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裝備空間

    當然是利用反艦導彈或者制導炮彈發起對岸打擊了,具體原因如下:

    眾所周知,現代海軍艦艇除了爭奪制海權以外,對岸攻擊火力支援也是重要課題之一。在沒有航空母艦艦載固定翼戰機或者不方便使用艦載機發動對陸打擊時,海軍水面艦艇和潛艇的對陸攻擊能力就十分重要。一開始水面艦艇對陸火力打擊主要依靠艦炮,但是一般艦炮的射程只有不到20公里,即使大口徑艦炮射程通暢也不超過40公里,例如著名的義大利奧托·梅萊拉76mm艦炮射程16公里,美國MK45型127mm艦炮射程23公里。

    後來隨著美國海軍提出“世界中軸線”戰略,即沿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蘇伊士運河-紅海-曼德海峽-波斯灣-馬六甲海峽-西太平洋-對馬海峽一線,世界主要國家的經濟政治中心都在該線兩側1500公里範圍內,因此美國發展了射程1500公里的海基對陸攻擊型“戰斧”巡航導彈。此外,其他世界大國也都在研製和裝備射程在300公里到2000公里的巡航導彈,無論是潛射還是艦射,無疑都增大了海軍艦艇的威懾能力。以美軍“戰斧”巡航導彈為例,以8-10枚戰斧,就可以毀滅一個地面防空陣地、指揮中心這樣的目標或者癱瘓一個軍用機場。所以,對陸打擊巡航導彈的出現大大增加了非航母編隊的陸攻能力。

    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常規艦炮和巡航導彈之間,還有一個幾百公里的火力覆蓋空白區,而這沿岸幾百公里的區域確實敵方前沿部署的重要縱深防禦區,如果能摧毀這一區域重要目標,對於削弱敵方防禦能力、提高兩棲登陸作戰成功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除了利用艦載機以外,現行可靠的辦法就是利用海軍艦艇攜帶的反艦導彈發起對岸打擊。其實目前來說,世界各國海軍也都在發展反艦導彈的對岸打擊能力,例如美國的RGM-84G“魚叉”反艦導彈,升級制導系統、輸入地形匹配數字地圖、GPS/INS定位能力提升,可以達到規避沿途障礙物,攻擊100多公里外陸上目標的能力。

    反艦導彈打擊陸上目標存在火力輸出持續性差、造價高昂等缺點。所以另外一個辦法就是想辦法增加艦炮的射程,例如美國為MK45型艦炮研製的EX-171增程型制導炮彈,不僅將艦炮射程提高到117公里,打擊精度也大幅提升。

  • 2 # 使用者6135738916

    有關於艦炮和巡航導彈之間這段數十到上千公里的火力射程空白區問題,其實作為世界第一海軍強國的美國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經發現並給予重視了。

    當時美國海軍水面艦艇的對陸攻擊手段,除了射程30km級的MK-45型艦炮外,就是射程可達1000km以上的戰斧巡航導彈了。因此,在這兩種射程懸殊的武器之外,美國海軍還需要另一種相比戰斧導彈射程更短、但是反應速度更快的對陸攻擊手段——在美華人的計劃中,這種導彈在發射前不需要像戰斧導彈那樣進行繁瑣與冗長的前期規劃與準備時間,且最大速度超過了只能以亞音速飛行的戰斧,因此可以滿足快速反應的戰術需求。

    同時為了保證專案的“短平快”並降低整體風險,立足於現有裝備進行改裝無疑是最為穩妥的方案。在這種情況下,庫存龐大且之前就已經嘗試過修改設計搖身一變為反輻射導彈的“標準”系列自然也就走進了美國海軍的視野。美國海軍遂於1998年向國防部要求將800枚庫存的標準-2 BLOCKII/III型防空導彈改裝為“陸攻標準導彈”(LASM)作為應急之用。

    這個專案經批准後,LASM被授予RGM-165的軍方編號,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標準-4。標準-4導彈相比標準-2,最大的變化是使用了GPS+INS的制導方式替換了原先的半主動雷達導引頭以獲取打擊陸上固定目標的能力,其最大射程可達280km以上,最大飛行速度為3.5馬赫,且圓周機率誤差僅10-20米。標準-4的射程、精度、反應速度這些指標正好介於MK-45型艦炮與戰斧巡航導彈之間,很好的彌補了這兩型武器之間的火力空白區。

    標準-4先原計劃於2003年開始裝備於現役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上,不過遺憾的是,這個專案當初為了減少風險和節約時間,並沒有對標準-2原裝的破片式戰鬥部進行任何修改,因此美國海軍認為其對陸上加固目標的殺傷實在是有限並最終終止了這個專案,可謂成也“短平快”,敗也“短平快”。

    其實具體上講,標準-4這個專案之所以失敗,除了前文中所提到的戰鬥部本身的問題外。還與大口徑艦炮所使用的增程型制導炮彈的興起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對於當時美國海軍而言,ERGM與LRLAP這類射程在100-180KM級別的增程制導彈藥除了射程指標以外,在火力投射能力、精度、反應能力、對硬目標的殺傷能力,甚至包括單價成本等都遠優於由防空導彈改裝的標準-4。在這種情況下,優先發展增程制導彈藥這種模式來彌補傳統艦炮與巡航導彈之間的火力空白才是最優的選擇。

    此外,除了增程制導彈藥這種模式外,隨著GPS+INS制導手段的成熟以及紅外成像技術開始在各類精確制導武器上的廣泛運用,傳統反艦導彈的多用途也開始被人們發掘出來——除了單一的反艦任務外,一些反艦導彈在加裝了GPS+INS套件或者紅外成像引導頭+雙向資料鏈的組合後,已經有了比較強的打擊陸上固定甚至移動目標的能力,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RBS-15 MK3與RGM-84 BLOCK2反艦導彈,這類導彈的射程基本上也是介於150-200KM之間,也可以用於完善傳統艦炮與巡航導彈之間的射程空白。

  • 3 # 南南145599626

    中國SY400神鷹遠端制導火箭炮系統如果可以整合進055和052d的垂髮系統就可以解決200-300千米對地打擊問題,同時費用也不會很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華人食用火雞,為什麼中國不引進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