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跑步的騎行者

    老師是受人尊重的職業,如果老師沒有夢想,是老師本身的問題,家長如果發現了,我覺得要及時和老師溝通,我想現在有問題都會解決的!

  • 2 # 無名指有沒有名

    之前沒聽說過這種說法。即便是第一次聽你這麼說,我也只能說,我完全不認同這個說法

    這個說法的背後,是兩個極其錯誤的邏輯。也可以說是兩個極其錯誤的教育觀點。

    錯誤邏輯一:老師給予的教育是孩子受教育的全部

    錯誤邏輯二:孩子只是教育的被動接受者

    在以上這兩個邏輯的共同作用下,這句“別將有夢想的孩子給沒夢想的老師教”竟順理成章了起來,也竟理直氣壯了起來,甚至還有可能引起家長一種深深的焦慮感。

    邏輯一的錯誤,在於他完全無視了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作用,錯誤的將學校教育看做是對孩子教育的全部。

    真正的現實是,從對孩子完整的人格塑造上來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遠遠大於社會對孩子的影響再大於學校對孩子的影響。也就是說,從對孩子人格的塑造上來說,家庭影響>>社會影響>學校影響。我們可以這麼認為,孩子最優先學習和模仿的是他周圍最親近的家人,次優先學習的是他在手機電視電腦上接觸的部分社會意識形態,最後接觸的才是學校老師短暫的口頭訓誡。看到這,你還把對孩子的教育完全等同於學校教育嗎?

    邏輯二的錯誤,在於他完全把孩子看成是教育的被動接受者,而無視學習者在教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最先剪斷孩子翅膀的,恰恰是那些無視孩子主觀能動性的家長。

    真正的現實是,知識就放在那裡,學與不學是學習者說的算。就像美食放在那裡,吃與不吃是食客說的算一樣。教育者(不單指教師,而是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中對學習者施加教育影響的所有人)就像是廚師,學習者是食客,廚師把紅燒肉做的再好吃,堅決不吃肥肉的食客也還是不會吃,但食客不吃,不是廚師的問題。明白了這個類比,再看看無視學習者主觀能動性的行為,是不是反而覺得更可笑。

    好老師與差老師,在客觀上確實有差距,這個差距就像好廚師與差廚師一樣。好老師和好廚師都是可遇不可求,但只要食客不挑食,只要食客嘴壯,照樣能吃包吃胖,和廚師的好壞又有多大關係呢?

    最後,希望你能培養出一個不挑食的孩子,而不是去到處找好廚師。來波三連不過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疫情之下,很多外籍華人回來,還有很多準備回來,有啥好辦法應對潛在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