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躍幕

    院線電影是否還應該有另一種可能性?

    文 /一一

    產業“慌亂”。

    從春節檔大片集體撤檔到影院集體歇業、橫店“停工潮”,短短一個春節檔,對於整個影視產業來說意味著全鏈條的“癱瘓”。

    原本,大年初七是春節檔的“收官日”。儘管2019年的增幅已經進入到了微增階段,但春節檔的重要性卻已經進入到了核心階段。

    今年,史上首次零春節檔背後,放大爭議可能已經失去了意義。對於整個產業鏈條來說,如何尋求產業的另一個可能性成為了更現實的問題。

    實際上,從“增量”影片的渠道選擇到今年春節大片的集體撤檔擱置,擺在整個影視產業面前的思考實際上並不少。高度的網際網路化,是中國電影最大的基本特徵。那麼如何更充分的利用這一特徵,院線電影是否在實體影院外還有新的選擇?

    這些問題,實際上依然可以組成2020年沒有“檔”的春節檔收官思考。

    1院線電影“上網”,會是趨勢嗎?

    “網際網路”。

    但這意味著,苦苦經營多年的院線電影視窗期現在因為不可抗力開始鬆動。線上平臺的院線電影大多是過了公映視窗期的“版權播放”,現階段特殊環境下,院線大片直接上線則無法兼顧公映視窗期,在沒有新的分賬模式出現之前就是“一錘子買賣”。

    國內的實體院線電影市場發行模式實際上非常單一,絕大多數電影採用的都是全線發行。這和北美電影市場有著明顯的差別,北美市場關於分線發行已經非常成熟。

    移動電影院在推出的第一年提出了分眾和分割槽發行。例如對於一部寵物電影,目標受眾在於在網購狗糧的使用者。移動電影院本身可以利於自身的技術優勢,尋找電影的精準受眾最終“投放”給網購狗糧的使用者。

    而在分割槽發行上,和北美市場的分線發行類似。此前,移動電影院上映的多部民族電影採用的實際上都是分割槽發行。例如之前在西藏發行的《格桑梅朵》,移動電影院就專攻西藏地區。而重慶方言電影《守望一生》觀影人次超過了20萬人次,而其中絕大多數來自於重慶地區。

    在現階段的國內實體院線電影市場,分眾和分割槽發行都是無法完成的“重任”。但是對於一個成熟的電影市場來說,更最佳化的發行市場顯然是一個剛需。

    另外,從現實困境來看,截至2019年4月,全國2876個縣級行政區中,151個沒有實體電影院、880個僅有1家實體電影院,全國超過70%的人未進入過實體電影院觀影。實體影院想要完成“全覆蓋”,不僅僅是物理侷限,而在於投入產出比的“經濟侷限”。

    而在影片公映數量上,根據2018年的資料統計,2018年中國共生產各類影片1082部,但其中36%能夠走入院線。超過六成影片無法走入實體影院,實際上也是現實難題。

    多重困境下,更加移動化、網際網路化以及智慧化的觀影終端成為了突破口。現階段,移動電影院上線的大多是實體影院低於5%排片的影片,但分割槽和分眾發行模式顯然讓這5%的影片找到觀眾所在。

    2020年春節檔,特殊國情下的特殊原因,實際上應該看到的是移動電影院“增量”之外的“存量”供給。終端市場的“雲端化”和受眾覆蓋的“無端化”,不僅僅是打通增量的一個突破口,實際上也應該成為整個電影市場求變的一個突破口。

    2實體影院的生存危機

    寒冬期延長。

    對於目前的實體影院來說,2020年可能會成為一個拐點年。在年初,由於存在票房瞞報的行為,所以不少影院被追繳票房。此後,春節檔大片集體撤檔,再加上疫情的日趨嚴重,絕大多數影院選擇了暫停營業。

    從目前來看,影院歇業時間被無限期延長。這對於影院來說已然到了一個能否存活的關鍵時刻。春節檔佔據全年票房的10%,實際上對於不少影院來說,是其全年收入的70%左右。即便此後影院重新營業,整個產業上游的波動調整是一個必然,對於影院來說未必也是一個好訊息。

    如今,再回想移動電影院CEO高群耀對於移動電影院的定位:一人、一影、一幕,在這個特殊時期下就具有了更大的思考空間。

    春節檔之所以被視為全年競爭最激烈的“黃金檔期”關鍵在於受眾本身的“全民觀影”屬性。在其背後,觀影不僅僅是一種大眾消費行為,而是一種儀式感和社交。實體影院,本身承載了這種社交屬性。

    但實際上,目前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強化,線上“社交”得到了一定的滿足。移動電影院2.0版本,擁有的包場、專場、特約場等功能,則儘可能滿足了大眾觀影儀式感和社交化的“虛擬需求”。

    這種非內容上的“補足”,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普通大眾的需求。在維護院線電影公映視窗期的基礎上,實際上整個行業也應該在這次危機當中意識到實體影院本身存在的弊端。

    3“增量”打法下的思考

    “加速”成長。

    在移動電影院成立一週年的時候,移動電影院釋出了2.0版本。將觀影社交化的需求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下半年,海外版和無障礙版本的釋出,則進一步擴充套件了移動電影院在受眾端的想象空間。

    實際上,在2018年9月份移動電影院就攜手華為在西班牙和義大利進行了海外版的嘗試。而在2019年成立了國際事業部,在海外運營上目前主要面向北美、南韓、港澳臺三個華人聚集地區。

    在北美市場,去年年底的中美國際電影節上,Smart Cinema USA為第十五屆中美電影節線上展映單元設定線上展映專區。經過了試運營階段後,移動電影院率先登陸了北美市場。而2020年,移動電影院在南韓和港澳臺地區也將陸續進入到正式運營階段。

    移動電影院進軍國際市場,其核心推動力在於中國電影出海的現實難題。此前,在談及移動電影院進軍北美市場時,CEO高群耀認為中國電影“走出去”基本不可能實現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全球傳統電影的發行網路被好萊塢所壟斷。缺乏足夠的商業利潤空間,所以中中國產電影很難在北美找到合適的發行方。第二個是面對全球電影的直系競爭,中中國產電影即便找到發行方也沒有排片優勢。

    與此同時,海外超六千萬華人的龐大觀影需求,在傳統實體影院段的放映機制下得不到滿足。移動電影院作為一款“APP”,其透過區塊鏈和雲服務完成“連線”。在滿足產業端“出海”需求的同時,也解決了海外華人市場“便捷性”的觀影需求。

    而在2019年12月份,移動電影院通過了中國盲人協會的無障礙技術檢測認證,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透過盲協認證的無障礙觀影平臺。在推出無障礙版本的背後,實際上覆蓋的是國內超過1700萬的視障人群。

    移動電影院無障礙版首席顧問朱清毅接受悅幕採訪時表示,這不僅僅是一項公益事業,實際上無障礙電影的未來有著更大的想象空間。從1700多萬視障人群到2000多萬聽障人群再到視聽下降的老年群體,廣大的群體和場景運用,本質上足以推動無障礙電影成為一個新的產業。

    可以看到,移動電影院在“增量”打通上,整體進入到了2.0階段。但“增量”上的打法,可否進一步運營在”存量”市場,實際上也是今年整個市場需要反思的重點。

    從2018年爭議性的上線到現在,實際上移動電影院在“增量市場”的打法反而給了目前千瘡百孔的影視產業一個新的可能性。對於影視行業來說,2020年註定會極為動盪,而這實際上也給了電影市場一個反思的空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沒有適合爸爸媽媽們去電影院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