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戶外探險OUTDOOR

    被譽為“大塊頭有大智慧”的胖胎車無疑拓寬了腳踏車愛好者們的騎行空間,而且降低了大眾野外騎行的參與門檻。最棒的是,它使你彷彿重返童年,因為你根本無法抹去臉上孩子般燦爛的笑容。但是在雪地騎行過程中,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東西。畢竟這跟常規鋪設路面的騎行不一樣。

    下面給出了需要注意的幾件事。

    1. 如何選車

    大多數胖胎車的結構都十分堅硬,但說到車架幾何結構的優越性,還是那些願

    意走在潮流先鋒的品牌值得信賴,北美一些手工小眾品牌也開始供應完全定製化的服務。最好根據你的使用環境選擇。

    2. 硬體配置

    車把角度決定了操控性是否夠流暢,這一點非常重要。超大直徑車胎提供更大

    的牽引力(無論在泥地、沙地還是雪地),爬坡能力超群。寬大的接觸面為車手提供懸浮感,這種感覺完全有別於避震帶來的舒適感。幸運的是,踏板一上一下之間所耗的能量大抵是相同的,因此你在得到有趣的騎行體驗的同時並不用浪費

    太多體力。

    3. 氣候條件

    即使氣溫下降至冰點,胖胎車也能夠為你提供探索道路的全新視角,不過低溫

    如果再加上時速19 公里的寒風,可能會讓人無法產生任何愉悅感,因此必須在著裝上下足功夫。

    4. 衣物選擇

    顯然,這取決於你選擇的騎行場地。但冬天運動很容易遭遇低體溫症,分層穿

    衣、並準備好一件乾燥的貼身層運動後替換,則是冬天騎行時最關鍵的要點。更簡單的方法也可行:滑雪的時候穿什麼,雪地騎行就穿什麼。

    5. 補充水分

    冬季,帶上足夠的水甚至比夏天還重要。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區的雪地騎行時,

    水分流失更為迅速。當你的呼吸頻率增加後,很可能感受不到身體需要立即攝入水分的迫切需求。在零下環境中,為水瓶做好防凍措施是另一個重要的挑戰。如果距離不長,用保溫水瓶裝上熱水或溫水即可。一些人會選擇在水中摻入一些電解質或酒精,試圖改變液體的結冰點,但是最後往往適得其反。這些東西會讓水分在體內更快地流失,所以最好還是喝純淨水。

    6. 腳踏

    由於金屬鎖片很容易在低溫中把腳下的積雪凝結成冰疙瘩,基本卡不上自鎖腳

    踏了,所以平板腳踏顯得更加實用。

    7. 鞋

    絕不可輕視腳部的保暖。大體上,你只需確保鞋子隔熱及防水效能足夠好,再穿上厚厚的羊毛襪即可。市面上有一些專為雪地騎行設計的鞋子效能也很好。使用化學保溫品(俗稱“暖寶寶”)或是帶上一些備用都是不錯的選擇。也有一些騎手會用金屬太空毯裹住腳部,把熱量反射回去。如果雪比較厚或是下雪量較大,登山用的雪套是必要的保暖物品。

    8. 輪胎

    因為壓強較低(34 千帕),大直徑的輪胎能夠帶來極為舒適的騎行感受。雖然低壓強在夏天可能導致邊緣損壞,但是壓強過大則會犧牲騎行的舒適感。通常來說,

    55~69 千帕左右的壓強最適宜騎行。儘量避免在寒風中換胎,這對保持體溫十分

    不利。

    9. 救急物品準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你將面臨的是低溫環境,那麼更要花雙倍的心思。

    打火機、太空毯、地圖、指南針、摺疊小刀和手電筒都是必備物品。最好結伴而行。告訴朋友你幾點出發、行進路線以及預計返回時間。計劃的制定必須足夠周全。如果你在野外受傷無法確保自己的安全,在野外度過寒冷夜晚,你的生還率將會更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活著的意義在哪,如果曾經想放棄的人,現在怎麼才能重振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