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瘋言MAX

    如果單純考慮人數的話,同屬冷兵器時代,2萬人是無論如何也比不過幾十萬人的。但奇怪的是,大唐軍人取得的成績,是宋軍所無法比擬的。

    這一切,顯然不是某個單獨的原因,所能造成的。

    一、絲綢之路的衰落

    直到唐代之前,西域對於中原的意義非比尋常。張騫通西域之後,經過幾個世紀的開拓,逐漸形成了一條從長安到地中海的經濟紐帶。當時的世界強國,幾乎都被這一條路給串聯了起來。

    中原的絲綢、瓷器源源不斷地被交易出去;除了帶回來大量的金銀貨幣,還帶回來香料、藝術品、以及各種對國家有戰略意義的動植物。

    這樣一條通道,是值得拼死去維護的。大唐在西域駐軍2萬,已經是國力的極限了。

    有關資料顯示,往西域運送一次糧草,路上就要消耗6個月到1年的時間。一路上除了人吃馬嚼,可以交付的物資往往十不存一。

    照這樣算下來,在西域養活2萬大軍的開支,如果放到中原地帶的話,甚至可以養活20萬大軍。

    不管怎麼說,2萬大軍放西域是不夠看的。為了達成經營西域的目的,西域都護擁有難以想象的權利,對西域諸國拉攏、分化,亦或是宣戰,往往可以一言而決。

    這樣便構成了西域經營的,長安朝廷授權→都護府威懾→僕從軍效命的體系。

    雖然效率很高,但不得不說,西域都護便成為了事實上的土皇帝。朝廷對其的制約,也就僅僅只是他對朝廷的忠誠了。其中的風險還是很大的。

    安史之亂之後,隨著大軍的撤回,絲綢之路逐漸衰落,與之對應的是海運的興起。

    宋朝對武將的防備,簡直防到骨頭縫裡去了。顯然不會授予任何武將如此大的權柄,更別說還是為了一個衰落了的絲綢之路了。

    二、宋朝奇葩的軍制

    宋朝的武器裝備,可以算作是冷兵器時代的巔峰;但與之相對的是,宋朝的軍制層層掣肘,也是扯淡到了巔峰;導致實力根本發揮不出來。

    如果能擺脫掣肘的話,宋朝的軍力也是相當可觀的。就像宋哲宗站在皇帝的角度,堅定向西用兵,打得西夏幾乎滅國。

    但可惜的是,這樣的皇帝並不長命,宋朝的皇帝大都還是堅持“重文抑武”那一套。

    凡是行軍作戰,都要搞一個(或者一夥)文官監軍來鉗制武將。楊老令公便是死於監軍的瞎指揮,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

    更扯淡的是,宋朝的軍隊(包含禁軍在內),都沒有自己專門的後勤管理體系。大軍的後勤保障是由朝廷的轉運使和地方來配合完成的。缺乏協調能力的兩個部門,要是能做好保障工作那才怪了呢。

    這樣做的唯一好處便是方便朝廷,隨時可以卡住不聽話將領的喉嚨,也把軍隊推到了隨時斷糧的風險裡面。

    反正都是混口飯吃,沒必要給自己找不自在吧。至於什麼大軍躍進、千里迂迴的玩意,咱們就不去玩了啊。

    宋軍打防禦戰還不錯,一旦對外作戰就開始拉稀,全是拜這種奇葩制度所賜。

    三、戰略中心的轉移

    經濟中心的南移,以及海運的興起,經濟命脈已經不是非西域不可了。作為一個比較“慫”的正統政權,這自然是會影響國策的制定。

    西夏不是打不過,這一點哲宗皇帝已經證明過了。一旦打下西夏通西域之後,就面臨著把大把的糧餉往西域扔,還冒著武將背叛的風險。與其如此,還不如採取守勢呢。

    至於遼國,打起來確實難受,而且是宋、遼雙方都很難受。宋朝以步兵為主,遼國以騎兵為主。

    燕雲十六州的格局就註定了,遼國一旦主動進攻,就得拿自己的騎兵去攻宋朝的堅城;反之宋朝進攻的話,就得到草原上拿人腿和馬腿賽跑。誰主動誰吃虧!也就只能採取守勢了。

    既然,對西對北都只能採取守勢,所以宋朝的重心便偏向了東南。南方的經濟發展、泉州的海運開啟,都為宋朝帶來不菲的收入。這樣一來,更沒有向苦寒之地發展的動力了。

    簡直形成了一個無解的迴圈:人在邊關混日子,心卻早就飄到了繁華的東南。打仗嘛,做做樣子就得了。

    寫在最後:

    武器裝備堪稱巔峰,兵員素質也相當不錯的宋朝,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五渣,從宋朝建國“重文抑武”的思路中,就已經註定了。

    華夏大地是個不缺乏奇蹟的地方,只要你想就一切皆有可能。

    想不想打?敢不敢打?敢放權多少?這都是決定戰鬥力的因素啊,可惜在這點上,宋朝做得確實很不好。

    而這一切,又決定了周遭異族對你的敬畏程度。幾十萬的西北駐軍都比不上唐朝的2萬西域駐軍,也就毫不奇怪了。

  • 2 # 雙魚趣談

    當然是國威了。

    唐朝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唐朝從立國開始直到滅亡,戰爭幾乎沒有停止過。唐朝的國威也是在不斷地戰爭征服中樹立了起來。除了安史之亂是在本國領土上的,其他基本都是跨國邊境的征服戰爭,特別是在西域這塊,只要你有不服,立馬出兵滅國,唐朝對外至少滅掉了十幾個國家。

    同時我想強調一點,安西都護府並不是殖民地,它是為保障絲綢之路治安而設定的一連串軍事據點,所以兵力並不需要很多。唐朝強盛的時候,各個小國也是不敢造次的,生怕被滅了國。

    而反觀宋朝基本上不是在遷都,就是在遷都的路上。宋朝雖然一直想著北伐收復燕雲十六州,可是現實卻不允許,先是強大的遼國,再後來金國,再到蒙古大軍,都是夢魘一樣的存在,宋朝的西北駐軍主要是為了對抗西夏,其實西北軍在宋朝已經算是很精銳的部隊了,比如有折家軍、楊家軍、種家軍等著名軍事大家族。但無奈整個宋國國運積弱,像個軟柿子一樣,誰都能來欺負一下。

    唐朝主動攻擊,打通絲綢之路,越打越強大,宋朝被動防禦,越打越小,最終滅亡。

  • 3 # 東海尋人

      盛唐時期安西都護府僅有2萬多駐軍,能把西域管教得服服貼貼的。但是到了宋朝,幾十萬大軍都無法鎮不住小小的西夏,更別談控制西域了。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受胡漢政權實力此消彼長、宋西征驅動力差異、軍事制度差異這三大因素影響所致。

      一、胡漢政權實力此消彼長

      如果以朝代為單位分析唐朝、宋朝的歷史格局問題,我們不難發現表面上唐朝似乎要比宋朝強大不少。但如果具體分析唐軍、宋軍的單兵作戰能力與武器裝備、後勤保障能力,唐朝、宋朝的人口、經濟,反而是宋朝遠遠超過唐朝。

      為何會導致這種刻板印象誤差出現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唐朝與宋朝跟周邊的胡人政權實力差距不一樣。

      唐朝漢人政權實力要比周邊胡人政權要強大不少,往往是可以對他們實行滅國戰,比如唐滅高句麗、百濟、東突厥、西突厥、後突厥、吐谷渾、薛延陀、回鶻、南詔以及西域諸國等等。唐朝的生產力水平比他們高,人口、經濟都可以說是處於碾壓的態勢。

      這些可以統稱為綜合國力,相應地反映在軍事上就是冶煉技術、武器裝備、戰術水準等各方面都要比胡人政權強上不少。而且唐朝不像漢初那樣缺乏戰馬,胡人對唐軍實際沒有騎兵優勢,單兵作戰能力唐軍可以是胡人士兵的數倍,即“一漢抵五胡”之說。所以盛唐時期在西域投入少量精兵,即可在軍事上鎮住弱小的西域諸國。

      如果放長遠一點看,胡漢政權實力其實是此消彼長的動態變化關係。

      漢初的時候匈奴人很強大,一度壓制西漢;到了漢武帝時間,打殘匈奴,接著漢宣帝、漢元帝繼續打壓、分化,匈奴這個最大的胡人外患便逐漸消失了;東漢後期內亂不斷,烏桓、鮮卑等胡人勢力又開始崛起了。之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又是胡漢融合的歷史大浪潮,胡人大量湧入中原,實際是變相減弱周邊土著胡人的實力的。所以隋唐之時,生產逐漸恢復之後,漢人政權的實力要遠遠高於經歷亂世還沒恢復過來的胡人。

      比如蒙古高原突厥汗國、東突厥汗國、後突厥汗國、回鶻接連崛起,但也接連被滅國,很難有效對抗大唐。尤其是遊牧民族學習漢人的先進生產力,需要時間積累。隨著安史之亂爆發,大唐一直忙於解決藩鎮問題,無暇管理周邊的胡人,這使得他們獲得一段崛起的黃金時期。中唐、晚唐、五代十國三個時期中原政權衰弱,沒辦法壓制東北與蒙古高原,導致這兩塊地方胡人實力突飛猛進發展,隨後契丹人、女真人、党項人相繼崛起。

      從文化角度來說,遼國契丹人、金國女真人、西夏党項人都是屬於泛漢文化圈的民族,他們的發展得益於吸收漢文化主導的中原文明的先進生產力。所以宋朝的“弱”除了他自身的原因,還有歷史原因,因為敵人變“強”了,相對地宋就看起來弱了。

      所以宋遼金時期的西夏,跟大宋之間的國力差距,遠遠要比大唐跟吐谷渾、西突厥等國差距要小,故而盛唐可以做到少量駐軍鎮守西域,而大宋需要更多兵力。

      二、唐宋西征驅動力差異

      唐朝征服西域的驅動力跟漢朝略有不同,雖然都有經濟因素,但漢朝主要是獲得優良戰馬的軍事目的更明顯一點,唐朝則對絲綢之路更加重視。比如從絲綢之路的三條路線我們就可以看出端倪,唐朝跟歐洲、阿拉伯世界、印度大陸都有較為緊密的聯絡,貿易往來也較多,利益驅動影響最為關鍵。

      阿拉伯人跟大唐大規模戰爭只有怛羅斯之戰一場,其他都是小規模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有一致的經濟利益。阿拉伯商人可以從絲綢之路的貿易當中獲益,所以跟大唐實際衝突不多,更多地是和平友好的關係。這個現象可以約等於看作阿拉伯人(大食)戰略角度幫助大唐維護西域,劃定文明之間的邊界,實際大唐征服西域諸國除了吐蕃,很少有外界干擾因素。

      但是安史之亂之後大唐衰弱,絲綢之路就慢慢中斷了。有一種觀點認為唐朝衰弱到元朝建立之前,由於絲綢之路中斷,歐洲因此陷入了一千多年黑暗的中世紀。且不管這個觀點是否正確,但至少反映了唐朝衰弱之後漢人政權與西域以及中亞地區的聯絡逐漸減少消失的客觀事實。

      到了宋朝,西域諸國不能從漢人政權與西邊的世界之間的貿易獲益,與漢人政權之間的聯絡自然也就不如唐朝時緊密了。這就導致西域諸華人心不服大宋,他西征其實很難獲得長期穩定的盟友,甚至很難維持在西域設立的藩屬國。沒有外圍的盟友,又沒有西域土著胡人勢力支援,沒法藉助他們的力量“以胡制胡”,只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打西夏,故而要付出數倍的代價。

      所以唐朝由於有絲綢之路這個驅動力,可以調動西域諸國的積極性,來支援大唐的統治;而宋朝缺乏驅動力支援,西征往往只能靠自己,面對本身不弱的西夏,自然要派更多的軍隊。而且大宋派的軍隊多,後勤保障不能像唐朝那樣輕鬆就地獲取補給,導致一路上需要的後勤人員大大增加,幾十萬軍民的數字很容易出現。

      三、唐宋軍事制度的差異

      初唐軍事主要是府兵制,到盛唐逐漸轉為募兵制,宋朝大部分時期也是募兵制為主,按理說戰力應該差別不大才對,但實際他們之間的軍事制度差別還是非常巨大。唐朝因藩鎮問題而逐漸滅亡,宋朝因此制定重文抑武國策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就導致了他們之間的軍事戰爭執行模式出現極大差異。

      唐軍基本是“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對西域用兵較為靈活,比如建立僕從軍、僱傭兵、借兵、奇襲、遠征、擒賊首威懾等等多種方式打擊不服從部落或者叛變的藩屬國等等。自從唐高宗時期開始改革,實行屯田,西域駐兵解決了大部分財政問題,較少後顧之憂,往往是可以獨立作戰,效率極高。

      宋軍武將是被壓制的,受到不專業的文官監軍掣肘,多數時候都很難施展開來。打了勝仗功勞可能是文官的,打了敗仗文官又會將責任全部推卸給武將。武將往往過得很憋屈,有時容易喪失自己的主見而聽文官瞎指揮,這又惡性迴圈容易出敗仗。

      如果你研究歷史足夠細心,你會發現唐朝名將輩出,宋朝數量要明顯少很多;唐朝名將經常會出兵書,但宋朝極少,這些都武將的積極性被打擊的表現。

      武將積極性低,部隊的作戰效率也隨即降低,正所謂“質量不夠數量來湊”,宋軍打一場戰爭的兵力也隨之增加。根據《孫子兵法》“攻十防一”的原理,防禦尤其是守城戰宋軍的兵力需求減少,往往又更容易打勝仗——這又導致了宋軍進攻勝少敗多,防禦勝多敗少的奇葩規律。

      綜上所述,唐朝胡漢政權實力差距巨大,且有絲綢之路的利益驅動聯動外圍與西域的盟友支援,軍事制度較為靈活且武將地位高,導致了唐軍2萬兵力即可鎮住西域;而宋朝胡漢政權實力差距不大,少了絲綢之路利益驅動西域諸國與之結盟,再加上重文抑武國策處處掣肘武將,打擊積極性,影響作戰效率,故而遠征西域難度要提升不少,往往需要幾十萬兵力。

  • 4 # 不凡的老布什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唐朝有蘇定方、李靖、高仙芝這些王牌,並且唐朝尚武,在當時沒有滅個國家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唐朝的武將。唐朝的制度先進,軍紀嚴明軍隊訓練有素。軍心旺盛。並且武將都有勵精圖治的精神,會在制度上改革。

    宋朝軍事制度是這樣子的,派遣文人擔任軍官,而且定期換防。是兵不識將,將不專兵。使中朝的軍事能力嚴重下調。

  • 5 # 疑意相與析

    憑藉的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基本上只要能打勝仗,怎麼做都可以甚至可以自行招納附屬國軍隊作戰而宋朝就不一樣了,就像捆著的木偶,還得受制於文官, 這樣的能不敗就已經是很幸運的了

  • 6 # 大弟909

    由東漢末年三國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統一時數百年所有從日本北韓到蒙古高原到中亞西亞,整個東北亞中亞西亞的漁獵民族遊牧民族南牧半農耕民族,眾多非中原農耕民族非漢族如走馬燈般擁入中國中原農耕地區,由東漢末年到三國魏晉南北朝再到隋唐迠立再到安史之亂,眾多非中國中原區農耕民族的各種各樣部落部族潮水一般擁入中原農耕核心區把原中原傳統農耕區的原農耕民族驅趕到長江以南即衣冠南渡,到隋唐統一中國,全華人口中原中原農耕核心區純漢族血統人口是絕對少數人口,整個華人口占絕大多數人口的就是各非農耕民族非漢族,即從日本北韓到東北,從東北到蒙古高原從蒙古到新疆從新疆再到中亞西亞各民族各部落部族人群聚集中原核心農耕區並逐步逐漸轉變為農耕生產生活方式方法並接受中原傳統傳承的文明文化後其後代與原農耕民族即漢族的混血後裔。所以隋唐時期雖然仍就是傳統傳承的中原農耕國家社會傳統傳承的生產生活方式方法但無論是皇帝貴族高官還是底層民眾所有到達中國的非漢族的人都是華人都被視為中國國內人而絕非老外,當然大漢族主義完全沒有。隋唐皇帝同時稱之為天可汗,透過數百年中國中原典型農耕民族與眾多非農耕民族的融入融合民族之間的歧視消除了你。趕緊回答問題,隋唐軍隊實行的是府兵制,特別是北府兵,所謂府兵制即是生產生活與軍事化同為一體,花木蘭代父從軍所有馬匹武器裝備等等統統由士兵自己籌備,和平時從事正常社會生產生活,一旦戰爭需要立馬上戰場戰鬥,召之即來來之能戰,而且統兵將帥都是北韓人胡人。由此就不難理解唐代區區兩萬軍隊就能輕鬆搞定西域,而北宋搞的是漢民族對所有非中國中原民族的歧視政策,視所有非典型中原農耕民族為敵,而且所有職業軍人將帥的指揮權統統被文官剝奪,完全由文官官僚集團掌控,兵員再多軍事後勤保障武器裝備再強勢也沒有用。這些都是歷史教科書上學不到的歷史常識,說出來就一定會被刪除了,可歷史真實就是如此。

  • 7 # 希羅多德Plus

    唐王朝在西域設立有兩個都護府,分別是安息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分治天山南北

    後來唐朝發生朱泚之亂,吐蕃趁機進攻北庭和安西。於公元790年左右,吐蕃攻陷了北庭都護府,切斷了唐朝與安西都護府的聯絡,有學者推論,安西最後的陷落時間是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唐王朝用數萬駐軍就能控制廣袤的西域土地達百餘年,而宋朝在西北屯兵數十萬最後還落下個西夏建國的下場,這是為何?

    唐宋政治中心位置的差異,決定了兩者對西北的重視程度

    宋朝定都開封,開封以北一馬平川不說,北方還強敵林立,先有遼又有金。建國初期的兩任統治者都躊躇滿志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但最後都以慘敗告終。為了抵禦強敵拱衛都城,開封周邊的防務才是重中之重。

    而唐王朝則不然,她的政治中心在關中地區,西北若不寧,則關中一日不安。建國初期突厥是最大的威脅,為此唐朝不惜興舉國之力多次發動對突厥的作戰,最終消滅了東西突厥。控制住西北達到保衛都城目的的同時,也是保障陸上絲綢之路的暢通;但到了宋朝的時候,陸上絲綢之路已經衰落了,海上絲綢之路日益繁榮。西北對於宋庭而言不至於到動搖國本的地步。

    唐王朝的馬匹保有量是宋朝不能比的

    唐朝最大的特點是兼收幷蓄。或許是因為有鮮卑血統的緣故,又或者是因為政治中心在關中地區,時刻面臨西北少數民族的威脅。唐朝尤其重視騎兵,在唐高宗時期(664 年),政府的馬匹保有量增至70萬匹, 是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養馬數量最多的朝代,數量上超過了漢武帝時代的40 萬匹軍馬。這還僅統計了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馬廄裡的馬匹數量,沒有算上各地軍鎮、驛站、閒廄的馬匹。在唐玄宗時期還引進胡馬來改善馬匹血統,“即雜胡馬,馬乃益壯”。

    有了足夠數量的優質戰馬就意味著唐王朝擁有大量的騎兵部隊,尤其是部署在西北地區長期同遊牧民族作戰的部隊,在黃沙遍野,茫茫大漠的戈壁灘上,騎兵是克敵制勝的法寶。安西都護府所統率的精銳騎兵又稱“安西兵”。

    唐肅宗至德年間(756年-758年),為平定安史之亂,唐政府在河西、隴右、安西、北庭徵兵,安西兵組成“安西行營”奉詔平叛,幫助收復了兩京。

    安息和北庭都護府的騎兵部隊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發揮了尤為重要的作用,能和安祿山麾下長期在邊疆枕戈待戰的騎兵對抗的部隊,或許只有有著同樣履歷的西北騎兵部隊。

    值得一提的是唐王朝在西北地區作戰的步兵可不是普通步兵,而是“機動步兵”。步兵把甲冑武器安置在馬車上後,再乘坐一輛輛馬車趕往戰場,抵近戰場附近下馬著甲,列陣迎敵。正是靠著一輛輛戰車,使得唐王朝步兵擁有著其他朝代的步兵無法比擬的機動性,憑藉此唐軍可以深入到中亞作戰,降服中亞諸國,而這超遠距離作戰是缺少馬匹的宋朝想都不敢想的。

    如果沒有強大的機動性,怎麼可能守衛好西域廣袤的土地。

    兩個朝代統治政策和兵制存在很大差異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能登上皇位得益於麾下將領的擁戴,這正是因為這黃袍加身,宋太祖十分擔心這些將領們哪天也來個陳橋兵變2.0版本。於是把兵權收歸中央所有的同時,也確定了重文輕武的國策,“將不識兵,兵不識將”,軍隊戰鬥力大打折扣。而唐王朝則不然,唐朝前中期一直是在四面出擊,擴大版圖和影響力,唐軍在中亞地區的主動作戰一直持續到安史之亂的前幾年;唐朝的鎮守邊關的將領擁有著極大的權利,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釀就了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

    在安史之亂前唐朝一直在擴張,對於西域地區的掌控可謂是十分牢固,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敢以兩個都護府為中轉站頻頻向中亞出擊;宋朝則不然,在西北地區更多地採取的是守勢,往往是被動挨打的一方,無法大量殺傷敵有生力量,再加上黨項人的崛起,宋朝在西北面臨的壓力就更大了。

  • 8 # 綠色與深藍

    唐朝管轄西域,憑藉的首先是有戰鬥力強悍的唐軍,人數比宋朝少,但戰鬥力懾人。重要的還有對西域實行了符合當地實際的管理,如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保留西域各部及中亞諸國原統治者的政治地位,任命原來的酉長或國王擔任都督、州刺史等實職,各部落及諸國定期朝貢和遣子入侍,其中重要部落首領,唐朝還發給固定俸祿。正由於唐朝實行了軟硬結合的管理模式,使西域地區保持了對唐朝的向心力。

  • 9 # 淡沫魚餅

    主要是河西走廊一帶,是水草肥美的牧場,中原王朝佔領了這裡,遊牧民族就無法繁衍人口,也無法從中東地區獲取鋼鐵,對中原王朝的威脅就很小了。

  • 10 # 海中巖hahaha

    宋朝搞的是崇文抑武,這是問題的關鍵,武將地位低下,沒什麼前途,好男不當兵,水滸傳中最多的就是賊配軍,當兵是下等人或者犯罪的人才乾的,這樣的軍隊不可能有士氣。軍官地位也低,還不受信任,皇帝總是在防著他們造反,處處干涉軍事,軍官和士兵可以說都互不認識,如果軍官和士兵關係太好就會被擔心造反。軍官的素質不重要,重要的是讓皇帝相信不會造反,造成軍官普遍無能,士兵混飯吃都不想好好幹。

    唐朝講究的是進取精神,唐朝軍人地位很高,人人都願意去建功立業,唐朝的漢人非常尚武,以參軍為榮,2萬有進取心的軍人比起幾十萬混飯吃的人那是管用的多。當然負作用就是唐朝軍隊造反的多,最後唐朝滅亡也是軍隊造反造成的。

    私兵制可以有效的提高戰鬥力,唐朝的軍隊首先是向軍官效忠,特別能打,軍官也要特能打才能晉升,這樣的軍隊打勝仗是容易的,但軍官如果想造反也容易。宋朝認識到這個問題,就禁止了私兵,造成的軍隊素質下降,幾十萬軍隊都是白吃飯。這是封建制度下不可調節的矛盾,軍隊強了就可能造反,軍隊弱了才安全。壤外必先安內是五代時就有的說法,就是認為外敵不可能亡國,亡國的是本國的將軍,宋朝為了防止內亂,寧可讓軍隊無能,這是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而南寧立國時搞出岳家軍,注意這個岳家軍就是犯毛病的,軍隊只能姓趙不能姓岳,這就決定了岳飛必須死。宋朝不需要能打的軍隊,只需要聽話的軍隊。

  • 11 # 半鍋魚湯

    唐朝重視武將,宋朝限制武將。宋朝的經濟、軍事裝備水平、軍隊數量都要高於唐朝,但宋朝對將領是很防範的,而且朝廷對軍隊的控制力也很強。軍隊作戰沒有自主性,軍隊完全是靠國防部的指令作戰。所以人數再多、裝備再怎麼先進,但作戰思維呆板落後,打不過遼金西夏也就不意外了。

  • 12 # 麻花的故事

    準確地說唐朝在西域駐軍是24000人,分別隸屬龜茲、焉耆(碎葉)、于闐、疏勒四鎮,也就是由安西都護府直接統領的安西四鎮,但實際上唐朝在西域的駐軍遠遠不止這24000人,甚至可以說比宋朝在西北的駐軍都多,為什麼這麼說?我們接著看。

    西域四鎮

    唐朝在西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政治體制

    唐朝之所以能憑藉區區2萬人就能把西域牢牢控制在手中靠得其實並不是武力。

    說正題前我們首先得有一個概念,那就是唐朝治下的西域究竟有多大。

    鹹海以東,伊塞克湖 (熱海) 以西,巴爾喀什湖以南地區,即今楚河 (碎葉水) 、阿姆河 (烏滸河) 、錫爾河 (藥殺水) 流域都曾是唐朝的領土。

    是不是發現唐朝治下的西域面積遠遠大於傳統意義上的西域?

    這就對了,我們慢慢看。

    唐朝時期的西域

    唐朝首先在伊州(今新疆哈密)、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三地和內陸一樣設立州縣,有刺史,有縣令,制度和內陸也是一模一樣。

    除此之外,治理方式也與內陸一樣,實行均田制、租庸調製、府兵制以及嚴格的戶籍制度,官府計口授田,民眾繳納賦稅,承擔徭役,從而使這三州的政治、經濟、文化與內地緊密聯絡在一起。

    如此一來,唐朝就徹底控制了西域東部地區,為唐朝進而經略西域提供了一個前哨站,同時還斬斷西突厥的右臂和吐蕃的左臂,阻斷了二者的聯絡,也算是維護了唐朝的戰略安全。

    繼續向西,帕米爾以東的廣大地區,唐朝則是在當地推行羈縻州府制。

    所謂羈縻州府制就是朝廷依舊在當地設定州縣,而州刺史則由當地部族首領擔任,不過這些部族首領必須由朝廷任命,地區可以繼續維持原本的生產生活方式,戶籍也不用上報戶部,算是有著很高的自治權。

    當然,獲得自治權的同時,這些部族也必須要履行一些義務,比如必須奉中央正朔,即承認自己是中央王朝版圖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後就是承擔一定程度的貢賦義務和軍事義務。

    而在更加遙遠的帕米爾以西的中亞地區,唐朝實行的同樣是羈縻州府制度,只是稍有不同。

    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中亞共有16國以唐為尊,唐以其國都城為都督府所在地,其下置州縣、軍府,共置88州、110縣、126軍府,以各國國王為都督府都督,仍然統治本國的土地與民眾,但必須對中央政府盡一定的義務,主要指朝獻與軍事徵召。

    從中不難看出,這其實就是最早的宗藩關係,中亞各國以唐朝為尊,每年朝貢,同樣要履行軍事協防的義務。

    很形象

    說到這,大名鼎鼎的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就該出場了。

    不管是安西都護府還是北庭都護府都是唐朝在西域的最高軍政機構,二者劃天山而治,對西域三州及其他羈縻州府有著直接管轄權,都護府代表朝廷在西域行使職權,各都督府、州、軍皆受其管轄,奉命行事。

    所以唐朝之所以能有效對西域進行管理,主要就是得益於其在西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政治體制,由於羈縻州府制的原因,那些西域部族或中亞藩屬國必須要承擔軍事協防的義務,所以唐朝實際上在西域的駐軍遠遠不止2萬。

    唐軍

    唐朝非常重視西域的經濟發展

    除了在西域建立了完善的政治體制外,唐朝也非常重視西域的經濟發展,也正是如此,不管是西域各部族或是中亞藩屬國才一直忠於唐朝中央政府的領導。

    說到西域,很多朋友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絲綢之路。而唐朝之所以在西域駐軍24000人,除了武力威懾各部族外,最大的目的就是盤查往來人員,保護商旅、使團,維護絲綢之路的安全與暢通。

    有了安全、穩定的貿易路線,西域想不繁榮都難。但由於從內陸運輸糧食到西域補給駐軍成本太高,唐朝為此乾脆直接在西域屯田。

    屯田

    據《唐六典》的記載, “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 共計56屯。每屯大者50頃,小者20頃,總計不下數十萬畝。”

    隨著唐軍對屯田的精心照顧,西域不少地方呈現出了“禾菽相望”、良田數十里的繁榮景象。

    此舉不僅使駐西域唐軍的補給問題得到了解決,同時也變相減輕了當地的負擔,想不繁榮都難。

    不僅如此,屯田還帶動了當地的農業發展。

    唐朝見狀,為了鼓勵西域糧食自給自足還在西域興修水利,鼓勵移民。

    興修水利使得原本非常依賴雪水灌溉的西域農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大量的中原移民則為西域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技術和工具。

    如此一來,當時西域不少地區都成為了產糧基地,不僅能自給自足,甚至還能輸送到其他地區。

    都說手裡有糧,心中不慌,在唐朝的治理下,大家都能吃飽飯,甚至還能有所富餘,試問這種情況下,還有人會反抗唐朝的統治嗎?

    豐收

    文化輸出才是唐朝經略西域的王牌

    上面說到,唐朝非常鼓勵百姓移民西域。

    移民給西域帶去的可不止是先進的農耕技術和工具,他們帶去的還有自然還有中原的文化。

    由於唐朝當時在西域大部分地區都是實行的羈縻州府制,這就使得當地部族首領雖然依舊有著統治權,但必須接受大唐的任命,如果你不認識漢字或者不會說漢語,那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大唐隨時可以換個代理人。

    所以當時不管是漢字還是漢語,在西域那都是高階的代名詞,會漢語漢字的和不會漢語漢字的在西域差距是非常大的,所以漢字和漢語在西域的貴族階層那是絕對的通用語言和文字。

    《大唐絲路盛景圖》 (區域性)

    但一種文化流行遠不止是在當地貴族中,普通百姓同樣有著需求,所以不少移民過去的內陸百姓就看到了商機,在西域開設了不少私塾,朝廷見狀也不甘落後,設立了州學、縣學,漢文化在西域傳播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會識文斷字後,漢家經典也順理成章被西域各階層人民奉為經典,甚至就連當時最流行的詩歌在西域同樣盛行。

    除了文學,中原的飲食文化、茶文化、棋文化、服飾等也都紛紛成為西域的主流文化,內地文化的廣泛傳播,獲得了當地人的認同,改變了他們以往的思想觀念。

    唐朝包容開放的民族政策,更是促進了西域地區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增強了西域各民族對中原王朝的向心力,使“華夷一家親”的觀念深入人心。

    這才是唐朝對西域實行有效統治的真正王牌。

    《大唐絲路盛景圖》 (區域性)

    結語

    上述的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唐王朝的強盛,不止是軍事上的強盛,更是經濟上的強盛。也只有如此,才有能力實現上述所言的一切。

  • 13 # 煙郭說歷史

    事實上,唐朝在西域的駐軍戰鬥力已經達到一種恐怖的水平,2萬人幹翻10萬人都出現過幾次,而且善於長途奔襲,萬里遠征。

    有人可能會問,2萬人幹翻10萬人,吹牛吧?

    不信咱們看史書記載:

    蘇定方攻滅西突厥之戰。

    這一戰,蘇定方只帶了一萬多兵馬,其中大部分是步兵,而西突厥有10萬鐵騎。

    當蘇定方率軍擊破突厥一部後,又帶兵追擊至至曳咥河(今新疆北部額爾齊斯河),與突厥10萬騎兵展開大戰。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一幕!

    只見蘇定方將所有步兵集結到北面一處高地上的平整位置,列成方陣迎敵,再命令僅有的少量騎兵隱藏在高地後面。

    突厥可汗阿史那賀魯一看,心想,自己手裡可是有10萬之眾,唐軍就這麼點人,都不夠塞牙縫。

    於是當即命令突厥騎兵從左右兩翼包抄唐軍。

    可萬萬沒想到,突厥騎兵衝上去後,全都傻眼了!

    只見唐軍士兵人人手持馬槊,並且將馬槊刀尖傾斜向外,整個陣型與巨型刺蝟無異。

    那密密麻麻的馬槊,還有那寒光逼人的刀尖,頓時讓突厥人心生恐懼。

    雖然害怕,但突厥人還是鼓起勇氣發起了衝鋒。

    一輪衝殺下來,突厥騎兵死傷無數,唐軍陣型卻毫無波瀾,不為所動。

    阿史那賀魯見狀,當場大怒,就不信十萬人幹不過幾千人,於是再次命令突厥騎兵發起衝鋒。

    這一次,突厥人死傷慘重,士兵心生恐懼,戰意下降,唐軍陣型依舊不為所動。

    但阿史那賀魯還是不信邪,立即組織精銳騎兵,親自帶隊,向唐軍再次發起衝鋒。

    當突厥騎兵和唐軍步兵正打得難解難分時,唐軍隱藏的騎兵突然殺出,衝入突厥陣營,左衝右突,突厥軍瞬間大亂,士兵紛紛四散奔逃。

    唐軍士氣大振,追奔三十里,斬殺突厥兵數萬人,最終在唐軍的不斷追擊下,一舉攻滅西突厥。

    高仙芝萬里遠征小勃律國。

    小勃律國,地理位置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巴爾蒂斯坦。

    這也不遠,為啥還叫萬里遠征呢?

    因為唐朝的時候,沒有公路,沒有汽車,也沒有灰機,而且西藏是吐蕃國佔據,是不能從西藏進軍的。

    高仙芝是帶著一萬多步騎,穿過西域(今新疆),抵達蔥嶺(帕米爾高原),接著完成了一次壯舉!

    這支唐軍翻越了帕米爾高原,以疲敝之師擊破吐蕃國重兵防守的連雲堡。

    不就是翻越了帕米爾高原,這也能叫壯舉?

    請注意,那是在唐朝,帕米爾高原的海拔基本在五六千米的高度,人體容易出現呼吸困難,體力下降等不適症狀。

    而且崇山峻嶺、天氣惡劣、狂風呼嘯,時不時地還會有山體滑坡,雪層塌落,雨天冰雪融化導致的洪水等自然災害。

    即便是現代,當初修建中巴公路的時候,都是十分困難和危險的。

    一千多年前,唐軍士兵只有古代簡陋的登山裝置,還要攜帶武器、乾糧、飲用水,翻越帕米爾高原,穿越喀喇崑崙山脈,還不夠壯舉嗎?

    更難得的是,這麼折騰下來,唐軍應該已經是疲敝之師了,哪兒還能打仗?

    可就是這樣一支疲敝之師,愣是在連雲堡這處險關把吐蕃軍擊敗了。

    史書上記載連雲堡“據山因水、塹斷崖谷,編木為城”,這地兒屬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堅固堡壘。

    翻山越嶺過來的唐軍,在主力部隊進行猛烈的攻堅戰時,少量的精銳直接攀巖而上,大破吐蕃。

    吐蕃兵頓時大亂,掉下懸崖摔死的,落水淹死者不計其數,唐軍斬殺五千多敵軍。

    隨後,高仙芝帶著唐軍繼續前進,一舉攻滅了小勃律國。

    一支古代的軍隊,在簡陋的條件下,翻越兇險無比的崇山峻嶺,以疲敝之師攻破敵軍重兵防守的險關。

    這戰鬥力放眼歷史,還真找不出幾個。

    唐軍大戰阿拉伯帝國軍隊。

    751年,高仙芝攻滅石國後,該國王子逃到大食(阿拉伯帝國),鼓動阿拉伯帝國出兵助其復國。

    大食計劃聯合西域昭武九姓部落攻佔安西四鎮,高仙芝收到情報後,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

    他帶著西域幾個藩屬國軍隊在內的2萬多人,千里奔襲,突入大食境內700多里。

    雙方在恆羅斯相遇,大食方面集結了15萬大軍迎戰唐軍。

    高仙芝採用鋒矢陣對敵,結果阿拉伯帝國15萬人愣是幹不動2萬唐軍,雙方打成了對峙局。

    後來由於藩屬國葛邏祿部叛變,導致唐軍被阿拉伯帝國軍隊圍攻,即使這種情況,阿拉伯帝國軍隊也無法殲滅唐軍,讓高仙芝跑掉了。

    透過這些,可以做個簡單的分析。

    其一,唐朝西域駐軍戰鬥力強悍,吊打周邊。

    像高仙芝帶著一萬多人就敢翻越帕米爾高原,穿過喀喇崑崙山脈,在士卒疲憊的情況下,還能擊敗吐蕃精兵。

    這種戰鬥力,怕是宋朝的軍隊幹不了這活兒。

    其二,周邊各國已經被唐朝打趴,不具備致命威脅。

    唐朝北邊和西域的主要威脅是突厥,當時的突厥已經分裂,唐朝透過兩次戰爭分別攻滅東、西突厥。

    突厥被滅之後,西域那些部落小國,國力有限,根本掀不起風浪,只要駐紮一支2萬人的精兵,足以威懾各個藩屬國。

    其實漢朝也是這樣,在西域駐軍根本不多,只要把最強大的匈奴給幹翻了,其他小國不足為慮。

    當時Murano國就試圖幫著匈奴對付漢朝,結果漢軍700人就把Murano給打滅國了。

    其三,唐朝採取以夷制夷的策略,分化各個藩屬國。

    突厥鬧事的時候,唐朝一般會聯合回鶻以及其他部落對付突厥,各個部落之間相互制衡。

    更重要的是,唐朝對臣服的藩屬國有比較平等的民族政策,大膽任用藩屬華人才和軍隊。

    比如,蘇定方攻滅西突厥時,不僅帶著投降的突厥部落騎兵參戰,還帶了回鶻騎兵。

    高仙芝跟阿拉伯帝國打仗的時候,帶了葛邏祿軍、拔漢那軍一同作戰。

    其四,唐朝西域駐軍不止2萬,而且後援強大。

    唐朝在西域設有安西都護府、北廷都護府,分別駐軍2.4萬、2萬,共計4.4萬,兩大都護府相互支援。

    除此之外,唐朝佔據著河西走廊,這一帶有河西節度使、隴右節度使,兩鎮兵馬加起來十幾萬,隨時能增援西域。

    宋朝的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宋朝在西北駐軍幾十萬,那是因為西夏崛起,佔據著陝西一部、青海、甘肅等地。

    這些地方也就是過去唐朝的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轄區。

    西夏崛起後,其軍事力量足以和宋朝相抗衡,宋朝必須集結重兵才能對抗。

    原本,西夏就是個小部落,實力跟宋朝比起來並不強,但是在宋太宗時期,採取了一系列錯誤的策略,導致西夏逐步崛起。

    到了宋真宗時,西夏已經是一股強大的軍事力量,難以攻滅,宋真宗又不愛打仗,只能坐視西夏進一步崛起。

    當西夏人羽翼豐滿的時候,沒有幾十萬大軍擺在那,根本搞不定。

    其次,宋朝的周邊環境使得它必須在邊境有重兵駐守。

    宋朝的北邊是遼國,西北是西夏,西南是大理國,西部是吐蕃,可謂是強敵環伺。

    這種情況下,邊境地帶必須重兵防守,這裡面跳得最歡的就是遼國和西夏,宋初的多次對外戰爭基本都是跟這倆打。

    即使宋朝攻滅西夏,收復河西走廊,西北也得面臨回鶻的威脅,北部和東北部面臨遼國的威脅,重兵佈防是一定會存在的。

    如果要做到像唐朝那樣,只有一個可能。

    那就是宋朝攻滅西夏和西域回鶻,再打殘遼國,吞併大理國,才能解除軍事上的壓力。

    當西域平定後,最強大的部落被滅了,剩下那些小部落掀不起風浪,不需要太多駐軍,可以把重兵用來對付北部和東北的遼國。

    但這是不可能的,宋朝的君臣對於開疆拓土一向是沒有興趣的,他們更願意花錢買和平。

  • 14 # 蝴蝶能飛過滄海

    有唐一代武功盛極一時,尤其是初唐將星閃閃猛將如雲,那個時候的大唐經常發動滅國戰爭,唐朝立國將近三百年幾乎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大仗的路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能取代明朝,是因滿族擁有哪些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