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ME科技故事
-
2 # 點點點影視
近幾年不少航空公司紛紛解除飛機上不允許用手機的禁令,那麼為什麼要設定“手機禁令”那?
因為擔心通訊裝置訊號,會影響到導航系統的正常運轉,當然在飛機起飛和降落階段駕駛員要接收塔臺訊號,手機訊號和塔臺電磁波頻率接近,因此擔心會出現誤操作。
各個國家都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來進行監管。
現在為什又解禁了那?
1、已經有新的技術產生,可以忽略手機訊號對飛機的影響。
2、很多國家採用此項技術後,確實得到了驗證,很安全。
3、既然成熟了,咱也沒必要在限制,只要安全,解禁又何嘗不可那。
-
3 # Lollapalooza001
我們的時間除了用在工作上之外的第二大領域就是手機了,手遊、溝通、知識…如果離開了手機就好像失去了整個世界。坐飛機是十分漫長的過程少則1個小時多則十幾個小時,對於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對於坐飛機是一種煎熬,雖然飛機上有雜誌、電影…但是因為要坐飛機而改變一種行為對飛機旅行是一種糟糕的體驗。還有就是別的國家別的航空公司放開了別的交通工具(高鐵)可以隨時使用手機,如果我不放開意味著客戶流失,這有點像軍備競賽。
-
4 # 飛狼非色狼
一點都不突然,這只是公眾感覺而已!海航、國航在這個領域已經準備了數年,尤其是海航,至少從2013年就開始籌備機上pad、空地互聯等專案,產品儲備、技術儲備、運營能力均已成熟,旗下負責運營的主體公司甚至早已在新三板掛牌,號稱“航空網際網路第一股”;國航應該是2014年開始的;東航、南航在這方面的重視程度稍弱,不過後面肯定會加大投入力度
-
5 # 羅生物語
這個事兒為什麼引起這麼大關注呢?因為坐飛機要關手機,這麼多年以來已經是一個固化的基本常識了。現在又可以隨便用了?什麼鬼?別忙,還不是可以隨便用呢。
一. 大家都經歷過的體驗
二. 現在劇情反轉了?不是那麼簡單
我們印象中,坐飛機不關手機和高鐵堵門會激起同一級別的民憤。但現在劇情反轉了?讓我們來看看最新法規是怎麼解釋的:
上面文件說的“合格證持有人”就是指各航空公司了,那麼這個關鍵的CCAR-121.573條是怎麼說的呢?我們來看看:
第 121.573 條行動式電子裝置的禁用和限制 (a)除本條(b)款規定外,任何人不可以使用,合格證持有人或機長也不得 允許在按照本規則執行的飛機上使用任何行動式電子裝置。 (b)本條(a)款不包括: (1)行動式錄音機; (2)助聽器; (3)心臟起搏器; (4)電動剃鬚刀; (5)任何合格證持有人認為使用時不會影響飛機導航和通訊系統的行動式電子裝置。注意b款裡的第5條是最關鍵的一條:“任何合格證持有人認為使用時不會影響飛機導航和通訊系統的行動式電子裝置。”也就是說,民航總局把是否允許使用手機等行動式電子裝置的許可權,下放給了各航空公司,並提供技術和監督指導。而這一點,是借鑑了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行動式電子裝置政策,將禁止條款要求去除,取而代之是由航空承運人技術評估證明和決定。
三. 什麼樣的便攜電子裝置(PED)會對飛行安全造成威脅?
這就是一個專業性和技術性的問題了。CCAR-121R5的頒佈是否就意味著手機的全面放開呢,非也,大家一定要注意,航空承運人必須在確保證明行動式電子裝置對飛機無影響的前提下,決策並向CAAC飛行管理部門報備方能開啟。不過就在PED使用評估指南釋出之後的幾天,東航、海航、祥鵬、春秋航空很快相繼宣佈,乘客將可以在空中使用手機,但需設定為“飛航模式”。也就是說,各航空公司認為,處於飛航模式的手機,對飛行安全沒有危害。至於其它裝置,比如大型筆記本,pad,掌上游戲機等不在b條款所列範圍之內的PED呢?我們並沒有看到明確的安全性評估。
四. 法規跟上國際潮流是好事兒,但要根據國情更規範化和細化
我們都知道,中中國產手機裡有很多逆天存在的“山寨機”,比如電池10000毫安,功率大的嚇人,有些即使在飛航模式下,電磁標準是否在安全規範之內,是令人質疑的。對這些山寨機,各航空公司有沒有檢查,評估,檢測措施呢?現在媒體報道這個事情基本是一邊倒,在公眾的印象中,很容易造成錯覺,認為所有電子裝置都可以毫無顧忌的拿到飛機上去用了。這會不會對飛行安全造成潛在的威脅呢?
五. 從長遠看,飛行上網是大勢所趨
-
6 # 琴心五六疊
國內的航班首度允許開機,這絕對是中國民航史上的大事件。
在東航宣佈可以使用PED電子裝置之前,我們一提到國內、飛機、手機,腦海中一定會浮現一個大大的禁止符號。如果非要把這三個要素結合起來,那我們看到最多的新聞一定是某某乘客違規使用手機,被警告之類的新聞。
譬如去年八月份,在鄭州飛往三亞的航班上,一名男子執意要在飛機上使用手機,在空姐多次勸阻無效後,考慮到旅客的安全,飛機在滑行中只好滑回執飛航班,最後導致航班延誤,這位不聽勸阻的乘客,只好被警方帶走,並做出了拘留10天的處罰。
經常關注航班新聞的遊客可能會注意到,其實不少國家早就開放了航班上玩手機的限制。早在2013年,美國就率先發布瞭解除飛機上使用手機的禁令,緊接著,新加坡、澳洲、巴西、埃及等國家的航空管理局也陸續允許乘客在飛機上使用手機。
而中國民航局對於在飛機上玩手機一直是怎麼規定的呢?
根據1999年中國民航局釋出的《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執行合格審定規則》,其中規定:從飛機為開始飛行而關閉艙門的這一時刻起,至結束飛行開啟艙門時刻止,飛機上的乘員不得開啟和使用,合格證持有人也不得允許其開啟和使用與航空器正常飛行無關的主動發射無線電訊號的行動式電子裝置,這些電子裝置中就包括行動電話。
而在2016年,中國的民航局又公佈了民航法修訂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中依然是明令禁止坐在飛機上的乘客違規使用手機,規定違反者應給與治安管理處罰,同時還列出了經濟罰款數額,“違反者,可能面臨最高五萬元的罰款。”
而就在前兩天,中國民航總局釋出了評估指南,在指南中指導中國的各大航空公司如何引導乘客“安全地使用手機”。
民航局的評估指南剛一發布,東航以驚人的速度,立即釋出了《東航機上行動式電子裝置使用規範》,並且宣佈著手空中網路的硬體設施投入。海南航空也不示弱,從今日起便正式允許乘客玩開啟飛航模式的手機。春秋航空也宣佈,將在今年上半年實現讓乘客有條件地玩手機的目標。
文藝君認為,從禁止到有條件的允許,無疑是中國民航史上的一件大事。相信不少經常坐飛機的朋友,幾乎都能背下來每次飛機起飛前的安全提示了,“飛機行駛過程中如果乘客使用手機,產生的電磁訊號將會對飛機的飛行產生影響。”這樣的概念可以說已經深深地刻在了遊客的心中了。
那麼問題來了,雖然在中國航空史上可能算得上是新紀元的大事件,但是讓乘客的思路突然從“玩手機是一種損人不利己的高危行為”轉變到“親愛的乘客,您今天乘飛機時,可以玩手機了”,恐怕還需要一定的過程。
乘客的心理一:敢情我這麼多年都是被嚇大嗎?
“昨天我還聽著飛機上的不可使用手機等電子裝置的危害提示,於是我小心翼翼地把手機放好,雖然不看手機很難受,但是為了全機人的生命安全,也要忍者、忍者、忍者。今天突然說飛機上使用手機安全了,我有點不相信啊,這個心結怎麼解開呢?”
文藝君認為,這樣出現這樣的心理很正常,也很能被理解。但是文藝君想說的是,既然中國民航局都發布了飛機上使用手機的評估指南,而國外也早就有了很多年的使用手機的經驗,同時,中國還沒有一起因為手機電磁波干擾而影響航空飛行的事件發生,那麼這種擔心就可以慢慢地消化掉了,畢竟,中國航空裝置及航空技術的改進是一個日益更新的過程,國家既然說可以了,就一定是充分考慮到了中國這麼多乘客的安全的。
乘客的心理二:高空中有網路嗎?海航規定開飛航模式可以玩手機,逗我玩嗎,飛航模式有什麼好玩的?
“幾家航空公司說開啟飛航模式,然後可以使用手機,我都開啟飛航模式了,還有什麼好玩的,難道就是為了看看手機是否有電嗎?”
我們看到,無論海航還是東航的公告上,都要求開啟手機飛航模式,全程關閉蜂窩行動通訊功能。關於飛機上的網路設施,此前不少航空公司就已經開始部署“空中上網”的硬體設施,而東航也宣佈,將會為旅客提供Wi- F i服務。
文藝君認為,空中業務一旦解禁,各大航空公司一定會展開一場新領域的激烈競爭,這就不排除以後的航班上,一旦實現了全網覆蓋,乘客可以開啟的網路活動將越來越多,甚至與在地面無異。
乘客的心理三:難道這意味著在飛機上可以正常辦公了嗎?
“可以使用手機了,到底是手機的所有功能都可以使用了,還是有限制呢?”
我們從媒體的報道中可以看到,旅客乘坐航班除了可以聽聽本地音樂翻翻照片,還能在提供機上Wi- Fi的航班上,刷微博發微信看影片。和前一個問題一樣,空中業務一旦解禁,各大航空公司一定會展開一場新領域的激烈競爭,這就不排除以後的航班上,一旦實現了全網覆蓋,乘客可以開啟的網路活動將越來越多,甚至與在地面無異。
但是,目前的空中手機應用不具備打電話、發信息等功能服務。
乘客的心理四:如果帶一臺會爆炸的手機,那全機的乘客不是跟著倒黴嗎?
“如果在飛機上玩某星等一些出了名的爆炸手機,一旦爆炸了怎麼辦?”
文藝君認為,這一點乘客不必太過擔心,因為海航和東航都表示,雖然對飛機上使用手機進行了“解禁”,但指的是符合標準的手機,不具備飛航模式的行動電話等裝置,在空中仍然被禁止使用。
而早在三星爆炸門事件發生後不久,中國民航局在2016年的10月就多次釋出了規定,嚴禁旅客和機組成員隨身攜帶三星Note 7,擔心的朋友是不是可以舒一口氣了。
乘客的心理五:有乘客不自覺,不開啟飛航模式,這間接增加危險成本的行為誰能管的住?
“允許使用手機是有限制的允許使用手機,但這也為一些不自覺的乘客敞開了方便之門,譬如他拿著手機就不開啟飛航模式,還發簡訊甚至偷偷打電話呢?難道空姐還會一刻不停地一一檢視乘客的手機有沒有開啟飛航模式嗎,這不是間接增加了危險成本?”
文藝君認為,這一點就和之前完全禁止玩手機一樣,除了靠空乘人員的監管之外,主要還是靠乘客自身的自覺了,畢竟,生命是自己的,遵照航空公司的安全規定,也是一件利人利己的行為。
乘客的心理六:以後坐所有航班都可以暢快玩手機了嗎?
“是不是意味著,以後不管我坐哪兒趟班次、哪兒架飛機都可以玩手機了呢?”
根據民航局的規定,並不是所有航空公司的航班都能使用手機,航空公司想要開放相關業務,需要提交相關評估報告,在獲得開放資格並在民航局報備後,航空公司才能開放飛機上使用行動式電子裝置。
因而文藝君認為,一些小航空公司很有可能會因為資金問題或者技術裝置跟不上,暫時無法實現這項服務的推廣,畢竟,如果沒有足夠的成本投入資金,那就還是以安全為主吧。
-
7 # 震長
近日,國內多家航空公司終於放開飛機上使用手機的限制,到目前已有南航、東航、春秋、海航、川航、國航等航空公司。放開手機使用限制一方面是基於飛機乘客的巨大需求,另外一方面是波音、空客等飛機制造商在設計和製造環節考慮如何防止行動式電子裝置干擾。航空無線電技術委員會先後釋出行業標準,提出了航空器抗PED電磁干擾的技術規範,這也為進一步開放機上行動式電子裝置使用奠定了基礎。
國內航空公司放開飛機上手機使用限制,是基於近日中國民航局釋出的《機上行動式電子裝置(PED)使用評估指南》,該指南是自2017年最新修訂的《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執行合格審定規則》放寬對機上便攜電子裝置的管理後,民航局關於機上便攜電子裝置使用出臺的行業規範,這就是說,飛機上手機使用限制由航空公司自行決定和實施,該指南對PED做出了說明,包括三大類:行動式電子裝置PED(含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電子書、手機、 影片播放器和電子遊戲機等)、發射型行動式電子裝置和非發射型行動式電子裝置。
多家航空公司競相放開手機使用限制,背後折射出的是中國航空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現狀,是利益使然,這和前些年多家航空公司紛紛推出里程獎勵計劃如出一轍,放開手機使用限制,透過滿足使用者現實需求,這對提高品牌影響力以及客戶的粘性,都大有好處。
現在問題來了,對於重度手機使用者來說,不看手機的時間目前只剩下晚上睡覺這唯一一個時間段了。
-
8 # 好奇的喬治1
看到一種比較靠譜的說法,機上開手機對飛機通訊的影響需要花錢做驗證,國內的航空公司不願意花這個錢。現在估計是衛星通訊的wifi便宜了,廣告市場商機無限,航空公司當然是無利不起早了,驗證的那點投資就無所謂了。
-
9 # 二蛋諞科學
大家好啊,我是二蛋。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說的淺了吧,說不到痛處根本解答不了題主的疑惑;說的深了吧,電視臺又不讓播,這條回答能不能過審還不好說......所以儘量說的讓大家明白,又讓電視臺往外播這可是個技術活。
這事還真不是突然發生的。
其實國內航空開始開放使用手機這事,2017年就開始有了這個趨勢。民航總局在修訂飛機航空運輸規則時,已經對飛機上攜帶電子裝置的事宜作出了放寬管理的規定,但這只是監管層面的放鬆,各大航空公司當時還並沒有實行和行動。2018年1月15號民航總局又出臺了一份機上電子裝置的評估指南,對“如何驗證和評估機上電子裝置的使用提供了具體要求和指導”。總之,民航總局的意思就是“機上使用電子裝置的條件已經基本足夠了。”
到現在我們也能看出,其實電子裝置並不影響飛行安全。
飛機上不讓用手機這事,要怪就得怪到1991年,美國的聯邦通訊委員會認為電子裝置會對飛機的飛行安全造成影響,因此才頒佈了相關的禁用條令。但是後來這群委員會的成員發現根本沒有tm的事實能證明類似手機之類的東西會影響到飛機通訊,所以2013年相關的禁令就被取消了,大家可能也都知道了,國外的航班80%以上是允許使用電子裝置的,而且國外的機上wifi也比較發達和普及了,收費也不算很貴。
國內不讓用,只是因為行業ZhengCe綁的緊。
國內航空業界的管理方終於意識到,或者決定端起“機上wifi”這塊巨大無比的蛋糕,有了這個動力,終於有了消除當前問題的行動,上變下隨,無比正常的內部特色。算算時間,各大航空公司前兩年都融了巨資來進行機上wifi的建設,到現在應該已經差不多了。在失去了ZhengCe的束縛之後,發展的速度各位也都看到了。
儘管監管放開,機上也可以用,大家還是應該注意,“讓用”可不等於不做任何“限制”,某些階段或某些情況下,還是應該聽從機組成員的安排,避免真的發生什麼意料之外的危險~
-
10 # 未來商業日誌
解除手機禁令是因為時機成熟了,而且有巨大的市場需求。
什麼叫時機成熟了?一切從這條禁令的誕生說起。
中國早期的民航條例制定主要參考的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管理條例。FAA提出禁令的依據其實只有一條:飛機上使用800 MZ頻率的手機會對地面通訊網路產生影響。在早期的法令中,FAA順水推舟,禁止了在商業航班上使用未經認證的電子裝置。
這條管理條例一直延續了幾十年。而隨著前幾年美國對飛機上使用手機逐步解禁,中國民航局也開始瞭解禁準備。在觀察了國外數年的解禁情況後,終於邁出了第一步。
也就是說:目前市場上的手機終端,手機訊號透過技術控制,原則上不會干擾機上任何電子裝置。
什麼叫市場需求?手機禁令取消後,旅客可以在飛行途中愜意地使用手機等電子裝置,在這個過程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飛機無線上網,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按照流量收費,但目前看來,國內的航空公司和國外不同,可能會最終免費提供無線上網服務。
所以航空公司也寄希望於無線上網服務能夠成為新的增值點。做到既讓旅客滿意、成為吸引旅客的賣點,又增加企業的利潤,這是對航空公司經營模式和創新思路的考驗。
這在商業領域上將會是一片新的藍海。根據初步估算,這個領域每年市場的空間將在百億以上,電商、廣告、影片點播……都將會是航空公司的主流方式。
結論&觀點飛機上使用手機對於旅客來說是一個痛點。既然現在條件逐步具備了,希望航空公司能夠抓住機會,合理服務於旅客。只有實現了航空公司和旅客的雙贏,這樣的手機解禁才有意義。
-
11 # ylAlong
以前是賣方市場,航空公司強勢,說不讓你用手機你就不能用。現在不一樣了,長途高鐵短途自駕,看看現在機票打折的幅度就知道航空公司的日子不好過了,手機解禁只是剛開始,各種促銷手段還在後面。
回覆列表
當然是航空技術進步和巨大的商業利潤推動的啦!
讓我們先來回顧飛機上的手機禁令是怎麼來的,早在1958年美國聯邦航空安全域性就覺察到了頻率調製(FM)的無線接收機能對飛機的導航系統會造成嚴重的干擾。
所以當上世紀80、90年代,手機產品一橫空出世就被全程被禁止了。
可在行動通訊高速發展的21世紀,人們對手機的依賴越來越嚴重。
即便是在搭飛機的時候也不例外,所以在龐大的需求下,飛機航空機構都紛紛擠破頭研究飛機如何抵禦PED干擾。
直到2013年,美國聯邦航空安全域性率先打破僵局,根據它成立的PED適航規範委員會研究報告,宣佈正式取消機上使用手機禁令。
之後,歐洲、新加坡、澳洲、巴西等國航空管理當局陸續也放開了手機禁令。與此同時,它們也將是否允許乘客開放手機決策權交給了航空公司。
但這些公司PED裝置放開並非是為所欲為,沒有條件限制的。
還是要安全考慮,那些不具備飛航模式的行動電話等裝置,在空中仍是統統被被禁止使用的。
據專業人士預測,飛機上開放手機等電子裝置的使用許可,將會進一步正面刺激。機上WIFI裝置的發展,使得天上地下能夠互聯互通。
為了趕上國際步伐,我們的航空技術也不甘落後,近日海南航空、東方航空,南方航空、廈門航空、山東航空、春秋航空、祥鵬航空都陸續宣佈解除“手機禁令”,允許乘客在飛機上使用手機的時間表。
這意味著2018年中國民航將進入“手機時代”。
而我們國家機上Wi-Fi剛剛起步,是一個前景巨大的市場。
據民航局統計數字顯示,去年國內民航旅客運輸量就超過4.88億人次。華人均航線時間約為2.5小時。
也就是說,每年華人大約有超過10億小時在飛機上,若是能透過網際網路把這些時間利用起來,那商業價值可是槓槓的呀。
若不早點行動的話,恐怕又會被其他國家把錢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