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鳳凰西遊

    關羽義薄雲天,是三國演義中的“義絕”。然而,關羽雖然是忠義代言人,但他卻並不能掩蓋眾多忠臣義士的光輝形象!

    除了關羽之外,還湧現出了數不清的忠臣義士,譬如下列人物:

    1.沮授,在曹操的殷勤厚待面前不為所動,就算盜馬也要逃回河北。曹操怒而斬之,但隨即愕然而悔,將其厚葬,題其墓曰“忠烈沮君之墓”。

    2.審配,在曹營的劊子手面前大義凜然,厲聲斥責道“吾主在北,豈可面南而死”,於是向北跪地,引頸就刃。

    3.黃權,在劉璋面前直言進諫,甚至緊咬著劉璋的袍袖不鬆口,卻被蹦斷了兩顆門牙。

    4.王累,在劉璋面前以死相諫,甚至用繩索把自己倒掉在城門口,最終墜地而死。

    5.伍孚,刺殺董卓失敗,憤而怒罵道“恨不能車裂奸賊以謝天下”,被董卓當場刺死在朝堂之上。

    6.吉平,鴆殺曹操失敗,因為“嚼指銘志,誓殺國賊”,結果被曹操斬斷九指、割掉舌頭,最後撞階而死。

    7.王甫,在麥城門口與關羽訣別,跪地承諾“吾等死據此城,城雖破,身不降也”。關羽死後,王甫縱身跳樓而亡。

    8.劉諶,在殺妻滅子之後,來到昭烈皇帝廟中大哭一場,“祖上有靈,知孫之心”,直哭到雙眼流血,自刎而死!

    當然了,類似於此的忠義人物還有很多,譬如關羽的督糧官趙累,劉琮的護駕官王威,衣帶詔事件中的董承、王子服等人,圍攻丞相府的耿紀、韋晃等人,都是為忠義而死的典型代表。

    我們回到本問題,稱得上忠義的大將都有哪些人呢?

    曹魏集團:龐德、曹洪、許褚、典韋等人。

    1.龐德:勇將不怯死以苟免,壯士不毀節而求生。

    龐德智勇兼備,獻計破長安、渭橋救馬超,既是馬超的超級輔助,更是馬超的忠義死士。然而,龐德最終被馬超遺棄在了漢中,無奈忍受楊松的迫害,甚至被張魯喝斬,簡直是明珠暗投!南鄭之戰後,龐德被曹操設計生擒,表示誠願歸降;曹操親扶上馬,並轡而行。

    在馳援樊城之前,龐德受到眾人的猜忌,就在曹操面前叩頭至血流滿面,聲稱與馬超恩斷義絕,然後扛著棺材出征了!遺憾的是,龐德又受到于禁的嫉妒,還被于禁的愚蠢決策給坑了,在水中奮戰至孤身一人,最終被關羽生擒。面對關羽的誠懇勸降,龐德厲聲高罵道“吾寧死於刀下,豈降汝耶!”關羽無奈將龐德斬首,憐其忠義,將其厚葬。

    龐德死後,榮入曹操宗廟,且四子封侯;而於禁晚節不保,悽慘而死,至今淪為笑柄。

    2.曹洪: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

    滎陽之戰,曹操被徐榮、呂布伏擊,潰不成軍地奔逃,慌不擇路地摔倒在草叢裡,被敵兵生擒活捉。危急關頭,曹洪驟馬而來,殺散敵兵救出曹操,然後把坐騎讓於曹操騎乘,並鏗然有聲地說出了這句“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

    此時的曹洪,還只是一個暴躁易怒的鬼火少年,但有如此覺悟和忠誠,實屬難能可貴!在潼關之戰中,曹操被馬超單騎追殺到割須斷袍,差點一命嗚呼了,正是曹洪及時趕到,拼命抗住了馬超的四五十合暴擊,曹操才得以全身而退。

    曹丕登基後,翻出了陳年舊賬,將曹洪貶為庶人。

    3.許褚:臂挽鞍鞽護主身,手持篙楫在波津。

    勇猛、忠誠、悍不畏死,是許褚的最大優點;數次救曹操於水火之中,是許褚的最佳表現。

    葫蘆谷口,張飛突然殺出,許褚騎著無鞍馬就衝上去拼命;潼關之戰,馬超在陣前想要偷襲曹操,許褚策馬擋在曹操身前,“橫提鋼刀,圓睜怪眼”,竟然把馬超嚇到“不敢動,乃勒馬回”。

    渭水河畔,馬超率西涼軍再次衝散了曹軍,許褚揹負曹操跳船而走,急用木篙撐至中游。馬超箭不虛發,一連射死船中數十人,那船飄搖欲覆,許褚用雙腿定住船身,然後“一手使篙撐船,一手舉鞍遮護”,曹操因此倖免於難。

    曹操死時,許褚哭到吐血。遺憾的是,種種緣由之下,許褚沒能進入曹操宗廟。

    4.典韋:死典韋足拒生賊軍。

    典韋三救曹操,一次比一次神勇。

    第一次,曹操被數十騎追殺,典韋奮力衝殺而來,把曹性、郝萌等四將殺到各自逃命,又使出“五步飛戟術”,立殺十數人。

    第二次,曹操在火光中單騎奔逃,典韋尋找而來,把高順、侯成殺到倒退出城,然後用大鐵戟拖住燃燒的橫樑,讓曹操先行逃命。

    第三次,曹操衣不蔽體地從安樂窩裡爬出來,從營帳後門倉皇逃出,而典韋在前寨孤身擋住了數不清的賊兵,可惜雙戟被盜,戰鬥力驟減,最終被亂箭射到,血流滿地而死。死後半晌,賊兵仍不敢靠前!

    如果不是典韋以命換命,則曹操必死無疑!典韋死後,曹操多次到典韋墓前哭泣祭拜。

    曹魏陣營中,另有許多忠義武將,譬如淮南三叛中的王凌、毌丘儉等人,譬如郝昭、楊阜、文聘等人。

    郝昭,面對諸葛亮的招降絲毫不為所動,還要射死前來勸降的靳祥,然後奮力與諸葛亮周旋,甚至把棺材板都拿來修補城牆了!

    楊阜,為報韋康之仇,借兵大破馬超,在與馬超的單挑中,身中五槍,仍然奮力死戰!

    文聘,荊州失守後託病不出,後來在曹操面前涕泗交流地說道,“為人臣而不能保全境土,心實悲慚,無顏相見耳”。但相比於為了保護劉琮而戰死的王威,文聘多少有些作秀的成分。

    東吳集團:黃蓋、周泰等人。

    1.黃蓋:某受吳侯三世厚恩,無以為報。

    黃蓋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忠勇老將軍。

    跨江擊劉表,黃蓋一合生擒了黃祖,並用黃祖換回了孫堅屍身;孫策時代,黃蓋屢立戰功;到了孫權時代,黃蓋又是主戰派的急先鋒。赤壁之戰爆發後,黃蓋第一個想到了火攻,然後主動到周瑜面前獻出了苦肉計,最終被打到血流滿背、數次昏厥。

    當闞澤前來探望時,黃蓋傾訴道“吾雖受苦,死亦無恨”!

    2.周泰:被槍數十,膚如刻畫。

    周泰是東吳的肉盾,也是最敢於拼命的死士!

    宣城之戰,周泰在數以百千的賊兵中奮力廝殺,然後把孫權扶到馬背上,“身被十二槍,金瘡發脹”,氣若游絲,差點就掛了!

    濡須之戰,周泰三次衝入敵陣,最終在左右遮護之下救出了孫權和徐盛,這次又嚴重掛彩了,“身被數槍,箭透重鎧”!

    孫權授予周泰青羅傘蓋,以彰顯周泰之榮耀,諸將多有不服者。孫權令周泰脫去戰袍,露出遍體刀痕傷疤,然後手指其痕,逐一講明,而周泰“一處傷吃一觥酒”,諸將無不敬重拜服!

    另有數人,我們大致看一下。

    祖茂,以金蟬脫殼之計替換了孫堅頭頂的赤幘,保全孫堅突圍,自身卻被華雄反殺。

    徐盛,在孫權向曹丕稱臣時慟哭失聲,“吾不能並魏吞蜀,乃令主公受人封爵,不亦辱乎!

    太史慈,字子義,北海報恩,約期而還,均當得起一個“義”字。合肥之戰,太史慈誤中張遼之計,被亂箭射死,他那臨終的豪言壯語至今響徹耳畔,“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蜀漢集團:傅彤父子、諸葛瞻父子、姜維、廖化等人。

    1.傅彤父子:父死子效,兩世忠烈。

    夷陵之戰,傅彤為劉備的隨軍別督。火燒連營之後,劉備焦頭爛額地逃命,傅彤為了掩護劉備撤離,奮勇斷後,最終被丁奉的大軍四面包圍。面對丁奉的勸降,傅彤大罵道“吾乃漢將,安肯降賊乎!”於是挺槍縱馬衝入敵陣,往來衝突不下百餘合,累到吐血而死。

    傅僉,傅彤之子,極有膽略,深受姜維的器重,是姜維北伐期間的得力大將,尤其是在長城鏖兵期間,刀砍李硼、生擒王真,令敵兵膽寒。在鍾會滅蜀之戰中,叛徒蔣舒把傅僉騙出了城門,然後拉起吊橋,傅僉孤身衝入敵軍中,在坐騎累倒之後,揚天大叫道“我生為蜀臣,死亦當為蜀鬼”,然後拔劍自刎!

    2.諸葛瞻父子:一門皆忠烈,千秋有義名。

    綿竹之戰,諸葛瞻戰略失誤,選擇了出城決戰,最終被鄧艾的大軍圍在垓心,中箭落馬,自刎而死。

    諸葛尚是三國後期的超級猛將,完敗鄧忠、師纂二人,武力值還在姜維之上。在看到父親戰死後,諸葛尚嘆息道“吾父子祖孫,荷國厚恩,今父戰死,我豈可獨生”,於是策馬衝出,戰死於亂軍之中。在這次慘烈戰鬥中,一同戰死的還有張遵(張飛之孫)、黃崇(黃權之子)、李球(李恢之侄)等人。

    諸葛亮鞠躬盡瘁而逝,而諸葛瞻父子亦能捨身報國,真是一門忠烈,千秋義名!

    3.姜維:成都身死日,漢將有餘哀。

    姜維繼承了諸葛亮遺志,終身不敢相忘,一世奮勇北伐,然而畢竟國小力弱、孤木難支,在與司馬師、司馬昭、郭淮、鄧艾、鍾會等人的相繼周旋中,始終難以殺出重圍,還要掣肘於宦官黃皓的阻撓,終是寸步難行。鄧艾偷渡陰平,劉禪獻城投降,姜維與眾將憤怒地砍石大呼道“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姜維給劉禪寫了密信,“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然後向鍾會詐降。可惜天不遂人願,鍾會的叛亂被鎮壓,而姜維也自刎於亂軍之中,死後還被魏兵剖腹取膽!

    在那場叛亂中,太子劉璇、關羽之孫關彝、大將張翼全部戰死。

    隨著姜維的閉眼,蜀漢的唯一希望也徹底破滅了!

    忠義是演義的主基調,而蜀漢是演義的主旋律,因此蜀漢集團的忠義之士相對更多,事蹟也更加壯烈。

    黃忠,羞於韓玄之死、長沙之失,於是在家託病不出,後來劉備登門相請,才誠懇歸降。黃忠為劉備一刀劈開了漢中基業,但是為了替關羽報仇而被暗箭射死,臨終前仍在勸導劉備“善保龍體,以圖中原”。

    趙雲,兩扶幼主、數救劉備,忠義無雙、渾身是膽!當有人誣告趙雲反投曹營去了,劉備當即呵斥道“子龍從我於患難之間,必不肯相背也”!

    張飛,以為關羽投降了,就要與他拼個死活,以為趙雲投敵了,就要把他一矛戳死。世人皆知關羽、關興、關彝的三代忠義之名,卻總是忽略諸葛亮、諸葛瞻、諸葛尚,更是忘卻了張飛、張苞、張遵。

    周倉,關羽的忠實粉絲,為了關羽自刎而死。關平,關羽的義子,追隨關羽而去。廖化,在蜀漢滅國之後抑鬱而亡。

    其他陣營:高順、張任。

    1.高順:恪守初心,死無所恨。

    高順是呂布的死忠粉。

    在呂布集團中,高順的地位只在呂布之下,統帥能力、武力都是屈指可數的,一點都不亞於張遼。高順一度受到呂布的猜忌打壓,但毫無怨言,到了困守下邳期間,呂布已經眾叛親離了,高順仍然與陳宮忠心守城,可惜不被呂布所信任。

    白門樓上,高順被推到了趾高氣昂的曹操面前,昂首挺胸,不發一言,最終被曹操處死。反觀呂布,卻在曹操面前屈膝請降,這種情景肯定是高順想象不到的!

    高順死於忠義,他忠於呂布,忠於自己的內心,但客觀來講,高順只能算愚忠,一代名將可惜了!

    2.張任:烈士豈甘從二主,張任忠勇死猶生。

    在劉璋集團中,張松、法正、孟達、嚴顏等人,要麼是投降派,要麼是帶路黨,而且吳懿、吳蘭、雷銅等人全都投降了,只有蜀中四將全部戰死,相比於泠苞、鄧賢、劉璝三人,張任的事蹟更加突出,形象也更加豐滿!

    涪城會,張任擋住魏延、守護劉璋;落鳳坡,張任射死龐統、伏擊魏延;守雒城,張任追殺劉備、圍攻張飛;金雁橋,張任中了諸葛亮之計,在張飛、趙雲、黃忠、魏延、嚴顏等人的傾巢出動圍攻下,最終兵敗被擒。

    面對劉備的誠懇勸降,張任高聲叫罵道“忠臣豈肯事二主乎?今日便降,久後也不降!可速殺我!”劉備為了成全張任的忠義之名,最終將其斬首,並厚葬在金雁橋邊,以銘其忠。

    不管是讀演義,亦或是讀史書,歷史程序不重要,精彩劇情更不重要,那些成王敗寇,那些興衰榮辱,那些刀光劍影,那些鼓角錚鳴,都必將是過眼雲煙,終歸消散。然而那一個個鮮活豐滿的忠義形象,那一個個鏗然有聲的熟悉名字,審配、沮授、吉平、劉諶、典韋、姜維、周倉、張任等等,都必將流傳千古,永遠被世人傳頌!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農村大部分企業不承擔該承擔的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