超七專案,逐漸演化出了梟龍,裝備巴基斯坦空軍,據說巴基斯坦近來和卡達在談;貴飛搞出了JL-9,海空軍都有裝備,用於訓練用。
透過引進SU27,中國接觸了先進氣動的戰機,也接觸到了真正的“重型戰鬥機”,畢竟能裝一個班嘛哈哈~,然後透過中中國產化,形成了一個系列,覆蓋海空軍包括艦載機部隊,在這方面,確實得感謝蘇聯死得漂亮。
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二代機的持續時間實在是太長了,新世紀初的時候,美國都開始裝備四代機F22了,並且過渡了好多代的隱身技術(U2,隱身塗料+高空;SR71,隱身設計+隱身塗料+高空高速;F117,外形隱身+隱身塗料),連第一種三代機F14都準備退役了,甚至對岸都有IDF+F16+Phantom2K了,中國的主力還依然是J7/J8。這就導致了中國三代機的時間被壓縮得特別短,導致數量跟不上,(二代機保有量太大,而且部分二代機生產出來才沒幾年),尤其是三代半的時間,基本上和四代機快重疊了。比方說J10C/J11D/J16等,還有未來的彈射版J15。
不過,幸好中國從未放棄,並且鬼使神差的少走了不少彎路(尤其是可變後掠翼),甚至J20的進度比T50還要快一點。
感謝奮戰在祖國各個角落的科研人員,軍工人員!幸福並感激著!
當然,如果要說到中國的戰鬥機發展,臺灣也算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就要介紹一下臺灣省的“自研”戰機IDF了
F-CK-1
F-CK-1經國號,又名IDF(Indigenous Defensive Fighter),為臺灣省於80年代開發,可以勉強算是亞洲“自主研發”的第一款三代機,其實就是美國幫忙,臺灣打個下手開發的,近年來的升級工作都得求助美國。臺灣省開始研發的時候,IDF的假想敵是大陸的J8,Phantom2K,F16。是的你沒有看錯,我沒有寫錯,當年中美蜜月期,後兩者差點就來到大陸了,可惜風雲突變,最後去了對岸。不過,臺灣開發IDF的技術人員,日後倒是有不少去了南棒子,為棒子開發T50作出了不小的貢獻。這麼想想,日本F2,南棒T50,臺灣省的IDF,貌似都可以算F16改來著,也是蠻有趣的。
===============
ps.有人問並列雙座的su33。
確實有這麼個東西,SU33UB,特徵是圓形雷達罩(非扁狀),主起落架單輪。區別於su34的特徵
放幾張SU33UB的圖
再看SU34,主起落架雙輪,扁形鴨嘴狀雷達罩
你看,確實不一樣~
===============
感覺現在中國一下子研究這麼多戰鬥機,攤子鋪的太大了
其實我覺得還是蠻清晰的,首先,J7,J8這些二代機都已經停產了,現在留下來主要是考慮三代機數量還不多,這些二代機又還很新,捨不得丟,畢竟是土共嘛,勤儉節約是根植在骨子裡的。。。
小龍只是為巴鐵定製的出口版,中國並不裝備。
三代機中,中國裝備的是J10系列和J11系列。
J10A和同型教J10S(也就是雙座J10A),以及海軍的J10H(其實大概就是做了防鹽霧處理的J10A),我這樣說應該很直觀吧。
J10B相對於J10A,主要是升級了航電,從空優截擊向多用途轉變,進氣道改為了DSI進氣道(外觀的最大特點)。
之後就是J10C,其實J10B和J10C,可以看做是J10B block1和J10B block2的區別。如果按美式的命名方式,說不定就這樣了。我說得還算好懂吧。
J10A\B\C型不是同時生產,開始生產10B,10A就停了,生產10C,10B也就停了。所以仔細捋一捋,脈絡還是很清晰的。
J11系列比較複雜。
首先是進口的SU27和SU30.這兩者其實大致可以看作是F15C/D的區別,就是一個單座一個雙座。(注意我強調的大致)因為SU27本身又有雙座同型教,su27和su30在中國的定位也有所區別,所以只能說,大致可以把SU27/SU30當成F15C/D。這樣看起來是不是就比較簡潔了?
沒有人會覺得F15A/B/C/D/E/F/J/K/SA/SE/SG種類繁多吧?
好了我們繼續說,首先我們進口了SU27,然後生產線按許可生產的是J11,後來自己單幹組裝出來的是J11A,再自己全面中中國產化的是J11B,最近曝光的是J11D,作為J11系列運用國內新技術升級的型號。(只不過這裡邊J11B又有同型教叫J11BS)這一溜理順了吧~
J16其實就是整合了J11D的技術中中國產化的SU30。前面我們說了,“我們大致可以把SU27/SU30當成F15C/D”。J11D和J16其實也就是J11D/E,只不過不這麼命名罷了(大概就這麼個意思,大家領會精神)
J15其實和J11B很多的裝置都通用,只不過J15以後有雙座型,改進型等等,而且外形也不一樣,又是海軍/中國第一款艦載機,單獨給個編號也不奇怪。
其實仔細捋捋,J11系列的脈絡大致還是清晰的,各自雖然名字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裝置通用,後勤也算大致統一,其實也不太複雜。
回覆列表
大家都知道,在中蘇建交之後,蘇聯曾有過一段時間的全面對華援助,合作面幾乎涵蓋了原材料、能源、機械、電工、兵器等等多個領域。算是引領中國走向了自己的工業化道路。但對於中國來說,蘇聯教會了我們工業化,只是把我們扶上了馬,至於送一程這事,老大哥表示:我也很絕望啊。蘇聯乃至如今的俄羅斯,其在技術領域與歐美國家存在差距是不爭的事實,東西我可以造,但卻不能保證很好。
其實這種情況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體現在了咱的身上,並且還結結實實的坑了美華人一把。話說中美蜜月期時,美方負責為咱改造兩架殲8—2戰機。但美方在進行改裝後,發現,這兩架殲8—2的做工真的談不上精細,機身蒙皮也並不平整,最尷尬的是,兩架戰機很多相同零件公差卻很大,無法互換。
這個鍋其實還得甩給毛熊,因為當初你就是這麼教的。與西方的標準化不同,受技術水平限制,蘇聯包括如今的俄羅斯。在零件生產與組裝的標準化程度上那都是比較尷尬的。最直觀的例子是,西方戰機在裝配時是以骨架為基準,精確定位戰機骨架後裝配蒙皮。因此咱們看到西方戰機的機身表面都比較光滑。
但蘇聯的套路正好相反,裝備是以設計的蒙皮外形為準。做個簡單的定位,然後把蒙皮敲打裝配好,不行再打個補丁。如此一來,保證公差在合理範圍內是件很困難的事情。這就是為啥,蘇聯乃至如今俄羅斯的許多戰機,總給人一種機身皺巴巴的既視感。還是標準化的鍋啊。
其實7、80年代,中國就從西方引進了標準化管理流程,來提升自身戰機的生產加工精度。特別是玩會了西方骨架配裝這套之後,戰機的品質那有了質的飛躍。咱的殲轟7與殲10系列,那就是典型案例。雖說殲轟7在設計上可能並不先進,但奈何裝配精確,零件標準啊。平均維護時間只用同時期8爺的一半不到。
同樣,蘇27在引入國內後,機身蒙皮、結構強度等方面都存在問題。不明真相的沈飛在中中國產化後,這些問題自然也傳染給了殲11家族。而那時殲10的加工工藝卻是媲美西方同代戰機的存在,這就是標準與非標準的區別。而如果沒有標準化,恐怕殲20這種高階玩具到如今也只能是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