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望飛雪漫天舞

    沒有電視手機甚至書籍都很缺乏的年代,是不是有人認為那個時代的孩子很無聊、沒事幹啊?其實那個年代孩子們生活得也很充實,遊戲活動可以說五花八門,花樣繁多,有些遊戲現在的孩子們可能都沒聽說過,更沒見過。下面我列舉一些大家見識見識吧。

    與膠泥有關遊戲活動,包括玩“換泥碗”、“脫泥模”。男孩子愛玩膠泥,平時將家裡的沒法穿的破鞋,或大人們梳頭梳下來的亂頭髮攢著,等村裡來了一邊敲著銅鑼,一邊吆喝“碎爛頭髮換娃娃~~”的就跑出來,拿著破鞋頭髮等跟“換泥娃娃”的換“泥模子碗”。模子碗有各種圖案,有三國水滸西遊裡的人物,還有花鳥魚蟲各種動物。誰手裡的模子碗多誰就是財主,越多越光榮。

    有了模子碗後,就該“脫模子”了。從河底挖來膠泥,用水和好摔熟,然後將弄成小塊的膠泥摁到泥碗裡,摁實之後再磕出來,就是帶圖案的泥模子,曬乾後就可以拿來儲存或與人交換。有時品相好的,還要放進灶堂裡用帶火的灶灰埋起來燒一段時間再扒出來,扔到水裡,短時間內都不會融化。

    玩“噼啪打老灌”。將膠泥摔熟,取一團,捏成平底碗狀,底部越薄越好。然後用手託舉起來,並雙手倒一下,邊倒邊說,“看裡,看面,噼啪打老灌。”接著嘴對著泥碗內“嗷~”地吼一聲,順勢將泥碗口朝光硬的地面摔去,砰地一聲,碗底朝外砰開,根據面積大小讓對方用膠泥補,目的是贏取對方膠泥。

    用膠泥製作物品“過家家”。孩子們分好角色,男主外女主內。將膠泥和好摔熟,做饅頭、花捲,包餃子、擀麵條,做各種花色的點心以及瓜果梨桃。我家裡曾經有過我與兄弟姐妹們做的一大筐子膠泥食品。

    男孩子喜歡的活動與捕鳥相關。春天以後,可以自制彈弓子到樹林子裡打鳥。可笑的是我玩了多年的彈弓子,卻連根鳥毛都沒打下過。秋後還可以把鐵夾子下到地裡去打鳥,冬天的雪地裡也可以。可以用自己製作的“濛濛子”去白菜地捉鳥。還可以用秋天裡自己用梃杆苧麻和竹篾插的“滾籠子”或“拍籠子”捕鳥。將捕鳥籠子掛到小鳥經常光顧的大樹上,等小鳥自己進籠時觸動機關,這樣捉到的鳥都是活的。捉到的鳥,自己養著玩,或者送人。那時農村村裡地裡有著許多的小鳥,像黃鳥、白眼兒、小樹葉、朱點紅、藍靛頦、臘嘴、自黑、百靈、呱呱雞等多種鳥。那時還沒有野生動物保護法,所以小鳥隨便逮。逮鳥養鳥做籠子,耗去了孩子們不少時間。

    棋子累遊戲就太多了,兩個人來的有“狼山虎豹”(屬於棋類遊戲),地上畫格瓦礫樹棍或樹葉當子對戰的有“乘方乘龍”,“頂子”,“燕窩”,“鑽牛蛋”,還有三人戰的“上學堂”。這都是與智力鍛鍊有關的遊戲,由於過於原始,如今大都失傳了。

    與球類相關的遊戲是以玻璃球為主,玻璃球有兩種,一種叫大亮珠,一種叫橘子瓣。前者是玻璃本色。後者帶橘子瓣樣的彩色花紋。遊戲形式有“掂大槓”和“淘皇坑”,都是有輸贏的競技遊戲,跟現在的投標射箭相類似。

    此外還有很多,拿鞭子抽尜尜;團隊比賽活動打尜(兩頭尖的尜尜叫打尜);推鐵圈或推鐵環;用鞋子玩的遊戲“打老鴰”;用大麻子葉玩的“老牛吃草”;“跳繩”、用手翻繩;“丟手絹”;用骨頭子或桃核杏核玩“䵵子”;揰沙包;眾人遊戲有“急急翎跑馬繩”;老鷹捉小雞;黃鼬拉雞等等等等,像冰上游戲雪地遊戲現在與過去差不多。

    總之,過去的孩子,雖然沒有手機電視,但他們一點也不寂寞,而是相反,生活更顯得充實,他們聰明活潑,心靈手巧,樂觀向上,身體素質要比現在的孩子好,因為那時農村孩子基本看不見胖子,而且是個男孩子都會像猴子一樣爬樹上房、翻跟頭、盤槓子,特別皮實。

  • 2 # 木偶術師

    真的多到無法想象啊,彈珠,客子(方言),跳山羊,老虎棒子雞,呼啦圈,滾鐵環,丟沙包,跳繩,騎馬打仗。。。滿滿的都是回憶

  • 3 # 月臨空

    哈哈,00好不知道吧!

    在那個年代,白天上學,下課就是跳皮筋,跳繩。

    星期天就好玩了,玩玻璃蛋蛋,炸金花,玩卡片,用彈弓打鳥,抓小松鼠,掏鳥窩,抓蝴蝶蜻蜓蛤蟆,捉迷藏。

    出去抓鬼,探險,想起來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 4 # 一縷清風保溫材料

    那個時候彈溜溜球,扇寶(用紙折成方行),踢毽子,跳繩,跳皮筋。下河摸魚,採荷葉蓮花。捉迷藏,用磚頭投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同時定檔國慶,你更期待哪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