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問題小明
-
2 # 令狐青雲89088282
食以人命也,現在的食品,人們不敢吃,因為食材讓人不放心,這些外賣他們沒有實地考察過,也不為會發生食品安全隱患。雖然方便,但是那是沒有辦法所為之。加上黑心商家違規,所以早就一個這樣了。
-
3 # 泛舟劫輪
據瞭解,下線的餐飲門店主要存在無證經營、一證多用、證照過期、超範圍經營等問題。餓了麼與百度外賣首席食品安全官王三虎表示,三家外賣平臺將對無資質的商戶進行永久下線;對於其他違法商戶,將統一建立下線管理機制,區分不同的違法行為,予以不同時限的下線整改期,期滿且整改合格後才會重新提供平臺服務。同時,美團外賣食品安全負責人路唯佳表示,商戶經營行為超出許可資質的,將給予下線30天的處理。
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問題餐飲店鋪,食藥監部門分別處以罰款、暫停經營等懲罰。 值得一提的是,在眾多下架的問題餐廳中不乏張亮麻辣燙、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等知名連鎖品牌。
實際上,去年,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等外賣平臺共同簽訂的《網路訂餐平臺自律共建聯盟公約》指出,對實施聯動懲戒的違法商戶,在各平臺同步採取下線處理,同清同查。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三家平臺已基本實現一家通報,三家同時下架店鋪的效果。 網路訂餐平臺的自查逐步從嚴,這對公示問題餐廳黑名單起到提醒消費者的作用,建議主管部門繼續提升懲罰力度,形成監管震懾力。 隨著網路訂餐行業的發展,對於外賣食安的監管辦法也要跟上變化。對於外賣平臺公示餐飲門店黑名單的行動,店鋪的名字可根據經營者的意願而更改,違法店鋪改頭換面後仍能繼續進行違法經營,行業內公示店鋪名稱黑名單或許只能起到“治標不治本”的作用。
法律要跟進市場發展,避免滯後,平臺要主動擔起稽核、複查責任,為網路訂餐市場上雙層“安全鎖”。商家更要自律,合法經營,消費者也要形成自我保護意識。在處罰力度上應適當加重,提高問題商戶的違法成本,減少違法事件出現。尤其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加大處罰力度的效果確實十分明顯,如果違法違規成本過低,法律法規很難起到有效作用。
-
4 # 燕趙都市報
這意味著,消費者只要登入三大外賣訂餐平臺,就可以檢視“因食品安全問題下線商戶名單”。食藥監管部門查處的、消費者投訴舉報後核實的、平臺自查出來的商戶名單都將放入這個欄目,並且隨時更新。而下線名單的格式專案包括商戶名稱、經營場所、所屬區、下線原因以及下線時間。換言之,是在原有的商家資訊公示基礎上,專門突出了違規商家的情況,這一是將對違規商家形成震懾,二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有效的資訊參考。
不過,這種公示目前似乎只在北京地區實施。也就是說,在北京地區叫外賣的消費者,當前才能夠實時查詢違規商家的資訊。但是,既然這一操作有著明顯利好,就應該全面推廣普及。當然,這需要做好一些前期的配套工作。據稱,這次三大外賣平臺率先在北京上線違規商家公示,首先是做了自查,其次則是與監管部門之間形成了必要的資訊共享渠道。因此,外賣平臺在其他地區也該加緊自查,並與監管部門建立相應的資訊溝通機制,讓公示違規商家早日成為外賣平臺的服務標配。
但需要注意的是,公示違規商家資訊,並不意味著對違規商家的干預和處置就可以一步到位。
最典型的一點是,公示了名單,是否會出現一些外賣平臺“改頭換面”之後,又可以躲避干預重新上線?這種情況能否避免,考驗著公示制度的真實效力。再者,一些違規商家屬於外賣平臺自查而來,但違規商家所受到的懲戒,就不應只是讓外賣平臺下線、公示這麼簡單,必要時就該引入監管部門進行線下查處。
線上下實體店就餐,對於餐館的就餐環境和大體衛生狀況,消費者都能有直觀判斷。但線上叫外賣,帶給消費者方便的同時,也令面對面交易所特有的資訊增量減少了,這實際上是進一步加劇了消費者與餐館經營者之間的資訊不對稱狀況。一些在實體店模式下經營得很糟糕的商家,卻在外賣平臺上意外成為“網紅”,正是利用了這一漏洞。於此背景下,外賣平臺建立違規商戶資訊公示機制,便可以看作是緩和消費者與商家之間資訊失衡局面的一個重要補充,其必要性不容低估。
規範外賣市場是大勢所趨。三大外賣平臺在北京率先上線違規商家資訊公佈,算是邁出了第一步。這個做法是否能最大程度實現初衷,又何時在全國普及,目前還有待觀望。但不管如何,作為規範外賣市場秩序的必要應對,公示不能只成為某個地方消費者的特有“福利”。
-
5 # 女子兵法
我不時在外賣平臺上訂餐,但通常只選在實體店吃過的店家,總覺得這樣,食品的安全性會高一些。
一個“小朋友”跟我說,她和同學常訂一家店鋪的外賣,大家都覺得還不錯,偶然一天,想著去店裡吃。結果,按照外賣平臺上提供的地址去找,怎麼也找不到店家,倒是看到了一堆“蒼蠅店”……
百度、美團、餓了麼幾家平臺,各下線數千字違規店鋪,總數加起來近兩萬家,可見,不合規定的外賣餐飲店鋪,不是個小數字,一不留神,或許你我都可能碰上。 外賣平臺對食品安全負有一定的責任,儘管其並非專門的食藥監管部門,但其對商家提供的資訊具有稽核義務,同時,也是消費者投訴舉報的渠道。如果消費者在網路平臺訂餐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平臺也需要承擔必要的責任。
大資料時代,消費者的大資料,不僅僅是給平臺和商家提供資訊和商機,同時也給監管提供依據。嚴格的資訊審查、監管,不僅僅有利於消費者,也有利於平臺。滴滴網約車的慘案就給了網路平臺最沉重的提醒,儘管性質不同,但食品安全也關乎人命。
相比於實體店,網路上的食品安全監管可能更難,以至孕育了許多不合格的網店。如果說各平臺前期尚處於無序競爭狀態的話,那麼現在,規範和監管已是大勢所趨。
網路公示違規商家的資訊只是開始,希望在公示和下線違規店鋪的之後,違規的商家不會換個“馬甲”重生。
-
6 # 快法務
餐飲創業門檻相對較低,是比較熱門的創業領域。有人說,10個人裡至少8個人在創業或者打算創業的,而這8個人裡面有一半是選擇餐飲創業。
但是餐飲行業也是有特定的規則的,除了註冊公司、選址、裝修、招人等,你還要具備一定的資質,即食品經營許可證-餐飲。小快提示:餐館、飯店入駐外賣平臺一般都需要提供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餐飲。
營業執照相對來說簡單,只要你完成了公司註冊,就會得到這張證。接下來,小快就為大家整理下食品經營許可證,也就是本次外賣平臺對店鋪資質整頓的重要原因。
申請食品經營許可證流程申請人向食品藥品監督局的區局視窗報送申請材料;
區局初步核對後發給申請人《受理通知書》;
區局組織人員現場檢查;
區局當場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許可的決定(規模小);
區局會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許可的決定(規模大);
批准後,區局會自作出決定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頒發食品經營許可證。
所需材料《食品經營許可證》申請書;
法定代表人情況登記表;
食品安全專業技術人員、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情況登記表;
食品安全設施裝置登記表;(記錄裝置佈局、操作流程等);
食品安全自查、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進貨查驗記錄、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等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
委託他人辦理的,還需提供《授權委託書》;
代理人身份證;
營業執照;
當地區局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小快小補充:
另,有自動售貨機的,還需提交自動售貨機的產品合格證明、具體放置地點,經營者名稱、住所、聯絡方式、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公示方法等材料;
申請銷售散裝熟食製品的,還應當提交與掛鉤生產單位的合作協議(合同),提交生產單位的《食品生產許可證》影印件;
以上申請書、表可在當地食品藥品監督局網站下載,也可去附近區局領取。
沒有什麼問題出現的話,你申請食品經營許可證一個月之內是肯定可以下來的,所以打算進軍餐飲界的老闆們可不要嫌麻煩不去辦理就直接營業哦。
後果可不是不能入駐外賣平臺那麼輕鬆,你會面臨被吊銷執照,鉅額罰款等處罰。畢竟民以食為天嘛,這種事馬虎不得滴!
希望想要入駐外賣平臺或此次被下線的餐飲店鋪,儘快完善資質,順利拿到食品經營許可證-餐飲。
-
7 # 姚廣孝wayne
長遠來看,其實這三家外賣平臺都做出了對自身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選擇。
相比街頭巷尾的餐廳館子,外賣平臺有他們的優勢。透過網路訂餐,商家能夠大幅度降低店內消費帶來的衛生和人員成本。和過去的電話訂餐模式比較,透過電腦手機等電子裝置檢視和選擇菜品也更加直觀便捷,削減了商家和顧客的溝通成本。而加強對商家的約束,無疑也是品牌建設和市場佔有的前期鋪墊。
然而,網路訂餐平臺同樣有著天然的劣勢——資訊的不透明。如今依然有大量的消費者由於對外賣平臺缺乏足夠的信任,而沒有嘗試透過外賣平臺點餐,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消費者在外賣平臺上只選擇自己曾光顧過、有線下實體店的品牌連鎖餐廳消費。
“美團”等平臺的入駐商家被曝出不良現象當然也不是第一次了,存在各種衛生問題的外賣商家屢屢見報,然而曝光一家倒閉一家的背後,數以萬計衛生不合格、使用虛假營業資質開店、菜品非實拍而是盜圖的不規範商家仍然逍遙法外。
眾所周知,餐飲業界本就是紅海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有些黑心商家為了壓縮成本,使用過期變質的原料,加工處理中也節省了許多必要環節,最終面對消費者呈現出低廉的售價。同時,這些商家用低價搶走了同行的訂單,倒逼其它成本較高的正常商家打價格戰銷。消費者吃得不健康也不安全,對外賣平臺產生了不信任;外賣平臺要處理菜品質量問題引起的客訴,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也丟失了外賣平臺的口碑;最讓人難過的是,真正衛生安全的良心好店卻因惡性競爭而經營困難,甚至最終倒閉。
從商業的角度,儘可能地公開外賣商家的食品加工和衛生情況,可以一定程度上強化消費者對平臺的信任。同時,由於資訊透明,也能夠讓平臺上原有的顧客方便地對比各個產品的資料,根據自己的消費習慣選擇最適合的外賣商品。消費者可以根據其菜品淨含量、營養成分、所含能量、衛生情況,價效比等綜合指標按需選擇,會比只看商家的宣傳圖直觀準確,更方便訂到最符合口味的外賣。
在外賣正規化的過程中,除了監管部門和外賣平臺自身對商家需要嚴格把控,加強監管以外,消費者群體自身的力量也不容小覷,消費者應該成為外賣正規化的助燃劑。
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網路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中明文規定:
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在網上公示菜品名稱和主要原料名稱,公示的資訊應當真實。違反該條規定,網路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未按要求進行資訊公示和更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然而,許多消費者都有過外賣“貨不對板”、“缺斤少兩”、“吃出異物”的經歷,卻沒想過維權。一方面是消費者不知道如何維權,另一方面外賣平臺對這類事件的處理普遍有其侷限性。很多時候,消費者只能開啟手機點差評,而投訴往往會被客服耐心敷衍。
消費者如果希望吃到更正規和更安全的外賣,一定要學會用腳投票。如果遭遇黑心店家,要儘可能舉報到底,投訴到底,堅決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不給黑心商家持續生存坑害他人的空間。
在外賣平臺嚴加管控入駐商家,對各項產品指標透明公示的前提下,如果大眾能夠積極主動自覺監督外賣的餐飲質量和服務體驗,在當下民眾關注飲食健康的社會意識薰陶中,誠信經營的良心企業必能在一眾小作坊中脫穎而出,形成餐飲業界群眾監督→品質提升→信譽建立→增加客源→規範經營→樹立品牌的良性迴圈。
回覆列表
"民以食為天",而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大家最為關注的一個話題。
近日,百度、美團、餓了麼幾家外賣平臺能夠透過自查自糾,短短數日就下架了數千家違規店鋪,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網友們所反映的,外賣裡吃出"種種異物"絕非偶然。
此次事件,只能說明平臺在搶佔市場的同時,沒有注重對入駐商家的嚴格把關,導致一些無證經營餐飲店鋪也混入其中。某些商家在經營模式上,只追求利益,而不注重質量,對於一些髒、亂、差的問題,至若惘然。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必將影響到整個外賣行業的良性發展。
如今,三大外賣平臺能夠進行大規模的自查自糾,並將一些不合格商家進行網上公示,也算是給消費者一個交代。
最後,希望所有外賣平臺能夠對入駐商家進行更加嚴格的稽核。在源頭上控制不良商家的進入,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加安全的供餐環境。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訂外賣的經歷,或許也遇到過某些問題,不知道大家對於外賣平臺這次的做法有何看法呢?