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驃馬主人

    從機率學上來看銀河系存在數百個有生命的天體是可能的。地球上產生生物的條件可以說是很苛刻的。一是溫度,地球距太陽距離適中,表面溫度在負幾十度到正幾十度之間,使得水可以是液態呈現。二是有一個氮氧等氣體組成的大氣層既阻擋了強烈的宇宙射線又能為生物繁衍創造條件。三是有足夠的元素丰度,生命組成必須要有的氫、氧、碳、氮、磷、鉀、鈉、鐵、鈣等元素在地球上有大量的分佈。四是地球有一個適當的磁場,也起到阻擋宇宙射線重要作用。六是地球的大小適中,產生的引力可以保證地球大氣保持在地球表面,為合成生物創造了良好的力學環境。如此等等的必要條件在銀河系中並不容易達到,好在銀河系有上千億顆恆星,所形成的星系符合條件的可能也是有的,至於是否有幾百也只能是推測。此外,以上所說的是地球生物的存在條件,宇宙會不會有另外生物可以在別樣的條件下產生,這就不得而知了。

  • 2 # 大氣點點

    在1964 年首次於中性K介子中觀測 到的間接過程 中, 量 子力學允許粒子 在一種被稱 作 “ 混合” 的過程中轉變 為它們的反粒 子, 並 變回粒子, 但二 者 進行的速率 不 同。 直接的電荷宇稱 破壞過程是在 K 介子中觀測到的, 在 這 種過程中粒子及其反粒子是以稍微不同的方式衰變的。 但是, 物理學家迄今尚無法完成把上述實驗結果轉換成衡量物質-反物質不對稱性的尺度所需的複雜計算。BaBar 實驗組與Belle 實驗組觀測到的那種型別的電荷宇稱破壞起因於混頻與無混頻衰變干涉。儘管測量這種形式的電荷宇稱破壞是一項極具難度的工作———因為B 介子的壽命只有10 -12 秒, 但它卻直截了當地把實驗結果與基本的物質-反物質不對稱聯絡起來。超出標準模型的適用範圍兩個實驗組面對的下一個課題是測量B 介子衰變成π介子的過程中的電荷宇稱破壞。 這需要測量么正三角形的另一個角α來檢驗標準模型的內在自洽性。  哈里森說:“ 如果我們運氣好的話, 我們也許會發現標準模型的缺陷, 因為物質在宇宙中的支配地位強有力地暗示宇宙中實質上還存在著標準模型理論所未涉及到的其他形式的電荷宇稱破壞。”1967 年, 安德列·薩哈羅夫 (Andrei Sakharov) 證明, 物質支配宇宙除了要有電荷宇稱破壞以外, 還要滿足兩個條件, 即宇宙不應處於熱平衡狀態以及必須存在某些可改變 “重子數” 的過程。 但是人們從未觀測到可改變重子數的反應過程, 雖然根據某些推廣的標準模型這些反應可以發生。哈里森又說:“ 用來解釋宇宙中如何產生物質 -反物質不對稱的理論有可能需要修改, 但不管怎樣我們都有收穫, 因為關於宇宙我們尚有一些問題沒有徹底搞清楚, 因此還有一些新的情況需要人們去發現。”實際上, 在許多推廣了的標準模型中引入了違反電荷對稱的其他引數。 馬特海斯·紐伯特說:“令人迷惑的是, 在美國康奈爾、 斯坦福、 日本高能物理所及美國費米實驗室的 B 介子工廠收集到的大量的資料中沒有觀測到這些效應。” 他還談到另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即強相互作用過程中的電荷宇稱破壞程度應該比弱衰變過程中的大幾個數量級, 但人們在強相互作用過程中卻從未觀測到電荷宇稱破壞現象。我們確信在某些層次上標準模型並不成立, 我們對在目前的實驗精度上無法觀測到這些不成立的情況而感到不知所措。 B 介子工廠中的新物理現象的研究將對高能物理實驗中新物理現象的直接研究起到補充作用。 [ Physics World, 2001 年 8月號]銀河系是否存在類似地球的天體 ?近年來, 在我們太陽系以外遙遠的太空尋找環繞類似太陽的恆星執行的 “ 地球” 是天文學研究最具吸引力的領域之一。英國開放大學的巴里·瓊斯 (Barrie Jones) 和尼克·斯利普 (Nick Sleep)最新設計的計算機模擬顯示, 銀河系可能散佈著數百萬顆類似地球的行星, 等著我們用改進後的望遠鏡去發現它們。瓊斯教授說:“儘管目前我們還沒有能力觀測到類似地球的 “ 小東西”, 但我們可以從理論上推斷出哪些外行星系最有可能有 “ 地球”。瓊斯和斯利普用計算機模型將許多 “ 地球”放入已知的外行星系中, 模擬它們在鄰近恆星的“ 可居住” 區域內的執行軌道。天文學家們知道, 這一區域中的任何一個“ 地球” 都可能有生命存在。 在某些外星系, 一個或更多大行星過於接近可居住區域, 使地球無法保持穩定的軌道。 而在另一些星系, 長期的存在是可能的, 因此這些星系應是尋找太陽系以外生命的主要目標。最接近太陽系的星系是大熊星座 47 星系, 這顆類似太陽的恆星的歷史比太陽略久一點。 就是說它比太陽更熱更亮, 因此其可居住區還要向外擴充套件, 距離從 1 天文單位到 1.9 天文單位 。 而今天太陽系的可居住區域是從0.8天文單位到 1.7天文單位———大約從金星軌道到火星軌道 (1 天文單位是指地球到太陽系的平均距離, 約等於 1.5億公里)。

  • 3 # 宇宙譜

    銀河系中象人類及人類近關聯的有機生命天體應是很少的,如果有一是在鄰近恆星系內,二是在銀河系外的星系中恆星系內可能存在,銀河系看似乎有許多恆星系的類地行星,但具有人類生存與創生條件,地球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時間是非常短的。為什麼是這樣?這是萬物演化的基本原理及其規律決定的,這是由萬物不相同不從重的自然演化規律決定的,尋找地外文明要用宇宙萬物的耦合創生二進位制演化原理為參照思想,不能用地球上人與其它有機物的存在方式來確定其它天體類地文明,因為人及人類生存的有機構造條件是同屬於同軌同時的環境產物,因此一切動態幾何造型都將遵守本環境動態平衡規則,也就是一位一物一型一態,宇宙大千各型有別,就是一粒電子都不會絕對相同,無論宇宙有多大萬物有好多都不會相同,也不會重複而且永遠都不會重複,所以不存在多重相同物態,轉世物態映象物態等等。如地球上的動物植物雪花等其幾何造型都不會有絕對相同的幾何物態型體,也不會存在最小的質量體或能量體。從天體的動態位置及軌道分佈也是很清楚的,地球處於太陽系的特別軌道上,太陽處於銀河系的特殊軌道上,銀河系又處於本星系團的特別軌道上,再大再更大依然如此,軌道位置不同其動態的型態規模幾何造型也就不可能相同。決定不相同的動力機制是由細小粒子的自旋半徑及其動態組建層數波動量等,這些粒子時刻不停的與外環境作動態轉移調配,因此過程及其複雜,它們不停完成來至不同規模及天體的任何變化的傳導分配,才有時刻無定型定態的測不準特徵,連續的動態分配與再分配才有引力的弱而至遠現象。結論是:地球人類在宇宙中無論過去或未來都是獨一無二的,銀河系中應不存在與人類相似的高等文明。(本文原創,個人理解)

  • 4 # 手機使用者6846791763

    謝謝邀請。我拜讀了三篇已回答此問題的答案,其中,有的能看懂,有的根本看不懂,我水平著實有限。我覺得要回答此問題,首先得從宇宙星系的起源開始。如果銀河星系的所有星球最初是一個整體,那麼宇宙中存在著其它“地球"是可能的。但是,最初茫茫的宇空是不是隻有一個星體?這一個星體又爆炸後才出現現在的銀河星系?或者這個星體外還有其它什麼星體、星河……就現在人類的裝置與技術,要搞明白這個問題,是不可能的。因此,宇宙星系的起源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有待人類不斷地去探索。

    其次,銀河系乃至黑洞中即使存在著其它“地球",但這些“地球"上是否有生命。我個人認為,即使有“生命”,它們與地球生命也是不一樣的。因為,這些“地球"有太陽系的環境嗎?如果有,那麼,地球人類就還有宇宙同胞,探索宇宙就更應該加強,我相信宇宙同胞是不會傷害地球人的。不是環境適應人類,而是人類要不斷地去適應環境。

  • 5 # 醉臥恆沙

    以下是一段百度百科摘抄

    銀河系約有3000億顆恆星,太陽僅是其中的1顆。天文學家認為,銀河系中帶有行星系統的恆星約佔恆星總數的93%,即2800億顆。由於行星上的生命要靠恆星的光和熱來孵育,故要求恆星的質量不超過太陽的1.4倍和不小於太陽的1/3,這種太陽型恆星約佔總數量的1/4,即750億顆。考慮到行星既不能離恆星太近也不能離恆星太遠,以避免過熱或過冷,這種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恆星約有2/3,即520億顆。鑑於生命起源必須具備碳、氫、氧、氮、硫這樣一些元素,而它們一般只存在於老的恆星瓦解後的塵埃形成的新恆星及行星系統中,因此應在第二代恆星的行星系統中尋找,這種恆星約有1/10,即52億顆。據推測,每兩顆第二代恆星的生態圈中才會有1顆具備所需元素條件的行星,加之質量不小於地球質量40%的地球型行星僅為其中一半,故這樣的行星約有13億顆。每兩顆地球型行星中大概有1顆可孕育生命,因此可繁衍生命的行星約有6.5億顆。因為還有近8%的行星太年輕,來不及孕育生命,故需再減0.5億顆,這樣銀河系中有生命棲息的行星數目就是6億顆。如果這些星球上生命進化歷程也和地球類似,那麼擁有豐富多彩的陸地生命的行星將近70%,即4.16億顆。以上為百度查詢答案。我絕的過於樂觀,但就算以上至情況為萬一發生時也有4.16萬顆。然生命形式只可能為我們這樣的碳基生命體嗎?誰也不知道。如果有其他形式生命體這個數字還會增加。產生文明星球從機率來講應該不下百顆。

    但是我我們能遇到的可能性卻不高。要知道現今人類文明史只有區區幾千年,現代文明史只有百十來年,太短了。而一個文明不間斷髮展不被破壞並達到穿越星際,發現其他文明的地步非常難。也許當人家找到我們時,人類文明已經消亡了。或者我們到達一個星球也許只能發現一些遺蹟,那個文明早就消失,或者還沒發展起來。

  • 6 # 兵器瞭望臺

    地球是目前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但是否銀河系內乃至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我們仍不得而知。在宇宙中,有著30億個接近銀河系大小的星系,而單單在銀河系中,就有著數百億顆恆星,假設每一百顆恆星中,就有一顆恆星會帶有一顆行星,類似太陽與我們地球的關係一般,那樣也同樣會是個很大數值。

    尋找地球之外的生命,並不是無稽之談,與生命產生相關的物質,如氨基酸、有機分子、甲烷等等都在太陽系以外的廣闊空間已有發現,尤其是宇宙空間中有機分子的發現。其次,像地球這樣,滿足生命存在的內外部條件的星球,在銀河系裡也並非獨此一家。

    天文學家目前估計銀河系有5億顆行星處在適居帶中,所謂的適居帶,是指行星系中適合生命存在的區域,適居帶的情況有利於生命的發展。到目前發現的行星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有格利澤581g、開普勒-22b等少數幾顆星星。

    宇宙何其的廣闊,地球只是其中的滄海一粟,也許在我們仍不得知的宇宙深處,也有著一顆位於適居帶的星球存在,同時發展著文明。當然了,這還需要很多很多的時間,對於真正的外星生命,就當前的研究發現而言,並不能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只能說是存在的,只是尚未被我們發現而已,美國宇航局韋伯望遠鏡升空後或許我們將發現第一顆宜居行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炮打一個基數,半個基數到底是什麼意思?一個基數有多少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