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濟生1111
-
2 # 藺三娃
《廢都》及其它,有大幫追捧的人。追捧的人中各是各的理由。其中有不少的人追捧的是廢都的爛性,這種人的追捧並不要求作品的藝術性。也有大量否定的人,除了否定這種爛性,更有否定作品藝術水平的大量的人。
在我看來,《廢都》的名氣,不在於其藝術水平,也不在於其獲獎,而在於其爛性。
賈的字是跟著作品名氣及工作崗位作價的。未來的價格和被收藏的價格,一文不值。
-
3 # 天不問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則故事,主要講路遙的生平,其中有一段有這樣的描述,記不大清楚了,可以後面查查佐證一下。賈平凹與路遙是朋友,路遙窮困而逝,在臨死之際,賈平凹去看路遙,路遙跟他說以後他一定要有錢。
賈平凹前期作品在文壇的地位不可磨滅,但愛財的名聲也眾所周知。至於字值不值那麼多錢,不好說。
-
4 # 裸奔的濫石頭
無論賈先生是不是作協主席,都跳不出事物發展的規律,“盛極而衰”是必然的結果。因為他已經把作家裡面的“書法家”做到極致了。一位因書(小說)而名,因名而書(書法)的神壇大佬,如果不能飛昇,還能幹啥?
-
5 # 銀色江灣
他的字畫作品讓人沒有奇妙之感,震撼之感及藝術之感!當然就沒有什麼收藏之求。至於十萬一幅的“作品”也就隨著的卸任而煙消雲散了!
-
6 # 翕張文章耕耘者
應邀回答。
一個作家的文學成就,嚴格來說不在於當不當作家主席,反之當了主席反而寫不出好作品。應該說賈平凹的文學成就在中國是首屈一指的,不管他的作品引起爭議多大,就是莫言也不如他,雖然得了諾獎,華人的評判與西方人是不同的,就像華人的事許多西方人是看不懂的。至於他的毛筆字因文學成就之盛名而借光。趙忠祥身前一幅字賣5萬,身後賣5百幾乎也無人問津。
-
7 # 如石說書法
本身的十萬元就不是價值,而是議價,靠他的地位和名望撐著。
落選作協副主席,餘溫尚存,只要他繼熱衷於寫,追捧的人群不會消失,他肯定還會有一定範圍的市場。
賈平凹先生的字其實與書法沒有多少關係,畢竟不通筆法,他自己也承認是在寫字。古人那裡寫字就是書法,而如今講筆法越來少,大多把自己的自由筆法當作書法筆法,而且大凡名人都把自己寫字當作文人騷客的雅字。
一些人想做當代的魯迅,像魯迅那樣,不僅文筆鋒利,而且筆墨了得。可是,我相信這些人連魯迅的字好在哪都不明白,還以魯迅為榜樣,簡直是笑話。
回覆列表
書法之所以能流傳開來,一是字過硬,二是人過硬。二者兼顧就是極品。字過硬,人不過硬,終不免被歷史淘汰。人過硬,字不過硬,還能保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