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趣談科學

    狼是狗的祖先,人工培育下可活15~24年,而狗壽命只有7~12年。照理說狼生存在野外,遠離人類,由於棲息地被滲透及被捕殺,數量岌岌可危。那麼惡劣環境下是什麼造就了狼得壽命高於"溫室花朵"的狗子?

    影響壽命的因素無外乎生存與繁殖,我們從這兩個方面找找原因。

    生存與繁殖

    狼是高度群居動物,有著極其嚴格的等級制度。2歲左右達到繁殖條件,繁殖前需要尋找配偶,建立一片領地。它們會驅散爭搶領地的狼(群),接納願意臣服的狼(群)。總之頭狼更為優秀與強壯,狼群中只有它有繁殖的權利,這意味著後代的基因在不斷的優中選優,一個自然優勝劣汰的過程。

    如果你仔細觀察中華田園犬,也就是自然生長的野狗。你會發現它有如下特徵:

    鼻子較長:用於呼吸、排氣與吃飯,如果口鼻縮短,牙齒整體的長度會變短(進食效率差),排熱效率變低,呼吸更為困難。

    寬闊的頭骨:可以存放較大的腦容量,現代的一些品種頭骨較窄腦容量大大縮水,不僅使它們變得更笨,而且會阻礙腦神經系統的發展,從而導致神經系統疾病。

    尖尖的耳朵:防止耳部感染,如果耳部較為鬆軟,不利於空氣流通就容易“窩藏”細菌,從而引發炎症。

    較大的髖部骨骼:源於長時間運動,更加適合運動。現在的狗大部分都圈養在家中,即使是強犬——德國牧羊犬,也存在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問題。

    身形較為均勻:均攤身體的承重,降低身體磨損。

    以上反面例子,可以對應上如今的大量純種狗。總得來說,田園犬更為接近狼,它保留了祖宗傳承下來的大量生存優勢。

    田園犬是大自然在現代人類生存環境中基於狗生理需求演化的理想品種,但並非人類的理想品種。不同人的理想品種也不同,比如英國鬥牛犬,它要是不大喘氣根本就不能呼吸,而且很多新生的鬥牛犬需要剖腹,母犬根本生不出來。還有全身皮毛都是白色的犬種經常帶有神經系統缺陷,有的會出現細微的行為異常,嚴重會出現耳聾甚至早夭。

    通常來說工作犬受到的鍛鍊更多,首先需要經過的篩選與檢測,再透過長期的訓練,以及後期的工作。套用半句歌詞,愛上一隻好狗,可惜我的家裡沒有草原。很多喜歡“冠軍犬”,“純正血統”,然而小範圍內近交,甚至是回交,是最為致命的。

    一些優秀的基因可以透過這些手段傳承下來,但是隱性的疾病遺傳基因也會在這樣的方式下被擴大,甚至顯形。有些優秀的培育師可以透過基因、品種篩選等手段把一些較為常見的致病基因避免掉,然而最可怕的是“純血”、“冠軍”中隱藏著難以察覺的慢性健康問題,它會一代代遺傳下去,從而潛移默化的縮短壽命。

    在人類不斷追求純種以及冠軍時就會形成大量的寵物在較小的基因圈中相互繁殖,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貴賓犬,科學家經過基因檢測發現一些純正的標準貴賓犬,它們的基因實際上源於最早的7只狗組成。縮小了種群基因庫的範圍意味著遺傳多樣性的喪失,導致大量隱性基因顯現,從而影響狗子們的壽命。

    狼與狗

    狼群優勝劣汰的生存方式使它們更長壽,雖然生存條件惡劣,但進化論並不在乎生死,無論是幼崽的死亡,還是成狼的死亡,只要不是大批次死亡,不會大幅度縮小基因庫,狼還是能把優秀的基因流傳下去。

    環境只是制約數量,狗數量遠遠大於狼的數量,這是跟人親近的緣故,“人類得道雞犬升天”。狼棲息地減少,食物匱乏,因此生存得不到保障,數量大大減少,實際上進化論雖然取決於環境,但卻不關心物種的生死,如果細究的話進化論的關鍵在於生死的時間點,只要完成繁殖任務,即使雄性交配完當天就死亡,種群數量也可以得到保障,例如母螳螂事後會吃雄螳螂,袋鼩能連續14個小時,直到自己死亡,還有黑寡婦,雄性雖然早亡,但種群依舊沒有衰敗。

    狗子夭折情況實際上很常見,只不過現在人類的技術較為發達,因而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生命的流逝,但是卻解決不了,狗子沒有足夠的運動量,以及已經被扭曲的基因,因此狗子的壽命低於它們的祖先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地都在加碼晶片產業,三五年投產後會不會產能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