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暖心理
-
2 # 鵜鶘心理
偶像的原意是指被人崇拜、供奉的雕塑品,現在我們講的“偶像”是指被追捧的藝術家、運動員、作家、娛樂圈藝人等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長的人。崇拜、追捧同一個偶像的人群被稱為“粉絲”。記得很久以前香港娛樂圈兩大天王的粉絲,為了維護各自的偶像大打出手,結果鬧得兩位偶像之間也不開心。觀察了身邊的年輕人,似乎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追捧、維護、崇拜自己的偶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有一個小姑娘是某個明星的忠實粉絲,理由是:第一次認識這位明星是在某個廣播告片裡,在這個片子裡女明星是一位簡單純情的女孩子,很符合小姑娘對“好女孩”形象的期待,以為這位明星就是這樣的好女孩。小姑娘非常維護這位明星。我想粉絲們瘋狂的維護自己的偶像,如同這位小姑娘一樣,維護的是心目中的一個完美的形象。
清純的女明星很多,小姑娘為什麼最偏愛這一個呢?小姑娘也有自己的理由,比如某一個側面自己看上去跟這個女明星很像,自己喜好的顏色跟這個女明星一樣等等,反正就是有很多相像的地方。維護偶像其實也是維護自己的一部分。
小姑娘對這個明星的迷戀當然會受到家長的質疑,小姑娘就會跟家長說:這個明星有多少多少的粉絲,很多很多人都喜歡她。似乎粉絲群體越壯大她就越有理由。從小姑娘的回答,我們也可以看出:成為某個明星的粉絲,似乎是擁有了某種共同的身份、加入到了某個有共同特徵的群體裡,讓自己成為了群體的一份子、不再孤單。粉絲們對自己的偶像高度認同,在同一個粉絲群裡自己也感覺到被高度認同。
這個問題可以分解為兩個小問題。
第一個,為什麼有些人會瘋狂迷戀自己的偶像?從發展心理學角度來說,人之所以會迷戀偶像,是因為人在特定的年齡階段是有崇拜情節的。透過去崇拜一個理想的物件,個體就會產生確定感,就知道什麼事情該去如何做了,只要去模仿偶像就對了嘛,多簡單的。所以,我們會看到大多數追星族都是比較沒有形成穩定自我的年輕人,因為形成穩定自我的年輕人與年長者基本上已經不需要來自外界的確定感了,他們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因此,對於沒有形成穩定自我的人來說,要他們放棄偶像,無異於讓他們放棄自我,這當然是非常可怕的。
第二個,粉絲為什麼會去瘋狂維護自己的偶像?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說,有兩個效應可以解釋。一個是光環效應,也叫做暈輪效應,顧名思義,就是在偶像的光環面前,粉絲整個人的理智就暫時暈掉了,就變成偶像做什麼都好,偶像說什麼都對。既偶像做的都是好事,說的都是正確的話,那看到有人竟然“誤解”偶像,必然不能答應,果斷要透過維護去伸張正義。另外一個是從眾效應,俗話說叫“跟風、隨大流”,就是指當個體在團體、眾人的面前,會極大的失去自我思考能力,獨立性大大降低,整個人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都會受到群體的影響。比如大家都用某品牌的化妝品,我也用;大家都結婚了,我也趕緊的。所以,一些粉絲是被社會潮流影響的,他們都維護,我怎麼能落後?我也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