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又樓公記

    三國時代,曹操是梟雄,其實劉備也是梟雄。那是亂得不能再亂的亂世,想生存必須蛇有蛇道,鼠有鼠路,我們看看劉備的生存之道就知道為什麼別人會那麼尊重他。

    正與現在一樣,你出去找個工作,你說你畢業於清華北大,別人必定高看你幾眼。這就是出身的重要性。

    愛結拜結交

    劉備除了與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以外,還喜歡結交其他豪傑。比如與公孫瓚結為好友,以兄事之,被表為別部司馬,又掘到了一桶金。後來還和呂布、陶謙、曹操等結交,逐步積累了資源,提高了知名度。

    結語

    以上說了那麼多劉備的特點,無非是想說明:在當時,其實劉備也是一種良好的資源,諸侯們跟他結交,備不住什麼時候就能用得著,比如說一旦漢室再度得勢,大漢皇叔可是一棵大樹。還是那位都郵說得好:大樹底下好乘涼啊!

  • 2 # 帝國五千年

    劉備是個常敗將軍?恐怕這話結論不太正確

    劉備早年戰功

    劉備起於涿郡後來黃巾起義被鎮壓,劉備因為軍功當了安喜縣慰,劉備此時還是個沒有勢力的小角色,憑藉著戰功當了一個縣慰,很明顯在鎮壓黃巾軍中劉備還是打了勝仗的不然怎麼當官呢?

    後來劉備又棄官,不久跟隨何進在下邳攻打賊匪又立下戰功,因為當了下密丞。後來在老同學公孫瓚那裡又和田楷一起抵禦袁紹,與袁紹部交戰中劉備也是勝多敗少因此被公孫瓚表為平原令後來升為平原相。劉備早起可不是屢戰屢敗,當然這些角色都一般,但是劉備早起兵力也很少,除了涿郡老家的人,後來有烏丸胡人加入,劉備也就這點兵力。

    中期敗績居多

    布虜先主妻子,先主轉軍海西。楊奉、韓暹寇徐、揚間,先主邀擊,盡斬之。《三國志》

    劉備得到徐州之後確實敗績較多,攻打袁術時與袁術相持不下互有勝負。而張飛留守徐州被呂布偷襲,張飛兵敗。劉備因此轉戰海西,後來袁術派楊奉等人追殺劉備,結果反被劉備誘殺,這是一次勝績。

    後來在徐州與呂布進行過戰鬥但是被呂布擊敗逃走,曹操後來幫助劉備戰敗呂布,徐州歸曹操。衣帶詔之後曹操派劉備攻打袁術,袁術病死而劉備殺死了徐州刺史車胄奪取徐州與曹操對立。

    曹操先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被劉備擊敗後來曹操親自攻打劉備才取得勝利。另一戰績就是曹操依附劉備吞併新野之前,劉備在汝南曹操派蔡陽攻打劉備結果被殺,這一次劉備又勝利了。

    劉備的後期戰績

    赤壁之戰時劉備和孫權聯合,赤壁之戰孫劉擊敗曹操,劉備也是獲勝方。後來攻打江陵之時依然是劉備戰勝曹仁才拿下江陵。

    在赤壁之戰後劉備有了地盤和兵力之後基本上都是勝利,益州之戰戰勝劉璋拿下益州,漢中之戰戰勝曹操拿下漢中和東三郡。不過劉備的最後一戰夷陵之戰卻敗了敗得有點慘。但是細數劉備的戰績也是勝多敗少呀,何談常敗將軍呢?

  • 3 # 未來少年共享圖書館

    作為歷史老師,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僅供參考。

    首先我們得了解劉備的生平事蹟,漢昭烈帝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蜀漢開國皇帝(221年9月22日-223年6月10日)、政治家。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葬惠陵。

    一、劉備性格: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與人交往過程中,劉備始終是以誠相待,容易感動他人。如關羽,張飛,趙雲等。劉備給人感覺是老實忠厚,亂世之中諸侯會比較尊重劉備這樣的人。

    二、劉備身份:中山靖王之後,皇室血統。古代人比較看重出生,尤其是東漢到隋唐時期,門第是人與人交往的一個重要的砝碼。劉備出生於皇室,在社會上有較高的地位,諸侯們尊重他這位劉皇叔。

    三、劉備的實力。雖然劉備屢敗,但是劉備屢敗屢戰。實力不斷的變化和發展之中,在東漢未年時期依舊是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五、劉備英雄之氣。劉備無論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他依然是非常堅定的按照自己的目標不斷髮展下去。這種人格魅力可以感染自己身邊的人,也會感染到諸侯。所以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說的那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 4 # 烤白薯我們一起吃吧

    歷史人物的客觀性怎麼能評價比較客觀呢,咱們第一點要穿越到那個時候以那個時候的歷史環境作為評價的前提,第二要能把自己代入到人物裡和他感同身受,咱這裡我想給大家提出一個我自個想的概念叫做emotion-play,情感扮演。

    劉備可能最受別人尊重的一點就是他永不放棄的熱血精神,而且他在那個亂世老吃虧老打敗仗,加假如你是一個太守又或者是刺史,有一個沒有土地連軍隊也沒有龐大到威脅到你的人,而且他打著復興漢室的名號,你幫助他你禮遇待他並不會損失利益,首先你覺得他就是理想主義在那個特別現實的時代未免不認為他是"不聰明者",首先咱們要知道雖然就是即使國家統治者已經沒有掌握權力但是餘威還在,你想你竟然你找不到漢獻帝,即使臣子有不臣之心當你的實力不夠強的時候就是你沒有到統一全國的實力,你就想稱帝不尊名義上還未滅亡王朝通常下場都很慘(比如說袁術),既然你控制不了天子,那麼你手底下有一個名譽至少很好又自稱是劉勝的後代至少能跟皇帝攀攀關係打著一些尊王興復漢室,雖然武力上沒有得到什麼提升,但是你自己的名望卻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很多人看錯了劉備以為他沒有什麼威脅,把他當做吉祥物擱到帳下。有的人看出來劉備的野心所以他容不下劉備,甚至要軟禁劉備比如曹操。

    我是烤白薯,想與你一起成長一起笑。

  • 5 # 小小小百科全書

    《莊子·盜跖》中有一句話叫做“自古風雲多變幻,不以成敗論英雄”。我覺得這句話形容劉備非常的正常。一個人失敗多少次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還有沒有鬥志,有沒有繼續戰鬥下去的決心。劉備算是東漢末年亂世時期一個非常特殊的軍閥了。相對於其他家大業大先天優勢極強的軍閥來說,劉備這個平民出身的人軍閥的發展歷程就十分的艱辛了。劉備之所以屢屢失敗這也和他的出身、地位、背景是息息相關的。其他軍閥在先天優勢上就要強於劉備,自然發展壯大的過程也要輕鬆很鬆。相對來說,劉備是自己一刀一槍的在打天下。白手起家的劉備遭受失敗挫折,這十分正常。關鍵的是劉備沒有放棄自己的雄心壯志。否則劉備又如何會成為三分天下的霸主之一呢?

    為何劉備一個出身低賤,還沒有什麼實力的軍閥會受到諸多軍閥的禮遇呢?這實際上和劉備自身有很大的關係。首先一點,劉備雖然出身不好,家庭背景也沒有。但劉備有個好老師,好歹也算是師出名門。早年間劉備曾拜師盧植學習,他也是盧植的關門弟子。有了這麼一個有名的老師,那劉備的地位就不同了。雖然對劉備沒有太大的實際性的好處。但起碼劉備也算是士林中人了。要知道東漢時期文人都是抱團的。身為盧植弟子的劉備自然會受到很多人的禮遇。

  • 6 # 介入王小俊讀歷史

    屢戰屢敗的劉備:怎奈別人態度好!

    從販履小兒到開國皇帝,坎坎坷坷幾十年,不是隨隨便便成功。

    一、具有“顯赫”的身份:皇室後裔。

    備乃中山靖王之後,這就是招牌。

    雖然我現在很窮,但是祖上富過。

    二、能力有限,但是我態度好!

    縱觀三國全書,死的早的都是有傲氣的:如羽扇綸巾周瑜、“江東小霸王”孫策、“鳳雛”龐統等,才氣逼人,不懂得謙虛。

    居於人下,做人下之事。

    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劉備依然不動聲色。

    三英戰呂布,顯示三兄弟的能力。

    白門樓逼死呂布!

    四、合理利用人才!

    對諸葛亮堅信不疑,言聽計從。對關羽、趙雲等更是十分信任。

    五、厚黑學運用嫻熟

    有一本書專門介紹劉備的厚黑學的。

    比如趙雲七進七出酒阿斗,劉備為了收買人心要摔死阿斗,這樣的主公誰人不愛。

  • 7 # 凝沙學史

    三國時期,劉備一生打仗無數,可是幾乎都是敗多勝少,屢戰屢敗,被人從北方攆到了西南,算是一個常敗將軍。但是,在劉備建立蜀國前,不管劉備去哪兒,都能夠得到諸侯們的友好款待,不管是徐州陶謙、兗州曹操、河北袁紹,以及荊州劉表,對劉備都十分尊重。

    首先,劉備可當擔:有諸侯需要劉備做接盤俠。

    劉備成為接盤俠,需要感謝謙讓徐州的陶謙。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陶謙先是表劉備為豫州刺史,然後屯兵於小沛。陶謙病逝前,告訴別駕麋竺,“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

    據《三國志·武帝紀》,曹操的父親曹嵩被陶謙所害,於是曹操為了復仇曾討伐徐州,但中途呂布進攻其後方,曹操被迫回軍。

    因為陶謙與曹操結仇,又知道自己不是曹操對手,所以,陶謙需要劉備接手對抗曹操,這是才是一方諸侯陶謙,敬重劉備的主要原因。

    其次,劉備有雄才:有諸侯想招攬劉備

    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呂布襲擊劉備,下邳城破後,劉備投奔曹操。曹操謀士程昱看出劉備有雄才,勸曹操殺劉備,“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但是曹操卻想招攬劉備,“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最後,劉備可利用:有諸侯利用劉備去打仗

    劉備打仗有一個特點,雖然屢戰屢敗,但是屢敗屢戰,說明劉備軍隊有很強的戰鬥力。袁紹和劉表很看重劉備這一點,都利用劉備當炮灰去打仗,所以劉備這個常敗將軍才會廣受諸侯敬重。

    果然,沒多久曹袁相持於官渡,於是袁紹派劉備前往汝南,與劉闢一起騷撈曹操後方。其實在袁紹眼裡,劉備只是對付曹操的一把利器。

    至於劉表尊重劉備,也是讓劉備對抗曹操。在《三國志·先主傳》中,劉備投奔劉表時,“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劉表需要劉備守住新野。可見劉備投奔劉表時,劉表正好也需要劉備對抗曹操,因此,劉表禮遇有加。

    總之,眾所周知劉備打仗常敗,而諸侯尊重劉備無非想讓劉備接爛攤子、想招攬劉備,以及讓劉備當炮灰去打仗。

  • 8 # 雜文鋪子123

    劉備也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並非從一開始就在各諸侯中大有名望。從當街販履的小商販到一方為王的興漢蜀主,劉備的發跡離不開以下幾點原因。

    一、漢室宗親的身份。

    雖然當時漢室將頹,但皇室遠系的血緣身份說出去還是可以讓人高看一眼的,因此,這幾乎就成了劉備自我介紹時的口頭禪,漸漸地“劉皇叔”的頭銜便成了劉備的金字招牌,並且越來越響亮。這一身份的好處就在於不但能提升身價,還自帶“政治正確”的屬性,對劉備與諸侯交往大有助益。

    二、慧眼識才的能力。

    劉備從最初與關、張的結義,到之後邀諸葛亮出山,他總是能發現人才併為己所用,這些能人猛將都是劉備能夠在當時亂世中立足的底氣,也是他能夠受到各諸侯重視、禮遇的基礎,而這也反映出他毒辣的識人眼光和求賢用能的優秀品質。

    三、敦厚仁義的口碑

    劉備的人設非常正面,三讓徐州的敦厚仁善、攜民渡江的愛民如子,怒摔阿斗的重情重義……這都為劉備營造了良好的口碑,這樣的人,誰不願與之交往呢?

  • 9 # 臨石觀海

    劉備是個人精,但各諸侯也不傻,為何劉備是個常敗將軍,還深受諸侯尊重?正因為劉備常敗,所以諸侯感覺好拿捏,且劉備有漢室宗親之名,仁義蓋世之望,是各諸侯用來打下手,博名聲的不二選擇,所以才會被諸侯奉為座上賓。

    劉備前半生的坎坷創業史

    劉備自討黃巾出道,就開始了顛沛流離的創業生涯,在諸侯爭鬥的夾縫中求生存,先隨同窗公孫瓚討生活,後跟陶謙混日子,好不容易得了徐州,有了立足之地,還被呂布摘了桃子。

    沒辦法,搞不過呂布,只能依附曹操,之後衣帶詔事發,劉備殺車胄,奪徐州,但還是弄不過曹操,再次跑路投奔袁紹,直至後來輾轉來到荊州。

    但很奇怪的是,劉備在早期雖然經常寄人籬下,但一直頗受諸侯敬重,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劉備實力弱小,在諸侯眼中不足為患

    從上面劉備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在早期確實是個常敗將軍,跟呂布作戰結果是“布虜先主妻子”,跟曹操PK是“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

    這也說明了劉備在當時的實力確實非常弱小,因此就算程昱看出了劉備終不為人下,曹操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這就是劉備在諸侯心中的縮影。

    當然劉備自帶的示弱絕技也是獨步江湖。

    劉備有漢室宗親之名,仁義蓋世之望

    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雖然間隔久遠,有點虛無縹緲,但因為當時還是漢家天下,還是頗有市場的,至少也是一個榮譽頭銜。

    而且劉備仁義之名遠播,深得人心,這點我們可以從劉備當平原令時的一件小事看出端倪。

    劉備當平原令時有一個市民叫劉平,非常看不起劉備,於是派了個殺手要作掉劉備,但當殺手與劉備交談之後,一下子就被劉備所感動了,直接立地成佛了。

    郡民劉平素輕先主,恥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其得民心如此。—《三國志》

    而劉備的這些稀缺特質正是各位爭霸天下的大諸侯所急需的,是為自己提高聲望,收服人心的捷徑。

    因此也有了曹操的“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袁紹的“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

    籠絡了劉備,能極大的提升自己的名聲,收服民心。各大諸侯何樂而不為呢?而反觀與劉備命運相似,風格卻截然相反的呂布,他依附別人的遭遇已經說明一切。

  • 10 # 秣陵校尉

    三國的諸侯個個都是人精!

    不是必須,不是值得,不是可以換來更大的利益,他們才沒有閒情雅緻去浪費他們寶貴的尊重!他們的尊重可都是有代價的:好吃好喝不說,高官厚祿不說,還要付出兵馬錢糧甚至是地盤等實打實的支援!

    要獲得尊重,首先你要有實力。三國是個犯上作亂的年代,實力為王。

    反面的例子很多,比如“三姓家奴”呂布,白瞎了“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雅號;比如袁術,地跨數州,兵精糧足,卻被人鄙為“冢中枯骨”;再比如劉璋,據有益州,國富兵強,手下良臣謀士不可勝數,但被人視作“守戶之犬”。

    但是“劉跑跑”在“跑跑”的過程中,卻慢慢積累了自己的“品行”,這成為了他的軟實力,為他贏得了諸侯的尊重。

    那麼,劉備的品行是什麼呢?我們先一步一步捋清他是如何贏得諸侯的尊重的,這樣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品行這個概念。

    又是公孫瓚,把劉備引入漢末諸侯社交圈,在盟主袁紹的大帳裡,劉關張三人,立在公孫瓚背後。記住,是“立”,無座!

    袁紹見三人“容貌異常”,問是何人,公孫瓚細說出身。

    紹曰:“即是漢室宗派,取坐來。”命坐。備遜謝。紹曰:“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玄德乃坐於末尾,關張叉手侍立於後。

    這個時候的劉備,實力為零,只有士兵兩名:馬弓手關羽,步弓手張飛!

    先前,曹操發矯詔討董,是舉著漢帝的大旗;袁紹就任討董盟主,舉的也是漢帝的大旗;劉備,漢室宗派、帝室之胄,舉的還是漢帝的大旗!聰明人想的都是一樣滴。

    可以說,漢室宗派、帝室之胄,就是劉備的第一個品行!這個品行,用的恰當,是可以轉化為實力的!不過這樣的實力獲得的尊重是有限的,所以只能舔居末席!

    第三個和劉備有交集的諸侯是北海太守孔融,原因無他,被黃巾軍圍攻,向劉備求救,這才引出了劉備那句著名的“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耶”,這個時候的劉備無實力無名氣!

    第四個諸侯是陶謙。這個值得好好說一說。

    曹操為報父仇,發兵討伐徐州。為了洩憤,一路屠殺百姓十幾萬,泗水為之不流!眾諸侯作壁上觀,無人敢出兵相救。

    軍事上的強弱一目瞭然,但劉備為了仁義,為了救徐州百姓於水火,幾乎未做猶豫,直接亮劍!

    傾巢而出救徐州!

    你可以說他是賭徒,但更多的人會認為他是英雄!至少陶謙是這麼想的!這才有“陶恭祖三讓徐州。”

    陶謙作為一方諸侯,對劉備的態度豈止是尊重,用感激、甚至是崇拜都不為過,不然很難解釋他會以自己的地盤相讓。

    也許正是這一戰,使曹操對劉備心生佩意:一個舉著仁義大旗敢於亮劍的對手,雖然弱小,值得尊重!所以在劉備被呂布偷襲再次落難之時,曹操不僅收留了他,表劉備為左將軍、豫州牧,更是與劉備“煮酒論英雄”,說出“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英雄相惜相敬。可以說,曹操對劉備的尊重是真誠的。

    劉備的選擇是心中的大義:身為漢室宗派,平生最恨篡逆!討伐逆賊興復漢室,是劉備的心願。

    隨手順走了曹操的五萬精兵,斬殺車胄,重奪徐州!

    當他發天子血詔,奉旨討賊時,他就已經是反曹陣營中的超級英雄了!

    這個時候的劉備,譽滿天下。

    一個漢室宗派、帝室之胄,在大家都匡扶漢室的時候,值不值得尊重?一個敢於亮劍,不畏強權的勇士,值不值得尊重?一個拯救黎民,高舉仁義之劍的英雄,值不值得尊重?一個不忘大義,奉旨討賊的漢室左將軍,值不值得尊重?

    任何一個有智商的諸侯,都不難判斷。

    所以,當劉備再次兵敗,北上投奔袁紹時,袁紹出鄴兩百里相迎!

    所以,當劉備輾轉顛簸,南下投奔劉表時,劉表敬若上賓,給兵給糧給地盤!

    所以,當劉備兵敗長阪坡,遣使江東尋求聯盟時,雙方一拍即合!

  • 11 # 大實話

    而如果說真的尊重劉備,那估計至少都得到劉備取西川站穩陣腳之後了。

    說難聽一點,你這要人沒人,要錢沒錢,單憑一張嘴,做什麼貢獻,搞得跟真的一樣。而所謂的“劉皇叔”也真的跟皇帝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所以當時各路諸侯肯定是看不起他的。不然袁紹袁術為何還要扣押他本來要賞給他的軍餉?

    後來就是劉備一路敗逃。幾乎是劉備投靠誰,然後誰就倒黴。要知道,在當時那種人人封建迷信的情況下,劉備簡直就是掃把星的存在啊,哪兒還有什麼尊重可言呢。

    人家也就是當面叫他皇叔,那背後不都叫“大耳賊”,這也就尊重。

    至於曹老闆跟劉備煮酒論英雄,那真的就是曹老闆這個人愛惜人才罷了,畢竟當時曹老闆可是隻看能力不看品質的,或者說劉備跟曹老闆就是一號人,只是人設不同,劉備要維持正人君子人設,而曹老闆則相對灑脫一些,反正都被罵慣了。

    另外就是我們也要考慮到當時那個年代對人才的重視,因為當時正處於戰亂年代,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讀書識字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像周瑜、諸葛亮、司馬懿這些人那就是人中龍鳳了。

    別的不說,你就想一下,一個讀書人在山裡讀了幾年書,然後下山後就直接可以去給人當幕僚,提供治國方略,這是什麼程度呢?這就好比是現在你只要讀了幾年書,然後直接就給你安排個公司高管了,這足以證明當時對讀書人的重視程度。

    而劉備能夠作為一方霸主,其管理能力自然是不用說的,那這就是人才啊,對於這樣一個人才,各路諸侯恐怕都想納入麾下吧。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的話,或許其他人對劉備才有尊重可言。至於劉備早期作為一方勢力的時候,那時大多數人根本就沒有想到以後他能成事,更別說尊重了,別人尊重你,那時源於你的拳頭硬,而那時候劉備也只是嘴硬。

    至於說劉備常敗,那也沒辦法,畢竟,身邊人才不多,再加上兵力不足,打敗仗也就是常理之中了。

  • 12 # 一半秋色

    說劉備是常敗將軍,一點沒錯,劉備打了一輩子仗,但敗多勝少,那麼,他到底打過多少次敗仗呢?這裡不妨統計一下。

    遇賊於野,備中創陽死,賊去後,故人以車載之,得免。後以軍功,為中山安喜尉。

    劉備出師不利,第一次打仗,就大敗,差一點死掉了,後來好歹撿回了一條命,因功喜獲縣公安局局長一職,算是因禍得福了。

    第二次,攻打黃巾軍,又敗。

    後為高唐尉,遷為令。為賊所破,往奔中郎將公孫瓚。

    這一回,劉備又與黃巾軍幹上了,劉備明顯不會打仗,又一次慘敗,人馬打光了,只剩下張飛和關羽兩個難兄難弟,劉備帶著兩個弟弟,灰溜溜地投奔了老同學—公孫瓚。

    劉備從陶謙手裡接管了徐州,總算有了地盤,喜得屁滋滋的,可是,好景不長,呂布盯上了徐州,不怎麼費力就把徐州搶走了,還俘虜了劉備的老婆孩子。

    第四次,打呂布,又敗了。

    劉備投奔了曹操,曹操給了劉備一萬人馬,讓他打呂布,結果,劉備被呂布下屬高順輕鬆擊敗了,曹操見劉備不行,只得親自出馬。老曹出馬,一個抵倆,後來,呂布果然被捉住了,在白門樓上吊死了。

    第五次,打曹操,敗了。

    曹操給了劉備三萬人馬,讓他截擊袁術,結果,劉備不去打袁術,反過頭來,殺了徐州刺史車胄,佔領了徐州,曹操得到訊息之後,肺都氣炸了,帶人馬殺了過來,劉備望風而逃。

    長阪坡之戰,是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案例,曹操的三千虎豹騎對陣劉備的十萬軍民,結果,劉備大軍被衝的七零八落,人死得死,跑得跑,連老婆孩子差一點丟了,好在趙雲七進七出,救出了劉備妻小。

    第七次,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其餘兩個,一個是赤壁之戰,一個是官渡之戰。這場戰役,劉備10萬大軍被陸遜一把火燒個精光,劉備灰溜溜地逃回了白帝城,沒過幾天,連鬱悶帶抑鬱,死掉了。

    以上七次失敗,只是劉備諸多失敗中的七次,其實劉備打過的敗仗遠不止這些,說了這麼多,劉備老打敗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為何別的諸侯都比較尊重他呢?

    一、劉備乃漢獻帝的叔叔,劉皇叔,名片一遞過去,別人一瞅,呀!當今聖上的叔叔,不得了,了不得!必須好好巴結巴結。

    二、劉備是個英雄,劉備打仗確實不咋地,但他手底下有三員猛將,張飛、關羽和趙雲,三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乃人中豪傑,諸侯就算瞧不起劉備,但對他手底下的愛將是十分佩服的。

  • 13 # 西府趙王爺

    關於劉備,我喜歡這樣一句話:

    劉備之所以在三國口碑俱佳,完全是他自己掙的。縱觀劉備的生涯表現,絕對是三國群雄中最值得尊重的那一批。

    當初參軍平亂,劉備雖然是一屆布衣,但是卻可以拉起一支自己隊伍。當地的豪傑志士,紛紛依附劉備,中山富商張世平、蘇雙等人,也願意為其投資。

    這是及其難得的,在當時那個世道,在不造反的情況下,想要自己創業,那基本上都得要背後有人支援,曹操、袁紹他們,哪個不是官宦子弟?哪個不是世家大族?

    還有後來陶謙將徐州託付給劉備,這更加說明劉備的能力和人品。

    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當然,不僅僅是對百姓,劉備對於部屬也是仁至義盡。當初徐庶棄劉備而投曹操,雖說是為了盡孝,但當時劉備兵敗當陽,被曹操近乎逼入絕境,徐庶作為軍師,此時離開投曹操,對於軍心的打擊不可避免。可是劉備為了成全徐庶的孝道,硬是放他走了。

    有司執法,白收權妻子

    可是劉備沒有這樣做,不僅沒有怪罪黃權,還善待其家眷,對於其子依然留用軍中。

    降吳不可,還蜀無路,旁觀之人很難理解黃權的境遇,但劉備理解他。樂只君子,保艾爾後。讀到那一瞬間就忽然明白孔明為什麼會說“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了。

    以上例子,都在證明劉備的魅力。當然,有人會說劉備是作秀,是偽君子,不過即使是作秀,劉備能從頭至尾做幾十年,也便是真的了。

    雖然我們常說成王敗寇,但是中國畢竟禮儀之邦,凡事都要講個禮義廉恥,大義凜然。而劉備的一生恰好奉行的就是君子做派,有仁義之風。劉備如此人品,自然會得到尊重。

    當初劉備第一次創業失敗了,轉業回來僅僅混了一些小官兒,沒有前途不說,還受人欺辱。

    於是就撂了挑子,帶著部曲投奔老同學公孫瓚去了。當時且不說二人有著同門師兄弟這麼一層關係,劉備好歹軍旅出身,後來又當過不少地方的地方官,身後還有一些追隨者。對於公孫瓚來說,是增強實力的好機會,自然禮賢下士。

    最為重要的一點,劉備與公孫瓚不是單純的主僕關係,而是合作的同事關係,只是以公孫瓚為主而已。這就好比公孫瓚要開公司,劉備找到他入股,當了一個小股東,可以分紅,但是沒有公司決策權。當然,他也在集團內部有職位,比如平原令,平原相等等。

    這也是為何後來劉備能夠入主徐州,卻無人跳出來指責他背叛。否則,即使劉備做了徐州之主,那麼也依然應該是在公孫瓚麾下,成為了公孫瓚勢力的一部分,就像田楷那樣。

    公元194年,曹操攻打徐州,陶謙求援公孫瓚麾下的青州刺史田楷。田楷帶著劉備來救徐州,陶謙成功挖角劉備。這裡有個問題就是,田楷本身就是來幫助陶謙的,雙方屬於同盟關係,所以這事,必然是陶謙和田楷雙方達成的結果,所以談不上背叛,自然也就沒有負面評價。所以公孫瓚那邊不會說什麼,陶謙撿到了一員大將更不會說什麼。

    而成為徐州之主以後,劉備這個身份就變了,他是乃是一方諸侯,正兒八經的徐州牧,這時候再配上他劉姓宗室的身份,那就是一個金字招牌啊。雖說比不上劉表、劉璋,但性質卻是一樣的,必須得禮遇。

    當然,同樣好景不長,因為呂布的反覆無常,偷襲了劉備大本營下邳,導致劉備不僅兵敗袁術,而且無家可歸,最終只能是投降呂布。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擊敗呂布之後,面對被俘的呂布,向來仁厚的劉備,第一次落進下石,不顧被曹操猜忌的危險,出言提醒曹操除掉呂布,氣得呂布大罵劉備。

    當然,袁紹這個扶不起的阿斗,終究是輸給了曹操,劉備只能是轉投劉表。對於劉表來說,劉備好歹也是宗室子弟,不管之前真假與否,在見過漢獻帝之後,這個劉皇叔的名頭將坐實了。

    漢室衰微,自家人於情於理都該抱團,哪怕是做樣子。況且劉備好歹是有點家底,可以為自己所用,所以,劉備依然是得到禮遇。再往後,那就是赤壁之戰了。經此一戰,劉備大業初成,誰也不敢小瞧,強者自然能贏得尊重。

  • 14 # 燕趙節度使

    恰恰相反,劉備是常勝將軍,並且多次以軍功封官!

    題主之所以認為劉備是常敗將軍,完全是因為你只看《三國演義》 。

    讓我們看看史書中劉備的戰績。

    劉備的勝績。

    1.東漢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二十四歲的劉備率領關羽、張飛等跟隨鄒靖討伐黃巾軍,立下戰功。

    而後又於中平五年(188年)參與鎮壓張純叛亂,以這兩次軍功被任命安喜縣縣尉。

    2.大將軍何進派毌丘毅到丹楊募兵,劉備加入,在下邳討伐盜賊立功,任為下密縣丞。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靈帝末,黃巾起,州郡各舉義兵,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頃之,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毋丘毅詣丹楊募兵,先主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復去官。

    3.初平二年(191年),劉備與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對抗冀州牧袁紹。因為多次立即軍功,劉備被升為平原縣縣令,後領平原國相。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使與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紹。數有戰功,試守平原令,後領平原相。

    4.黃巾餘黨管亥率眾軍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派太史慈突圍向劉備求救。

    劉備立即派三千精兵隨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黃巾軍聞知援軍至,都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圍。

    這次劉備沒有直接上陣,而是派出救兵,不戰而勝。

    5.東漢建安二年(197年),楊奉、韓暹等賊軍在徐、揚二州之間作惡,劉備率軍將其打敗。

    6.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派劉備與朱靈一起攻擊袁術,袁術戰敗,不久病死。

    7.劉備重新佔據徐州,聯合北方的袁紹夾擊曹操。曹操派司空長史沛國劉岱、中郎將扶風王忠進攻劉備,但都被劉備擊退。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先主據下邳。靈等還,先主乃殺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守下邳,而身還小沛。東海昌霸反,郡縣多叛曹公為先主,眾數萬人,遣孫乾與袁紹連和,曹公遣劉岱、王忠擊之,不克。

    8.建安五年(200年)劉備離開袁紹,帶兵到汝南。曹操派遣蔡陽前來攻打,但被劉備聯合黃巾餘黨龔都所殺。

    9.建安七年(202年42歲),曹將夏侯惇、于禁、李典等人率軍南下進攻劉表,劉備迎敵,在新野北博望設伏,大敗曹軍。

    10.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聯合孫權大敗曹操於赤壁。劉備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曹操北歸。

    11.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與周瑜圍攻曹仁駐守的南郡,曹仁堅守江陵不出。劉備率軍進軍荊州南部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都投降劉備。廬江郡雷緒率領私人武裝數萬人前來歸順。

    12.建安十八年(213年),劉璋與劉備反目,劉璋派遣軍在涪城阻擊劉備,都被劉備打敗。

    13.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圍成都,劉璋投降,劉備領益州牧。

    14.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率兵進攻漢中,曹操親率大軍來爭。劉備斂眾拒險,黃忠、趙雲在漢水擷取曹軍糧草,曹軍不戰自潰,曹操被迫退兵。劉備佔有漢中,進位漢中王。

    劉備的敗績。

    1.劉備曾任高唐尉、高唐令等職。不久高唐縣被盜賊攻破,劉備投奔老同學公孫瓚,被表為別部司馬。

    2.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表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袁術率大軍進攻徐州,劉備迎戰,兩軍在盱眙、淮陰相持,互有勝負。

    不料呂布偷襲了下邳,劉備根據地被佔領。

    劉備急忙回軍,中途軍隊又潰散。劉備無處容身,只好率領殘軍東取廣陵,但為袁術所敗。

    劉備向呂布求和,呂布允許回到小沛。

    這次,劉備非戰之罪,而是因為根據地被佔而導致全軍大亂,被呂布壞了事。

    3.在小沛,劉備很快恢復實力,召募了萬餘人的軍隊。呂布大為驚恐,害怕劉備反攻下邳,於是率軍進攻小沛。劉備戰敗,投奔曹操。

    4.建安三年(198年),因為劉備軍隊奪取了呂布軍隊買馬的黃金,呂布派遣高順和張遼進攻劉備,雖然曹操派出夏侯惇前往援救,但呂軍仍然攻克沛城,劉備單身逃走。

    後劉備與曹操聯合進攻呂布,大敗呂布,呂布被俘後,劉備力勸曹操殺死呂布。

    6.建安五年(200年)衣帶詔事發。曹操親自東征劉備,劉備戰敗,關羽被擒。劉備逃往冀州投奔袁紹。

    劉備在此慢慢收攏潰兵,逐漸恢復實力。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先主敗績。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並禽關羽以歸。

    7.建安五年(200年)七月,袁紹派劉備領兵與劉闢騷擾許都以南,曹操派遣曹仁率軍擊敗劉備。

    8.建安六年(201年),曹操親自討伐劉備,劉備戰敗,南投劉表,駐守新野。

    9.章武二年(222年),劉備進攻東吳,被吳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打敗,“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

    根據史書記載統計,劉備勝利14場,失敗9場,怎麼能叫常敗將軍呢?

    仁君劉備

    劉備之所以受到諸侯們的敬重,一是因為劉備是個梟雄,多有戰功,戰力不凡,而且在他擔任地方官員時,待人寬厚,勤政愛民,所以深受人民尊敬。

    而當時的其他軍閥,則殺戮無度,很是殘暴,包括曹操也曾屠城。

    有幾件事可以看出劉備寬厚仁和,禮賢下士。

    1.劉備任平原相時,外御賊寇,在內則屯糧分發給百姓,深得人心。他平等待人,士以下的人,都可與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

    平原郡的郡民劉平不服劉備,派刺客前去暗殺。劉備以為刺客是普通人,十分禮遇,刺客不忍心殺害劉備,只得坦露實情然後離去。

    劉備治理平原郡期間廣樹恩德,深得人心。

    《魏書》:劉平結客刺備,備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狀語之而去。

    2. 黃巾餘黨管亥率眾軍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派太史慈突圍向劉備求救。

    太史慈說:“孔融大人聽說劉備大人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危難急迫。因此盼望著能得到您的幫助,命令我突破包圍來向劉備大人求助,惟有借重您的力量,方能使北海城脫危。”

    劉備驚訝地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劉備!”

    由此可見,劉備在當時已經以仁義之名被各個諸侯所熟知。

    劉備立即派三千精兵隨太史慈去北海。黃巾軍聽到援軍的訊息四散而逃,北海得以解圍。

    3. 194年(33歲),陶謙病重,對別駕從事麋竺說:“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陶謙死後,麋竺便率徐州人民迎劉備入主徐州,劉備推辭。

    北海相孔融勸劉備道:“百姓因你賢能而推舉你,天意讓你取徐州而你不取,將來後悔可就遲了。”劉備遂領徐州牧。

    可見當時許多諸侯都認為劉備賢能,所以才有陶謙讓徐州,和孔融勸劉備之事。

    4. 劉表病重時,準備把荊州託付於劉備,說:“我兒不才,荊州諸將又相繼凋零。我死之後,就由你來攝政荊州。”但劉備拒絕:“您的諸位兒子當然是賢明的,請您安心養病。”

    可見劉表也認為劉備十分有才幹。

    如果劉備當時擔任荊州牧,恐怕就不會有後來一連串的戰略劣勢了。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親率大軍南下,劉琮的部下以及很多荊州士人投靠劉備,到當陽時,竟有十餘萬眾,輜重數千輛。

    可見劉備在荊州名聲極好,士人和百姓都敬重劉備,所以才會投靠他。

    當時和後世人對劉備的評價:

    陳壽評曰:“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袁紹:“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

    傅幹:“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程昱:“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

    陳登:“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

    鍾會:“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興兵朔野

    張輔:“劉備威而有恩,勇而有義,寬巨集而大略”

  • 15 # 畫素說

    研讀三國曆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早期的劉備可以說是一個“常敗將軍”。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像一個打不死的小強。按理說,在三個尊重強者的時代,劉備不應該、也不會受到其它諸侯的尊重,畢竟弱者誰都看不上!可事實卻是。劉備每到一個諸侯地方都會受到尊重、禮遇。

    當然了,不止曹操這一個案例,因為劉備就到每一個地方都可以受到當地諸侯的尊重與禮遇。那麼問題來了,為何這些諸侯們如此看得起劉備?而且屢戰屢敗、將寡兵微的劉備!這隻能說劉備身上具有非比尋常的特質,而這非比尋常的特質正式是他們所看中的。我們今天就以今人之視角,大膽來討論這個問題。

    就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我們就可以看出,劉備是一個將人心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人,這也是他為何能受到尊重的原因!

    劉備為中山靖王之後,祖父曾舉孝廉官至東郡範令,父親也常年在州郡裡做官,雖說自己皇族的身份褪了色,但好歹也算個官二代的,要知道漢晉之際最看重的就是一個人的出身。劉備可能不是見了誰都提自己四百年前的祖宗劉邦,但是自己祖、父兩代的官宦生涯卻可以為劉備在漢末的政治舞臺上,提供了一張標準的入場券。

    若劉備不是當世之英雄,又如何能讓關羽、張飛、趙雲等豪傑誓死相隨?若是當時之英雄,受各個諸侯尊重又有何奇怪?重英雄、惜英雄這在每個時代都是通用的。

    “失敗為成功之母”,我們雖很難將劉備與劉邦相提並論,但在三國這個亂世能成為一方諸侯的雖沒點眼力?看不出劉備並非池中之物?

    基於這四點,我相信大家就不難理解為何屢戰屢敗的劉備能受到各個諸侯尊重的原因,哪怕眼前在落魄,劉備也是一條潛龍,一飛沖天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 16 # 薩沙

    大家看看曹操和孫權,其實起點比劉備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他的老爸孫堅,最早就是長沙太守,也是全國有名的悍勇諸侯。

    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十八路中,孫堅就是一路。

    孫堅雖然隨後因輕率冒進被劉表殺死,但畢竟影響力巨大,舊部眾多。

    他的兒子孫策能力還強於父親,依靠父親舊部的支援,一舉佔領江東廣大地盤,成為國內僅次於曹操的強大諸侯。

    自然,孫策被暗殺時,東吳內部還有很多問題,地方豪強和山越族不斷叛亂,但畢竟大局已定。

    孫權是在父兄創業的基礎上,維持現狀而已。

    其實,孫權最大的功績是赤壁擊潰曹軍,以及殺死關羽奪取荊州。

    至於夷陵之戰,其實是兩敗俱傷,也算不了什麼勝利。

    然而,孫權隨後攻擊曹操全部失敗,自己的兒孫也不爭氣。

    他的父親曹嵩是非常有名氣的曹騰養子,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曹操的家族實力很強,二十歲的曹操察舉孝廉成為郎官,後來被任命為東郡太守、騎都尉等官職。

    而曹操依靠曹家和夏侯家的實力,募兵數千人,以此期間,一步步壯大。

    討伐董卓的時候,曹操也是十八路諸侯之一。

    所以,曹操雖然才能突出,但也是依靠家族的強大實力,才有這麼快的發展。

    劉備自稱皇叔,其實祖先基本不可考證。

    父親本來就是一個低階官吏,在劉備少時已逝。

    劉備便與母親販賣草鞋、織草蓆為業。

    可以說,劉備第一沒錢,第二沒名,第三自稱為皇族卻是普通平民。

    在亂世中,普通平民想要白手起家幾乎不可能。

    因為地方的實力都把持在豪強家族手中。這也是先秦的遺風,整個漢代也沒有徹底糾正過來。

    除非你像孫權、曹操一樣本來就有家族撐腰,但劉備沒有。

    真的要白手起家,除非你有錢有威望,或許能夠拉起部隊打天下。

    但劉備無錢,所以在討伐黃巾賊中也屬於弱小軍閥,沒什麼了不起。

    在曹操孫權都很牛逼的時候,劉備只是平原相,也就是山東省德州市中部幾個縣城的官員。

    到了陶謙讓徐州的時候,劉備只有1000多兵力,在全國諸侯中簡直不值得一提。

    然而,劉備卻白手起家做到了最強。

    而陶謙當時避免曹操趕盡殺絕,死前將徐州讓給劉備,還給了他5000兵馬,這就完全不同了。

    劉備一躍成為大諸侯。

    而劉備之所以能夠成為大諸侯,根本上還是自己不但打仗頗有一套,還有了仁義劉皇叔的虛名。

    這是一種巨大的無形財產,類似於一個皮包在地攤上賣200,在LV專櫃賣2萬一樣。

    劉備通過自己能力,將自己從地攤貨甚至為高檔奢侈品。

  • 17 # 一切都付笑談中

    有句話叫做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你得尊重別人,劉備就是這樣一個懂得謙卑禮讓,寬厚仁義,品德高尚之人,這樣的人一般都會受到社會的尊重,此外,劉備頭頂皇室後裔(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的金字招牌,就更加受到人們的歡迎和敬重了

    劉備雖出身血統高貴,但由於漢武帝時的推恩令,所得皇室的恩惠越來越少,到劉備這一代時,已和普通平民沒什麼兩樣,落魄時,一度和母親以賣草鞋為生。

    劉備十五歲這年,母親不希望他渾渾噩噩過一輩子,讓他外出求學,期望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事實證明,劉備的母親眼光還是挺長遠的。

    劉備後來拜在當時的名儒盧植門下,當時很多賢達士子皆拜盧植為師,因而劉備得以結識了一批有識之士,比如公孫瓚,日後成為雄踞一方的軍閥,連曹操都很忌憚他。劉備在求學期間,為人仗義,喜歡結交豪傑人士,而且始終謙虛謹慎,因而口碑很好,聲名遠揚,不少官宦巨賈都願意資助他。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參與了鎮壓農民起義,而後開始了曲折但不斷攀升的一生。

    劉備雖然人品高貴,很多人願意依附他,無奈自身實力太弱,因而他在戰場上經常吃敗仗,呂布、袁術、曹操、袁紹都曾擊敗過他,他最大的敗仗應該是稱帝之後的夷陵之戰,這場戰爭的起因就是為了死去的兄弟關羽報仇,可見這位仁兄真的很講義氣,雖然這場戰爭以失敗告終,但是他對兄弟的那份真摯的感情不會因吃了敗仗而抹去,相反,他的有仁有義得到了世人的稱讚。

    吃了敗仗,受了挫折不要緊,只要有一顆百折不撓的心,總會有看到曙光的一天,縱觀劉備的一生,基本上過著寄人籬下,顛沛流離的日子,然而他沒有氣餒,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很多願意肝腦塗地的追隨他,比如他三顧茅廬,贏得了諸葛亮的出山,從此諸葛亮對他忠心耿耿,為他指點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和諸葛亮等一幫兄弟的共同努力下,劉備在贏得了赤壁之戰後,獲得了荊州、益州兩個肥地,終於建立了蜀漢政權,成為三國雄踞一方的霸主。

  • 18 # 頭牛奇異故事

    劉備可厲害,他是敗人不敗心啊,善玩兒於心機,把天下的,英才黎民都玩於孤掌之中,懂心術會用人,雖然常敗但是敗也敗得那麼有學問,能使得天下的英雄們和黎民眾生對其憐憫是死相隨,劉皇叔是贏得了民心就等同贏得了天下,滿口仁義道德,把大才諸葛孔明都玩兒的心服口服,試問誰還有不服的嗎,兄弟諸侯都被其一個個笑著友好的拿下,那氣吞山河的魏武帝,服過誰啊,也只佩服過劉玄德而已,曾有言,天下英雄為自己與玄德公莫屬,劉備是不言不語不動刀千軍萬馬藏心中啊,整天莫名其妙神神道道讓人捉摸不透,無人借人無兵借兵無地借地,天下萬物都為己所用,劉玄德大才啊,身藏不漏。

  • 19 # Cc忞岄

    港真,第一最核心的. 劉備軍團是很能打的。你對比看看各陣營的力量,就知道劉備他們都是很飆的戰鬥力。基本沒戰都有收穫,而硬核的戰力決定一切,各諸侯都想吸收他們為己用啊

    第二,劉備人品還是可以的,很沉得住氣。給人的感覺是很踏實靠譜。沒什麼特別大的威脅。

  • 20 # 漫話文史丶

    東漢的時候是非常看重名聲的,一個有名望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人尊重。劉備這一點就做得很好。

    首先,他“出道”的時候就給自己找了一個很好的背景,劉備自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玄孫,這事兒不管真假,聽著就很唬人,尤其是漢獻帝承認之後,世人都稱劉備一聲“劉皇叔”。劉備以這身份地位無論去那個諸侯哪兒,只要他還沒有脫離漢室,多少都會表現出尊敬之意;

    其次,劉備以仁德聞名諸侯間。雖然當時劉備有張飛,關羽等猛將相助,但是卻缺少兵將,地盤以及最重要的謀士,這些才是劉備經常吃敗仗的原因。如果我是諸侯,儘管現在劉備現在還沒取得任何驕人的功績,但他有賢名,志在天下且目前對我沒有威脅,說不定那天還有求於他呢?

    所以,對他尊重既是對未來的投資,也是對自己“禮賢下士”的宣傳,何樂而不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情是讓人感覺又開心又難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